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鲁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一节 走近桂林山水
A组必备知识基础练
下图示意某种常见的地貌简图。读图,完成1~2题。
1.形成“天窗”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冰川堆积 B.风力侵蚀
C.火山喷发 D.流水侵蚀
2.与图示地貌景观的形成关系不大的是( )
A.气候因素 B.生物条件
C.岩石成分 D.土层厚薄
桂林山水是北起兴安,南到阳朔的绵延100多千米的山水风光的代名词。据此完成3~5题。
3.下列是对桂林山水自然景观描述的是( )
A.“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
B.“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C.“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D.“青莲出水,碧莲玉笋世界”
4.桂林山水形成的物质基础是( )
A.花岗岩 B.石灰岩
C.大理岩 D.白云岩
5.桂林山水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关于该地区自然环境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大约3.25亿年前,桂林所在的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
B.桂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而湿润,尤以4—7月降水较多
C.地下水丰富,多地下河
D.漓江谷地自西向东横贯全境
古往今来,“桂林山水甲天下”不知唤起了多少人对桂林山水的神往。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属于地面喀斯特地貌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图中景观主要与流水淀积作用有关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读我国南方某地两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两图中的洞都是由 岩受到含有 的流水的 作用而形成的。
(2)图中a是 ,b是 ,c是 。它们是由 作用而形成的。
(3)图中地貌形态主要分布在我国 等省级行政区。
(4)写出两个你所知道的与上图景观属于同种地貌类型的著名旅游景点名称: 、 。
B组关键能力提升练
[2024山东日照高一检测]石林地貌是喀斯特地貌的一种,下图为石林地貌发育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9.图中地貌的演变顺序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10.石林地貌发育过程对当地产生的影响是( )
A.储水条件改善 B.土壤厚度增加
C.地表趋于平坦 D.旅游资源增多
[2024江西抚州七校高一期中]可溶性的石灰岩,在适当条件下这类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面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喀斯特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与坝子地貌形成作用最接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该地农业集中在坝子上,坝子较其他喀斯特地貌区发展种植业的优势是( )
A.地势平坦 B.降水丰富
C.地下水丰富 D.热量充足
天坑分为塌陷型和冲蚀型两类。塌陷型天坑是地下河强烈的溶蚀作用导致岩层不断崩塌并达到地表而成;冲蚀型天坑则是在特殊的地质、地貌与水文条件下形成的一种落水洞式天坑。下图为冲蚀型天坑形成示意图。据此完成13~14题。
13.相比塌陷型天坑,冲蚀型天坑( )
A.流水侧蚀强烈 B.分布范围广泛
C.洞顶极易崩塌 D.地表难以溶蚀
14.两种类型天坑的共同主要成因是( )
A.重力塌陷 B.风力侵蚀
C.流水沉积 D.流水搬运
15.广西境内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读广西地形图及相关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列举两个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名称。
(2)从气候、岩石、地势、水文等自然地理要素简要分析广西桂林地区的喀斯特地貌的形成。
(3)南方喀斯特地貌区降水量大,为何地表易缺水
参考答案
第三单元 第一节 走近桂林山水
1.D 2.D 解析 第1题,图示地貌为喀斯特地貌,顶部“天窗”为表层岩石受外力作用产生裂隙,受流水侵蚀所形成。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与气候、生物、岩石成分息息相关。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与土层厚薄关系不大。
3.D 4.B 5.D 解析 第3题,“青莲出水,碧莲玉笋世界”是徐霞客对桂林山水的形象描述。第4题,桂林地区石灰岩广布,为喀斯特地貌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其山水的形成和发育还与气候、生物、水文等条件有关。第5题,漓江谷地自北向南纵贯全境。
6.A 7.D 解析 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漓江风光、象鼻山、峰林都是典型的地面喀斯特地貌;地下“神宫”是地下喀斯特地貌。第7题,由图示可知,①②③均为地面喀斯特地貌,形成原因是流水溶蚀作用;④是地下喀斯特地貌的石钟乳,主要是流水淀积作用形成的。
8.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喀斯特地貌的特点、成因、分布等方面的知识。
答案 (1)石灰 二氧化碳 溶蚀
(2)石钟乳 石笋 石柱 碳酸盐淀积
(3)云南、贵州、广西
(4)桂林山水 路南石林
9.D 10.D 解析 第9题,地面喀斯特地貌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丙时期石灰岩保存量最多,即被侵蚀程度最弱,说明为地貌发育初期,甲时期石灰岩保存量最少,即被侵蚀程度最强,说明为地貌发育后期,则乙为发育中期,所以图中地貌的演变顺序是丙→乙→甲。第10题,石林地貌发育,使得当地旅游资源增多,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石林地貌发育,地表水下渗增加,储水条件变差。石林地貌发育,表明流水溶蚀作用强,因此会导致土壤厚度下降。石林地貌发育会导致地表崎岖不平。
11.D 12.A 解析 第11题,坝子是地面喀斯特地貌发育过程中受流水溶蚀形成的溶蚀洼地。①为溶洞中的石笋,②为溶洞中的石柱,③为溶洞中的石钟乳,均是流水淀积作用形成的喀斯特地貌;④为地下河,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喀斯特地貌,与坝子形成作用最为接近。故选D。第12题,坝子属于地面喀斯特地貌中的溶蚀洼地,地势较平坦,利于耕作,是喀斯特地貌区的主要种植农业区,A正确。坝子与其他喀斯特地貌区降水差异小;其他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水也丰富;我国西南地区位于亚热带地区,热量均较充足,B、C、D排除。故选A。
13.D 14.A 解析 第13题,读图可知,冲蚀型天坑流水下蚀强烈,地表难以溶蚀;根据材料可知,冲蚀型天坑是在特殊的地质、地貌与水文条件下形成的,所以分布范围不会很广泛;塌陷型天坑的洞顶极易崩塌。第14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种类型天坑都是在流水的侵蚀作用下,岩层发生塌陷形成的。
15.解析 第(1)题,常见的喀斯特地貌包括地面和地下部分。地面喀斯特地貌有石林、孤峰、峰林、峰丛、石芽、溶沟等;地下喀斯特地貌有地下河、溶洞、石笋、石柱、石钟乳等。第(2)题,喀斯特地貌是由流水的溶蚀和淀积作用形成的,其形成过程体现了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桂林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全年降水充沛,植物生长茂盛;桂林地区有漓江等河流流经,径流量较大,流水作用明显;桂林地区南北地势较高,大部分区域处在洼地,区域内地表水及地下水易于富集;该地区石灰岩广布,岩石的可溶性和透水性好。第(3)题,从喀斯特地貌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 (1)石芽、石林、孤峰、峰林、峰丛、溶沟、地下河、溶洞、石笋、石柱、石钟乳等。(写出两个即可)
(2)桂林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降水充沛;桂林地区石灰岩广布,岩石的可溶性和透水性好;桂林地区南北地势较高,大部分区域处在洼地,区域内地表水及地下水易于富集;桂林地区有漓江等河流流经,水量充沛等。
(3)南方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漏斗、落水洞和溶蚀裂隙发育,地表水易下渗、下漏,所以地表易缺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