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年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题训练: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鸿鹄(gào) 腔调(diào) 机械(xiè) 花蕊(xīn)
B.弓缴(jiǎo) 辩斗(dǒu) 哲人(zhé) 纬度(wěi)
C.出版(bǎn) 蟋蟀(shuài) 鄙夷(yí) 诞生(dàn)
D.教诲(huǐ) 后裔(yī) 华罗庚(huà) 盘盂(yú)
2.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B.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曲。
C.过去的日子如轻烟,如薄雾。
D.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
3.下面句子中对名言的引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是的。我们只有用心观察,感受生活。才能发现生活的乐趣,体会到生活中的快乐。
B.荀子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你只要努力学习,就一定能赶上你的同桌。
C.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你不读书怎么能健康成长,学有所成呢?
D.《史记》中有言:“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对于别人的指正和批评,你应该用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多反省自己,积极改正才是。
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朝夕相处 大路朝天 B.妈妈喝住他 为他喝彩
C.长亭送别 大有长进 D.藏龙卧虎 西藏自治区
5.下列对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这声音比蝉鸣要柔和些,比虫的歌曲要单调些。(色彩单一)
B.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配合得适当)
C.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由于生命受到威胁或残害而恐惧)
D.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显出,露出)
6.毕业前夕,小星给母校提出了以下四点建议,你认为最可行的一项是( )
A.建议学校开设一个“书迷俱乐部”,每天组织一次读书活动。
B.建议每学期举办一次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知识竞赛。
C.建议老师不要打电话请家长来学校。
D.建议学校把实验室开放,让大家都能随意进出。
7.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父亲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
B.只有边读书边思考,才能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C.赵孟頫的楷书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因此结构严谨端庄,平正宽绰。
D.如果想真正学到知识,就得心无旁骛地去学,决不可三心二意。
8.下列不能反映小学生活、代表性不强的资料是( )
A.各种获奖证书、奖牌(复印件或照片) B.和爸爸妈妈一起吃饭、逛街的照片
C.老师和同学的寄语、祝福 D.与成长相关的习作、书法、美术作品等
9.习作:插上科学的翅膀
关于本次习作,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要交代清楚故事中人物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B.写作时可以写故事中的人物运用的某些不可思议的科学技术。
C.要叙述科学技术使故事中的人物有了怎样的奇特经历。
D.想象一定要有依据、真实可靠,令人信服。
10.可以通过下面哪些方式收集成长资料?( )
①整理六年间获得的奖状、奖杯、奖品等。 ②与家人、老师、同学交流,回忆并记录。
③整理六年间拍摄的照片、视频。 ④翻看自己写的日记、作文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弈秋/诲二人弈 B.为是/其智弗若与
C.及其日中如/探汤 D.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12.下列句中的“挨”与“这段时光不好挨”中的“挨”读音和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老师让我们把书挨着次序放好。 B.我累极了,好不容易挨过了这个下午。
C.学生一个挨一个地走进教室。 D.他舍不得走,挨到第二天才动身。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在张思德的追悼会上的演讲词。
B.与《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样,《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也采用了倒叙的手法。
C.《为人民服务》是从如何对待“死”、如何对待批评、如何对待困难、如何对待死去的同志这几个方面来论证观点的。
D.在《十六年前的回忆》中,作者先说阎振三失踪,后来说在军警中间看到了阎振三,这种写法是前后照应。
14.将下列有关辩论的步骤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自由辩论,两方进一步强调己方观点,并针对对方观点进行有效的反驳。
②正方和反方依次陈述己方观点。
③总结陈词,两方全面总结己方观点。
④搜集材料,进行梳理、归纳。
A.④①②③ B.①④②③ C.④②①③ D.①③④②
15.下列句子不能表现人物感受的一项是( )
A.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
B.溪水哗啦啦地流淌着,好像在唱一首动听的歌。
C.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D.一只翠鸟从柳树间飞出,掠过水面往另一个树丛飞去了。
16.下列各句中,与例句表达情感的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
示例:起床,刷牙,吃饭,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
A.我一想起自己顶多还有一个月学习中文的时间,心里就难过,真希望把整本语文书一下子全学会。
B.壮壮把凳子从这边搬到那边,又从那边搬到这边,他在等人。
C.我怎能忘记生我养我的故乡呢?
D.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17.下面是鲁滨逊的名言,( )项最符合本文中鲁滨逊的做法。
A.世间万物,只是有用处,才是最可宝贵的。任何东西,积攒多了,就应送给别人:我们能够享用的,至多不过是我们能够使用的部分,多了也没有用。
B.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着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
C.我已学会多看看自己生活中的光明面,少看看生活中的黑暗面;多想想自己所得到的享受,少想想所缺乏的东西。这种态度使我内心感到由衷的欣慰。
D.等待大难临头比遭难本身更令人痛苦,尤其是无法逃避这种灾难而不得不坐等其降临,更是无法摆脱这种担惊受怕的恐惧。
18.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根据题目要求,下列选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想写的是感动,生活中有许多让我们感动的事情,可以一一列举出来。
B.我想写的是盼望,妈妈说放暑假要带我去旅游,于是我日夜盼望着,并做好了旅游准备。
C.我想写的是沮丧,我不小心把自己的手工作品摔坏了,心情特别糟糕。
D.我想写的是追悔莫及,我给小鱼喂了好多鱼食,结果小鱼被撑死了。
19.以《除夕真热闹》为题写一篇习作,下列不适合写进这篇文章的一项是( )
A.家家户户团团圆圆,欢聚一堂。
B.人们把家里打扫得焕然一新,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C.大家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热腾腾的饺子就着腊八蒜,特别好吃。
D.大家坐在客厅里,边看春晚,边聊天守岁。
20.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城无处不飞花(春天的京城) B.纤纤擢素手(洗涤)
C.今夜月明人尽望(全) D.泣涕零如雨(落下)
2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中庭地白树栖鸦( )
A.庭院中 休息 B.中间有一个庭院 树枝
C.庭院中 树枝 D.中间有一个庭院 休息
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汤姆·索亚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笔下著名的儿童形象。
B.《骑鹅旅行记》的作者塞尔玛·拉格洛芙是享誉世界的儿童文学作家。
C.对名著中的人物进行评价时,应立体、多元,角度不能太单一。
D.《鲁滨逊漂流记》是美国作家丹尼尔·笛福创作的一部浪漫主义文学著作。书中采用自述的方式讲述了一个情节曲折、细节生动的故事。
23.填入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_______”爷爷语重心长地告诫我,“读书不能囫囵吞枣,张冠李戴。”
A.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B.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C.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D.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2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课堂上,同学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
B.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你都不能垂头丧气。
C.他大学毕业以后没有找工作,整天无济于事。
D.比赛的报名活动开始了,同学们都跃跃欲试。
25.为了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小龙整理了本单元课文笔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舍在《北京的春节》中重点描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几天,因为这几天最能表现北京独特的习俗。
B.沈从文在《腊八粥》中略写了八儿等粥的情景,详写了八儿一家吃粥的情景,既体现了腊八粥的美味,又显示了温馨融洽的家庭氛围。
C.《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借牛郎、织女被银河隔开而不得会面的神话故事,展现了一种相思而不可得的愁绪。
D.《藏戏》一文围绕藏戏的主要特点,从藏戏的起源、面具、舞台形式、演出方式等方面对藏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略写了藏戏的传承方式。
26.读下面的一段话,将词语依次填在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半夜时分,镇上传来了发疯般的钟声。街道上挤满了___________却___________的人。大家___________地拥向河岸,去迎接那两个乘敞篷车归来的孩子。
A.衣衫褴褛 欣喜若狂 你争我抢 B.衣衫不整 伤心欲绝 成群结队
C.衣衫褴褛 伤心欲绝 你争我抢 D.衣衫不整 欣喜若狂 成群结队
27.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北京的春节》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大师巴金先生写的,上学期我们学过他的文章《草原》。
B.《骑鹅旅行记》(节选)一文中,尼尔斯喜欢冒险,所以骑着雄鹅飞走了。
C.以梗概的形式介绍作品的主要内容时,首先要读懂内容,把握脉络;其次要筛选概括,合并成段。不必考虑锤炼语言连贯表达。
D.在《那个星期天》中,“我”的心情经历了“兴奋期待——耐心等待——失望、委屈”的变化。
28.下列加点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寺临兰溪。(临:靠近,临近。)
B.山下兰芽短浸溪。(短浸溪:指初生的兰芽浸润在溪水中。)
C.谁道人生无再少?(无:不能。)
D.休将白发唱黄鸡。(唱黄鸡:歌唱黄鸡。)
29.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注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泊船瓜洲(泊:停船靠岸。)
B.钟山只隔数重山(钟山:今江苏南京紫金山。)
C.春风又绿江南岸(绿:绿色。)
D.明月何时照我还(何时:什么时候)
30.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注释有误的一组是( )
A.渭城朝雨浥轻尘(浥:湿润,沾湿。)
B.客舍青青柳色新(客舍:旅店。)
C.劝君更尽一杯酒(更:再。尽:尽头。)
D.西出阳关无故人(故人:老朋友。)
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听到外面的嘈杂声,他并没有抬起头,因为他正全神贯注地看书。
B.午后,天气酷热,一丝风也没有,树上的叶子全都静止不动。
C.他一字一顿地说:“这件事必须完成,没有商量的余地!”
D.我的心皱皱巴巴的,好像有什么事要发生。
32.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注释有误的一组是( )
A.昔我往矣(昔:从前,指出征时。 往:指当初去从军。)
B.杨柳依依(依依:形容柳丝轻轻随风摇曳的样子。
C.雨雪霏霏(雨雪:指下雨和雪。 霏霏:雪花纷落的样子。)
D.行道迟迟(迟迟:迟缓的样子。)
33.下列加点的“但”字与诗句“但爱鲈鱼美”中的“但”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元元说他再也不会撒谎了,但愿如此。
B.戍守边防的工作虽然辛苦,但战士们没有一个叫苦的。
C.辽阔的原野上,但见麦浪随风起伏。
D.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34.下列选项中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
A.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B.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C.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D.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3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注释有误的一组是( )
A.水是眼波横(眼波:比喻目光似流动的水波。)
B.眉眼盈盈处(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
C.才始送春归(才始:方才。)
D.千万和春住(千万:表示很多。)
36.下列加点的“之”字意思与“送鲍浩然之浙东”中“之”的意思相同的是( )
A.反其道而行之 B.无价之宝
C.大道之行也 D.送孟浩然之广陵
37.下列关于阅读名著时常用的几种阅读方法,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可以在页面的空白处随时写下自己的感触。
B.读到特别喜欢的段落,可以摘抄在笔记本中,并把页码标注出来。
C.遇到人物关系复杂或不喜欢的人物形象,可以跳过不读,以免影响心情。
D.读完整本书以后,还可以写出全书的结构,以及作者在书中想要表达的一些想法。
38.下列诗句中描写的事物没有被赋予人的志向或品格的一项是( )
A.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B.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C.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39.下列关于本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本文题目起到了统领全文的作用,直接表明了作者观点。
B.本文是毛泽东同志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当时正值抗日战争十分艰苦的阶段,毛泽东同志针对这一情况,号召大家为人民服务,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C.本文围绕“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一主题,从四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D.本文综合运用了引用、举例、说明等论证方法,使文章具有说服力。
40.读《匆匆》的开头和结尾,下面对其语言表达特点和好处说法错误的是( )
开头: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结尾: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A.开头使用排比句写出了自然现象的循环往复,并与我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形成对比。
B.开头直接、连续发问,引发人们的关注和思考,同时起到了引起下文的作用。
C.开头与结尾的问句遥相呼应,开头引发思考,结尾余味悠长,充分抒发了作者对时光一去不复返的慨叹。
D.结尾以问句结束,表明作者喜欢寻根究底,希望人们也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
41.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火炉 甘霖 匪徒 冷静沉著
B.抽届 占据 娱乐 满脸横肉
C.苦刑 会意 埋头 一涌而入
D.法庭 宪法 尖锐 局势陡转
42.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的是( )
A.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B.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C.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D.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4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好的开头可以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B.好的结尾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C.只要写好开头和结尾,文章就是好文章
D.阅读名家名篇有利于写出好的开头和结尾
44.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剥削 利益 彻底 死得其所
B.兴旺 追掉 领导 一言九鼎
C.狡猾 成绩 战壕 精兵减政
D.迫切 迁徒 批改 幼稚可笑
45.下列关于习俗寓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B.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年年有余。
C.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福气盈门。 D.冬至的时候吃饺子:寓意长久长寿。
46.下列诗句中加点字注释有误的一组是( )
A.好雨知(明白)时节,当春乃(于是,就)发生(原来没有的事出现了)。
B.随风潜(暗暗地,悄悄地)入夜,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细无声。
C.野径(田野间的小路)云俱黑,江船火独(独自)明。
D.晓(天刚亮的时候)看红湿处,花重(沉重)锦官城。
47.读《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一、二句,把山水比作眉眼,顿时令景物也有了几份惜别的情意。
B.上阕三、四句一语双关,既指山水灵秀的浙东,同时也表达了送别时百般不舍的情态和心思。
C.下阕一、二句,直接点出了送别的主题,“才送”“又送”把词人心中的离别之苦描摹得更加深刻动人。
D.下阕三、四句,词人再发奇想,希望和友人一起能赶上江南春光,务必与春光同住。
48.下列诗句与其它三句不是一类的是一项( )
A.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B.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C.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9.下列诗句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B.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C.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D.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50.下列诗句中加点字注释有误的一组是( )
A.水是眼波(比喻目光似流动的水波)横,山是眉峰聚(蹙起的眉毛)。
B.欲(想,想要)问行人(在路上走的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仪态美好的样子)。
C.才始(方才)送春归(回),又送君(指词人的朋友鲍浩然)归(回)去。
D.若(如果)到江南赶上春,千万(无论如何,不管怎样)和春住。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年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题训练:选择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B B A B C B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B C D D B A B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D A C B D D D C C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D C B C D D C D C D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D A C A D A D D C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