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专练(二) 人体的能量供应和代谢废物的排出
(考试时间:15分钟 满分: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道1分,共14分)
1.(河南南阳新野县期末)生物兴趣小组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C )
食物名称 花生仁 黄豆 核桃仁 大米
质量(克) 20 20 20 ①
水(毫升) 50 50 50 50
温度上升(℃) 2.2 1.4 3 1.3
A.实验中,①应该为20
B.为了尽量减少实验误差,应该设置重复组
C.测量过程中,温度计的下端不仅要浸入水中,还要接触锥形瓶的瓶底
D.从实验结果可看出,花生仁、黄豆、核桃仁三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核桃仁
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但不要接触瓶底,否则数据不准确,C错误。
2.(山东临沂中考)图1是模拟人体膈肌与呼吸关系示意图,图2表示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
图1
图2
A.甲过程膈肌舒张,呼气
B.甲过程对应图2曲线的bd段
C.乙过程膈肌收缩,吸气
D.乙过程结束的瞬间对应图2曲线的c点
甲过程表示呼气过程,呼气时,肺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对应图2曲线的cde段,B错误。
3.(湖南中考)下列关于人体呼吸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肺是最重要的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B.当感冒时,有的时候会形成痰液,痰液是在咽喉部位产生的
C.鼻腔内表面有黏膜,可分泌黏液,可以清洁和湿润空气
D.吃饭时候,不能大声说笑是因为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
气管和支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能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因此痰形成的部位是气管和支气管,B错误。
4.下列行为习惯与生物学原理搭配不当的是( C )
A.不要大声喊叫→防止声带受损
B.“食不言”→避免食物进入气管
C.用口进行呼吸→有效处理空气
D.不要随地吐痰→减少病菌的散播
呼吸道能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清洁、温暖、湿润,但是口没有这个功能,因此,用口进行呼吸不能有效处理空气,C错误。
5.(宁夏中考)某同学比较了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组成,绘制了下图,图中Ⅰ所指的器官是( B )
A.胃 B.咽
C.口腔 D.气管
咽既是消化系统的一部分,也是呼吸系统的一部分,符合题目中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组成的共同部分的描述,B正确。
6.(甘肃天水中考)下表为人体吸入、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变化,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加,这些二氧化碳根本来自( D )
气体的来源 不同气体的含量(%)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包括水汽)
吸入的气体 78 21 0.03 0.97
呼出的气体 78 16 4 2
A.肺泡 B.血浆
C.呼吸道 D.组织细胞
组织细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组织细胞把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故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最终来自组织细胞,D正确。
7.(黑龙江中考)防溺水教育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人溺水后容易窒息而亡,溺水主要影响了呼吸的哪个环节( A )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
当人溺水时,水进入呼吸道阻碍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导致人体缺氧而死亡,所以溺水者常常会因缺氧而危及生命,这是因为溺水直接影响到肺的通气。
8.(黑龙江中考)如图是人一次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AB段表示吸气过程,胸腔容积缩小
B.BC段表示呼气过程,肋间外肌收缩
C.AB段膈肌舒张,肺内气压降低
D.在B点和C点,外界大气压等于肺内气压
AB段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表示吸气过程,吸气时胸腔容积扩大,A错误。BC段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表示呼气过程,呼气时肋间外肌和膈肌处于舒张状态,B错误。在AB段,人体吸气时,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肺内气压降低,C错误。
9.(广东揭阳榕城区二模)在游泳时大家往往有这样的体会:若水超过胸部,会感觉呼吸有些吃力。结合所学的生物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感到吃力是因为胸廓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B.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高,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低
C.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以及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都是依靠扩散作用完成的
D.吸气时,肋骨上移,肋间外肌收缩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来完成的,C错误。
10.(广西北海期末)泌尿系统中形成尿液和暂时储存尿液的器官分别是( D )
A.肾脏和输尿管 B.肾小球和膀胱
C.肾小球和尿道 D.肾脏和膀胱
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的,其中主要的器官是肾脏,其功能是形成尿液。输尿管能输送尿液,将尿液输送至膀胱暂时储存起来。尿道的功能是排出尿液。
11.我们每日应喝适量的开水,这有利于( C )
A.对葡萄糖的吸收
B.对无机盐的吸收
C.代谢废物及时随尿排出
D.肾小管的重吸收
健康人每昼夜大约排尿1.5升,人体摄取的水量和排出的水量必须维持在相对的平衡。我们每天应该喝适量的开水,这样不但有利于体内的废物随着尿液及时地排出体外,还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以及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12.(山东威海中考)过量食用海鲜容易导致血液中尿酸浓度升高。过多的尿酸会在肾小管处形成结晶,影响肾小管的( C )
A.滤过作用
B.形成原尿的功能
C.重吸收作用
D.收集尿液的功能
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物质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尿酸过多在肾小管处形成结晶,会引起上皮细胞坏死,这将直接影响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13.如图为健康人的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C )
A.①②③构成一个肾单位
B.②中液体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C.④可重新吸收葡萄糖、水和无机盐
D.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水、无机盐和尿素
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①肾小管、②肾小囊、③肾小球,A正确。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都可以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比较原尿和血液的化学成分,②肾小囊内的原尿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B正确。①肾小管能重吸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C错误。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水、无机盐和尿素,D正确。
14.(黑龙江中考)我们在天气炎热或运动中会大量出汗,这与遍布全身皮肤的230多万个汗腺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也是最主要的排泄器官
B.人体通过汗腺能排出部分尿素、无机盐和水等物质
C.汗腺位于皮肤的角质层,汗液的蒸发有助于体温调节
D.皮肤的表皮内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能够感受外界的冷、热、痛、触等刺激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但不是最主要的排泄器官,最主要的排泄器官是肾脏,A错误。汗腺位于皮肤的真皮层,C错误。皮肤的表皮内没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而真皮内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能够感受外界的冷、热、痛、触等刺激,D错误。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16分)
15.(10分)图一为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图二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气体交换示意图,图三表示人的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图四表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____]内填序号)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1)呼吸系统由图一中的[__2__]__呼吸道__和肺组成。其中2对吸入的空气具有__温暖__、__湿润__、__清洁__的作用。
(2)图二所示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__一__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这体现了__结构和功能__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3)图三中膈肌从甲移动到乙,此时膈肌处于__收缩__状态,此过程对应的是图四中__AB__段曲线。
(4)在图四中,当进行BC段表示的过程时,胸廓容积__减小__。
16.(6分)如图是泌尿系统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____]内填序号)
(1)图中③④⑤合称为__肾单位__。
(2)在尿液的形成过程中,当血液流经③__肾小球__时,会发生滤过作用;当原尿流经[__⑤__]__肾小管__时,会发生重吸收作用。
(3)尿液形成的器官是__肾脏__。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内,属于__非条件_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考点专练(二) 人体的能量供应和代谢废物的排出
(考试时间:15分钟 满分: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道1分,共14分)
1.(河南南阳新野县期末)生物兴趣小组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食物名称 花生仁 黄豆 核桃仁 大米
质量(克) 20 20 20 ①
水(毫升) 50 50 50 50
温度上升(℃) 2.2 1.4 3 1.3
A.实验中,①应该为20
B.为了尽量减少实验误差,应该设置重复组
C.测量过程中,温度计的下端不仅要浸入水中,还要接触锥形瓶的瓶底
D.从实验结果可看出,花生仁、黄豆、核桃仁三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核桃仁
2.(山东临沂中考)图1是模拟人体膈肌与呼吸关系示意图,图2表示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图1
图2
A.甲过程膈肌舒张,呼气
B.甲过程对应图2曲线的bd段
C.乙过程膈肌收缩,吸气
D.乙过程结束的瞬间对应图2曲线的c点
3.(湖南中考)下列关于人体呼吸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肺是最重要的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B.当感冒时,有的时候会形成痰液,痰液是在咽喉部位产生的
C.鼻腔内表面有黏膜,可分泌黏液,可以清洁和湿润空气
D.吃饭时候,不能大声说笑是因为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
4.下列行为习惯与生物学原理搭配不当的是( )
A.不要大声喊叫→防止声带受损
B.“食不言”→避免食物进入气管
C.用口进行呼吸→有效处理空气
D.不要随地吐痰→减少病菌的散播
5.(宁夏中考)某同学比较了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组成,绘制了下图,图中Ⅰ所指的器官是( )
A.胃 B.咽
C.口腔 D.气管
6.(甘肃天水中考)下表为人体吸入、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变化,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加,这些二氧化碳根本来自( )
气体的来源 不同气体的含量(%)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包括水汽)
吸入的气体 78 21 0.03 0.97
呼出的气体 78 16 4 2
A.肺泡 B.血浆
C.呼吸道 D.组织细胞
7.(黑龙江中考)防溺水教育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人溺水后容易窒息而亡,溺水主要影响了呼吸的哪个环节( )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
8.(黑龙江中考)如图是人一次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段表示吸气过程,胸腔容积缩小
B.BC段表示呼气过程,肋间外肌收缩
C.AB段膈肌舒张,肺内气压降低
D.在B点和C点,外界大气压等于肺内气压
9.(广东揭阳榕城区二模)在游泳时大家往往有这样的体会:若水超过胸部,会感觉呼吸有些吃力。结合所学的生物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感到吃力是因为胸廓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B.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高,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低
C.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以及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都是依靠扩散作用完成的
D.吸气时,肋骨上移,肋间外肌收缩
10.(广西北海期末)泌尿系统中形成尿液和暂时储存尿液的器官分别是( )
A.肾脏和输尿管 B.肾小球和膀胱
C.肾小球和尿道 D.肾脏和膀胱
11.我们每日应喝适量的开水,这有利于( )
A.对葡萄糖的吸收
B.对无机盐的吸收
C.代谢废物及时随尿排出
D.肾小管的重吸收
12.(山东威海中考)过量食用海鲜容易导致血液中尿酸浓度升高。过多的尿酸会在肾小管处形成结晶,影响肾小管的( )
A.滤过作用
B.形成原尿的功能
C.重吸收作用
D.收集尿液的功能
13.如图为健康人的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①②③构成一个肾单位
B.②中液体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C.④可重新吸收葡萄糖、水和无机盐
D.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水、无机盐和尿素
14.(黑龙江中考)我们在天气炎热或运动中会大量出汗,这与遍布全身皮肤的230多万个汗腺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也是最主要的排泄器官
B.人体通过汗腺能排出部分尿素、无机盐和水等物质
C.汗腺位于皮肤的角质层,汗液的蒸发有助于体温调节
D.皮肤的表皮内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能够感受外界的冷、热、痛、触等刺激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16分)
15.(10分)图一为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图二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气体交换示意图,图三表示人的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图四表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____]内填序号)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1)呼吸系统由图一中的[__ __]__ __和肺组成。其中2对吸入的空气具有__ __、__ __、__ __的作用。
(2)图二所示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__ __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这体现了__ __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3)图三中膈肌从甲移动到乙,此时膈肌处于__ __状态,此过程对应的是图四中__ __段曲线。
(4)在图四中,当进行BC段表示的过程时,胸廓容积__ __。
16.(6分)如图是泌尿系统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____]内填序号)
(1)图中③④⑤合称为__ __。
(2)在尿液的形成过程中,当血液流经③__ __时,会发生滤过作用;当原尿流经[__ __]__ __时,会发生重吸收作用。
(3)尿液形成的器官是__ __。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内,属于__ _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