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高二选修5第二章第二节芳香烃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化学高二选修5第二章第二节芳香烃同步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9.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5-30 08:44: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化学高二选修5第二章第二节芳香烃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苯和甲苯相比较,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都属于芳香烃
B.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都能在空气中燃烧
D.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答案:B
解析:解答:苯和甲苯都含有苯环,A项正确;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苯的同系物的性质,注意甲苯能够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是解题的关键 。
2.在苯的同系物中加入少量KMnO4酸性溶液,振荡后褪色,正确的解释为 (  )
A.苯的同系物分子中的碳原子数比苯分子中的碳原子数多
B.苯环受侧链影响易被氧化
C.侧链受苯环影响易被氧化
D.由于苯环和侧链的相互影响均易被氧化
答案:C
解析:解答:在苯的同系物中,苯环和侧链相互影响,侧链受苯环影响,易被氧化;苯环受侧链影响,易被取代。
分析:本题考查苯的同系物中侧链和苯环的相互影响,熟练掌握苯的同系物的这个性质对处理问题有很大好处。
3.为把溴水中溴单质萃取出来,应加入(  )
A.苯          B.苯乙烯
C.乙醇 D.1 己炔
答案:A
解析:解答:苯乙烯、1 己炔均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乙醇与溴水互溶,不分层。
分析:本题考查萃取剂的选择、苯和其它不饱和化合物的性质,不饱和化合物易与下发生加成反应。
4.下列化合物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
A.乙苯 B.乙炔
C.苯乙烯 D.苯乙炔
答案:A
解析:解答:A项,乙苯分子中甲基上的所有氢原子与苯环不可能共面;B项,乙炔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条直线上;C项,苯乙烯分子相当于苯环与乙烯两种分子模型的组合;D项,苯乙炔分子相当于苯环与乙炔两种分子模型的组合。
分析:本题考查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原子共面问题,熟练掌握甲烷、乙烯、苯、乙炔的空间结构是解题的关键 。
5.下列物质属于芳香烃,但不是苯的同系物的是
(  )
A.③④ B.②⑤
C.①②⑤⑥ D.②③④⑤⑥
答案:B
解析:解答:苯的同系物是一个苯环与烷基直接相连的芳香烃,而②中支链含有双键,⑤中含有两个苯环,⑥中无苯环不属于芳香烃。
分析:本题考查苯的同系物和芳香烃的概念辨析,注意它们的结构区别是解题的关键 。
6.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两组峰,其氢原子数之比为3∶2的化合物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解答:D项,有机物中有两种氢,且个数之比为3∶2,A选项为3∶1,错误;B选项是三种氢,错误;C选项中有两种氢,但个数之比为3∶4,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核磁共振氢谱、有机化合物中不同氢原子的判断,题目难度中等。
7.某烃的分子式为C8H10,它不能使溴水褪色,但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该有机物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2种,则该烃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解答:用※表示苯环上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的不同位置
分析:本题考查苯的同系物的一氯取代物的同分异构体的判断,熟练掌握判断等效氢原子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
8.某有机物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分子式为C27H42
C.核磁共振氢谱证明分子中的5个甲基上的氢原子化学环境相同
D.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答案:B
解析:解答:分析该题所给信息,该有机物结构中不含有苯环结构,A错误;分子式为C27H42,B正确;结构中的5个甲基位置不同,甲基上的氢原子不是等同氢,C错误;因为含有双键,能够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项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的判断,明确物质种类和等效氢原子是解题的关键 。
9.已知C—C可以绕键轴旋转,对于结构简式如图所示的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中最多有12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B.分子中至少有9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C.该烃的一氯取代物最多有4种
D.该烃是苯的同系物
答案:B
解析:解答:当两个苯环绕两个苯之间的C—C键轴旋转到一个平面时,分子中的14个碳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上,否则是9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故A错、B正确;该烃的一氯取代物最多有5种,C错;该烃分子中含有两个苯环,故不是苯的同系物,D错。
分析:本题考查苯的同系物的判断和有机化合物的空间结构,注意碳碳单键的旋转。
10. 下列有机反应中,都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苯、乙烯分别使溴水褪色
B.溴乙烷分别在NaOH的水溶液、NaOH的醇溶液中反应
C.乙烯、甲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苯、甲苯在一定条件下与混酸反应
答案:D
解析:解答:A项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B项中溴乙烷在NaOH的水溶液中发生取代反应,在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C项均发生氧化反应;D项中均发生取代反应。
分析:本题考查取代反应的判断,熟练掌握取代反应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
11.下列物质既能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
答案:A
解析:解答:B、D两项对应的有机物都只有苯环,无侧链,故B、D两项错误;C项为乙苯,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不能使溴水褪色。
分析:本题考查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的性质,熟练掌握苯的同系物与不饱和烃的性质区别是解题的关键 。
1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将溴水、铁粉和苯混合加热即可制得溴苯
B.除去溴苯中红棕色的溴,可用稀NaOH溶液反复洗涤,并用分液漏斗分液
C.用苯和浓HNO3、浓H2SO4反应制取硝基苯时需水浴加热,温度计应放在混合液中
D.制取硝基苯时,应先取浓H2SO42mL,再加入1.5mL浓HNO3,再滴入苯约1mL,然后放在水浴中加热
答案:B
解析:解答:苯和液溴在铁的催化下反应可得溴苯,而溴水不行。苯和浓HNO3、浓H2SO4反应制取硝基苯时需水浴加热,温度计应放在水浴中测水的温度,控制在55~60℃。混合浓硫酸和浓硝酸时,应将浓硫酸加入浓硝酸中,且边加边振荡(或搅拌)散热。
分析:本题考查苯的化学性质,熟练掌握苯发生化学反应的反应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
13.要检验己烯中是否混有少量甲苯,正确的实验方法是(  )
A.先加足量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然后再滴加溴水
B.先加足量溴水,然后再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点燃这种液体,然后再观察火焰的颜色
D.加入浓硫酸与浓硝酸后加热
答案:B
解析:解答:A项,若先加足量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己烯和甲苯都能被氧化;B项,先加足量溴水,己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然后再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溶液褪色,说明含有甲苯;C项,点燃这种液体,无论是否混有甲苯都会有黑烟生成;D项,加入浓硫酸与浓硝酸后加热,己烯和甲苯都能反应。
分析:本题考查有机化合物的检验、苯的同系物的性质等,题目难度中等。
14.已知分子式为C10H14的有机物,该有机物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分子中只有一个烷基,符合要求的有机物结构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答案:C
解析:解答:由该有机物的性质可知,含有苯环结构,由于分子中只有一个烷基,则为丁基(丁基的种类有4种),故该有机物的结构有4种。
分析:本题考查苯的同系物的同分异构体的判断,注意该物质只有一个烷基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
15.下列有关甲苯的实验事实中,能说明侧链对苯环性质有影响的是(  )
A.甲苯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三硝基甲苯
B.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生成)
C.甲苯燃烧产生带浓烟的火焰
D.1mol甲苯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A
解析:解答:与HNO3反应只能生成、与HNO3反应生
成,说明CH3—对苯环的性质产生了影响;CH4、都不能
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而与之反应生成,说明对—CH3产生了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苯及其苯的同系物的性质以及苯的同系物中侧链与苯环的相互影响。
16.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中为杂质),采用的试剂和除杂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含杂质的物质 试剂 除杂方法
A C2H4(SO2) NaOH溶液 洗气
B C6H6(Br2) Fe粉 蒸馏
C C6H5NO2(HNO3) NaOH溶液 分液
D C2H2(H2S) CuSO4溶液 洗气
答案: B
解析:解答:A项,混合气体通过NaOH溶液时,SO2和NaOH反应,而乙烯则不反应。B项,加入Fe粉就相当于起了催化剂的作用,发生苯的溴代反应,达不到除杂的目的。C项,HNO3能和NaOH反应,而硝基苯不反应,故可除杂;又因为硝基苯不溶于水(密度大于水),再进行分液即可。D项,H2S能和CuSO4反应:CuSO4+H2S===CuS↓+H2SO4,而C2H2则不反应,这样即可达到除杂的目的。
分析:本题考查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的分离除杂,熟练掌握有关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
17.下图是实验室制溴苯的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仪器A左上侧的分液漏斗中加入的是苯和溴水
B.仪器A的名称叫蒸馏烧瓶
C.锥形瓶中的导管口出现大量白雾
D.碱石灰作用是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反应体系
答案:C
解析:解答:与Br2的反应该用纯溴,A选项错误;仪器A叫三颈烧瓶,B选项错误;碱石灰的作用是防止溴蒸气及HBr进入空气,D选项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实验室制取苯的实验基本操作和基本仪器。
18.美国康乃尔大学的魏考克斯(C·Wilcox)所合成的一种有机分子,就像一尊释迦牟尼佛,因而称为释迦牟尼分子(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有关该有机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属于芳香烃
B.不属于苯的同系物
C.分子中含有22个碳原子
D.它和分子式为C22H12的有机物可能互为同系物
答案:D
解析:解答:释迦牟尼分子的分子式为C22H12,分子结构中有苯环结构,所以属于芳香烃。同系物的概念是指结构上相似,组成上仅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一系列物质的互称。从图中可看出它有3个苯环结构,不属于苯的同系物,也不可能和C22H12互为同系物。因为同系物分子在组成上一定要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所以D项说法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苯的同系物和芳香烃的概念区别,熟练掌握同系物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
19.间二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NO2取代后,其一元取代产物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答案:C
解析:解答:判断因取代基位置不同而形成的同分异构体时,通常采用“对称轴”法。即在被取代的主体结构中,找出对称轴,取代基只能在对称轴的一侧,或是在对称轴上而不能越过对称轴(针对一元取代物而言)。如二甲苯的对称轴如下(虚线表示):
邻二甲苯(小圆圈表示能被取代的位置),间二甲苯,对二甲苯。因此,邻、间、对二甲苯苯环上的一元取代物分别有2、3、1种。
分析:本题考查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的判断,此类题目是考察的重点。
20.下列有关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苯在催化剂作用下能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
B.在一定条件下苯能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
C.在苯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并静置后下层液体为紫红色
D.在苯中加入溴水,振荡并静置后下层液体为橙红色
答案:D
解析:解答:苯能萃取溴水中的溴,由于苯的密度比水小,所以振荡并静置后上层液体为橙红色。
分析:熟练掌握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
二、非选择题
21.(1)由于苯的含碳量与乙炔相同,人们认为它是一种不饱和烃,写出C6H6的一种含三键且无支链链烃的结构简式________。
答案:或
(2)苯不能使溴水因反应而褪色,性质类似烷烃,但能与溴、浓硝酸等发生取代反应,写出苯的硝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3)烷烃中脱去2mol氢原子形成1mol双键要吸热,但1,3 环己二烯()脱去2mol氢原子变成苯却放热,可推断苯比1,3 环己二烯________(填“稳定”或“不稳定”)。
答案:稳定
(4)1866年凯库勒提出了苯的单、双键交替的正六边形平面结构,解释了苯的部分性质,但还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它不能解释下列事实(填入编号)________________。
a.苯不能使溴水褪色
b.苯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c.溴苯没有同分异构体
d.邻二溴苯只有一种
答案:a、d
(5)现代化学认为苯分子碳碳之间的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解析:
解答:(1)苯的分子式为C6H6,与同碳原子数烷烃相比少了8个H,故分子式为链烃时
其分子中应含2个—CC—或一个—CC—和两个等。
2)苯发生硝化反应是NO2取代苯环上的一个H而生成和H2O。
(3)化学反应中放热越多生成物的状态越稳定,反之,吸热越多反应物的状态越稳定。
(4)苯分子不具有典型的烯烃的性质,是苯的凯库勒结构所不能解释的事实,若按照苯的凯库勒结构式,邻二溴苯的两个溴原子可以分别在双键或单键两端,而不是只有一种结构。
分析:本题考查苯的化学性质和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判断。
22.实验室用苯和浓硝酸、浓硫酸发生反应制取硝基苯的装置图如右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需在50~60℃的温度下进行,图中给反应物加热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它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水浴加热|便于控制温度|受热均匀
(2)在配制混合酸时应将____________加入________中。
答案:浓硫酸|浓硝酸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4)由于装置的缺陷,该实验可能导致的不良苯、硝酸等挥发到空气中,造成污染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5)反应完毕后,除去混合酸,所得粗产品用如下操作精制:①蒸馏 ②水洗 ③用干燥剂干燥 ④10%NaOH溶液洗 ⑤水洗,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⑤③①
C.④②③①⑤ D.②④①⑤③
答案:B
解析:
解答:水浴加热法的优点应是考生熟知的;配制混合酸时应将密度大的浓硫酸加入密度小的浓硝酸中;由于苯和硝酸都是易挥发且有毒的物质,设计实验装置时应该考虑它们可能产生的污染和由挥发导致利用率降低;所的粗产品中可能还混有少量酸,若直接用NaOH溶液洗则太浪费,因此应用在NaOH溶液洗之前用水洗。
分析:本题以苯的硝化反应为载体,考查了一些基本实验知识,熟练掌握实验室制取硝基苯的实验操作是解题的关键 。
23.苯的同系物中,有的侧链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芳香酸,反应如下:
(R,R′表示烷基或氢原子)
(1)现有苯的同系物甲、乙,分子式都是C10H14。甲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芳香酸,它的结构简式是;乙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分子式为C8H6O4的芳香酸,则乙可能的结构有_________种。
答案:|9
(2)有机物丙也是苯的同系物,分子式也是C10H14,它的苯环上的一溴代物只有一种,试写出丙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
答案:
解析:解答:(1)题中信息没有说明什么样的结构不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芳香酸,但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能被氧化为芳香酸的苯的同系物都有一个共同点——侧链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都有氢原子,产物中羧基数目等于苯的同系物分子中能被氧化的侧链数目;若苯的同系物能被氧化为分子式为C8H6O4的芳香酸(二元酸),说明苯环上有两个侧链,可能是两个乙基,也可能是一个甲基和一个丙基,而丙基又有两种结构(),两个侧链在苯环上的位置又有邻位、间位和对位3种可能,故分子式为C10H14、有两个侧链的苯的同系物有3×3=9种可能的结构。(2)分子式为C10H14的苯的同系物苯环上的一溴代物只有一种,其苯环上可能只有2个相同的侧链且位于对位,或4个相同的侧链。
分析:本题以分子式为C10H14的苯的同系物可能具有的结构展开讨论,考查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
24.如图中A是制取溴苯的实验装置,B、C是改进后的装置,请仔细分析,对比三个装置,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三个装置中所共同发生的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B中盛有AgNO3溶液的试管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答案:2Fe+3Br2=2FeBr3||HBr+AgNO3=AgBr+HNO3
(2)装置A和C均采用了长玻璃导管,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导出HBr,兼起冷凝回流的作用
(3)在按装置B、C装好仪器及药品后要使反应开始,应对装置B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
应对装置C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旋转分液漏斗的活塞,使溴和苯的混合液滴到铁粉上|托起软橡胶袋使铁粉落入溴和苯组成的混合液中
(4)装置B、C较好地解决了A中加装药品和使装置及时密封的矛盾,方便了_______________操作。A装置中这一问题在实验中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Br2和苯的蒸气逸出,污染环境
(5)B中采用了洗气瓶吸收装置,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反应后洗气瓶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吸收反应中随HBr逸出的Br2和苯蒸气 CCl4由无色变成橙红色
(6)B装置也存在两个明显的缺点,使实验的效果不好或不能正常进行。这两个缺点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随HBr逸出的溴蒸气和苯蒸气不能回流到反应器中,原料利用率低;由于导管插入AgNO3溶液中而易产生倒吸
解析:解答:苯在铁粉作用下,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r,同时生成,故可用AgNO3溶液(HNO3酸化)来检验反应生成的HBr,进而证明确实发生了取代反应,但该反应放热,Br2、苯又易挥发,Br2与H2O反应生成HBr、HBrO,会干扰有关的实验现象。此外,苯、Br2进入空气中会造成污染,同时也使反应物的利用率降低。
分析:本题考查溴苯制取实验的基本操作,熟练掌握苯与溴的反应是解题的关键 。
25.某化学课外小组用如图装置制取溴苯。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苯和液溴,再将混合液慢慢滴入反应器A(A下端活塞关闭)。
(1)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6H6+Br2C6H5Br+HBr
解答:A中发生的反应为C6H6+Br2C6H5Br+HBr。
(2)观察到A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反应液微沸,有红棕色气体充满A容器
解答:该反应放热使溶液沸腾,同时使溴挥发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
(3)实验结束时,打开A下端的活塞,让反应液流入B中,充分振荡,目的是________,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除去溶于溴苯中的溴|Br2+2NaOH===NaBr+NaBrO+H2O
解答:制出的溴苯中溶解有溴,充分振荡有利于反应除去溴:
2NaOH+Br2===NaBr+NaBrO+H2O(或3Br2+6NaOH===5NaBr+NaBrO3+3H2O)。
(或3Br2+6NaOH===5NaBr+NaBrO3+3H2O)
(4)C中盛放CCl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除去溴化氢气体中的溴蒸气
解答:由于HBr中含有溴蒸气,所以CCl4有利于溶解溴而吸收。
(5)能证明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可向试管D中加入AgNO3溶液,若产生淡黄色沉淀,则能证明。另一种验证的方法是向试管D中加入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
答案: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色
解答:D中由于水吸收HBr而显酸性,所以加入石蕊试液验证即可。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要求核试验评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9 页 (共 13 页)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