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综合素养测评A卷
基础巩固与综合运用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根据拼音和语境,按要求完成练习。(6 分)
1. 看拼音,写同音字。(3 分)
(1)【xiān】 他( )开水桶的盖子,看到了好几条( )活的大鱼。
(2)【fèi】 妈妈在房间里发现了很多早该被( )弃的东西,这些东西浪( )了好多空间。
(3)【zāo】 ( )遇困境时,我们应积极应对,要知道,再( )糕的事情也会有办法解决。
2. 看拼音,写词语。(3 分)
(1)凛冽的北风páo xiào( )着,大树在风中痛苦地shēn yín( )。
(2)他站在窗前qīng tīng( )着大海的hōng míng( )声,那声音让他深感yōu lǜ( ),脸上的zhòu wén( )好像又加深了。
二、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7 分)
奄奄一( ) 汹( )澎湃 心( )肉跳 势不可( )
忐忑不( ) 自( )自受 喜出( )外 ( )气腾腾
1. 上面的词语中,可以用来形容心神不定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1 分)
2. 与画“___”的词语结构相同的词语还有“________”。(1 分)
3. 量子计算机对特定问题的计算能力超越经典超级计算机,这一科技成果让中国科学家__________。(选词填空)(1 分)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序号)(10 分)
1.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 乱哄哄的人群里,大家叫嚷着起哄,没有人愿意向他伸出援手。
B. 风中的小树似乎在和我们打招呼,又好似在挽留我们,不愿我们离开。
C. 海水淹没了甲板,这艘船眼看着就要沉没了,船上的人没有不害怕的。
D. 他是个倔强的人,不能勉强他做不愿做的事,否则会激起他强烈的反抗。
2. 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①不要到了冬天才____发现春天的美丽。
②他____地坐在凳子上,耷拉着脑袋,默默地哭泣着。
③侦察兵____扑过去,摁住了敌军的哨兵。
④前些天还暖和得如同阳春三月,今天清早,天气____变冷,空中布满了铅色的阴云。
A. 猛然 颓然 恍然 骤然 B. 猛然 恍然 骤然 颓然
C. 恍然 颓然 猛然 骤然 D. 恍然 骤然 猛然 颓然
3. 下面句子中的两个省略号依次表示( )和( )。(4 分)
“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
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B. 表示语意的跳跃
C. 表示列举的省略 D. 表示意犹未尽
4.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 “天宫课堂”深受小朋友们喜爱的原因是其上课方式十分有趣。
B. 在学习中,我们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提高成绩。
C. 读经典名著的过程中,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D.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按要求写句子。(3 分)
1. 仿写拟人句。(1 分)
例: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从以下两个场景中选一个,发挥想象,写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2 分)
①第一次上台表演 ②想和好朋友和好
我选_____________(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根据课本内容完成练习。(8 分)
1. 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4 分)
(1)《桥》一文的题目,既指把党员和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感情纽带,也指危难时刻老支书为群众抢得生机的希望桥,还指老支书和儿子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生命桥。 ( )
(2)《爱的教育》是加拿大作家亚米契斯的日记体小说,原名《心》。 ( )
(3)《金色的鱼钩》通过对人物语言、神态等方面的描写,颂扬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 )
(4)《穷人》是俄国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写的短篇小说,反映了沙皇统治下底层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 ( )
2. 《回乡偶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诗人离家与回乡的时间相隔之久,其中蕴藏着的浓浓乡愁,让人慨叹。我还积累了两句表达思乡之情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分)
六、快乐读书吧。(5 分)
1. 六年级(1)班开展“小说阅读月”活动,同学们制作了阅读卡。请你将下面的阅读卡补全。(3 分)
2. 大家正在交流自己阅读小说的习惯。如果你也在场,你会怎么说?请写下你的看法。(2 分)
典典:我在读小说时会留意人物的语言,这能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
华华:我经常关注小说的环境描写,这对突显人物形象也有很大的帮助。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内阅读。(15 分)
桥(节选)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1. 选文第1 自然段中的“冲”“揪”是对老汉的________描写,“凶得像只豹子”是________描写,从中我能体会到___________。(3 分)
2. 选文中老汉的两次“吼”分别站在什么角度?表达情感的对象有什么不同?想一想,试着将下面的导图补充完整。(4 分)
3. 画“~~~”的句子属于________描写,这样写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
4. 选文中,老汉“似乎要喊什么”,联系上下文,揣摩老汉当时的心理活动,想想他可能会喊些什么,展开想象写一写。(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结合全文,作者在最后才点明小伙子是老汉的儿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课外阅读。(16 分)
雪 墙
①99号楼的供暖锅炉在天空第一次飘雪花的时候轰隆启动了,从早晨四点半到晚上九点半一直发出呼呼啦啦的吼声。不时还有一辆卡车碾过楼侧的地面,轰隆隆向锅炉房倾倒黑煤,于是粗大的烟囱冒出的黑烟和着呼呼啦啦的吼声,随西北风压向99 号楼。
②供暖几天后的一个晚上,99号楼二十几家的防盗门被人一一敲响了。这个露着七分微笑三分乞求的敲门人是新搬来的101,他起草了一份状纸,要起诉供热公司的供暖房噪声过大,影响居民生活,要求赔偿损失并改造锅炉降低噪声,请大家在状纸上签名。
③大家都不耐烦,觉得这个已到中年的101是小题大做,都说:忍一忍吧,你是初来乍到,习惯就好了。101不服气,说:“我测过这锅炉声,分贝太高,属于噪声,我们已经受到侵害。我几次打电话到供热公司,他们让我到法庭告去。我们当然应该维护合法权益。”
面对101的理论,99号楼的居民们在哈欠声中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好吧好吧,你就代表咱们告吧。”
④两天后正赶上一场大雪,天寒地冻,99号楼的暖气忽冷忽热起来,随后的一个星期,暖气片干脆变得生冷冰凉。居民们打电话到供热公司询问究竟,供热公司的人答复说:“去问你们同楼的101吧。”
⑤99号楼的居民们听懂了供热公司的弦外之音,纷纷去敲101的门。101听罢歉意地一笑,说:“对不起诸位,但是这个事错的不是我们。供热公司竟然以这种方式报复咱们,咱们更不能让步,这场官司非打不可!”
⑥第二天暖气还是不热,101 室的天花板便咚咚咚地一直响个不停。101 敲开了201 的防盗门。201 赔着笑说:“不好意思,屋里太冷只好跺脚取暖,我下次注意点儿。”等101 走回自己的屋子,天花板上的跺脚声更是一阵紧过一阵。
⑦几天后的一个晚上,99 号楼的居民们突然感觉久违的暖气又回来了,而且比先前还热。锅炉的声音比以前小多了。更让人吃惊的是,居民们当天晚上从本市电视台《热点透视》栏目里看见了101。当夜,各家的防盗门又被101一一敲开。这次他是来送供热公司的赔偿费的。他来到了201户,主人端上热茶,红着脸说:“兄弟,对不起,实在对不起。”101说:“跺脚其实没什么,那几天冷得受不了,我也是直跺脚。”
⑧几天后又下了一场大雪,天亮后,那雪快把99号楼封住了。人们感到很奇怪,要在以往这雪早被101铲走了。被堵在楼道的人们便想起101,只有101有工具。于是人们去敲门,许久没有动静。眼尖的人在门上看见一张纸条:我搬家了,有事请致电101101。落款时间已是两天前。
⑨人们都愣住了。面对眼前这堵半人高的雪墙,大家一时束手无策。
1. 文中加点的“弦外之音”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于“跺脚”的原因,201 表面上说是___________,其实是___________。(3 分)
2. 文章中画“___”的句子是________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3. 请阅读第② ~ ⑦段,抓住关键词句,用简洁的语言梳理小说情节,并分析人物形象。(6 分)
从上图的对比中,你觉得101 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下列关于标题“雪墙”的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2 分)
A. “雪墙”既是指封门的大雪,又暗指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与隔阂。
B. “雪墙”是99号楼的居民们最熟悉的事物,是文章的线索。
C. “雪墙”指雪下得很大,厚得像堵墙,所以才更需要供暖。
D. “雪墙”之所以还存在着,是因为101 没有及时将它铲走。
5. 有三位同学为这篇小说补充了结尾,你最喜欢哪一个?在横线上写出理由。(3分)
①当晚,99号楼的住户开会讨论了三个小时,最后决定向101打电话求救。
②幸亏太阳出来了,雪墙变矮了许多,人们终于可以跨过雪墙了。
③当晚,99号楼住户的防盗门被一一敲响,令人惊奇的是,敲门的人竟是201,他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一大堆铲雪的工具。大家聚集在楼道,半个小时后,雪墙消失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习作。(30 分)
好的故事能引人入胜,好的故事能给人启迪,好的故事能温暖人心……请你也来写一个故事吧!根据下面提供的两组环境和人物,选择一组创编故事。试着写出故事发生的环境,尽可能把情节写得吸引人,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一、1.(1)掀 鲜 (2)废 费 (3)遭 糟
2.(1)咆哮 呻吟 (2)倾听 轰鸣 忧虑 皱纹
二、
1.心惊肉跳 忐忑不安
2.念念有词
3.喜出望外
三、1.B 2.C 3.AB 4.D
四、1.风儿轻唱着歌,唤醒了沉睡的大地。
2.① 我的心像一只疯狂乱撞的小鹿,紧张得快要跳出嗓子眼。我不停地在后台踱步,手心全是汗水,把手中的道具都浸湿了。我的眼睛时不时看向舞台,心里想着:自己上台后会不会忘词或摔倒?万一演砸了同学们会不会嘲笑我?……即便在心里一遍遍地告诉自己要镇定,可双腿还是忍不住颤抖。
② 我偷偷看着好朋友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我想和他说话,但害怕他还在生气,不理我。犹豫再三,我把脚步向前挪了挪,又缩了回来,心里想着:“就去说一声对不起吧……可他要是不接受怎么办?”我咬着嘴唇,一边为之前的争吵而懊悔,一边又担心无法挽回这段友谊。
五、1.(1)√(2)×(3)√(4)√
2.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六、1.小英雄雨来 阿廖沙 爱的教育
2.示例:我读小说时,还会关注情节的发展。情节是故事的灵魂。情节的起伏变化,可以让我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并从中获得启发。
七、1.动作 神态 老汉的不徇私情
2.党员 父亲 人民群众 儿子
3.环境 突出洪水的来势凶猛,营造出危急的形势,衬托出老汉沉着无畏、不徇私情的英雄形象
4.儿子,希望你不要怪我,我们都是党员,我们的责任就是保护人民群众。对不起,儿子!
5.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既塑造了老汉的伟大形象,又体现了深沉的父子之情,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八、1.101的做法得罪了供热公司,因此供热公司把暖气停了 天冷取暖 报复101
2.环境 交代了事情发生的背景,表明99 号楼居民们的生活受到了锅炉房的影响,为下文101 维权埋下伏笔
3.不耐烦 表示歉意,但坚持不让步 惭愧、道歉 用其他住户的逆来顺受与101 的敢于抗争作对比
101 是一个勇于抗争、乐于为他人着想的人,他在自己和邻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怕困难,主动站出来,合理地维护大家的权益;101是一个宽容的人,他在201为跺脚的事向他道歉时,选择了原谅和理解。
4.A
5.我最喜欢③,理由是201 由开始的报复到后来的道歉,说明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和维护合法权益,所以他会主动带领大家清理积雪。
九、思路:写作本文,要结合所给的环境和人物构思故事的主要情节,明确故事所要表现的主题。写故事的时候,要写清起因、经过和结果。情节要生动,注意详略得当。可以采用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多种方法来表现人物形象,还可以运用环境描写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等。
例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