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必考题检测卷-2024-2025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下面算式中,得数一定大于1800的是( )。
A.5×298 B.9×217 C.19×89 D.60×29
2.下面物体中,( )的质量最接近1吨。
A.50个鸡蛋 B.30名三年级学生的体重
C.1000粒黄豆 D.10头成年大象的重量
3.14×50积的末尾有( )个0。
A.1 B.3 C.2 D.0
4.游泳池的赛道是50米,小明游了5个来回后,再游( )米是1千米。
A.500 B.600 C.750 D.800
5.喜剧专场从11时20分开始,放映时长为1小时50分钟。下面时间轴上点( )可以表示放映结束的时间。
A.a B.b C.c D.d
6.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24×3×2的积与24×6的积相等。
B:78×62,积的末尾一定是6。
C: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两个0,积的末尾也只有两个0。
A.A和B B.B和C C.A和C D.A、B、C
二、填空题
7.一头牛重2500千克,4头牛重( )千克,合计( )吨。
8.39×41的积等于40个39加上( )个39的和,也等于40个41减去( )个41的差。
9.用“2、3、7、8”算24,我是这样算的:( )(写出一个即可)。
10.张华乘坐高铁出行,上午10:30出发,下午4:48到达目的地。画线的时间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 )。
11. ×30的积的末尾最少有( )个0,最多有( )个0。
12.妈妈今年比小芳大27岁,妈妈的年龄是小芳的4倍,妈妈今年的年龄是( )岁。
13.修路队修一条520米公路,每天能修18米,已经修了15天,这条公路还剩( )米没有修。
14.张老师买了12个小板凳,根据下面的竖式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三、判断题
15.小丽说:“我爸爸去北京开会了,要到9月31日才能回来。”( )
16.的积比的积多35。( )
17.一个两位数乘19,结果一定是四位数。( )
18.3吨糖与3吨纸相比,一样重。( )
19.小红距奶奶家有50千米,她最好步行去奶奶家。( )
四、计算题
20.口算。
21.竖式计算。
22.脱式计算。
五、解答题
23.8头普通奶牛一天共产奶160千克,1头良种奶牛一天能产奶38千克。1头良种奶牛每天的产奶量比1头普通奶牛多多少千克?
24.某购物网站举行双十一促销活动,推出买4套《十万个为什么》送1套的优惠方案。
25.南湖电影院的楼下有360个座位;楼上有9排,每排有28个座位。
(1)这个影剧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2)楼下比楼上多多少个座位?
26.兰兰和她的6个朋友周末去看电影《战狼》。
场次 开始 结束 票价
第一场 16:30 18:00 35元
第二场 18:20 19:50 38元
(1)他们下午6时出发,需要步行10分钟才能到达电影院。她们能赶上看哪一场电影?
(2)这部电影需要观看( )分钟。
(3)兰兰他们买票花了多少钱?
27.李阳阳家去年上半年一共缴纳水费228元,下半年平均每个月缴纳水费32元。
(1)去年全年一共缴纳水费多少元?
(2)下半年比上半年平均每月节省水费多少元?
《期中必考题检测卷-2024-2025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苏教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B B C A C A
1.B
【分析】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将三位数估成整十数或整百数,相乘即可求出积大约是多少,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将两个因数都估成整十数,相乘即可求出积大约是多少,据此估算出每个选项的结果,选出得数一定大于1800的即可。
【详解】A.5×298≈5×300=1500,1500<1800,不符合题意;
B.9×217≈9×200=1800,217>200,9×217>1800,符合题意;
C.19×89≈20×90=1800,19<20,89<90,19×89<1800,不符合题意;
D.60×29≈60×30=1800,29<30,60×29<1800,不符合题意。
得数一定大于1800的是9×217。
故答案为:B
2.B
【分析】根据对质量单位的认识和生活经验,先确定每个选项里单个的重量,再乘数量,求出总重量,看哪个选项最接近1吨即可,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A.一个鸡蛋的重量大约是60克,60×50=3000(克)=3(千克)
B.一名三年级学生的体重大约是30千克,30×30=900(千克)
C.1粒黄豆大约重0.1克,10粒黄豆大约是1克,1000粒里面有100个10粒,即100个1克,所以100×1=100(克)
D.1头成年大象大约重3吨,3×10=30(吨)
综上所述,B选项中的30名三年级学生的体重共900千克,与1吨最接近
故答案为:B
3.C
【分析】计算14×50积是700,数出积的末尾0的个数。
【详解】14×50积是700,积的末尾有2个0。
故答案为:C
4.A
【分析】先根据“1千米=1000米”,将1千米换算成1000米,再用赛道的长度乘2,得到游一个来回的距离,再乘5,即可求得小明5个来回游的距离,最后用1000米减去小明已经游的距离,即可得到再游多少米是1千米。
【详解】1千米=1000米
50×2×5=100×5=500(米)
1000-500=500(米)
因此再游500米是1千米。
故答案为:A
5.C
【分析】用开始时间加上放映时长,计算出结束时间;观察发现线段图中,是将1小时平均分成了6份,1小时为60分钟,计算出1小格所表示的时间为60÷6=10(分钟),以此找出时间轴上能表示结束时间的点;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11时20分+1小时50分钟=13时10分,那么这个点在13时—14时之间,超过13时1小格的位置,所以时间轴上点c可以表示放映结束的时间。
故答案为:C
6.A
【分析】A:先计算出24×3×2的积,按照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计算,再计算出24×6的积,再根据积来解答。
B:计算出78与62的积,再根据积来解答。
C:两数相乘,积末尾0的个数不仅与乘数末尾0的个数有关,也与两数相乘,积的末尾增加0的个数有关,如20与50的积是1000,据此来解答。
【详解】A.24×3×2
=72×2
=144
24×6=144
24×3×2的积与24×6的积相等,这句话是对的。
B.78×62=4836,积的末尾一定是6,这句话是对的。
C.50×20=1000,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两个0,积的末尾不一定是两个0,所以这句话说法不对。
所以A和B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A
7. 10000 10
【分析】1吨=1000千克,先计算出4头牛的重量,用2500千克乘4即可,然后再进行单位换算。
【详解】2500×4=10000(千克)
10000千克=10吨
一头牛重2500千克,4头牛重10000千克,合计10吨。
8. 1 1
【分析】根据乘法的意义,39×41表示41个39是多少,将41拆分成40+1,因此可以表示成40个39再加1个39的和;也可以将39写成40-1,因此也可以表示成40个41再减去1个41的差。
【详解】根据乘法的意义可知:39×41的积等于40个39加上1个39的和,也等于40个41减去1个41的差。
9.(7-3)×(8-2)
【分析】可以利用4×6=24这个思路,用3和7组合成4,即7-3=4,用8和2组合成6,即8-2=6,那么可得式子(7-3)×(8-2)。
【详解】由分析知:
(7-3)×(8-2)
=4×6
=24
用“2、3、7、8”算24,我是这样算的:(7-3)×(8-2)(答案不唯一)。
10.16:48/16时48分
【分析】普通计时法转换为24时计时法:去掉时间限制词(如凌晨、早晨、上午、下午、晚上等),下午和晚上的时间要加上12时;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张华乘坐高铁出行,上午10:30出发,下午4:48到达目的地。画线的时间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16:48。
11. 1/一 2/两/二
【分析】 ×30两个数相乘,因数30不变,且个位上的数是0,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依次用下面的乘数每位上的数去乘上面的乘数,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和下面乘数的那一位对齐,与哪一位乘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如果另一个因数的末尾没有0,则积的末尾有1个0。如果另一个因数末尾有1个0,积的末尾有2个0。据此举例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 ×30,因为因数30的个位上的数是0,如果 的个位上的数不是0,例如这个数是11,则11×30=330,积的末尾有1个0,所以 ×30的积的末尾最少有1个0;如果 的个位上的数是0,十位上的数是除了0之外的任何数字,积的末尾都有2个0,例如这个数是10,则10×30=300,所以 ×30的积的末尾最多有2个0。
12.36
【分析】根据题意可将小芳今年的年龄看成1份,则妈妈今年的年龄看成是4份,因此妈妈今年的年龄比小芳多(4-1)份,多27岁,那么用27除以(4-1)即可计算出小芳今年的年龄,再用小芳今年的年龄乘4即可得到妈妈今年的年龄。
【详解】27÷(4-1)
=27÷3
=9(岁)
9×4=36(岁)
妈妈今年的年龄是36岁。
13.250
【分析】先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用每天能修的米数乘已经修的天数,求出已经修的米数;再用520米减去已经修的米数,即可求出这条公路还剩多少米没有修。
【详解】520-18×15
=520-270
=250(米)
修路队修一条520米公路,每天能修18米,已经修了15天,这条公路还剩( 250 )米没有修。
14.见详解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法则:先用第二个两位数的个位分别与第一个两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的积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两位数的十位分别与第一个两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的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将两次乘得的积相加;笔算25×12时,先用12个位上的“2”去乘25,即25×2=50,表示买2个小板凳应付50元。再用12十位上的“1”去乘25,即25×10=250,表示买10个小板凳应付250元。最后把两次的积加起来,即50+250=300,表示买12个小板凳应付300元。
【详解】
15.×
【分析】根据对年月日的了解,9月是小月只有30天,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9月只有30天,爸爸去北京开会,不可能9月31日回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6.×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上的数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个位对齐;接着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上的数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当乘数末尾有零时,先算零前面的数,再在积的末尾添加对应个数的零。据此计算出算式的结果,再把求出的两个结果作差;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30×35=1050
20×35=700
1050-700=350
因此的积比的积多350。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7.×
【分析】一个两位数10乘19,结果为190,据此即可判断。
【详解】一个两位数乘19,结果不一定是四位数,例如10×19=190,190是三位数。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需仔细计算。
18.√
【分析】比较糖与纸的质量,发现质量是一样的,说明是一样重的。
【详解】3吨=3吨
3吨糖与3吨纸相比,一样重,这句话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9.×
【分析】我们知道,正常人连续步行10分钟所走的路程大概就是1千米,步行一个小时所走的路程大概是5到6千米。据此解答。
【详解】由题意得,古丽家到外婆家有50千米,这个距离很远,不适合步行。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0.2800;700;38;40;
4000;92;3200;2000
【详解】略
21.414;1690;3195;1320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详解】18 × 23 =414 65 × 26 =1690 45 × 71 =3195 24 × 55 =1320
22.44;153;34
【分析】136-23×4,先算后面的乘法,再算前面的加法;
205-98+46,同级运算,直接从左往右计算即可;
(79+57)÷4,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面的除法。
【详解】136-23×4
=136-92
=44
205-98+46
=107+46
=153
(79+57)÷4
=136÷4
=34
23.18千克
【分析】根据题意,用8头普通奶牛一天共产奶千克数除以8,先算出1头普通奶牛一天产奶千克数,再与1头良种奶牛一天产奶千克数作差,即可求出1头良种奶牛每天的产奶量比1头普通奶牛多多少千克。
【详解】38-160÷8
=38-20
=18(千克)
答:1头良种奶牛每天的产奶量比1头普通奶牛多18千克。
24.1200元
【分析】总价=单价×数量,《十万个为什么》每套单价乘买的套数即可算出买4套需要(75×4)元。买4套送1套,即原来买4套的钱现在可以买(4+1)套,把(4+1)套看作一组,算出20套里面有这样的几组,就需要几个(75×4)元。
【详解】75×4=300(元)
4+1=5(套)
20÷5×300
=4×300
=1200(元)
答:实际要支付1200元。
25.(1)612个
(2)108个
【分析】(1)每排有28个座位,楼上有9排,共有9个28,即28×9=252个,再加上楼下的360个,就是这个影剧院一共有的座位个数;
(2)要求楼下比楼上多多少个座位,楼下的减去楼上的即可。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1)28×9=252(个)
360+252=612(个)
答:这个影剧院一共612个座位。
(2)360-252=108(个)
答:楼下比楼上多108个座位。
26.(1)第二场
(2)90
(3)266元
【分析】(1)把下午6时转化成24时计时法,他们出发时间加上10分钟,可以算出到达电影院的时间,再结合电影开始时间选择。
(2)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的时间,这部电影结束时间减去开始时间,即可算出这部电影的时长。
(3)用单价乘需要买的电影票张数,,即可算出兰兰他们买票花了多少钱。
【详解】(1)下午6时=18时
18时+10分钟=18时10分
答:可以看第二场电影。
(2)19时50分-18时20分=90分钟
这部电影需要观看90分钟。
(3)38×(1+6)
=38×7
=266(元)
答:兰兰他们买票花了266元。
27.(1)420元
(2)6元
【分析】(1)一年有12个月,12÷2=6(个),下半年有6个月,用6×32求出下半年缴纳的水费钱数,再加上上半年缴纳的水费钱数即可求出去年全年一共缴纳水费多少元。
(2)根据题意,先用228÷6求出上半年平均每个月缴纳的水费钱数,再减去下半年平均每个月缴纳的水费钱数即可求出下半年比上半年平均每月节省水费多少元。
【详解】(1)32×6+228
=192+228
=420(元)
答:去年全年一共缴纳水费420元。
(2)228÷6=38(元)
38-32=6(元)
答:下半年比上半年平均每月节省水费6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