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短歌行》 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1《短歌行》 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16 21:53: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短歌行》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精读文学作品,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从语言、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捕捉创作灵感,尝试改写文学作品。
学习目标:
能通过阅读资料,对曹操选贤用人形成整体认识,并能引用资料,针对曹操用人,写一段评论,观点鲜明,论证恰当。
能通过反复诵读,阅读补充资料,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诗歌内容,并以现代诗的形式表达出来。
能仿照诗歌的意象使用、手法运用、节奏韵律、语言风格等,写一首诗歌,来表达愿意加入曹操阵营的意愿。
重难点:
1能通过阅读资料,对曹操选贤用人形成整体认识,并能引用资料,针对曹操用人,写一段评论,观点鲜明,论证恰当。
2能通过反复诵读,阅读补充资料,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诗歌内容,并以现代诗的形式表达出来。
学情分析:
通过前测,学生对曹操的认识大多停留在脸谱化的印象中,缺乏深入的、客观的了解。进入高中阶段,学生初涉诗歌阅读,需要逐渐从对诗歌的识记、理解层面,向分析、鉴赏层面过渡。
评价任务:
魏氏集团的曹总准备扩大公司规模,为了满足公司运营的需要,发布了一则招聘启事,广求天下贤才。曹总是个风流人物,招聘启示以乐府诗歌的体裁写就,为表诚意,请你模仿他诗歌样式写一首诗来应聘,表明你愿意加入该集团的意愿。
学习过程:
学习活动一:了解老板,知人善“应”
回顾《三国演义》,阅读《三国志》中以下文段,结合拓展阅读内容,了解你的“准老板”曹操,并对他的用人进行评价。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擒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
  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
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乃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
曹公表先主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是岁建安元年也。先主与术相持经月,吕布乘虚袭下邳。下邳守将曹豹反,间迎布。布虏先主妻子,先主转军海西。杨奉、韩暹寇徐、扬间,先主邀击,尽斩之。先主求和于吕布,布还其妻子。先主遣关羽守下邳。
先主还小沛,复合兵得万余人。吕布恶之,自出兵攻先主,先主败走归曹公。曹公厚遇之,以为豫州牧。将至沛收散卒,给其军粮,益与兵使东击布。布遣高顺攻之,曹公遣夏侯惇往,不能救,为顺所败,复虏先主妻子送布。曹公自出东征,助先主围布于下邳,生擒布。先主复得妻子,从曹公还许。表先主为左将军,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袁术欲经徐州北就袁绍,曹公遣先主督朱灵、路招要击术。未至,术病死。
先主未出时,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先主未发。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遂与承及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同谋。会见使,未发。事觉,承等皆伏诛。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彧年少时,南阳何颙异之,曰:“王佐才也。”永汉元年,举孝廉,拜守宫令。董卓之乱,求出补吏。除亢父令,遂弃官归,谓父老曰:“颖川,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常为兵冲,宜亟去之,无久留。”乡人多怀土犹豫,会冀州牧同郡韩馥遣骑迎之,莫有随者,彧独将宗族至冀州。而袁绍已夺馥位,待彧以上宾之礼。彧弟谌及同郡辛评、郭图,皆为绍所任。彧度绍终不能成大事,时太祖为奋武将军,在东郡,初平二年,彧去绍从太祖。太祖大悦曰:“吾之子房也。”以为司马,时年二十九。
……
自太祖之迎天子也,袁绍内怀不服。绍既并河朔,天下畏其强。太祖方东忧吕布,南拒张绣,而绣败太祖军于宛。绍益骄,与太祖书,其辞悖慢。太祖大怒,出入动静变于常,众皆谓以失利于张绣故也。钟繇以问彧,彧曰:“公之聪明,必不追咎往事,殆有他虑。”则见太祖问之,太祖乃以绍书示彧,曰:“今将讨不义,而力不敌,何如?”
彧曰:“古之成败者,诚有其才,虽弱必强,苟非其人,虽强易弱,刘、项之存亡,足以观矣。今与公争天下者,唯袁绍尔。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公能断大事,应变无方,此谋胜也。绍御军宽缓,法令不立,土卒虽众,其实难用,公法令既明,赏罚必行,士卒虽寡,皆争致死,此武胜也。绍凭世资,从容饰智,以收名誉,故士之寡能好问者多归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诚心不为虚美,行己谨俭,而与有功者无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愿为用,此德胜也。夫以四胜辅天子,扶义征伐,谁敢不从?绍之强其何能为!”太祖悦。
——《三国志·魏书·荀彧攸贾诩传》
十五年春,下令曰:“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
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十九年十二月)令曰:“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
(建安二十二年)秋八月,令曰:“昔伊挚、傅说出于贱人,管仲,桓公贼也,皆用之以兴。萧何、曹参,县吏也,韩、陈平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着千载。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奏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拓展阅读:彭绍昌《曹操用人思想浅析》、王慧珍《曹操用人初探》、莫培军《诸葛亮、曹操、刘备不同用人观之镜鉴》、李程 刘玉堂《曹操获取人心的对策》。
评价量表:
能针对曹操用人发表观点 有观点1分,观点客观1分
能引用资料对观点展开论证 引用一处0.5分,引用合理再加0.5分
语言流畅,逻辑严密 流畅1分,严密1分
学习活动二:读懂启事,有的放矢
曹操用乐府古题作《短歌行》,以表求贤若渴之心。请你反复诵读诗歌,阅读补充资料,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疏通诗意,将它改写成现代诗歌。
独立完成诗歌后,小组交流评价,依据评价量表打分,推选出的最佳作品由轮值小组打分,并向全班分享。
补充资料:
(一)
子衿①
青青子衿,悠悠②我心。纵我不往,子宁③不嗣④音?
青青子佩⑤,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⑥,在城阙⑦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释】①子衿:周代读书人的服装。子,男子的美称,这里即指“你”。衿,即襟,衣服的胸前部分。②悠悠:忧思不断的样子。③宁:岂,难道。④嗣音:保持音信。⑤佩:这里指系佩玉的绶带。⑥挑(tiāo,一说读tāo)兮达(tà)兮:独自走来走去的样子。挑,也作“佻”。⑦城阙:城门两边的观楼。
(二)
鹿鸣
呦呦①鹿鸣,食野之苹②。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③,承筐④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⑤。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⑥。我有嘉宾,德音孔昭⑦。视民不恌⑧,君子是则⑨是效。我有旨⑩酒,嘉宾式燕以敖 。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注释】①呦呦:鹿的叫声。朱熹《诗集传》:“呦呦,声之和也。”②苹:藾蒿。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藾蒿,叶青色,茎似箸而轻脆,始生香,可生食。”③簧:笙上的簧片。笙是用几根有簧片的竹管、一根吹气管装在斗子上做成的。④承筐:指奉上礼品。毛传:“筐,篚属,所以行币帛也。”将:送,献。⑤周行(háng):大道,引申为大道理。⑥蒿:又叫青蒿、香蒿,菊科植物。⑦德音:美好的品德声誉。孔:很。⑧视:同“示”。恌:同“佻”。⑨则:法则,楷模,此作动词。⑩旨:甘美。 式:语助词。燕:同“宴”。敖:同“遨”,嬉游。 芩(qín):草名,蒿类植物。 湛(dān):通“耽”,深厚。
评价量表
能准确翻译诗歌的内容 3分
保留原诗的意象、比兴、典故 每处1分
与原诗表达情感一致 2分
能体现诗歌的节奏、韵律 2分
语言畅达,与原诗语言风格一致 2分
学习活动三:仿写诗歌,助力应聘
请你仿照《短歌行》的样式,写一首诗来应聘。
评价量表
能准确表达应聘的意愿 3分
能仿照诗歌的意象使用、手法运用 每个1分
能仿照诗歌的节奏、韵律 2分
能仿照诗歌的语言风格 2分
学后反思
请阅读老师创作的这首《短歌行》,思考自己的作品还有哪些可以提升的空间。
短歌行
孔祺光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星辰大海,奔赴不辍。
慨当以慷,伯乐难忘。
为君解忧,何用杜康。
青青子衿,君心我心。
我为君子,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嘉宾即至,德音孔昭。
明明如月,随时可掇。
鼓瑟吹笙,绵绵不绝。
越陌度阡,惺惺相存。
契阔谈宴,永念深恩。
星汉灿烂,鸿鹄北飞。
振翅高远,良木倚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曹公吐哺,天下归心。
作业设计
步出夏门行·冬十月
曹操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
天气肃清,繁霜霏霏。
鵾鸡①晨鸣,鸿雁南飞,
鸷鸟②潜藏,熊罴窟栖。
钱镈③停置,农收积场,
逆旅整设,以通贾商。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①鹍鸡:大鸡。鸟名。似鹤。凤凰的别名。②鸷鸟:凶猛的鸟。如鹰、雕、枭等。③钱镈bó:两种农具名。后泛指农具。借指农事。
蒿里行
曹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①。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②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③,刻玺于北方④。
铠甲生虮虱⑤,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注释】①讨群凶:指讨伐董卓及其党羽。②嗣:后来。③淮南句:指袁绍的异母弟袁术于公元197年(建安二年)在淮南寿春(今安徽寿县)自立为帝。④刻玺句:指公元191年(初平二年)袁绍谋废献帝,想立幽州牧刘虞为皇帝,并刻制印玺。玺,印,秦以后专指皇帝用的印章。⑤铠甲句:由于长年战争,战士们不脱战服,铠甲上都生了虱子。
阅读这两首诗歌,试分析曹操的济世情怀。
对比《短歌行》与《步出夏门行·冬十月》中鸟类意象的使用,试分析各有何作用?
对比《短歌行》与《蒿里行》中用典手法的运用,试概括用典有何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