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17 13:58:40

文档简介

榆次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质量监测题(卷)
八年级语文


准考证号
【注意事项】
1.试题共8页,计15题:总分值10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亲爱的同学,让我们执笔为金钥,以墨丈山河,共同开启一场美妙的“诗意山河·人
文探寻”之旅。
一、积累与梳理(15分)
学校举办“语文之光”主题宜传活动。请阅读下面材料并完成第1-4题。
【任务一:寻春语】
寒风的呼啸声在草长yTg(▲)飞中戛(▲_)然而止。龟(▲)裂的
河床被野花悄然缝合,风掀起春的帷幕,携来青草与泥土的絮语。mò(▲)然回首,
枯枝上已柄满新绿。原来,凛寒的裂纹,终会化作大地重生的掌纹一每一道伤痕,都是
光阴写给生命的启示录。
1.请阅读士面文段,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4分)
y Ing

-米--
哥然而止
龟裂
【任务二:觅诗意】
2.小字同学制作了诗文名句练习卡,请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填写在横线上。
(6分)
主题
古诗文名句
出处
穿越千年古老恋歌

悠悠我心。
《子衿》(《诗经·邶风》)
日落天黑
役者之悲
微君之故,

《式微》
(《诗经·郑风》)
日思夜想
执着专一
求之不得,

《关雎》
(《诗经·周南》)
意在求仕
精妙含蓄

端居耻圣明。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志同道合
虽远犹近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八年级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任务三:探山河】
①探险者在太行山的险峻群峰间跋涉,需耗费大量精力,目的是为了将这片苍茫山川
的壮美尽收眼底。②而摄影师仅择取几处精髓,整座太行的神韵便在一张张图片中显现出
来一云锦一样,是挂壁公路的朝霞:烈焰一样,是嶂石岩的秋色:银练一样,是峡谷飞
瀑的奔流:黛墨一样,是悬崖古松的剪影。③只要掌提并认识这一规律,探寻太行的诗意
便不再艰难。④太行的月夜,清光穿透崖畔古松,投射出斑驳。⑤看到此番景象,使探险
者心潮澎湃。
3.上文中一些句子存在语病。下面是同学们的修改建议,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第①向句式杂糅,可将“目的”删去。
B.第③向语序不合理,应将“掌握”和“认识”调换位置
℃.第④向句子结构不完整,漏掉了宾语的中心语,应在·“斑驳”后加上“的影子”
D.第⑤向句子结构不完整,应在“看到”前加上“通过”。
4.请模仿第②句画线部分喻体在前的句式,描写运动会的场面。(至少写两句)
(3分)
二、阅读与鉴赏(45分)
(一)古诗文阅读与鉴赏
班级举办“品经典诗文”文言文探究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手法品鉴】
5.《诗经》常使用“兴”的手法。兴,指先说别的事物,引出所吟咏的对象。请从下面诗
歌节选中找出使用“兴”手法的诗句,并简要分析。
(2分)
词作
点评
蒹葭(节选)
兼葭苍苍,白露为霜。
诗句: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分析: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请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6一10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荚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
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仟陌
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
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要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
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
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那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
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遵无问津者。
八年级语文试题第2项(共8页)榆次区 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测试题
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说明
一.积累与梳理(15 分)
1.(4 分)
【答案示例】莺 蓦 jiá jūn
【评分说明】每空 1分,准确写出即可得分,拼音字母占位错误、声调位置错误或模糊不清
的均不得分。共 4 分。
2.(6分)
【答案示例】
①青青子衿 ②胡为乎中露 ③寤寐思服 ④欲济无舟楫 ⑤海内存知己 ⑥天涯若比邻
【评分说明】每空 1分,书写只要有一处错误则该空不得分。共 6分。
3.(2分)
【答案示例】D
D 选项加上“通过”句子没有主语,句子结构不完整。正确改法是去掉“看到”或“使”。
【评分说明】选对得 2 分,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4.(3分)
【答案示例一】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
雷霆一样,是发令的枪响;
飓风一样,是冲刺的脚步;
【答案示例二】
海潮一样,是翻涌的呐喊。
游龙一样,是摆动的红旗;
轻燕一样,是跃杆的身影;
云雀一样,是腾空的跳远。
【评分说明】
分值 内容
3分 不少于 2句,句式严格遵循“喻体在前,本体在后”的比喻结构(如“骤雨一样,
是急促的鼓点”);喻体与本体关联贴切,能生动体现运动会场景特点(如速度、
力量、动态);语言凝练,富有画面感。
2分 不少于 2句,句式结构正确,但喻体与本体关联较牵强;语言较平淡,画面感不
足;语言通顺,流畅。
1分 少于 2 句,句式结构混乱,喻体与本体顺序颠倒;喻体与本体无合理关联,语言
生硬,缺乏运动会场景特征。
0分 作答与题干无关或者未作答。
二、阅读与鉴赏(45 分)
(一)古诗文阅读与鉴赏
5.(2 分)
【参考答案】
诗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分析:
示例一:以景起兴,引出“伊人”,烘托主人公所思不得见的怅惘之情。
示例二:以芦苇茂密苍茫的景象和秋晨露水凝结为霜的寒冷,引出下文主人公追求“伊
人”的艰难。
【评分说明】
本题 2分,能准确找到景物描写的句子 1 分,能分析出诗句中景物,并引出所吟咏的对
象 1 分。如果景物描写句子找得不准确,则该题不得分。
6.(2分)
【答案示例】
(1)yǎn(2)qiǎo
【评分说明】
每空 1分,拼写正确、占格正确、声调准确即可得 1分。占格或声调错误都不能得分。
7.(2分)
【答案示例】
(1)要,同“邀”,邀请 (2)穿透
【评分说明】
每空 1分,翻译准确即可得分。
8.(2分)
【答案示例】
(1)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
(2)(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
【评分说明】
本题共 2 分,每空 1 分,能准确翻译或意思接近即可得分;关键词“间隔”“斗”“蛇”
翻译不准确不能得分。
9.(4分)
【答案示例一】
作者借小石潭清幽的环境含蓄地表达了自己贬谪后内心终究无法摆脱的落寞;作者虚
构桃花源祥和,寄托了自己美好的社会理想,表达了自己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乱的愿望。
【答案示例二】
小石潭清幽,作者在其中融入了复杂的情感,赏景暂得之乐与贬谪的悲凉(或
“清幽之美无法消解政治失意的郁结”);桃花源祥和,作者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
对立的世外桃源,寄托了自己的美好理想,表达了自己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乱的愿望。
【评分说明】
本题 4分,每篇分析 2 分;《小石潭记》能分析出景中寄寓的“贬谪后内心终究无法摆
脱的落寞、孤寂、凄苦”等情感 2 分;《桃花源记》能分析出作者虚构这样的世外桃源寄托
美好理想和愿望 2 分。
10. (1)(2 分)
【答案示例】D
A 项“许”都“表示约数”;B项“环”都是“环绕”的意思;C项“西”都是“向西”
意思, D 项第一个“清”意思是“清澈”,第二个“清”意思是“凄清”。
【评分说明】本题 2分,选正确即可得分。
(2)(2 分)
【答案示例一】石渠给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清幽——泉水周围长满青苔和香蒲,草木点缀
在岸边,显得格外宁静清幽。
【答案示例二】石渠给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泉水的清澈——泉水流淌,水中鱼儿游动,泉
水的清澈可见一斑。
【评分说明】本题 2 分。点明印象(可以是整体特点,也可以是局部特点)1分,结合具体
景物加以分析 1分。可从其他角度分析,结合文本,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译文】
从袁家渴往西南走不到百步,就看见一个石渠,在渠上有一座便桥。有一眼泉水幽静的
流淌,它流淌时的声音时大时小。泉渠的宽度有时不足一尺,有时则有二尺宽,它的长度约
有十步左右。它的水流遇到一块大的石头,就漫过石头。跳过大石头再往前走,碧绿的苔藓
环绕着。渠水又转弯往西流,最后像瀑布一样流入北边的小潭中。小潭方圆还不足一百尺,
潭水清澈、且较深,有许多鱼。渠水又往北迂回绕行一些,看上去好像没有穷尽,就这样最
终流入渴潭。潭的一边全是奇异的石头、怪异的树木、奇异的花草,人可以并列坐在那里休
息。
(二)整本书阅读与鉴赏
11.(1)(2 分)
【答案示例】①《尚书》《诗经》《仪礼》《周礼》《礼古经》《春秋》《榖梁》《公羊》
等从中选择一个即可(1分)② 《史记》(1 分)
【评分说明】每空 1分,共 2分。
(2)3分
【答案示例】朱自清以墨为舟,载我们漫游千年典藏:《诗经》的古朴谣歌,《史记》的历
史风云,《说文解字》的筋骨字魂……翻开《经典常谈》,在浩瀚典籍间,寻得一把打开华
夏文明宝库的钥匙。
【评分说明】简要介绍《经典常谈》内容 1分,简要写出阅读《经典常谈》的意义 1 分,语
言表达通畅 1 分。共 3 分。
(三)文学性文本阅读与鉴赏
12.(1)(3 分)
【答案示例】
①手工技艺的传承 ②井边祈愿 ③家族精神的延续
【评分说明】每空 1分,语言结构相似,意思相近即可。
(2)(9 分)
【答案示例一】
摇曳的灯盏中有我与奶奶共制面灯的温馨,是奶奶的爱,也是技艺的传承;灯星辉映中
有小伙伴的玩耍、父母乡亲的各处燃灯,是对童年的怀念,更是对来年美好的向往;水波灯
火映照着庄重的祈愿,充盈着对丰收的期盼;祖坟送灯中诉说着家族精神的延续与传承。灯
盏串联的过去与现在,是爱、是希望、是思念、是传承,是对家乡永远的牵念。
【答案示例二】
灯影摇曳映往事,心火不灭诉衷情。摇曳的灯盏中藏着无数的故事:祖孙制灯、伙伴嬉
闹、大人四处燃灯、井边燃灯祈愿、祖坟送灯……映照着是奶奶对孩子的爱,老一辈人对技
艺的传承;记载着我对童年的怀念,对来年美好的向往;诉说着家族精神的延续与传承,是
骄傲自豪,也是深切怀念。灯盏串联着往事,把爱、希望、思念与传承点亮在读者心间。
【评分说明】
本题共 9 分,根据赏析性文字的内容及语言,分 5 个档次赋分。字数不符合要求则降档
赋分。
分值 评分说明 答案要点
9分 围绕中心句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进行深 “灯影摇曳映往事”:
入分析,文从字顺。 祖孙制灯、伙伴嬉闹、大人四处
8 分 围绕中心句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进行赏 燃灯、井边燃灯祈愿、祖坟送灯。
析,语言通顺。
7-6 基本围绕中心句进行赏析,但内容不具 “心火不灭诉衷情”:
分 体。 亲情之爱、民俗记忆的传承与热
5-1 出现以下情况中的任意一种,则得分不 爱、童年生活的怀念、美好生活的期
分 超过 4分:①赏析照抄原文②赏析内容与题 盼、家族精神的骄傲与传承、思乡。
干中心句联系不紧密。
0分 未作答或作答文不对题。
(四)实用性文本阅读与鉴赏
13.(1)(2 分)
【答案示例】“固碳马拉松拉锯战”是一种融合了速生纯林快速形成碳汇能力,与阔叶混交
林长期碳储优势的“生态接力”式可持续碳汇体系。
【评分说明】本题 2分,能把握住【绿色根基】中‘固碳马拉松拉锯战’是一种‘生态接力’
式可持续碳汇体系”这一内容 1 分;涵盖“速生与慢生树种混交模式,构建可持续碳汇体系”
1分。
(2)(4 分)
【答案示例】
CCUS 示意图呈现了 CO 捕集、运输、利用和封存的全过程。第一步,针对 CO 排放源进行捕
集;第二步,将捕获的 CO 通过罐车、管道或船舶进行运输;第三步,一部分 CO 直接进行
利用,另一部分进行封存。
【评分说明】
分值 内容
4分 明确分三步说明:捕集→运输→利用与封存,逻辑清晰;语言准确。
3分 明确分三步说明:捕集→运输→利用与封存,流程完整,但某一环节不清晰,语
言较准确。
2-1 分 仅提及 1-2 个步骤(如只写“捕集和封存”);混淆流程顺序(如将运输置于捕
集前),语言不准确。
0分 作答与题干无关或者未作答。
(3)(6 分)
【答案示例】
同学们好!共赴绿色之约,需要全面发力。我们要了解森林固碳知识,打好绿色根基;
要关注新技术,助力碳中和;我们要全民行动,践行垃圾分类、坚持绿色出行(公交/骑行)、
节约用电、杜绝食物浪费等。同学们,让我们以行动响应号召:绿色未来,你我共赴!
【评分说明】
分值 内容
5-6 分 能结合材料从知识、技术、全民角度进行准确阐述;有称呼,表达得体,语言流
畅。
3-4 分 能结合材料从知识、技术、全民角度进行阐述;有称呼,表达较得体,语言较流
畅。
1-2 分 能结合材料进行阐述,角度不全面,分析不具体;部分语句不流畅。
0分 作答与题干无关或者未作答。
三.表达与写作(40 分)
14. (5 分)
【答案示例】
示例一:妈妈,您这样说不合适。民俗并不是被淘汰的老东西,民俗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
一部分。作为当代中学生,我身上可肩负着传承民俗文化这一责任呢,而且身为一个晋中人,
我更有责任去了解具有晋中特色的民俗了!
示例二:妈妈,民俗文化也属于传统文化,我们今天策划展览收集素材,也是在学习“文化
知识”呢。了解传统文化就是在学习语文、历史文化知识呀。
示例二:妈妈,您说民俗都被淘汰了,可是为什么现在国家还在大力推广传统文化呢。语文
书上第一单元课文就是关于民风民俗呢,我们今天收集身边民俗,其实也是在对文化进行传
承呀。
【评分说明】
分值 内容
4-5 分 能运用应对技巧进行流畅清晰应对,有恰当称呼,语言表达既委婉又有针对性。
2-3 分 能运用应对技巧进行应对,有恰当称呼,语言表达流畅。
1分 应对针对性弱,无称呼,语言表达不通顺。
0分 作答与题干无关或者未作答。
15. (35 分,含书写 3 分)
【卷面书写评分说明】 共 3 分。
根据书写的规范性、卷面的整洁度和标点符号的使用情况,分三个档次赋分。
分值 评分说明
3 分 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标点使用规范。
2 分 书写一般;卷面基本整洁;标点使用基本规范。
0-1 分 书写漆草;卷面不整洁;无标点或标点使用不规范。
【作文评分说明】
共 32 分。根据所写作文的内容、结构、语言、立意,分五个档次赋分。字数不达 600
字酌情减分;错别字每三个扣 1 分,重现不计,扣满 3 分为止。
分值 内容 结构 语言 立意
30-32 分 符合题意,能按照题干要求写 结构有创意, 语言生 选材 典
作:读后感可以是一本书,可以是一 完整统一,过 动隽永、睿 型、角度独
篇文章,不限定阅读对象。 渡自然,条理 智深沉、风 特、新颖别
选材典型,紧扣中心选材:引述 清楚,详略得 格独特、表 致。
部分能针对感受进行引述,联系阅 当。 现力强;
读积累和生活经验部分能围绕感受
进行印证和深化。
内容充实有新意,能充分展现
生活或思想:读后感内容能做到充
实,能充分展现生活或思想,最重
要的是联系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部
分能丰富、充分。
29-31 分 符合题意,能按照题干要求写 思路清晰, 能较为合理 中心 明
作:读后感可以是一本书,可以是一 能合理安排 地运用表达 确,能对接
篇文章,不限定阅读对象。 引、议、联、 方式,语言 题意,统率
选材得当,能围绕中心选材: 结四部分: 通顺,表意 全文,价值
读后感的感受是全文的中心,引述 读后感的引 清楚。 取 向 正 确 :
部分能针对感受进行引述,联系阅 述 部 分 适 读后感的感
读积累和生活经验部分能围绕感受 当,没有大 受集中且深
进行印证和深化。 篇幅引述原 刻 ,避 免 肤
内容充实,能充分展现生活或 文:感为主, 浅 ;感 受 鲜
思想:读后感内容能做到充实,能充 感是重点, 明,全文都
分展现生活或思想,最重要的是联 联系阅读积 围能绕其展
系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部分能丰 累和生活经 开 ;感 受 传
富、充分。 验 部 分 丰 递的是正向
富、充分, 价值与积极
占比最大。 意义;
26-28 分 符合题意,能按照题干要求写 结构较完整, 能较为合理 有正确的价
作:读后感可以是一本书,可以是一 条理较清楚, 地运用表达 值导向,基本
篇文章,不限定阅读对象。 详略较得当 方式,语言 能体现主題,
选材得当,能围绕中心选材。 通顺,表意 中心思想较
内容完整,能展现生活或思想: 清楚。 突出。
有联系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部分。
23-25 分 符合题意,能按照题干要求写 结构基本完 语言平淡, 有中心思想
作:读后感可以是一本书,可以是一 整,条理不清 表达方式单 且立意正确。
篇文章,不限定阅读对象。 楚,详略不得 一,词汇较
选材较得当,基本围绕中心选 当。 贫乏,表意
材。 含糊。
内容完整,体现生活或思想:
有少量联系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部
分。
22 分及以 符合题意,能按照题干要求写 结构不完整, 语言乏味, 中心思想不
下 作:读后感可以是一本书,可以是一 没有条理,详 表意不清。 明确或立意
篇文章,不限定阅读对象。 略失当。 不正确。
选材不恰当,不能完全围绕中
心选材。
内容不完整,不能体现生活或
思想:缺乏联系阅读积累和生活经
验部分。
字数要求少于 600 字,如若不达标,则酌情扣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