高中地理人教版2025选择性必修一4.2洋流 课件(共45张PPT,内嵌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25选择性必修一4.2洋流 课件(共45张PPT,内嵌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4-16 21:17: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洋 流
——以加利福尼亚半岛为例
第四章 第二节
地理选必一精品课系列
学习目标
01
02
03
了解不同海区的表层洋流分布状况,能够据图说出主要洋流的名称,比较其差异,并绘制洋流分布模式简图;(区域认知)
通过实验,了解影响表层洋流分布的主要因素,并归纳世界大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结合实例,分析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课程标准
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说明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01
02
课程目录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第一课时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温故知新
1.什么是洋流?
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又叫海流。
2.洋流的分类?
(1)按性质分:
寒流、暖流。
(2)按成因分:
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温故知新
3.全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
实验探究——影响表层洋流分布的主要因素
实验器材准备
水、方形盆(稍微深一点)、色素两瓶、隔板若干、吹风机、碎茶叶、碎纸片、食盐
实验探究——影响表层洋流分布的主要因素
1、风海组
(1)取一塑料盆装满水,在水中加入碎纸片;
(2)用吹风机在塑料盆周围对着碎纸片吹,观察并记录纸片的运动方向;
(3)在塑料盆两侧放置挡板,重复步骤(2),观察并记录纸片运动方向与(2)的区别。
步骤(1)
步骤(2)
步骤(3)
实验探究——影响表层洋流分布的主要因素
1、风海组
探究问题1:根据风海组实验,说出影响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的主要因素。
盛行风
形成过程:
盛行风吹拂海面,海水随风漂流,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
受陆地阻挡,海水向陆地两侧漂流。
海陆位置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1.对照全球风带模式图,在世界洋流模式图中加注箭头,标明洋流运动方向。
2.阅读图4.11,说明全球风带和全球洋流系统之间的关系。
课本P70“活动”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风海流
找一找洋流图中,风海流因陆地阻挡分流的洋流。
阿拉斯加暖流
马达加斯加暖流
莫桑比克暖流
实验探究——影响表层洋流分布的主要因素
2、密度组
(1)准备盐度不同的两杯水,在盐度较高的水中滴入红色色素,在盐度较低(模拟密度低的水流)的水中滴入蓝色色素;
(2)在方形盆中先放置挡板,再将盐度不同的两杯水分别倒入挡板两侧;
(3)抽起挡板,观察并记录水流的运动方向。
盐度低
盐度高
挡板
表层:由蓝色 红色
底层:由红色 蓝色
实验探究——影响表层洋流分布的主要因素
2、密度组
探究问题1:根据密度组实验,说出影响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的主要因素。
密度差(因温度、盐度不同)
形成过程:
由于各个海区的水温、盐度不同,导致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引起海水的流动。
表层海水:低密度海区 高密度海区
底层海水:高密度海区 低密度海区
流动方向:
实验探究——影响表层洋流分布的主要因素
3、补偿组
(1)取较深方形盆装满水,将碎茶叶加入其中,静置至茶叶沉入水底;
(2)取吹风机沿一个方向吹拂表层水面,观察并记录茶叶的运动方式。
步骤(1)
步骤(2)
可以观察到底层的茶叶向上运动
实验探究——影响表层洋流分布的主要因素
3、补偿组
探究问题1:根据补偿组实验,说出影响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的主要因素。
风力(离岸风)
形成过程:
由风力和密度差异所形成的洋流,出发海区的海水减少,由相邻海区的海水或下层海水来补充,形成的洋流。
水平补偿流
上升补偿流
流动方向:
密度
实验探究——影响表层洋流分布的主要因素
探究问题1:说出影响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的主要因素。
①盛行风: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②海陆分布
③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偏
④海水密度差异
使其动
使其阻
使其偏
使其补
东北季风
索马里暖流
冬季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分布
西南季风
索马里寒流
夏季
冬季,北印度洋地区盛行东北季风,吹拂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夏季,北印度洋地区盛行西南季风(离岸风),吹拂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课程总结1: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
盛行风
海陆分布
地转偏向力
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
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洋环流
南半球的西风漂流
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
夏顺冬逆
8
陆地
陆地
中低纬
40°N
中高纬

第二课时 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情境导入
Mexico lo tiene todo(墨西哥拥有一切)。下加利福尼亚(也称加利福尼亚半岛)是一个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端延伸到太平洋的墨西哥半岛州,拥有墨西哥最引人注目的景观。在这里,可以同时看到鲸鱼、海狮和鲨鱼;山脉、沙漠和沙滩。
观看视频思考:加利福尼亚半岛的自然地理特征
材料一:墨西哥的下加利福尼亚半岛(图左)南北长1300多公里,比斯卡伊诺沙漠纵贯南、北下加利福尼亚两州,沿岸雾气时常弥漫于此。在这里生活着种类奇多的特有物种,尤以仙人掌家族为最。佛罗里达半岛(图右)是美国东南海岸突出的大半岛,这里是美国最温暖的地方。因半岛鲜花盛开,绚丽多彩,便起名为“佛罗里达”(西班牙语意思是“鲜花”的意思)。
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气候
探究问题2:根据材料,分别指出加利福尼亚半岛和佛罗里达半岛植物的形态特点,并推测两地的气候特征。
材料一:墨西哥的下加利福尼亚半岛(图左)南北长1300多公里,比斯卡伊诺沙漠纵贯南、北下加利福尼亚两州,沿岸雾气时常弥漫于此。在这里生活着种类奇多的特有物种,尤以仙人掌家族为最。
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气候
探究问题2:根据材料,分别指出加利福尼亚半岛和佛罗里达半岛植物的形态特点,并推测两地的气候特征。
茎粗
有刺
降水少
全年高温
气候干旱
材料一:佛罗里达半岛(图右)是美国东南海岸突出的大半岛,这里是美国最温暖的地方。因半岛鲜花盛开,绚丽多彩,便起名为“佛罗里达”(西班牙语意思是“鲜花”的意思)。
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气候
探究问题2:根据材料,分别指出加利福尼亚半岛和佛罗里达半岛植物的形态特点,并推测两地的气候特征。
光照充足
革质叶片
水滴状叶尖
降水丰沛
材料一:墨西哥的下加利福尼亚半岛(图左)南北长1300多公里,比斯卡伊诺沙漠纵贯南、北下加利福尼亚两州,沿岸雾气时常弥漫于此。在这里生活着种类奇多的特有物种,尤以仙人掌家族为最。佛罗里达半岛(图右)是美国东南海岸突出的大半岛,这里是美国最温暖的地方。因半岛鲜花盛开,绚丽多彩,便起名为“佛罗里达”(西班牙语意思是“鲜花”的意思)。
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气候
探究问题3:推测加利福尼亚半岛和佛罗里达半岛两地的气候类型,并分析其成因。
全年高温、气候干旱
加利福尼亚半岛位于低纬度,气温高;
信风带的背风坡,降水少;
沿岸加纳利寒流的降温减湿,加剧干旱。
热带沙漠气候
位于低纬度
气温高
信风带背风坡
降水少
加利福尼亚寒流
降温减湿
材料一:墨西哥的下加利福尼亚半岛(图左)南北长1300多公里,比斯卡伊诺沙漠纵贯南、北下加利福尼亚两州,沿岸雾气时常弥漫于此。在这里生活着种类奇多的特有物种,尤以仙人掌家族为最。佛罗里达半岛(图右)是美国东南海岸突出的大半岛,这里是美国最温暖的地方。因半岛鲜花盛开,绚丽多彩,便起名为“佛罗里达”(西班牙语意思是“鲜花”的意思)。
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气候
探究问题3:推测加利福尼亚半岛和佛罗里达半岛两地的气候类型,并分析其成因。
位于大陆东岸,受海陆间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降水量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
沿岸墨西哥湾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亚热带季风气候
位于大陆东岸
夏季吹东南风
降水量呈明显季节性变化规律
墨西哥湾暖流
增温增湿
带来大量降水
冬季吹西北风
干燥
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气候
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促进高低纬度之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
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
寒流有降温减湿作用
材料一:墨西哥的下加利福尼亚半岛(图左)南北长1300多公里,比斯卡伊诺沙漠纵贯南、北下加利福尼亚两州,沿岸雾气时常弥漫于此。
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2、大气
探究问题4:分析加利福尼亚半岛(沙漠地区)沿岸雾气不散的原因。
该地区位于热带地区,蒸发旺盛,海洋水汽较多;
水汽经过沿岸加利福尼亚寒流,经洋面遇冷凝结成雾;
寒流经过,容易形成逆温现象,雾不易扩散。。
点拨:海雾形成的条件
纬度低
气温高
蒸发旺盛
寒流流经
凝结成雾
出现逆温
雾不容易扩散
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2、大气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分布
原因
寒暖流交汇处多海雾
暖流带来丰沛的水汽,遇寒流冷却,水汽凝结,形成雾
中低纬海区,寒流流经海域多海雾
夏季,空气温度高,海上空气湿润,当暖而湿的空气经过寒流上空时,由于下垫面温度低,空气中的水汽极易冷却凝结形成雾。
中高纬海区,暖流流经的海域多海雾
冬季,空气温度低,暖流流经海区水温高,蒸发水汽多,暖而湿的空气遇到冷空气容易凝结,形成雾
海雾的分布
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3、海洋生物
材料二:下加利福尼亚半岛是灰鲸和鸟类的重要栖居地。位于加利福尼亚半岛的埃尔比斯卡伊诺保护区,是灰鲸、蓝鲸等的重要繁殖地及越冬地。鲸鱼在暖水区繁殖后代,之后再前往营养丰富的冷水中补充能量。
探究问题5:试分析该地适合灰鲸集聚的自然条件。
地理环境封闭,有利于为鲸鱼提供栖息地;
沿岸加利福尼亚寒流为补偿流,营养盐类丰富,鱼类多,提供充足食物;
纬度低,温度适合鲸鱼繁殖后代。
点拨:物种丰富的原因
吃的好
住的好
没天敌
生存空间充足
食物充足
环境封闭,受人类影响小
补偿流,
扰动海水
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3、海洋生物
渔场的形成条件
{00A15C55-8517-42AA-B614-E9B94910E393}条 件
形成类型
具体表现
有食物
(饵料)
寒暖流交汇处:
上升补偿流处:
寒暖流交汇处海水扰动强烈,沉积于海底的营养物质上涌,浮游生物繁殖,以浮游生物为饵料的鱼类聚集。洋流交汇处,可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从而使鱼群集中,形成大渔场。
上升补偿流处,在秘鲁沿岸,在东南信风(离岸风)的吹佛下,表层海水偏离海岸,深部冷水带着海底的营养物质上涌,饵料丰富,有利于鱼类生长。
河流入海口处
从陆地带来营养盐类
水温适宜阳光充足
沿海大陆架地区
大陆架海水较浅,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与生长,营养物质丰富;②大陆架底部沉积着大陆带来的泥沙,有利于鱼类产卵发育;③沿岸陆地径流带来丰富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饵料充足。
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3、海洋生物
四大渔场分布
千岛寒流
日本暖流
北海渔场
北大西洋暖流
东格陵兰寒流
北海道渔场
墨西哥湾暖流
拉布拉多寒流
纽芬兰渔场
秘鲁渔场
秘鲁寒流
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4、其他
(1)对航海的影响
顺流加速,逆流减速
航行安全
航行速度
携带冰山
哥伦布穿越大西洋,第一次航行沿A线用了37天,第二次航行沿B只用了20天, B线比A线远,但用时少,为什么呢?
路线A逆流,速度慢;
路线B顺流,速度快。
北大西洋暖流
北赤道暖流
墨西哥湾暖流
加那利寒流
泰坦尼克号的沉没
受极地东风和寒流的影响下,极地断裂的冰山易被带到较低纬度的海区
拓展延伸——哪些海区容易遇上冰山?
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4、其他
(2)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扩大污染范围
加快污染扩散
例如:日本核废水排放,影响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有利于净化污染
课程总结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对沿岸气候
暖流:增温增湿
对海洋生物
对大气
对海洋航行
对海洋污染
寒流:降温减湿
渔场多分布在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流海域
海雾
航行速度:顺流增速,逆流减速
航行安全:冰山
加快净化速度
扩大污染范围
课后练习
下图示意索马里半岛位置。据此完成1-3题。
1.当索马里洋流(如图)向北流动时,我国北京盛行(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2.此时北半球的季节及索马里洋流性质( )
A.夏季寒流 B.夏季暖流
C.冬季寒流 D.冬季暖流
3.受图中洋流影响,索马里半岛附近海域( )
A.污染物向西扩散 B.易出现海雾
C.鱼群较稀少 D.易出现浮冰
A
纬度低,温度高
夏季,北印度洋地区盛行西南季风(离岸风),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索马里寒流(上升补偿流)(低纬流向高纬)
A
B
图中洋流为索马里寒流
课后练习
(2022年·山东卷)亚得里亚海是地中海的一个海湾(下图),其洋流是地中海洋流系统的一部分。洋流在海湾内的运动促进了海水更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亚得里亚海东岸表层洋流( )
A.为寒流,且丙处流速大于丁处
B.为寒流,且丁处流速大于丙处
C.为暖流,且丙处流速大于丁处
D.为暖流,且丁处流速大于丙处
C
纬度位置
西风带(西南风)
亚得里亚海洋流系统,如右图
逆时针洋流系统
东岸为暖流
丙处狭管效应强
丁处受岛屿阻挡
课后练习
(2022年·6月浙江卷)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洋流( )
A.①②均是暖流
B.①②均是寒流
C.①是寒流,②是暖流
D.①是暖流,②是寒流
6.受图示洋流影响( )
A.甲海域存在大型渔场
B.乙群岛出现荒漠景观
C.丙沿岸冬季降温明显
D.丁海域地热资源丰富
D
B
读图,
区域定位
北大西洋东部
调用知识
洋流流向、性质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北大西洋暖流
②加那利寒流
课后练习
(2022年·广东卷)某研究统计了50°N以北地区1979-2016年发生的所有气旋,并将中心气压值最低的前5%的气旋定义为超强气旋。下图示意该地区1979--2016年超强气旋总频数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冬季甲区域的超强气旋比乙区域多发,从洋流的影响考虑,是因为甲区域( )
A.寒流的范围更广
B.离岸流规模更大
C.暖流的势力更强
D.沿岸上升流更盛
C
读图定位,
判断洋流性质
甲主要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乙主要受千岛寒流影响
调用洋流相关知识
A错
均为
风海流
BD错
课后练习
8、(2023·海南卷·节选)在极地地区的某些海区,盐度是影响海水密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受某些因素的影响,表层海水的盐度会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左图为极地地区某海区由于表层海水盐度升高形成的环流示意图。右图为中低纬地区的某海区受盛行风影响而形成的上升补偿流示意图。
分析右图中盛行风减弱对该海区生物资源的影响。(8分)
离岸风
盛行风减弱
调用洋流相关知识
上升流减弱
海底上泛的营养盐减少
饵料减少
该海区生物资源减少
盛行风减弱,导致上升流减弱,海底上泛的营养盐类减少,不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饵料减少,该海区生物资源减产。
课后练习
9、从冰架分离后漂浮在海上的冰山被形象地称为冰筏。罗斯海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冰架——罗斯冰架,是南极大陆周边冰山输出最强的海区,洋流环境复杂。随着全球变暖,近年来罗斯冰架崩离、消融明显。下图示意罗斯海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
读图+调用知识
(1) 简述罗斯环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8分)
西风漂流(盛行西风)和陆坡流(极地东风)共同影响
广阔洋面,海陆轮廓的影响
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极地东风带
西风带
动词
核心事件
中心词
课后练习
8、从冰架分离后漂浮在海上的冰山被形象地称为冰筏。罗斯海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冰架——罗斯冰架,是南极大陆周边冰山输出最强的海区,洋流环境复杂。随着全球变暖,近年来罗斯冰架崩离、消融明显。下图示意罗斯海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
读图+调用知识
(2)分析从罗斯冰架分离入海后的冰筏漂移的动力机制。(6分)
在罗斯海,受到极地东风的吹拂,向西北方向漂移;
受到罗斯环流的影响,沿着环流顺时针漂移;
受到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左偏移。
极地东风带
西风带
洋流的影响因素:
盛行风
海陆分布
地转偏向力
课后练习
8、从冰架分离后漂浮在海上的冰山被形象地称为冰筏。罗斯海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冰架——罗斯冰架,是南极大陆周边冰山输出最强的海区,洋流环境复杂。随着全球变暖,近年来罗斯冰架崩离、消融明显。下图示意罗斯海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
(3)更多以降雨形式出现的降水会加速南极海冰融化,对其原因给出合理解释。(6分)
雨水温度较高(与降雪相比 ),加剧海冰融化;
雨水对冰雪的冲刷加剧,下垫面反射率降低,冰面温度增加;
海冰融化,海水面积增加,海水吸收太阳辐射增加。
影响海冰融化因素——气温 (热量)收:太阳辐潜 支:潜热、反射
降水以雨形式
冰面减少
对太阳反射减少
海水水温增高
海冰减少
降水温度比雪高
海冰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