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17 09:23: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下习作:形形色色的人 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1.单元习作:第一部分明确了本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用举例的方法给学生打开了选材的思路;第二部分以图示和泡泡图的形式,针对选择典型事例的方法进行了指导,在思辨比较中体会什么是“典型事例”;第三部分提出了习作完成后交流互评、自主修改的要求。
2.本册教材:五下教材第一、四、五单元之间存在递进关系,引导学生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表现一个人的特点。第一单元“那一刻,我长大了”是写一个人的内心成长,第四单元“他 了”是从不同角度写人,第五单元“形形色色的人”是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写一个有特点的人。
3.语文教材:三上“猜猜他是谁”,用几句话或一段话写一个人的一两个特别的地方,是写话练习,体会习作的乐趣;三下“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四上“我的家人”,写一个人,把印象深刻的地方写出来;四下“我的自画像”,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五上“漫画老师”,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五下“形形色色的人”,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具体表现一个人的特点;六上“有你,真好”,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从有兴趣写到尝试写,从写清楚人物特点到运用描写人物方法写具体,再到写人物表达自己的情感,整过过程层层递进,螺旋上升,从培养兴趣到练习技巧,最后形成能力。
4.教学思路:构建以课文、例文、交流平台等组成的“读写圈”,在浸润中学习语文,在主动感悟和方法迁移中练习写作,采用先写后改,在修改中对自己的习作进行思考,在有梯度的持续训练中逐步形成写作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不同人物的特点,感受不同的描写方法,认同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学习运用不同的描写方法写人物。
思维能力:了解习作的描写方法,借助生动鲜活的具体事例写作。
审美创造:品引导学生如何细致观察某一个人,通过典型事例写出人物具体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通过例文等习得写作方法,在互评自评中分享交流,运用一定的方法自主修改习作。
【教学流程】
任务一:猜测人物,激趣导入
1.课前热身:根据信息猜人物。
孙悟空、诸葛亮、刘伯承、严监生……
2.你们为什么这么快都给认出来了?(因为他们都有各自鲜明的特点,板书特点鲜明)
3.导入新课:字里行间众生相,大千世界你我他。今天,我们将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来描绘大千世界里形形色色的人。
【设计意图】根据关键信息猜测人物,激发写作欲望,初步了解人物特点是在典型事例中凸显出来的,形成已知与未知的有效衔接。
任务二:解构题意,学习写法
1.筛选人物
(1)理解题目含义,“形形色色”是什么意思?明确这次习作的目的——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具体表现一个人的特点。
(2)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形形色色的人呢?
①指名学生说一说,打开思路。
②请写出印象最深刻的一位人物。
2.确定特点
(1)你为什么写下这位人物?他有什么特点吗?
(2)你对哪个人物感兴趣?哪个题目给你了启发?请你在人物的前面或后面用一个词写出他最鲜明的特点。
3.选取事例
我们怎么把这个特点鲜明的人介绍给周围的人呢?
(1)选取典型事例,“典型事例”的意思,出示“叔叔记忆力超群”。
(2)你刚才写下的这个与众不同的人物有哪些典型事例呢?
4.学习方法
(1)回忆一下,这一单元我们认识了哪些人物?这些人物都有什么突出的特点?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写人物呢?
(2)梳理本单元人物的思维导图:人物+特点+描写人物方法。
(3)结合例文,学习“细节聚焦法”“散点扫描法”写人物。
【设计意图】明确习作要求,选写作素材,以课文、例文等为“读写圈”,学习一详一略两种主要的写人方法,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写特点鲜明的人物。
任务三:分层练笔,自主评改
1.练习写作:运用所学方法,写一写你身边有特点的人,请把最能体现他特点的精彩片段写下来。
2. 结合例文学习“类比想象”“侧面烘托”两种写人的方法。
3.同桌讨论修改意见,自行选择合适的写作方法修改自己的片段。
4.分享交流,互相评点。
【设计意图】先写后改,运用写人的基本方法练写精彩片段;学习两种一学就会的写人方法,在自主评改中提高习作能力,养成修改习惯。
任务四:课外延伸,读写结合
1.指向全篇: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应该怎么写?课后完成整篇作文。
2.推荐阅读:《俗世奇人》。
【设计意图】回顾写法,完成整篇习作;读写融合,培养自主学习语文能力。
板书设计:
形形色色的人
鲜明特点 典型事例
细节聚焦(详写)
散点扫描(概述)
类比想象(生动)
侧面烘托(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