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4-16 21:46: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一、单选题
1.以下是《唐会要》中关于尚书仆射的记载。
这些记载反映出尚书仆射的设置( )
A.使中枢权力机构基本完备 B.受到选官制度的直接影响
C.体现了制度的传承与创新 D.表明其职能不断得到强化
2.下图为创办于1907年的天津《醒俗画报》刊登的漫画。立宪“利君利民”的大门紧闭不开,贿赂“利官”的门却大开,金钱自由进入。该漫画旨在( )
A.批判官场黑暗腐败 B.倡导实施君飞立宪
C.纠正国民不良习俗 D.关注时政扩大销路
3.12世纪中叶,英王亨利二世为加强王权而实行军事改革,允许一部分骑士交纳代役钱(即盾牌钱),以免除每年对国王负担的40天军役。国王用此项收入招募常备雇佣军,从而减少国王在军事上对服役者的依赖。骑士渐渐成为专营农牧业的小地主( )
A.促进了民族国家的产生 B.有利于封君封臣制度的发展
C.反映了封建关系的变革 D.会导致英国军队战斗力下降
4.上级对下级的赏赐是古代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西周到春秋时期,赏赐的物品有车马、衣服、祭品、祭器、戎器;战国时,黄金、锦绣、土地、白壁、爵位演变为赏赐之物品。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 )
A.经济发展使赏赐物品的价值提高 B.赏赐的意义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
C.通过战争掠取的财富大幅度增加 D.赏赐的政治功能让位于经济功能
5.1943年,《陕甘宁边区政务人员公约》颁布,要求政务人员忠实奉行边区宪法文件“施政纲领”的系列规定,“不可阳奉阴违,有始无终”、“坚持民主集中制,严守政府纪律,服从整个利益”、“不可闹独立性”。这一举措( )
A.巩固了工农苏维埃政权 B.旨在防止官僚主义的滋长
C.适应了抗战形势的发展 D.重视发挥党内外监督功能
6.据《朱子语类》记录,唐朝中枢机制运行时,三省长官之间要历经反复多次的草拟、封驳、审定,每一个环节必须要得到皇帝的旨意才可继续下一步,最后递交尚书省进行实行。据此推测唐朝三省制度( )
A.存在一定的制度缺陷 B.激化了中枢部门的矛盾
C.有效避免了决策失误 D.阻断了宰相擅权的进程
7.雅典公民索弗隆尼科已剥夺了其子(苏格拉底)的继承权利,然而雅典的法律还是会承认苏格拉底为合法继承人,最终苏格拉底继承了一笔数目不小的遗产。材料意在说明( )
A.民主政治背离了人文精神
B.苏格拉底思想得到了认可
C.家长制与雅典法律相背离
D.雅典城邦重视保护公民权
8.唐玄宗天宝年间,宰相杨国忠召左相及给事中、诸司长官皆集尚书都堂,“唱注选人,一日而毕,曰:‘今左相、给事中(门下省官员)俱在座,已过门下矣。'其间资格差缪众,无敢言者。于是门下不复过官。”这反映了唐朝后期( )
A.三省开始出现一体化趋势 B.科举考试的地位提高
C.君主权力受到了极大制约 D.中枢运行机制遭破坏
9.赵普认为:“此无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为此,宋初统治者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有( )
①派文官出任地方知州 ②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
③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 ④州一级增设通判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罗马共和国时期,执政官每逢要事必与元老院协商,听取意见。执政官根据咨询结果对法律草案进行修改,然后提交公民大会投票通过。元老院还对执政官职权的分配实行有效的控制。多数情况下,元老院的建议左右了执政官实施权力的领域。这主要反映出,当时罗马( )
A.公民大会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B.共和政体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C.元老院的政治影响力比较大 D.权力机构的职责分工尚需明确
11.1913年,中华民国首届制宪国会召开时,梁启超等人提出定孔教为国教,各省民政长官都通电表示支持,但是该议案遭到国民党代表的反对。经过讨论,最后以“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的条文通过。这说明( )
A.社会发展进步艰难 B.立宪与共和的争论激烈
C.革命派具有软弱性 D.封建思想依然根深蒂固
12.西汉初年,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史称“汉承秦制”。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该论断的是( )
A.丞相制与刺史制 B.郡县制与刺史制
C.皇帝制与分封制 D.皇帝制与郡县制
13.在袁世凯、张之洞等的奏请和立宪派的压力下,清政府于1911年5月成立责任内阁。内阁总共13人,满族占到9人,其中皇族7人,汉族有4人,被称为“皇族内阁”。此举( )
A.意在促进传统政治转型 B.根本上冲击了专制政治
C.壮大了革命反清的势力 D.提高了内阁的运行效率
14.1913年4月8日,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开幕典礼在北京新落成的众议院议场举行。下图为1913年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议员构成基本情况图。据此可知当时( )
A.民主宪政群众基础广泛 B.分权制衡得到充分体现
C.政治运作具有新旧调和色彩 D.自由进步力量主导政治局面
15.戊戌变法期间,李鸿章在信中称:“朝廷锐意振兴,讲求变法,今日明昭多由康有为、梁启超等怂恿而出,但法非人不行,因循衰惫者,岂有任事之才,不过敷衍门面而已。”据统计,在开始变法后的103天,先后发布的诏令就有184条之多,这些措施彼此不配合,又无后续准备。这些反映出维新派进行的此次变法( )
A.触犯到守旧派的利益 B.未能促进国人的觉醒
C.经验不足且急于求成 D.缺乏深厚的社会基础
16.1913年,宋教仁在国民党宴会上说∶“就吾党与民国政治之关系而言,不过昔日在海外呼号,今日能在国内活动,昔日专用激烈手段谋破坏,今日则用平和手段谋建设。”这表明国民党( )
A.开始反对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B.谋求政党政治捍卫民主共和
C.开展议会斗争取得重大胜利 D.主张改组国会提前进行大选
二、简答题
17.雅典、斯巴达和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在哪些方面相似?又有哪些不同?
18.40多年来,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成就,它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哪些宝贵经验?
参考答案:
1.C
2.A
3.C
4.B
5.C
6.A
7.D
8.D
9.A
10.C
11.A
12.D
13.C
14.C
15.C
16.B
17.相似之处: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国家权力属于公民,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不同之处:在斯巴达和罗马共和国,官员数量少,且没有薪水,普通人实际上无法出任,因此斯巴达和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寡头制特征。罗马共和国最终演变成帝国,皇帝成为独裁者。
18.第一,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第二,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第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第四,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五,必须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挥和增强我国制度优势。第六,必须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第七,必须坚持扩大开放,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八,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第九,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