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原子与原子核
第三节 核力与核反应方程
烟雾报警器内部含有少量放射性物质(如镅 - 241),它会持续释放 α 射线。当烟雾进入报警器时,射线被烟雾颗粒阻挡,导致电流变化,从而触发警报。放射性物质无论是单质还是化合物,都能稳定释放射线,这种现象表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的内部结构
1.掌握质量数、电荷数和核子数间的关系;
2.知道核反应及其遵从的规律,会正确书写核反应方程;
3.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知道核力的特点;
4.认识原子核的结合能及质量亏损,并能应用质能方程进行计算
一、原子核的组成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粒子种类
发现者
实验
粒子电性
粒子质量
质子
卢瑟福
α粒子轰击氮核
正电
与氢原子的质量相近
中子
查德威克
α粒子轰击铍核
不带电
与质子的质量相近
核子
中子和质子统称为核子
中子与质子的质量几乎相等。
原子核的质量几乎等于单个核子质量的整数倍,我们把这个倍数叫做原子核的质量数,原子核的质量数就是核内的核子数。
其中X为元素的符号,A表示原子核的质量数,Z表示电荷量数,即质子数
A-Z表示原子核包含的中子数。
原子核常用表示符号
二、核反应方程
核反应:利用天然放射性的高速粒子或人工加速的粒子去轰击原子核,以产生新的原子核,这个过程叫作核反应。
反应能:在核反应过程中,原子核的质量数和电荷数会发生变化,同时伴随着能量的释放和吸收,所放出或吸收的能量叫作反应能。
用来表示核反应过程的方程式叫作核反应方程,核反应方程通过数学手段,简洁优美的向我们展示了核反应的过程。
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方程:
在核反应过程中,方程两边总的电荷数和质量数守恒。
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铍核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
注意:核反应过程一般都是不可逆的,核反应方程不能用等号连接,只能用单向箭头表示反应方向。
思考:核反应后原子核发生了什么变化? 有什么规律?
原子核衰变的本质
①α衰变:原子核放出α粒子变成新的原子核。
②β衰变:原子核放出β粒子变成新的原子核。
本质:
本质:
③γ衰变伴随α衰变和β衰变
本质:发生衰变时,原子核受激发而产生的光子(能量)辐射。
提出问题:衰变说明原子核里有α粒子和电子吗?
引力是自然界的一种基本相互作用,地面物体所受的重力只是引力在地球表面附近的一种表现。
1.引力相互作用
三、核力及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2.电磁相互作用
电荷间与磁体间的相互作用
宏观物体之间的压力、拉力、弹力、支持力等等,都起源于这些电荷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
3.强相互作用
原子核中的核子之间存在一种很强的相互作用,即存在一种核力,它使得核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稳定的原子核。
p
n
n
p
p
n
核力是短程力。约在10-15 m量级时起作用,
距离大于0.5×10-15 m时为引力, 距离为2×10-15m时核力几乎消失,
距离小于0.5×10-15 m时为斥力(使核子不融合在一起)
核力具有饱和性。核子只对相邻的少数核子产生较强的引力,而不是与核内所有核子发生作用。
核力的特点
核力的定义:能够把核中的各种核子联系在一起的强大的力叫做核力。
在某些放射现象中起作用的另一种基本相互作用
弱相互作用是引起原子核β衰变的原因,即引起中子---质子转变的原因。
4.弱相互作用
关于弱相互作用的研究成果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多方面的重要影响,在能源领域,有助于优化核反应堆设计,提高核能利用效率与安全性,还可能为中微子能源开发提供可能;医疗领域中,让放射性治疗与诊断更精准,也为药物研发提供了新靶点和候选物,助力开发更有效、副作用小的药物;材料科学领域,能帮助研发具有特殊性能的新材料,如基于对分子间弱相互作用的研究开发出的新型功能材料;此外,在理解宇宙演化方面也有重要意义,如对中微子相关弱相互作用的研究,为解释宇宙中物质与反物质不对称性等提供了线索
四、结合能
1.结合能定义:
将原子核拆分成单个核子需要吸收的能量。
将单个核子结合成原子核需要放出的能量。
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会放出一定的能量,我们把这个能量叫作原子核的结合能
2.结合能大小:
组成原子核的核子数越多,结合能越大。
(1)物体具有的能量跟它的质量存在着简单正比关系。
质能方程 E=mc2
(2)任何质量为m的物体都具有大小相当于mc2的能量。
(3)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相对应的能量也会变化。
问题:如何求解原子核的结合能?
ΔE = Δmc2
反应前质量/kg
反应后质量/kg
mn
1.6749×10-27
m氘
3.3436×10-27
mp
1.6726×10-27
总质量
总质量
3.3436×10-27
3.3475 ×10-27
原子核的质量总是小于组成它的核子的质量之和,这个现象叫做质量亏损。
中子与质子结合成氘原子核
→因为引力
相互靠近
→速度↑
→撞在
一起
损失能量
补充能量
两个物体为了结合在一起付出了代价,损失了能量
相距很远
的两物体
→一部分动能以内
能的形式散失
质量亏损的原因如下:
问题:如果结合能越大说明把原子核分开,所需要的能量就越大,那是不是结合能越大就意味着原子核越稳定呢?
原子核越大
→核子个数越多
→但不能说明它稳定
→结合能越大
结合能
核子数
比结合能 =
物理意义:反映一个原子核内核子相互结合的紧密程度,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原子核的结合能与核子数之比称做比结合能,也叫平均结合能。
1.在以下核反应方程??He + ??Be → X + ??n中,X指的是( )
A. ???C
B. ???C
C. ???N
D. ???O
A
2.关于结合能与比结合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B. 比结合能是原子核总结合能与质子的比值
C. 比结合能越大,核子结合越紧密
D. 重核的比结合能一定大于轻核
C
3. 在某些恒星内,3个α粒子结合成1个C原子,C原子的质量是12.0000?u,He原子的质量是4.0026?u。已知1?u=1.66×10?27kg,则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是0.0078?u
B. 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是1.29×10?29kg
C. 反应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是7.26?MeV
D. 反应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是1.16×10?19J
?
D
核力与核反应方程
原子核的组成
核方应方程
结合能
结合能计算
比结合能
结合能
原子核表示方法
质子和中子组成原子核
衰变本质
规律
核力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