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课件(共35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课件(共35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4-17 17:07: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第20课
导入新课
北魏星象图突出表现银河和恒星等天体,银河贯穿南北,恒星有300多颗,并均用朱色绘出,还以不同的符号区分恒星大小,星象图对天体的描绘形象逼真,常见星及星座从图上很容易识别,它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星图之一,反映了当时天文学的发展水平。此外,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与文化还有哪些成就?
北魏星象图
(1)通过归纳列表等方式,了解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成就,包括《齐民要术》、祖冲之的圆周率,以及这一时期书法、绘画和雕塑的艺术成就。(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通过了解贾思勰、祖冲之等人的经历和成就你,学习他们刻苦专研、勤学苦练的精神,开拓创新意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发展到原因。(历史解释,历史解释)
(3)通过学习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成就,体会科学和人文的价值,培养对古代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接受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美的熏陶,提高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家国情怀)
学习目标
目录
CONTENTS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二、科学家祖冲之
三、灿烂的文化
《齐民要术》书影
Chinese Tradition
第壹章
起自耕农,终于醯醢xī hǎi。资生之业,靡不毕书。”身为一方太守,他扎根土地,心系百姓,立志著就一部教天下齐民谋生的农书。跨越千年时光,走进贾思勰立志笃行的一生。
1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一)贾思勰
名人档案
任北魏高阳郡太守;
经营过农牧业生产。
山东益都(今山东寿光)
北朝
朝代
籍贯
简历
成就
职业
《齐民要术》书影
主要事迹
农学家 郡守
编写《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 序》:“今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
贾思勰((xié)
贾思勰曾任郡守,非常重视农业生产。他整理古书中记载的农业知识,从民间歌谣谚语中汲取农民的生 产经验,并在生产实践中加以证明和丰富。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二)《齐民要术》
“齐等无有贵贱,故谓之齐民”指平民百姓
生产生活的重要方法
《齐民要术》包含哪些方面的生产技术?
卷数 所述内容
卷一卷二 农作物耕种,以及具体谷类、纤维、油
料作物的栽培等
卷三卷四 蔬菜、木本作物栽种和果树栽培等
卷五卷六 林木、染料作物、畜牧、养鱼等
卷七卷八卷九 食品酿造、加工、贮藏和手工业等
总结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
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要因地制宜,不误农时;
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二)《齐民要术》
谚曰:“湿耕泽锄,不如归去。”……
谚曰:“触露不掐葵,日中不剪韭。”……
——《齐民要术》
研究整理前人农业著作
搜集和记录
农谚民谣
汲取农民经验并实践、总结
亲自实践
以民生为本;求真务实;科学严谨的精神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二)《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除了记载生产技术,还有记载了非常多的菜谱
开胃菜
风味腌蟹
主菜
金齑(jī)玉脍(鲈鱼脍)
家常烤鸭
扬州老鹅(盐水鹅)
油炸蚕蛹
羊肉香肠
下酒菜
酱卤兔头
中国古代的烹任百科全书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二)《齐民要术》
《材料研读》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齐民要术·种谷》
为什么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
“强苗者短,黄谷之属是也;弱苗者长,青白黑是也”。
顺应时令,估量土地情况,则用力少而成功多;凭主观违反客观规律,就会劳而无获。即“不失农时”和“因地制宜”。
“地势有良薄,山泽有异宜”
体现要尊重客观规律,因地制 宜选择作物与品种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二)《齐民要术》
立春无后霜,插柳正相当。
惊蜇点瓜,遍地开花。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
谷雨前十天,种棉最当先。
夏至不过不暖,冬至不过不寒。
九月无霜地也寒。
农业谚语
该书约于唐末时传入日本,至今日本还藏有北宋最早刊印的残本。英国学者达尔文称其为“一部中国古代百科全书”。1945年以来,经国内外学者的译介,《要术》在国际上得到进一步传播。在日本和欧美一些国家,对《齐民要术》的研究也很流行,并称之为“贾学”。
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对后世农学发展有深远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达尔文《物种起源》中认为《齐民要术》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
Chinese Tradition
第贰章
祖冲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生活在南北朝时期,主要成就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个领域,对后世的科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科学家祖冲之
(一)祖冲之
л
南朝(公元429-500年)
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
早年因战乱迁居江南。
先后在南朝宋、齐任官职。
数学 - 圆周率 《缀术》
天文 -《大明历》
机械 - 指南车、水碓磨等
数学家、天文学家、科学家
朝代
籍贯
简历
主要成就
职业
名人档案
他在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
将圆周率(л)值计算到小数
点后七位这一密率值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的,比欧洲早一千多年,所以有人主张叫它“祖率”。为了纪念祖冲之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将小行星1888命名为“祖冲之小行星”
主要事迹
二、科学家祖冲之
(一)祖冲之
二、科学家祖冲之
(二)成就
数学:
把圆周率π精确到到小数点后第七位(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领先世界近千年;
父子合著的数学名著《缀术》
01
西汉|刘歆3.1547
03
曹魏|刘徽3.14
02
东汉|张衡3.16
04
南朝|祖冲之3.1415926(7)
正四边形
正六边形
正八边形
正一百九十二边形
割圆术
创造“割圆术”
发展
“割圆术”
3.1415926
3.1415927
<
<
π
北宋
天文:
《大明历》——当时最先进的历法
二、科学家祖冲之
(二)成就
天文历法是推动农业生产的有利工具,精确的历法对古代农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他所测算的一年时间与现代天文学测算相差不到50秒
为纪念祖冲之,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把小行星1888命名为“祖冲之小行星”。
祖冲之小行星
祖冲之环形山
机械:
二、科学家祖冲之
(二)成就
中国古代自动装置—指南车
“冲之改造铜机,圆转不穷,而司方如一,马钧以来未有也。”
——《南齐书·祖冲之传》
水碓(duì)磨
利用水力加工粮食的工具
千里船
高效的水上交通工具
“日行百余里”
“圆转不穷而司方如一”
连环画中的“水碓磨”
郦道元
北魏
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
曾在朝廷和地方任职,
实地考察黄、淮流域等地
著有地理专著《水经注》
杰出地理学家 文学家
朝代
籍贯
简历
成就
职业
名人档案
他在研究前人地理学著作和野外考察的基础上, 完成了《水经注》一书。
主要事迹
内容:全书共40卷, 30多万字,记载了1252条河流的源头、 干流、支流,介绍了这些河流流经地区 的地形、气候、土壤、物产,以及历史古迹、风土人情等。
评价:《水经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可称为中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
Chinese Tradition
第叁章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
——宗白华《美学散步》
三、灿烂的文化
(一)书法
书法发展的条件是什么?
客观上,汉朝造纸术的发明,使书写的载体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主观上,人们对美的不懈追求,推动了书法艺术的持久发展。
认识汉字字体
书写材料的演变:
甲骨、陶器(上古、夏商)→青铜器、锦帛、竹简、木简(周、秦)→纸(汉以后)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草书、行书
三、灿烂的文化
(一)书法
1.曹魏:
钟繇、胡昭—行、草、隶
独创楷书
钟繇《宣示表》
钟繇楷书《宣示表》后人称其楷书为绝世之作
三、灿烂的文化
(一)书法
2.东晋:
王羲之—楷、行、草
《兰亭集序》作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珍品,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以其优美的笔触、潇洒的笔法和深远的意境,备受历代书法家和鉴赏家的赞誉。
王羲之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南方书法
三、灿烂的文化
(一)书法
3.北魏:
《张猛龙碑》拓片(局部)
《北魏郑道昭论经书诗》拓片(局部)
《中岳嵩高灵庙碑》北魏拓片(局部)
北魏统治者崇尚中原文化,重视书法艺术。
碑刻书体特点: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北方书法
魏碑
中国书法艺术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
三、灿烂的文化
(二)绘画
概况: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艺术取得很高的成就。同时,随着山水诗的增多,山水画开始兴起。
代表:
东晋 · 顾恺之
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女史”是对知识妇女的尊称;“箴”是规劝、劝戒的意思。西晋惠帝司马衷是个弱智,国家大权为其皇后贾氏独揽,其人善妒忌,多权诈,荒淫放恣(zī )。朝中大臣张华便收集了历史上各代先贤圣女的事迹写成了九段《女史箴》,以为劝诫和警示。
东晋顾恺之代表作《女史箴(zhēn)图》
三、灿烂的文化
(二)绘画
《洛神赋图》现存有宋代摹本,全卷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无不展现一种空间美。在现存的中国古代绘画中,《洛神赋图》被认为是第一幅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画作。
特点: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
三、灿烂的文化
(三)石窟
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特点: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
1.背景:
2.代表:
三、灿烂的文化
(三)石窟
朝代 僧尼 佛寺
南朝 宋 3.6万 1900多所
齐 3.2万 2000多所
梁 8.2万 2800多所
陈 3.2万 1200多所
北朝 北魏中 7.7万 6400多所
北魏末 200万 3万多所
北齐 200万 3万多所
北周 近100万 1万多所
南朝思想家范缜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反佛思想
原因:由于社会动荡不安和统治者的大力扶持,佛教盛行。
撰写《神灭论》,反对佛教神不灭的思想
人的肉体死了,精神也就不存在了。范缜的《神灭论》遭到很多达官贵人的围攻和反对。有人劝他放弃观点以取得高官,但范缜不为所动,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
不惧围攻和利诱、坚持自己观点的斗争精神
三、灿烂的文化
(四)文学
曹操
曹丕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短歌行》曹操
“越民铸宝剑,出匣吐寒芒。”
——《剑》曹丕
刚健雄劲
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其五》
田园诗清新自然,朴实恬淡
民歌在南北朝有很大发展
北朝民歌慷慨豪迈
南朝民歌细腻婉转
三、灿烂的文化
认识:文化在继承与创新中发展,在交流与融合中进步。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的原因?
(1)前代基础:
(4)中外交流:
(2)民族交融:
(3)经济基础:
继承了秦汉时期的文化,又进行了有意义的改革、创新。
这一时期不同民族大交融,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容。
北方经济的发展和江南经济的开发,为文化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外来佛教传入,吸收了异域文化的优秀成果。
课堂小结
领域类别 代表人物 所处朝代 主要成就
农学 贾思勰 北朝 撰写《齐民要术》
数学 祖冲之 南朝 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著《缀术》
天文历法 祖冲之 南朝 著《大明历》
书法 钟 繇 胡 昭 曹魏 擅长行、草、隶书,形成自己的风格。学生学习书法的标准字体
王羲之 东晋 代表作《兰亭序》
绘画 顾恺之 东晋 代表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石窟雕塑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地理学 郦道元 北魏 《水经注》(小字)
领先世界 多姿多彩
1.2024年4月20日,第二届“贾思勰农业奖”颁奖典礼在“农圣”故里寿光市隆重举行。作为“农圣”的贾思勰在《齐民要术·种谷》中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这说明贾思勰强调( )
A.农业生产要注重改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
B.农业生产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劳作
C.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勿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
D.农业生产与商品生产相结合,共同发展
C
解析:根据题干“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并结合所学可知,顺天时,体现了看天气、时节等,量地力体现了看土地情况等,这反映了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C项正确;题干材料强调天时地利,没有涉及生产工具,排除A项;题干材料表明贾思勰更强调天时地利等客观因素,并非主观能动性,排除B项;题干材料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与商品生产相结合”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
课堂练习
2.他一生钻研自然科学,其主要贡献是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个方面。他首次将“圆周掌”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由他撰写的《大明历》是当时才最科学最进步的历法。材料中所说的人物是( )
A.张仲景 B.祖冲之 C.贾思勰 D.王羲之
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祖冲之,南北朝时期数学家、天文学家、科学家,主要成就有将“圆周掌”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大明历》等,B项正确;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排除A项;贾思勰写成了中国古代著名的农业科学巨著《齐民要术》,排除C项;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排除D项。故选B项。
3.锺繇的楷书刚柔兼备,王羲之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北魏的书法雄劲骏放、端庄古雅。这体现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 )
A.风格多样 B.交流频繁 C.立意高远 D.题材广泛
A
解析:根据材料“锺繇的楷书刚柔兼备,王羲之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北魏的书法雄劲骏放、端庄古雅”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家的作品风格不同,各具特色,给人以不同的艺术感染力,体现出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的风格多样,A项正确;材料只是在介绍不同的书法风格,没有体现出相互之间的交流情况,排除B项;材料主旨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的风格多样,没有涉及书法的立意是否高远,题材是否广泛,排除CD项。故选A项。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学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表现出清新自然、朴实恬淡特点的文学成就是( )
A.曹操父子的诗 B.南方的民歌 C.陶渊明的田园诗 D.北朝的民歌
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陶渊明的田园诗清新自然、朴实恬淡。
5.魏晋南北朝虽然是一个战乱频繁的时期,但它也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和科技成就。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①记载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
②整理了第一部诗歌总集并保存了丰富的先秦史料
③以顾恺之人物画为代表的绘画艺术取得很高成就
④祖冲之精于天文观测并创制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解析:①记载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是《诗经》,①不符合题意;②整理了第一部诗歌总集并保存了丰富的先秦史料是《诗经》,②不符合题意;③以顾恺之人物画为代表的绘画艺术取得很高成就。顾恺之是东汉著名的画家,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③符合题意;④祖冲之还对历法进行精细的观测和推算,他所测算的一年时间,与现代天文科学测算的结果相比较,只差50秒。他制定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制造指南车、千里船等,④符合题意,D正确;排除带①②的选项ABC。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