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鲁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三单元素养综合练
一、选择题
[2024山东威海高一期末]下图示意某地貌景观。据此完成1~2题。
1.M处地貌类型为( )
A.孤峰 B.峰林
C.石柱 D.溶沟
2.关于天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活动形成,可用于储藏粮食
B.风力作用形成,可建设水利工程
C.淀积作用形成,冬暖夏凉可居住
D.溶蚀作用形成,可做旅游资源开发
[2024山东济宁高一期末]毛乌素沙地是中国四大沙地之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南部一带,当地新月形沙丘广泛发育。下图为毛乌素沙地年风频玫瑰图。据此完成3~4题。
3.推测当地新月形沙丘西北坡形态特征大多为( )
A.坡缓而凸 B.坡缓而凹
C.坡陡而凸 D.坡陡而凹
4.毛乌素沙地防风固沙林的最佳走向应该以( )
A.东西走向为主
B.东北—西南走向为主
C.南北走向为主
D.西北—东南走向为主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下图为某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
B.“数家新住处”位于乙地
C.河岸线的变迁与地球自转无关
D.该类河段一般发育在河流的上游
6.沿甲乙一线作河流剖面图,最有可能是下图中的( )
研究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农业生产、植被恢复和土地的合理利用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下图为黄土高原某沟壑区不同坡度和坡向的土壤水分含量剖面分布图。读图,完成7~8题。
7.甲图表明,随着坡度的增加( )
A.土壤剖面相同深度含水量增加
B.土壤总的储水能力提高十分显著
C.地表径流下渗补给的能力降低
D.降水后形成地表径流减少明显
8.从土壤水分条件看,黄土高原沟壑区植被生长条件较好的是( )
A.阳坡 缓坡 B.阳坡 陡坡
C.阴坡 陡坡 D.阴坡 缓坡
下图为四种常见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9~11题。
9.上图中①②③④的地貌景观依次是( )
A.冲积扇、石林、风蚀蘑菇、沙丘
B.三角洲、石林、风蚀蘑菇、沙丘
C.三角洲、石林、风蚀蘑菇、沙滩
D.冲积扇、峡谷、风蚀蘑菇、沙滩
10.④地貌景观中的M坡是( )
A.坡度较大的背风坡 B.坡度较小的背风坡
C.坡度较大的迎风坡 D.坡度较小的迎风坡
11.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地貌景观典型分布区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表崎岖 B.②—地表水易漏失
C.③—气候湿润 D.④—太阳辐射较弱
[2023全国新课标卷]莲花盆是一种独特的地下喀斯特景观。它是在溶洞的薄层水中由水底向上发育的盆状或圆盘状沉积体(右图)。广西某溶洞数百米长的洞穴中,分布着百余座大小不一的莲花盆,最大的莲花盆直径达9米。据此完成12~13题。
12.形成莲花盆需要( )
①水自洞顶不断滴落 ②水沿洞壁缓慢渗出 ③不断流动的薄层水 ④相对静止的薄层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曾经流过该段溶洞的地下河为发育大规模莲花盆群提供的关键条件是( )
A.曲折的河道 B.平坦的河床
C.充足的水汽 D.丰富的泥沙
二、综合题
14.喀斯特地貌是世界上一种非常独特的地貌类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左图所示的是地面喀斯特地貌类型中的 ,该地貌主要分布于右图中地貌类型界线以 (填方位)区域,该区域可能出现的地下喀斯特地貌是 。
(2)我国西南地区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十分发育的地区之一,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分布有大量的 岩,并且气温 ,降水总量 ,具备了适宜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岩石和气候条件。
(3)分析喀斯特地貌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15.读某地区规划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河流地貌的形成主要以流水作用中 作用为主。
(2)图中C位置往往会形成 地貌,D位置会形成 地貌。
(3)B聚落沿 分布,规模较A聚落 (填“大”或“小”),这样的分布可以为城镇提供丰富的 和便利的 。
(4)现在计划修建一条从A聚落到B聚落的公路,①②两个线路方案,较为合理的是 ,简要说明理由: 。
参考答案
第三单元素养综合训练
1.B 2.D 解析 第1题,峰林是喀斯特作用下形成的浑圆状的成片分布的石灰岩山峰,图中M处是多座石灰岩山峰,为峰林。第2题,天坑是指发育在碳酸盐岩喀斯特地区的一种周壁峻峭、深度与口径可达数百米的喀斯特负地形,具有巨大的容积,底部与地下河相连接(或者有证据证明地下河道已迁移);天坑不是人类活动形成的;天坑是流水作用形成的,喀斯特地貌区不利于建设水利工程,容易渗水;天坑不是淀积作用形成的;天坑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天坑可作为旅游资源开发。
3.A 4.B 解析 第3题,根据毛乌素沙地年风频玫瑰图可知,该地的盛行风向为西北风。新月形沙丘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迎风坡一侧(西北坡)缓而凸,背风坡一侧(东南坡)陡而凹。第4题,防风固沙林的走向应与盛行风向垂直才可以起到最佳的防风固沙效果。当地盛行风向为西北风,因此防风固沙林的走向应为东北—西南走向。
5.B 6.B 解析 第5题,河流曲流的东岸是凸岸,是沉积岸,A错。“数家新住处”位于乙地,凸岸是沉积岸,陆地面积增大,成为新住处,B对。河岸线的变迁与地球自转有关,C错。该类河段一般发育在河流的中下游,D错。第6题,沿甲乙一线所作河流剖面图,甲是凹岸,受侵蚀,河床坡度较陡。乙是凸岸,沉积作用明显,河床较浅,坡度缓。B对。
7.C 8.D 解析 第7题,根据甲图信息,坡度越大,土壤含水量越小,土壤水分大多来自地表径流的下渗。因此,图示信息说明随坡度增加,地表径流下渗补给的能力降低,故选C。第8题,黄土高原植被生长条件与水分条件息息相关。根据乙图,同一深度,阴坡的含水量较高;根据甲图,同一深度,坡度缓的地方含水量较多,故选D。
9.B 10.A 11.B 解析 第9题,由图可知,①是三角洲,②是石林,③是风蚀蘑菇,④是沙丘,故选B。第10题,④地貌是新月形沙丘,M位于凹坡,较陡,地处背风坡。第11题,三角洲地形平坦,A错误;喀斯特地貌多地下河,地表水易漏失,B正确;风蚀蘑菇和沙丘分布在沙漠地区,气候干旱,太阳辐射强,C、D错误。
12.B 13.B 解析 第12题,由材料可知,莲花盆为地下喀斯特景观,所以其主要为沉积地貌,根据其盆状特点,可判断其水自洞顶不断滴落,而非沿洞壁缓慢渗出,①正确;相对静止的薄层水,有利于水分的蒸发与二氧化碳的析出,二氧化碳的析出有利于碳酸钙的沉淀和向上发育,④正确。故选B。第13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莲花盆的形成需要有平整的洞底,能形成浅水池,且有相对稳定的沉积环境,故平坦的河床可以提供符合条件的平坦的地形,从而形成相对静止的薄层水环境,有利于发育大规模莲花盆群。故选B。
14.解析 第(1)题,左图为地面喀斯特地貌类型中的峰林景观。山峰等高线地形图表现为等高线闭合,中心海拔高于周围,因此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于图中地貌类型界线以东区域,地下喀斯特地貌主要为溶洞和地下河。第(2)题,喀斯特地貌是溶解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溶蚀和淀积的结果。我国西南地区石灰岩广布,且气温较高,降水总量大,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形成。第(3)题,可以从其土壤、地形及耕地的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 (1)峰林 东 溶洞
(2)石灰 较高 大
(3)易导致水土流失,土层变薄;土壤较为贫瘠;地形崎岖不平,可耕地少;可耕地面积小,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
15.解析 第(1)题,图中河流地貌的形成主要以流水作用中的搬运、沉积(或堆积)作用为主。第(2)题,图中C位置往往会形成冲积扇地貌或洪积扇地貌,D位置会形成河口三角洲地貌。第(3)题,A聚落地处山区,规模小,B聚落沿河流分布,这样的分布可以为聚落提供丰富的水源和便利的水运。第(4)题,现在计划修建一条从A聚落到B聚落的公路,①②两个线路方案,较为合理的是②线路,理由是山区修路原则是尽量少跨越等高线,②沿谷地修建,地势平坦,难度小,成本较低。
答案 (1)搬运、沉积(或堆积)
(2)冲积扇(或洪积扇) (河口)三角洲
(3)河流 大 水源 水运(交通)
(4)② 沿谷地修建,地势平坦,难度小,成本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