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 第二单元 微专题3 元素推断(课件 学案,共2份)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2 第二单元 微专题3 元素推断(课件 学案,共2份)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4-17 16:28:58

文档简介

微专题3 元素推断
1.元素推断的一般思路
2.推断元素的常用方法
(1)利用元素原子或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推断
要注意一些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殊性,如前18号元素中:
①族序数等于周期序数的元素:H、Be、Al。
②族序数等于周期序数两倍的元素:C、S。
③族序数等于周期序数三倍的元素:O。
④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两倍的元素:Li。
⑤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三倍的元素:Na。
⑥第4周期元素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是Cr。
(2)利用元素的特殊性质推断
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零的短周期元素:H、C、Si。
②最高正价是最低负价绝对值三倍的短周期元素:S。
③除H外,原子半径最小的主族元素:F。
④第一电离能最大的主族元素:F;第一电离能最小的主族元素:Cs(放射性元素除外)。
⑤电负性最小的主族元素:Cs(0.7)(放射性元素除外);电负性最大的主族元素:F(4.0)。
⑥同主族相邻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若具有2倍关系,则两种元素为O和S。
1.(2023·南京师大附中高二期末)短周期主族元素W、Q、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原子序数是6,Q元素基态原子核外有三个未成对电子,X与Z同主族,Z的原子序数是X的2倍,元素Y在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Z与X形成的化合物只有一种
B.元素的第一电离能:I1(Q)>I1(X)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D.化合物Y2X2中含有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
2.下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W、X、Y、Z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W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小于Y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B.Y、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原子的相同
C.p轨道未成对电子最多的是W元素
D.Z元素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
3.(2023·宿迁泗阳实验中学高二调研测试)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见下表。
元素编号 X Y Z W T
原子半径/nm 0.160 0.143 0.102 0.071 0.099
主要化合价 +2 +3 +6、-2 -1 -1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X的第一电离能比Y的大
B.元素Z的电负性比W的大
C.元素W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比T的低
D.元素T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定比Z的强
4.X、Y、Z、M、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短周期元素。X的质子总数与电子层数相同,Y、Z、M同周期且相邻,W原子核外电子数是M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Z与其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可形成常见气体甲。X、Y、Z 3种元素可形成化合物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W>Y>Z>M>X
B.化合物乙是一种酸
C.电负性:M>Z>Y>W
D.X分别与Y、Z、M、W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中,稳定性最好的是XM
1.元素周期表中,按照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顺序排列,错误的是(  )
A.Be、Mg、Ca B.Mg、Ca、K
C.He、Ne、Ar D.O、N、C
2.下列几种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电负性最大的是(  )
A.1s22s22p63s23p2 B.1s22s22p63s23p3
C.1s22s22p63s23p64s2 D.1s22s22p4
3.下列对电负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电负性是元素固有的性质,与原子结构无关
B.电负性是人为规定的一个相对数值,不是绝对标准
C.根据电负性的大小,可判断化合物XY中两元素化合价的正负
D.电负性的大小反映了不同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力的大小
4.(2023·石家庄行唐启明中学高二期末)下列关于电离能和电负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第一电离能的大小:Mg>Al
B.锗的第一电离能高于碳而电负性低于碳
C.Ni是元素周期表中第28号元素,第2周期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与Ni相同且电负性最小的元素是碳
D.元素的第一电离能:Al5.(2023·石家庄23中高二月考)第一电离能I1是指气态原子X(g)处于基态时,失去一个电子成为+1价气态阳离子X+(g)所需的最低能量。如下图所示是部分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I1)随原子序数变化的曲线图。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认真分析上图中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在上图中将Na~Ar八种元素用短线连接起来,构成完整的图像。
(2)从上图分析可知,同一主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I1)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图中5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
(4)上图中4、5、6号三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微专题3 元素推断
迁移应用
1.A [W原子序数为6,则W为C;X与Z同主族,Z的原子序数是X的2倍,则X为O,Z为S;Q元素基态原子核外有三个未成对电子,则外围电子排布为2s22p3,则Q为N;短周期原子中半径最大的Y为Na;Z与X可形成SO2、SO3,A错误;Q为N、X为O,为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增大,但ⅤA族元素的p能级为半充满状态,故第一电离能ⅤA族>ⅥA族,则I1(Q)>I1(X),B正确;W为C;Q为N,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H2CO3<HNO3,C正确;Na2O2含有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D正确。]
2.C [根据五种元素所处位置,X、W、Y、R、Z五种元素分别为F、P、S、Ar、Br。P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S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要略大,Z的阴离子比R原子多一个电子层,A、B项错误;W元素的p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的电子,X、Y、R、Z元素的p轨道上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1、2、0、1,均小于W元素,C项正确;X是所有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D项错误。]
3.A [Z有+6和-2价,则Z为S元素;W和T均为-1价,W的半径小于T,则W为F元素,T为Cl元素;X为+2价,Y为+3价,且半径均大于S元素,则X为Mg元素,Y为Al元素。Mg的外围电子为3s2,s轨道中的2个电子为全满的稳定状态,所以Mg的第一电离能比相邻的Al要大,A正确;F的非金属性强于S,所以F的电负性强于S,B错误;非金属性F>Cl,故HF稳定性比HCl要高,C错误;没有指明“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如HClO是弱酸,D错误。]
4.B [X、Y、Z、M、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的质子总数与电子层数相同,说明X为H,Z与其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可形成常见的气体甲,可知Z为O,Y、Z、M同周期且相邻,因此Y为N,M为F,W原子核外电子数是M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所以W为Si,综上X为H,Y为N,Z为O,M为F,W为Si,甲为SO2,X、Y、Z 3种元素形成化合物乙,乙可能为HNO3、NH4NO3等,据此判断。]
课堂达标训练
1.D [Be、Mg、Ca处于同一主族,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故Be、Mg、Ca元素第一电离能依次减小,A正确;Mg、Ca处于同一主族,K、Ca处于同一周期,同一周期自左而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所以Mg、Ca、K第一电离能依次减小,B正确;He、Ne、Ar为同族元素,故He、Ne、Ar元素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C正确;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ⅡA族、Ⅴ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故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C,D错误。]
2.D [A项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2,则为Si原子;B项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3,则为P原子;C项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4s2,则为Ca原子;D项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则为O原子。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减小,Ca元素的电负性最小,O元素的电负性最大,故选D。]
3.A [电负性的大小反映了不同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力的大小,与原子结构有关。]
4.B [同周期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Ⅱ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相邻的Ⅲ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A项正确;锗是金属元素而碳是非金属元素,锗的第一电离能低于碳,B项错误;Ni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84s2,未成对电子数为2,第2周期未成对电子数为2的元素有碳和氧,同周期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则电负性C<O,故该元素为碳,C项正确;同周期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则第一电离能:Al5.(1)INCLUDEPICTURE"T11.TIF" INCLUDEPICTURE "D:\\贺\\6.28\\化学\\T11.TIF" \* MERGEFORMATINET  (2)从上到下依次减小
(3)第3周期ⅤA族 (4)Cl
解析 (1)根据处于全充满、半充满时稳定性强可知Na~Ar元素中,Mg(3s2)比Na(3s1)、Al(3s23p1)失去一个电子成为气态阳离子X+(g)所需的能量大,P(3s23p3)比Si(3s23p2)、S(3s23p4)失去一个电子成为气态阳离子X+(g)所需的能量大,因此图像为INCLUDEPICTURE"T12.TIF" INCLUDEPICTURE "D:\\贺\\6.28\\化学\\T12.TIF" \* MERGEFORMATINET ;(2)同一主族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I1变化规律是从上到下,随着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的增加,第一电离能依次减小;(3)上图中5号元素是15号元素P,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3周期ⅤA族;(4)图中4、5、6号三种元素分别是S、P、Cl,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其电负性增大,则电负性最大的是Cl元素。(共12张PPT)
微专题 
专题2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第二单元 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3
元素推断
1.元素推断的一般思路
2.推断元素的常用方法
(1)利用元素原子或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推断
要注意一些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殊性,如前18号元素中:
①族序数等于周期序数的元素:H、Be、Al。
②族序数等于周期序数两倍的元素:C、S。
③族序数等于周期序数三倍的元素:O。
④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两倍的元素:Li。
⑤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三倍的元素:Na。
⑥第4周期元素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是Cr。
(2)利用元素的特殊性质推断
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零的短周期元素:H、C、Si。
②最高正价是最低负价绝对值三倍的短周期元素:S。
③除H外,原子半径最小的主族元素:F。
④第一电离能最大的主族元素:F;第一电离能最小的主族元素:Cs(放射性元素除外)。
⑤电负性最小的主族元素:Cs(0.7)(放射性元素除外);电负性最大的主族元素:F(4.0)。
⑥同主族相邻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若具有2倍关系,则两种元素为O和S。
1.(2023·南京师大附中高二期末)短周期主族元素W、Q、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原子序数是6,Q元素基态原子核外有三个未成对电子,X与Z同主族,Z的原子序数是X的2倍,元素Y在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Z与X形成的化合物只有一种
B.元素的第一电离能:I1(Q)>I1(X)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D.化合物Y2X2中含有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
A
解析 W原子序数为6,则W为C;X与Z同主族,Z的原子序数是X的2倍,则X为O,Z为S;Q元素基态原子核外有三个未成对电子,则外围电子排布为2s22p3,则Q为N;短周期原子中半径最大的Y为Na;Z与X可形成SO2、SO3,A错误;Q为N、X为O,为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增大,但ⅤA族元素的p能级为半充满状态,故第一电离能ⅤA族>ⅥA族,则I1(Q)>I1(X),B正确;W为C;Q为N,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H2CO3<HNO3,C正确;Na2O2含有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D正确。
2.下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W、X、Y、Z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W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小于Y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B.Y、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原子的相同
C.p轨道未成对电子最多的是W元素
D.Z元素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
C
解析 根据五种元素所处位置,X、W、Y、R、Z五种元素分别为F、P、S、Ar、Br。P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S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要略大,Z的阴离子比R原子多一个电子层,A、B项错误;W元素的p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的电子,X、Y、R、Z元素的p轨道上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1、2、0、1,均小于W元素,C项正确;X是所有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D项错误。
3.(2023·宿迁泗阳实验中学高二调研测试)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见下表。
A
元素编号 X Y Z W T
原子半径/nm 0.160 0.143 0.102 0.071 0.099
主要化合价 +2 +3 +6、-2 -1 -1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X的第一电离能比Y的大
B.元素Z的电负性比W的大
C.元素W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比T的低
D.元素T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定比Z的强
解析 Z有+6和-2价,则Z为S元素;W和T均为-1价,W的半径小于T,则W为F元素,T为Cl元素;X为+2价,Y为+3价,且半径均大于S元素,则X为Mg元素,Y为Al元素。Mg的外围电子为3s2,s轨道中的2个电子为全满的稳定状态,所以Mg的第一电离能比相邻的Al要大,A正确;F的非金属性强于S,所以F的电负性强于S,B错误;非金属性F>Cl,故HF稳定性比HCl要高,C错误;没有指明“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如HClO是弱酸,D错误。
4.X、Y、Z、M、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短周期元素。X的质子总数与电子层数相同,Y、Z、M同周期且相邻,W原子核外电子数是M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Z与其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可形成常见气体甲。X、Y、Z 3种元素可形成化合物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W>Y>Z>M>X
B.化合物乙是一种酸
C.电负性:M>Z>Y>W
D.X分别与Y、Z、M、W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中,稳定性最好的是XM
B
解析 X、Y、Z、M、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的质子总数与电子层数相同,说明X为H,Z与其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可形成常见的气体甲,可知Z为O,Y、Z、M同周期且相邻,因此Y为N,M为F,W原子核外电子数是M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所以W为Si,综上X为H,Y为N,Z为O,M为F,W为Si,甲为SO2,X、Y、Z 3种元素形成化合物乙,乙可能为HNO3、NH4NO3等,据此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