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17 09:11: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1张PPT)
习作:形形色色的人
(部编)五年级

本课目标
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
思维能力
审美创造
感受不同人物的特点,感受不同的描写方法,认同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学习运用不同的描写方法写人物。
了解习作的描写方法,借助生动鲜活的具体事例写作。
品引导学生如何细致观察某一个人,通过典型事例写出人物具体的特点。
读一读下面这些片段,你知道片段中描写的人物是谁吗?
起初,他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他是
聪明、机灵的小嘎子
他是
神机妙算的诸葛亮
他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审题指导
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小区里锻炼身体的爷爷奶奶,学校里的老师、同学,还有上学时遇到的公交车司机,维持秩序的交通警察……选择一个人,写下来,运用本单元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题目自拟。
习作内容
记一位有特点的人。
写人的记叙文
用人物拟题,如《我的妈妈》《我的爷爷》等。
拟题思路
用人物特点命题,如《个子大,胆子小》《开心果》等。
人物+特点拟题,如《妈妈是个购物狂》《我的同桌善变化》等。
你想写哪个有特点的人?
爱唠叨的妈妈
幽默的爸爸
胆小的同桌
爱学习的弟弟
我们班的体育健将
写的时候,要选取典型的事例,如:
写的时候,和同学交流,看看有没有具体地写出人物的特点,再根据同学的意见进行修改。
事例1:他读完一本故事书,能把所有的细节都记住。
事例2:他记住了我昨天说过的一句话。
事例3:他能记住我的生日。
事例4:那幅地图他只看了一遍,就能一点儿不差地画下来。
叔叔记忆力超群
如何选取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呢?
习作例文《我的朋友容容》
回顾
一天没有取到报纸就发脾气—天真可爱、忠于职守
典型事例
人物特点
给我“寄信”——天真可爱、好奇心强
仿照例文,你来试着根据妈妈的特点来选一选下面的典型事例吧!
事例1:“双十一”期间,我们家的客厅、阳台,甚至是卧室都堆满了各种快递箱,都是妈妈网购的东西,邻居来串门还以为我们家成了快递站点。
事例2:妈妈每次到菜市场买菜都会买很多。
事例3:妈妈每个月都要带着我们全家人去商场购物。
事例4:妈妈看到商场的购物广告,不管家里是不是需要这件物品,都会迅速购买,没有买到就会特别沮丧。
妈妈特别喜欢购物
事例1和4最能体现妈妈喜欢购物的特点。
想一想,我们要把人物的特点写具体时,可以运用本单元学过的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两茎灯草》中是如何描写临死前的严监生的?
回顾课文
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手指头。
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
动作描写
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
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
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
外貌描写
再来看看老舍主要运用了哪种描写手法写祥子。
《刷子李》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呢?
直接描写了刷子李的动作、外貌、语言等。
通过描写曹小三的举止、心理活动,从侧面表现了刷子李的特点。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仿照课文,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写一个有特点的人。
亮亮又摇头又甩胳膊地哭起来,他哭了一会儿,用手揉着眼睛,断断续续地哼着,还不时地从手指缝里偷看,看大家是不是注意他,他的目光从妈妈身上移到姐姐那儿,一会儿又移到我身上,看到大家都若无其事地各做各的事,也就不闹了,自己拉着小汽车玩去了。
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人物特点:调皮
关于这次习作,你还有什么好的想法吗?
习作开头,我主要用语言描写,辅以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把人物特点写鲜明,把人物写生动。
描写时,我要加入比喻、排比等修辞,
让我的作文更生动!
我要以外貌描写来开头。
你想要介绍的人物是谁呢?不要急于下笔,先好好构思,编写好写作提纲。
1.确定要写的人物是谁。
2.人物的特点是什么?
3.选取的典型事例是什么?
4.运用什么描写人物的方法?
5.打算拟定什么题目?
习作提纲要求
介绍他的特点
我们班的体育健将
跑步比赛
篮球比赛
表达佩服
同学们的表现
跑前准备
跑时的样子
同学们的表现
娴熟的技巧
完美的扣篮
疑问开头,
引发兴趣
爱唠叨的电梯阿姨
选取最典型的事例
结尾点明特点,突出中心
唠叨我们不要在楼道打闹,影响别人休息
唠叨我们不懂事,违反规定坐电梯
在我肚子疼时让我违反规定坐电梯
介绍妈妈爱臭美的特点
爱臭美的妈妈
选取最典型的事例
总结全文,突出中心
花了大把钞票买化妆品,花大量时间涂抹化妆品
忍痛涂祛斑霜
晚上敷面膜
快快写起来吧!
写好之后,和同桌交换一下,看看谁写得最好。
美玉是琢出来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上节课我们写了一篇具体描写人物特点的习作。这节课,我们将对习作进行修改。
选择一个人,把人物的特点写具体。
选取最典型的事例表现人物的特点。
运用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描写,把人物的特点写具体。
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的习作要求
思考:上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
本次习作普遍存在两大问题:一是选取的事例不够典型,没有表现出人物的特点;二是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写得不够具体,人物的特点没有写具体。
佳作欣赏
《“神眼”老爸》《“淘气”妈妈》《臭美老妈》《“三好”妈妈》《我的秒针妈妈》《母老虎》《多功能妈妈》《野蛮女孩》《四眼小才女》《捣蛋大王》《书痴》《蘑菇头》《牛皮筋》
欣赏好题目
这些题目好在哪里?
这些题目,用一个词语就概括出了人物的特点。
爸爸盯着我,眼睛里好像要喷出火来,继而发出狮子般的怒吼:“你怎么又玩电脑了?” ——《“神眼”老爸》
欣赏好句子
这句话运用了动作、神态和语言描写。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野蛮女孩见了,一个箭步冲上去,大喝一声:“不许欺负女生!”说着,一把揪住他的衣领,像拎小鸡一样,把他押回到座位。
——《野蛮女孩》
看完这个句子,你们有什么感受?
我感受到“冲、喝、揪、押”几个简简单单的动作,就使一个野蛮女孩的形象跃然纸上。
见我胜利在望,妈妈撅着嘴,撒起娇来:“不玩了,不玩了,最后肯定是你赢!”哦,天哪,又这样,这到底谁是谁的女儿呀? ——《淘气“妈妈”》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这句话运用了动作和语言描写,表现出妈妈的“淘气”和童心未泯的特点。
一次,我在做作业,堂弟一直在我旁边叽里呱啦地说个不停,我不耐烦了,气呼呼地说:“真烦人!”堂弟并不生气,反而嬉皮笑脸地说:“嘿嘿,说对了,加一千分,我不是神仙,我的的确确是‘真——凡——人’。”
——《我的堂弟》
看完这个句子,你有什么感受?
我感受到“嬉皮笑脸”这个词把堂弟的调皮表现得淋漓尽致。
自习课上,我在做数学作业,前桌心怡转过身来问:“刘思琪,这道题怎么做?”“别吵,没看见我正忙着吗?”我朝她翻了个白眼,接着埋头计算。“拜托啦,就一题。”她满脸堆笑,“不会耽搁你太多时间的。”“哎呀,你可以去问别人呀!”我叹了口气说。
心怡可怜巴巴地看着我:“求你啦,教教我吧!”“我真的没空。”“哼,什么没空,你不教我,说明你也不会做。”说着,她扭过头去,不理人了。“行啦行啦,我教你就是了。”我经不起她的百般折磨,只好举手投降。 ——《牛皮筋》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这句话运用了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了心怡十分黏人的特点。
小结:细心观察,认真倾听,用心捕捉,细细琢磨,才能用语言文字把人物写活,让读的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唐老师高高的个儿,脸蛋儿鼓鼓的,就像鹅蛋一样。眼睛虽然不大,但是很有神,一笑眼睛就变成了两弯月牙儿,让人感觉很亲切。她的鼻头圆圆的,下巴尖尖的。她还是一个爱笑的人,无论
遇到什么事情,嘴角总是上扬的。她特别喜欢读书,平时会抓住一点一滴的时间读书,课间读,下班回家后读,连上厕所都手不离书呢。
这段话详细描写了人物的外貌,并写出了唐老师性格乐观、爱读书的特点。
这段话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了吗?
有一个同学描写了他的好朋友。大家仔细读一读,看看这个同学是抓住了人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我的好朋友小林是一个“街舞狂”,只要一听到音乐,他就忍不住跟着节奏跳起来。记得有一次做课间操之前,老师放了一段《最炫民族风》的音乐,本来在操场上立正站好的他,身体如同注入了无穷的力量,剧烈的扭动着。只见他眯着眼睛,紧闭着嘴巴,头发一甩,
胳膊一抬,屁股一扭,来了个360度大转弯。此刻,这操场似乎是属于他一个人的舞台。我们都用诧异的眼神看着小林,他都浑然不觉,一直跳啊跳啊。直到广播体操的音乐响起,他才忽地回过神儿来。瞧,他跳起舞来的样子多专注啊,像一个舞王!
读了这段文字,你觉得小林有什么特点?
他爱跳街舞,跳舞时十分专注。
作者把小林的特点写具体了吗?
作者抓住小林的动作、神态,将小林的特点写得细致、具体。
小结:习作的时候加入详细的外貌、神态和动作描写,就能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
示范评改
有一次,我在家做作业,突然遇到一道题:把342个鸡蛋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个?我算不出来,就去问邵奕。邵奕想都没想,就说:“114个。”我用计算器算了一遍,果然不错。我说:“好厉害!”
邵奕说:“这没什么。”我说:“711除以3等于多少?”邵奕说:“237。”我说:“你怎么知道的?”邵奕说:“我算出来的。”我说:“好厉害!”邵奕说:“以后不懂的尽管问我。”我说:“好。”
这段话存在什么问题?
这段话只有生硬的语言描写,写得不够细致、具体,没有表现出人物的特点。
怎样修改才好?
一次,我在家做作业,突然遇到一道题:把342个鸡蛋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个?我算不出来,就去问邵奕。他想都没想,张口就说:“114个。”“真厉害!”我不禁赞叹道。“这没什么。”邵奕倒很谦虚。我想再试试他,又问“711除以3等
于多少?”“等于237。”邵奕脱口而出。“你怎么知道的?”“我算出来的呀!”
“你真了不起!”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别夸我了。”邵奕说,“以后不懂的尽管问我。”我高兴地说:“好。”
比较一下这段话改前和改后有什么不同?
加上了人物的神态和动作描写,表现出了人物的特点。
小结:写对话的时候,可以加一加,加上人物的神态和动作描写;减一减,把说话人省去;挪一挪,让说话人走起来;还可以变一变,把“说”字变成其他的词语。这样可以让你笔下的人物活起来,动起来。
朗读自己的习作,看看是否选取了最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是否通过把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写得细致、具体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四人小组相互传阅习作,相互商讨需要重新修改的地方,相互提出修改建议,根据别人提出的修改建议再次进行修改。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