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力、力与运动(考点串讲)-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苏科版2024)44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2 力、力与运动(考点串讲)-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苏科版2024)44页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4-21 08:27: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
专题O2 力、运动和力
知识导图 ·思维引航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的表示方法: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
重力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重力的大小:G=mg
重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并且与物
体发生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
重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的单位:“牛顿”,符号"N"
概念:物体由于发生弹性
形变而产生的力
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并且与物体 发生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
作用点:在接触面上
弹簧测力计及其用法
知识导图 ·思维引航
产生条件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弹力
重力 力的 示意 图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相互作用力的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滚动摩擦力
力的 概念
弹力
力的作 用是相 互的
摩擦力
种 类

二力平衡的条件 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平衡状态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合力与分力
内容
牛顿第一定律
理想实验法
牛顿第一定律
定义
惯性
生活中利用和防止的事例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知识导图 ·思维引航
力与运动的关系
力与运动
二力平衡
核心精讲 ·题型突破
精准划分题型以把握命题规律,深
入掌握考试动态与趋势
力的概念 力是_ 物体对物体 的作用,用符号“F”表示。
力产生的条件
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力的单位 弹力的概念
“牛顿”,简称为"牛”,符号"N"。
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 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塑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后不能恢复 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弹力:物体由于发生_弹性形变 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 小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形变越大,弹力_越大
核心精讲 ·题型突破 考点一力
核心精讲
知识点 一 力弹力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其中利用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
长的原理制成的测力计叫做弹簧测力计
使用前: ( 1 ) 观 察测量范围、 分度值_ 和零刻度线 ,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
若没有,需要 调零 ;(2)沿弹簧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几次挂钩,放手后观察指 针是否能回到零刻度线处,以防止弹簧卡壳
使用时: (1)测量: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2)读数:应让视线垂直于刻度盘读数;(3)记录:在记 录数据时要带上单位;(4)待测的力(物体)一定要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一端
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的
使用方法
核心精讲 ·题型突破 考点一力
核心精讲
用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叫力的示意图;箭头表示力的 方 向 ,线段
力的示意图
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_ 大 小。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选取_ 标度 ,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
力的图示
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图示。
知识点二重力力的示意图
力的三要素 大小 、 方向 作用点 。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力的三要素。
核心精讲 ·题型突破 考点一力
核心精讲
重力的产生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通常用字母G表示
重力的大小
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_正比。 公 式 :G=mg ,G表示重力,m表示质量,g表
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重力的方向
(1)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而不是垂直向下。
(2)重力的方向不受其他作用力的影响,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位置无关;
(3)重力方向的应用:铅垂线、水平仪
重心
(1)外形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2)物体的重心不一定_在物体上。
(5)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在受力物体上画力的示意图时,常把力的作用点画在重心上。
核心精讲
核心精讲 ·题型突破 考点一力
滑动摩擦: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当它们之间有 相对运动_时,产生的摩擦力。
滚动摩擦: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发生 滚 动时,产
摩擦力的种
生的摩擦力。

静摩擦力: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当它们有 相对运动趋势 ,但它们之间处于
相对静止时产生的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
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与 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

实际运动方向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核心精讲 ·题型突破 考点一力
核心精讲
知识点三摩擦力
第一:两物体相互 接触挤压_。第二:接触面粗糙 。第三: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 。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有关,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 大。
(1)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如汽车轮胎做上花纹。(2)增大压力,如骑自行车捏闸 的力越大,摩擦力越大。(3)变滚动为滑动,如汽车急刹车时车只滑不滚。 ( 4 ) 变 湿 摩擦为干摩擦。
(1)使接触面变光滑。(2)减小压力。(3)用滚动代替滑动。(4)使接触面分离。
(5)变干摩擦为湿摩擦。
滑动摩擦力
产生的条件
影响滑动摩
擦力大小的
因素
增大有益摩
擦的方法
减小有害摩
擦的方法
核心精讲 ·题型突破 考点一力
核心精讲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
力作用的相互性
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大小 相等 ,方向 相反,作用在 同一条直线 上,作用在两个不同_的物体上。
(简记:等大、反向、共线、异物)
作用力与反作用
同时产生,同时消灭,同时增大,同时减小。

性质相同,如小孩对墙的力是推力,墙对小孩的力也是推力。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必须成对出现。
核心精讲 ·题型突破 考 点 力
核心精讲
知识点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 (23-24八年级下 ·江苏淮安 ·期中)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只有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
B. 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
C. 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间一定有力的作用
D. 只要两个力的大小一样,作用效果就一定一样
考点突破 ·考法探究
考法01 力的概念
考点一力
真题研析
橡皮塞插入瓶中,如图所示,用手反复水平捏厚玻璃瓶,观察细管中水面高度的变化.从形变角度
分析现象及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细管中水面高度不会发生变化
B. 细管中水面会出现只升不降的现象
C. 水面高度不变是因为厚玻璃瓶没有发生形变
D. 水面出现升降是因为厚玻璃瓶发生了微小形变
考法02 力的作用效果
2. (23-24八年级下 · 江苏徐州 · 期中)装满水的厚玻璃瓶静置于水平桌面,把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
考点突破 · 考法探究 考点 一力
真题研析
考法03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 (23-24八年级下 · 江苏徐州 · 期中)体育课上,小明和同学进行足球比赛, 一记头球攻门十分精
彩,在此过程中小明用头将飞来的球顶入球门,足球所受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同时他觉得头疼, 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足球 _ , 这 说 明 力 的 作 用 是 相互 的。
考点突破 · 考法探究 考 点 力
真题研析
考 法04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的读数
4. (23-24八年级下 · 江苏连云港 · 期中)如图所示,甲弹
簧测力计_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用来 测量力的大小,若想用此弹簧测力计来测量物体的重力, 接下来的操作是_ 调零 _ ,正确操作后,指针所指的示数 如图乙所示,则物体的重力为 3.6 N。
考点突破 · 考法探究 考点 一 力
真题研析

考 法05 重力的方向和重心
5. (23-24八年级下 · 江苏淮安 · 期中)在墙上挂字画时,可以自制一个 重垂线来检查画是否挂正,当观察到字画竖边与重垂线_ 平行 时 , 就说明画挂正了,这是利用了重力方向总是_ 竖直向下 的道理。
考点突破 · 考法探究 考点 一 力
真题研析
6. (23-24八年级下 · 江苏盐城 · 期中)智能手机都有自动旋转画面功能,当手机旋转90°
时,内部的重力感应器能发出指令,使手机画面始终保持正立。旋转时,感应器能检测
到手机的( C )
A. 重力大小发生了变化B. 重力方向发生了变化
C. 重心高度发生了改变D. 重心位置发生了变化
考点突破 · 考法探究
考法05 重力的方向和重心
考点一力
真题研析
考法06 力的示意图
7. (23-24八年级下 · 江苏连云港 · 期中)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如图甲所示, 一个重力为2N 的小球摆动到图示位置时,请画出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如图乙所示, 一正方体物块在粗糙斜面上匀速下滑,请画出该物块下滑过程中所受摩擦力的示意 图。
考点突破 ·考法探究 考点一力
真题研析

速地抽出来,所用的拉力F=15N, 则甲、乙两木块所受的摩擦力是( D )
A. 甲为零,乙受向左的15N 的力
B. 甲和乙都受向右15N 的力
C. 甲和乙都受向左7.5N的力
D. 甲和乙都是15N, 甲受向右的力,乙受向左的力
考法07 摩擦力的方向及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
8. (24-25九年级上 · 江苏南通 · 期中)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叠放甲、乙两木块,木块乙从右端匀
考点突破 · 考法探究 考点 一力
真题研析
考点突破 ·考法探究 考点一力
真题研析
考法08 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9. (23-24八年级下 ·江苏连云港 ·期中)下列做法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B )
A. 冬天,在结冰的马路上撒一些细沙以方便路人的行走
B. 为了移动笨重的箱子,常在箱子下面垫几根圆棍子
C. 当汽车后轮陷入泥坑打滑时,司机会就近寻找石块等物垫在车轮下
D. 体操运动员进行双杠比赛前,在手上涂抹镁粉以防止人从杠上滑落
1 .【新情境】 力与古诗结合
诗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绘的是儿童放飞风筝的画面,如图所示。人手受
到拉力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C )
核心精讲 · 题型突破 考点一力
命题预测
A. 风 B. 手 C. 绳子 D. 风筝
2. 【新情境】 科技创新与应用
如图所示,学校科技节上,小明拉开水火箭的气阀后,水向下喷出,水火箭向上飞起。水火箭
向上飞起主要是因为它( A )
A. 受到水对它向上的推力 B. 受到重力的作用
C. 质量减小 D. 质量增大
核心精讲 · 题型突破 考点一力
命题预测
3. 【新情境】 力与传统文化结合
万里长城,中国奇迹!秦朝是第一个开始大规模修筑长城的朝代,当时在缺乏生产设备的基础上,
我们的祖先就曾用滚木移动巨石。以下实例中,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与此相同的是( D )
A. 给门轴的合页加润滑油 B. 拔河比赛中选择体重比较大的人参加
C. 鞋底有很多凹凸不平的花纹 D. 许多机器的转动部分都安装了滚动轴承
核心精讲 · 题型突破 考点一力
命题预测
伍奋勇争先,锣鼓声、呐喊声此起彼伏,大家齐心协力划水,使龙舟快速前进的力是( D )
A. 船桨对水的作用力 B. 龙舟所受的重力
C. 水对龙舟的浮力 D. 水对船桨的作用力
4. 【新情境】力与传统文化结合
2024年6月16日,中国 ·济南明湖龙舟文化节在大明湖风景区公开水域激情上演。13支龙舟队
核心精讲 · 题型突破 考点 一 力
命题预测
核心精讲 · 题型突破 考点一力
命题预测
5. 【新情境】 力与古诗结合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唐代诗人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诗句。用物理知识
解释其中现象,壮观的瀑布从高处急冲直流而下,是由于水受到_ 重力 的 作 用 , 施 力
物体是 地球 。
6. 【新情境】 力与体育比赛结合
2023年世界游泳锦标赛上, 一位德国选手穿上了一款高科技连体泳衣。这款泳衣表面采用轻 型聚合材料,能使运动员身形光滑,从而减少了人体与水之间的_摩擦力_ 。 运 动 员 从 泳 池
中出来后感觉凉快,是水汽化吸热的缘故。
核心精讲 · 题型突破 考点 一 力
命题预测
平衡力
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 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那么这几个力平衡。
平衡状态
物体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_平衡状态 ,如果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 那么这两个力相互平衡,简称二力平衡。
二力平衡的 条件
当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时,这两个力相互平衡。
这就是二力平衡的条件。简单的说就是: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平衡力和相 互作用力的 区分
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因此,我们只需要看力的
作用点,如果在一个物体上,那就是平衡力,如果在两个物体上,就是相互作用力。
核心精讲 ·题型突破 考点二运动和力
核心精讲
知识点一二力平衡
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_ 外力 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说明物体的运动是 不需要 _力来维持的即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要改变物体
牛顿第一定
的运动状态,就必须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即力 _ 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而是通过分析实验,再进一步 概括、推理_得出的并经受
住了实践的检验。
物体运动状 态变化的判 定
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包括 速度大小的变化和速度方向的变化,两变其一或者都变化,那 么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两者均不变,那么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 动 ) 。
核心精讲 ·题型突破 考点二运动和力
知识点二牛顿第一定律
核心精讲
物体_保持_ 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即运动的物体要保持它的运动状态,静止物体要
保持它的静止状态。
一切物体 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静止的物体具有惯性,运动的物体也具有惯性)。
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属性,惯性的大小与物体 质量大小_ 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质量越大的物体其运动状态越难改变。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运动状态、位置及受 力情况无关。
惯性是一种属性,它不 是_力。惯性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惯性
核心精讲 · 题型突破 考 点 二 运 动 和 力
核心精讲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形状 。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物体在不受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物体如果受到力的作用,且受到不平衡的力,物体的运动状态 就会发生改变。
如果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它可能不受外力作用,也可能受平
衡力作用。
核心精讲 ·题型突破 考点二运动和力
核心精讲
知识点三力与运动的关系
力的作用效

力与运动的
关系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
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 合力 ,而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 分 力 。求几个力的合力 叫做力的合成。
力的合成与 应用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同一直线上同方向二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二力大小_之和 ,方
向与这两个力方向相同,即: F=F +F ; 同一直线上相反的二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二力 大小 之差的绝对值 ,方向和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即F=|F -F |。
核心精讲 ·题型突破 考点二运动和力
核心精讲
1. (23-24八年级下 · 江苏南通 · 期中)举重是我国的优势体育项目,运动员需将杠铃举过头顶,等
到裁判判定站稳之后才算成绩有效。中国选手邓薇体重64公斤,在世锦赛挺举比赛中成功举起
142kg 的杠铃,获得女子举重冠军,她打破三项世界纪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挺举过程中某段时间,运动员对杠铃支持力小于杠铃的重力
B. 杠铃对运动员的压力就是杠铃的重力
C. 挺举时运动员对杠铃的支持力大于杠铃对运动员的压力
D. 运动员受的重力和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考点突破 · 考法探究 考点二运动和力
真题研析
考法01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B. 自由下落的苹果
D. 匀速直线下降的跳伞者
考法02 平衡状态的判断
2. (23-24八年级下 ·江苏淮安 ·期中)下列情景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D )
考点突破 ·考法探究 考点二运动和力
A. 匀速转动的橡皮
C. 百米冲刺的同学
真题研析
3. (23-24八年级下 · 江苏泰州 · 期中)关于“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问题,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
下探究实验:依次将毛巾、棉布分别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分别从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观 察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最大距离,三种情况下的运动如图所示。
考点突破 · 考法探究 考点二运动和力
真题研析
(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目的是_
毛巾 棉布 木板
保持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
I
考法03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本实验中的“阻力”是指小车受到的_
摩擦力
(2)分析图运动情况可知: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大,速度减小 得越_ 快 (选填“快”或“慢” );
(3)牛顿第一定律_ 不是 (选填“是”或“不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其符合逻辑的科学推理 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方法;
(4)在此实验基础上通过推理可知观点 A ( 选 填“A”或 "B") 是正确的;
A.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B.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5)在体现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大小的方法上,小明提出了另外一个方法: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
的时间。你支持下面哪个观点: B _o
A. 这个方法不可行,与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大小没有关系
B. 这个方法可行,但没有小车运动的路程便于测量
考点突破 · 考法探究 考 点 二 运 动 和 力
真题研析
4. (23-24八年级下 ·江苏无锡 ·期中)把一个生鸡蛋和一个熟鸡蛋用力在桌面上转动一下,生鸡蛋
里面的蛋黄和蛋白是液体,由于 惯性 保持原来的_ 静止 (选填“静止”或“运动”)状态,
阻碍蛋壳的转动。而熟鸡蛋里外是一体的,不会出现上述情况。因此,更容易转动的是_ 熟 _鸡蛋
(选填“生”或“熟”,下同)。用手轻压正在转动的鸡蛋,在鸡蛋停止转动瞬间立即松手,会发 现 生 鸡蛋又会转动起来。
考点突破 · 考法探究
考法04 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考 点 二 运 动 和 力
真题研析
考法05 力与运动的关系
5. (23-24八年级下 ·江苏南京 ·期中)在一堂物理活动课上,同学们正以“假如没有…”为主题展 开讨论。以下是同学们提出的四个观点:
①假如没有摩擦力,人步行运动得更快;
②假如没有重力,人一跳就会离开地球;
③假如没有摩擦力, 一阵微风可以吹动停在平直轨道上的火车;
④假如没有重力,弹簧测力计将无法使用;
⑤假如没有重力,托盘天平将无法使用。其中合理的是( D )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②③④
真题研析
考点突破 ·考法探究
考点二运动和力
2023年12月26日11时26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两颗北斗导航卫星,至此,中国
在轨运行的北斗导航卫星增至48颗。如图所示,是其中一些在不同轨道上的北导航卫星的运行示意 图。关于这些卫星的运动,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 如果北斗卫星以地面为参照物,那么,卫星都是静止的
B. 图示的北斗卫星彼此之间是相对静止的
C. 如果北斗卫星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将会一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D. 北斗卫星绕地球运行时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考点突破 · 考法探究 考 点 二 运 动 和 力
命题预测
1. 【新情境】 力与航天航空结合
2. 【新情境】力与体育比赛结合
2024年奥运会上我国射击运动员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关于本次射击比赛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 射击时运动员眼睛、准星、目标三点一线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B. 枪声以声波的形式通过空气传播到观众的耳朵中
C. 子弹离开枪管后速度越来越小
D. 运动员可以带上耳罩防止噪声产生
考点突破 ·考法探究 考点二运动和力
命题预测
A. 演员在空中完成旋转动作时重力消失
B. 演员向前冲一段距离再跳跃会跳得更远是因为他具有惯性
C. 演员在空中绕舞台旋转时若受到的所有力都消失,将处于静止状态 D . 演员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3. 【新情境】力与传统文化结合
如图所示是越剧小生在2023年全国地方戏精粹展的表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考点突破 ·考法探究 考点二运动和力
命题预测
4. 【新 情 境】 力 与传统文化结合
踢毽子起源于汉代,高承的《事物纪原》记载:“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
鸡羽,呼为毽子,三四成群走踢。”在如图所示的游戏中,踢出去的毽子最终 会落到地面上,这是因为毽子受到_ 重 力 的作用。若竖直向上踢出的毽子
飞到最高处后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则毽子将处于_ 静止 _ 状 态 。
考点突破 · 考法探究 考点二运动和力
命题预测
5. 【新情境】 力与体育比赛结合
学校举行爬杆比赛,八(3)班小明同学勇夺第一,质量为48kg的小明同学在 匀速上杆顶的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_ 480 N, 方向竖直向上。爬杆
之前,小明要在手上涂些防滑粉,目的是_ 增大摩擦力 (g 取10N/kg)。
考点突破 · 考法探究 考点二运动和力
命题预测
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