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测评】统编版六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考试试卷(提优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素养测评】统编版六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考试试卷(提优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5.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16 22:18: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第四单元考试试题
语 文(提优卷)
第一部分:基础·积累·运用(35分)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共35分)
1.读拼音,写词语。(7分)
在那个jūn fá( )混战的年代,为了bì miǎn( )不必要的麻烦,父亲必须把一
些书籍和文件烧掉。局势越来越yán jùn( )。可怕的一天果然来了!父亲沉着脸从抽屉里
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把我拉进一间pì jìng( )的小屋。cán bào( )的宪兵,
可恶的xíng j ng( ),穿便衣的侦探,一拥而入,把我和父亲关进了jū liú( )所。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开凿(zháo) 执行(zhí) 避免(bì) 瞅着(chǒu)
B.局势(shì) 寄托(jì) 匪徒(fěi) 僻静(bì)
C.革命(gé) 彻底(cè) 剥削(xuē) 压迫(pò)
D.兴旺(xīng) 责任(zé) 解放(jiě) 炊事员(chuī)
3.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书藉 局势 含糊 一涌而入 B.严俊 占据 匪徒 精兵减政
C.彻底 剥削 寄托 喜出望外 D.残暴 拘流 抽屉 五州四海
4.下列词语只有一个是褒义词,这一个是( )(3分)
A.以貌取人 B.道貌岸然 C.弄巧成拙 D.精兵简政
5. 用“严”字组词,依次填入括号里,正确的一项是( )(3分)
虽然局势越来越( ),但是李大钊依然保持他那惯有的( )态度。他有次( )地说:“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A.严肃 严格 严厉 B.严格 严峻 严肃
C.严峻 严肃 严厉 D.严明 严峻 严格
6.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稚、啃、僻、哼”按音序排列的顺序是正确的。
B.“严峻(jùn)、侦探(zhēn)、暂时(zhàn)”中加点字的读音无误。
C.“避”字是半包围结构,共十六画,第三画是撇。
D.“残暴的匪徒、粗暴的吼声、剧烈地跳动”这些短语属于同一类。
7.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与其他三项所使用的修辞方法不同?(  )(3分)
A.大漠沙如雪。
B.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
C.春天是一首美妙的乐曲,让世界充满生机。
D.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8.把下面的关联词语填句子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________青海高原环境恶劣,这些柳树________没有抱怨命运。它们________以超乎想象的毅力
和韧劲生存下来,________造就了高原上一方壮丽的风景。
A.即使……也…… 不仅……还……
B.不仅……还…… 虽然……但是……
C.无论……都…… 即使……也……
D.不仅……还…… 即使……也……
9.《十六年前的回忆》开头运用倒叙手法的好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使文章产生悬念,引人人胜。 B.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C.强调突出文章的主题。 D.交代起因、事件,直截了当。
10.下列诗句中,不是表达诗人的品格和志向的是( )(4分)
A.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B.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第二部分:阅读·知识·赏析(35分)
二、阅读理解与提升。(共35分)
11.细读下面的8个选项,选择最合适的答案,将序号填在句内相应的横线上。(4分)
A.事事尽力 B.预知明天 C.样样顺利 D.改变心情
E.改变容貌 F.左右天气 G.展示笑容 H.把握今天
你无法______,但你可以____________;你无法______,但你可以______;
你无法______,但你可以______;你无法____________,但你可以______。
12.结合日常积累填空。(6分)
(1)李贺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建功立业的意愿;于谦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无论经历怎样严峻的考验,依旧视若等闲的态度;郑燮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自己顽强、高洁的心志。
(2)爷爷随手丢在院子里的桃核发芽了,奶奶感慨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启示我们平时应当勤学好问,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不会手忙脚乱地去翻书。
13.课内阅读。(12分)
①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②“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③“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④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⑤“这是我的妻子。”他指着母亲说。接着他又指了一下我和妹妹:“这是我的两个孩子。”
⑥“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法官指着我问父亲。
⑦“是的,我是最大的。”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就这样抢着说了。我不知道当时哪里来的机智和勇敢。
⑧“不要多嘴!”法官怒气冲冲的,又拿起他面前那块木板狠狠地拍了几下。
⑨父亲立刻就会意了,接着说:“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
⑩法官命令把我们押下去。我们就这样跟父亲见了一面,匆匆分别了。想不到这竞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慈祥——( ) 机智——( )
(2)给选文加上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选文中父亲的语言不多,只有三处,你认为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 )(2分)
A.平静而又坚定的语气。 B.激动而又忧伤的语气。
C.愤怒而又无奈的语气。 D.傲慢而又沉重的语气。
(4)从“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一句中你读出了哪些信息?(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父亲在法庭上见到妻子和孩子时,为什么不激动、不忧伤?(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阅读下面这篇文章,感受老兵身上的家国情怀。(13分)
老兵的叮嘱
耿平
①“我踮起脚尖,仰着下巴,挺起胸脯,头发才刚刚超过身高要求的红线。”站在我面前的爷爷,挺胸抬头,把手举在头上比划着。1951年,爷爷终于如愿参军入伍,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5军194师582团。他们的团长叫张振川。
②小时候,我只知道爷爷是个老兵,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但他很少讲述自己的经历。长大后,在我的追问下,爷爷开始给我讲述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一个个故事如历史长河中的朵朵浪花,缓缓流进我的生命……
③“我没有接受过训练,就上了战场。”这是爷爷回忆战争的第一句话。进入朝鲜领土没多久,防空警报就拉响了。4架敌机擦山而过,前面的车中弹起火,爷爷的老乡当场牺牲。那是爷爷第一次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④后来,爷爷被编入通信排。为了第一时间把信息传输到作战一线,他经常在电报机前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夜里为了不让自己犯困,他就站着工作,生怕错过任何一条讯息。
⑤1951年的一个夜晚,敌人的炮弹落在离防空洞不远的地方,把通信线炸断了。被派去接线的班长和副班长都牺牲了,最后爷爷主动请缨执行接线任务。在赶往预定地域途中,为了躲避炮弹,爷爷的大腿被铁丝网划破,鲜血直流。爷爷全然不顾,一路爬过去,快速把断开的线修好,,保证了通信线路的畅通。
⑥“爷爷,您不怕死吗?”听到惊心动魄处,我忍不住凑在爷爷耳边大声问他。他认真地摇摇头,回答十分洪亮:“那时根本顾不上生死,只想把信息快速传达给一线,不能让战友们白白牺牲。”
⑦后来,团长张振川看爷爷年龄太小,就让他当了警卫员。1952年10月,在三打红山包和争夺67高地的战斗中,582团血战5个昼夜。前沿阵地的战斗异常惨烈,从连部通往阵地的交通沟已经完全被炮弹炸平,敌人还用机枪封锁着这条运输线。在执行弹药补给任务中,爷爷每次都坚持运送两箱弹药。他趴在地上,双手推一箱,脚上勾一箱。子弹“嗖嗖”地从他身边飞过,他胸口贴地匍匐前进,多次穿越敌人的封锁线,运了一趟又一趟,汗水和泥土把他变成了一个泥人……
⑧就这样,在战斗最激烈的一天一夜中,爷爷穿过枪林弹雨,运送了25箱手榴弹、3箱冲锋枪弹,沉着冷静地完成了运送弹药的任务,荣立三等功。
⑨1955年回国时,跟爷爷同时参军的同乡6人,只回来了他一个……本来部队要保送爷爷去军校学习,但爷爷说自己是个文盲,愿意把宝贵的名额留给有文化的战友,他则复员回到老家重庆合川。
⑩三年自然灾害,爷爷逃难到了东北,在那里遇到了奶奶,他们共同在黑土地上劳作耕耘,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爷爷今年88岁了,奶奶82岁,他们身体硬朗,始终对党和国家心怀感恩,幸福充实地生活着……
2020年,大学毕业后我报名参军。临行前,爷爷紧握我的手,叮嘱道:“幺幺在部队,什么事都要冲到前面,要积极,有担当,不要计较个人得失。”爷爷的语气坚定,声音洪亮,像一个老班长在向新兵下达命令。我忍住眼泪,使劲地点了点头。
我入伍来到喀喇昆仑高原,成为了一名边防军人。每当我遇到困难时总会想,如果爷爷处在我的境况下,他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当我坚持不下去的时候,爷爷在枪林弹雨中运送弹药的画面也会一次次浮现在我眼前。当个像爷爷那样的好兵,成了我的信念。
2022年6月26日,我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当我举起右拳庄严宣誓的那一刻,爷爷常对我说的话又一次在耳边响起:“什么事都要冲到前面,要积极,有担当,不要计较个人得失。”那一刻,我的内心热血沸腾,我仿佛看到自己和爷爷站在了同一支光荣的队伍里。虽然隔着几十年的时光,但我读懂了爷爷曾对我说的话,那是一个老兵对新兵的叮嘱!
(选文有删改)
(1)文中的“老兵”——爷爷讲述了他战场上的哪些故事?请按时间顺序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⑦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他趴在地上,双手推一箱,脚上勾一箱。子弹“嗖嗖”地从他身边飞过,他胸口贴地匍匐前进,多次穿越敌人的封锁线,运了一趟又一趟,汗水和泥土把他变成了一个泥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 段画横线的句子表现了“我”怎样的情感和心理?(3分)
我忍住眼泪,使劲地点了点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以“老兵的叮嘱”为题,有什么好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 )(2分)
A.第①②段写爷爷参军入伍,为下文引入爷爷讲述在朝鲜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做铺垫。
B.第⑥段对“我”和爷爷的描写,表现了“我”对爷爷经历的好奇以及对他的心疼和关心。
C.爷爷的经历给了“我”深刻的影响,在爷爷的影响下,“我”也成为一名边防军人。
D.从全文来看,爷爷的“叮嘱”不只是语言上的叮嘱,更是一种以身作则的叮嘱。
第三部分:写作·表达·能力(30分)
习作。(共30分)
15. 习作。
理想是人生导航的灯塔,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并为之而奋斗。你的理想是什么呢?请以
“我的理想”为题,完成一篇习作。要求:认真书写,字迹工整,卷面干净,格式规范,讲究美观,不
少于500字。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第四单元考试试题
语 文(提优卷)
参考答案:
1.军阀 避免 严峻 僻静 残暴 刑警 拘留
DCDCCCD8.A9.D10.C
11.EGFDBHCA
12.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有意栽花花不发 无心插柳柳成荫 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非经过不知难
13.(1)和蔼 机警 (2)最后一面 (3)A
(4)父爱受到反动派的折磨和迫害;父亲过着非人的监狱生活;父亲很坚强。
(5)父亲对于革命事业有信心;父亲要通过自己的沉着、坚强来影响自己的家人,不希望亲人难过;保护亲人不受牵连。
14.(1)被编入通信排,为了将信息第一时间传输到作战一线,在电报机前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为了避免犯困,夜里还站着工作;1951年一个夜晚,通信线被炸断,爷爷奋不顾身修电线,保证线路通畅;后来当了警卫员,执行弹药补给任务,每次都坚持送两大箱弹药。
(2)动作描写
(3)对离开家人的难过与不舍,爷爷的叮嘱给了我前进的力量和勇气,坚定了我前行的脚步。
(4)题目点明文章的主要内容,暗含文章的主旨,一方面表达了对爷爷为代表的老兵的敬仰,另一方面表达了我对军人职业的热爱,对精忠报国的执着坚守。
(5)B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