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青岛版八年级数学30°、45°、60°角的三角比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30°、45°、60°角的三角比的过程,知道求出这些特殊角的三角比的值的方法,熟记这些特殊角的三角比的值。21cnjy.com
2、会根据30°、45°、60°角的一个三角比的值,直接求得相应的锐角。
3、会计算含有特殊角三角比的式子的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求30°、45°、60°这些特殊角的特殊三角函数值,并能够进行含有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计算。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难点是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推导出30°、45°、60°这些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小组交流
教学准备:
一副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在一副三角尺中,除了直角外,还有哪些锐角呢?
[师]观察一副三角尺,其中有几个锐角 它们分别等于多少度
[生]一副三角尺中有四个锐角,它们分别是30°、60°、45°、45°。怎样求出这些锐角的三角比呢?www.21-cn-jy.com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师生共同探索30°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
[师]那么sin30°等于多少呢 你是怎样得到的 与同伴交流.
[生]sin30°= .
sin30°表示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边与斜边的比值,与直角三角形的大小无关.我们设30°角所对的边为a(如图所示),根据“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则斜边等于2a.根据勾股定理,可知30°角的邻边为 a,所以sin30°= .2·1·c·n·j·y
[师]cos30°等于多少 tan30°呢
[生]cos30°= .
tan30°=
[师]我们求出了30°角的三个三角函数值,还有两个特殊角——45°、60°,它们的三角函数值分别是多少 你是如何得到的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自主探索,小组交流60°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
[生]求60°的三角函数值可以利用求30° ( http: / / www.21cnjy.com )角三角函数值的三角形.因为30°角的对边和邻边分别是60°角的邻边和对边.利用上图,很容易求得sin60°= ,
cos60°= ,
tan60°= .
[生]也可以利用上节课我们得出的结论:一锐角的正弦等于它余角的余弦,一锐角的余弦等于它余角的正弦.可知www-2-1-cnjy-com
sin60°=cos(90°-60°)=cos30°=
cos60°=sin(90°-60°)=sin30°= .
3、求45°角的三角函数值.
含45°角的直角三角形是等腰 直角三角形.(如图)设其中一条直角边为a,则另一条直角边也为a,斜边 a.由此可求得 21*cnjy*com
sin45°= ,
cos45°= ,
tan45°=
4、下面请同学们完成下表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
三角函数比 角 sinα coα tanα
30°
45° 1
60°
这个表格中的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需熟记,另一方面,要能够根据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说出相应的锐角的大小。21教育网
我们观察表格中函数值的特点.先看第一列30°、45°、60°角的正弦值,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呢
[生]30°、45°、60°角的正弦值分母都为2,分子从小到大分别为 , , ,随着角度的增大,正弦值在逐渐增大。21·cn·jy·com
[师]再来看第二列函数值,有何特点呢
[生]第二列是30°,45°、60°角的余弦值,它们的分母也都是2,而分子从大到小分别为 , , ,余弦值随角度的增大而减小。21·世纪*教育网
[师]第三列呢
[生]第三列是30°、45°、60°角的正切值,首先45°角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个锐角,所以tan45°=1比较特殊。2-1-c-n-j-y
[师]很好,掌握了上述规律,记忆就方便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下面每个小组之间互相检查一下对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记忆情况。相信同学们一定做得很棒。
三、例题讲解,精讲点拨(板书)
例1:求下列各式的值:
(1)sin30°·cos45°= × =
(2) tan45°-cos260°= 1 - =
例2:在RtΔABC中,已知sinA= ,求锐角A的度数。
四、巩固练习,反馈矫正
1、计算:
(1)sin30°+cos45°;
(2)sin260°+cos260°-tan45°
解:(1)sin30°+cos45°= ,
(2)sin260°+cos260°-tan45°
=( )2+( )2-1
= + -1
=0.
五、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疑惑?对于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是否熟练掌握?
六、布置作业:
习题9.2 A组 B组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