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5-27 20:58: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曲阜师大附中高中2015级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命题人:王敏 审题人:马德才
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60分)
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按规定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第31-60题的相应位置上。每小题2分,共60分。)
31、社日是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有春 ( http: / / www.21cnjy.com )社和秋社之分。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愿望。唐代王驾《社日诗》云:“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社日活动传统主要反映了( )
A.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远 B.农耕经济影响社会生活
C.节日习俗成为传统文化核心 D.节日习俗促进诗歌发展
32、“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形成上述观念的根源 (  )
A.重农抑商政策   B.资本主义萌芽
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D.君主专制制度
33、西汉晁错的《论贵粟疏》载:“商贾大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共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材料强调了( )
A.商人获利的非法性 B.商业发展的危害性
C.重农抑商的必要性 D.以商济农的重要性
34、有学者认为:“中国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的商业革命,第二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其中“明清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包括( )
①江南市镇商业特别发达;②出现了早市和夜市;③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④产生了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35、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了“想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富,男子立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形成“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这主要是由于(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专制制度的衰落
C.西方文明的影响 D.抑商政策的松动
36、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现——两个世界文明会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由此可知( )
A.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
B.“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
C.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D.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
37、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这一“转折”主要是指( )
A.欧洲贸易中心转到大西洋沿岸 B.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
C.农业文明已经转向工业文明 D.欧洲经济发展开始超过亚洲
38、《全球通史》在谈到英国工业革 ( http: / / www.21cnjy.com )命时认为:“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这里的“种种有利力量”不包括( )
A.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工厂的出现
C.圈地运动的工展 D.海外市场的扩大
39、英国学者尼尔 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 )
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下列发生在曲阜社会生活中的现象,不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应用的是( )
A.周末开汽车去南京游玩 B.由曲阜济宁飞机场乘飞机至广州
C.春节时互相打电话问候 D.上网与远方的亲友视频聊天
41、到1900年前后,“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产品可以行销全球,一个地区发生的经济危机
也会很快波及或影响全世界……欧洲市场的萧条,可以引起大西洋彼岸的工人失业;亚洲
人可以在家里享用一个美国人的发明成果。”对这段材料的正确理解是( )
A.欧洲正经历着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 B.“大西洋彼岸”工人失业率较高
C.亚洲的经济发展程度超过美国 D. 以欧美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42、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割断了农业小生产的命脉;这种小生产正在无法挽救地走向死亡和衰落。”对于近代中国来说,这种“割断”的出现,是由于( )
A.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B.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
C.资产阶级发起“实业救国” D.封建主义、官僚资本的挤压
43、据记载:1892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为山西布政使的胡聘之,从省库拨资2万元,购置外国机器,创办了太原火柴局,由于经营困难,1902年把它卖给了山西头等票号商渠本翘,渠本翘又与他人合办并将之更名为“双福火柴公司”。双福火柴公司性质为( )
A.洋务派民用工业 B.洋务派军事工业
C.官商合资企业 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44、《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 http: / / www.21cnjy.com )史料》记载:“华侨爱国心大受鼓舞,国货畅销,仅爪哇一地月销‘飞马’1000箱左右。1912年获利4万余,1913年获利增至10万元,1914年为16万元。业务蒸蒸日上,发展迅速。”对这一现象最恰当的理解是( )
A.甲午战争完全瓦解了国内自然经济
B.国民党政府颁布实业法令保护商品市场
C.倡导国货、振兴实业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增加了经贸总量
45、《剑桥中华民国史》中记载:“当美 ( http: / / www.21cnjy.com )、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中国“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的主要原因在于( )
A.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
B.1929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未波及中国
C.国民政府采取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
D.列强忙于应付经济危机而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46、某位同学用古诗词来形容中国近代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柳暗花明又一村”等。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来形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哪一时期的状况最为贴切( )
A.19世纪六七十年代 B.甲午中日战争后
C.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 D.中华民国初期
47、下图是中国近现代四种经济形式的发展走势示意图,其中3所代表的经济形式是( )
A.洋务企业 B.民族资本企业
C.外国资本企业 D.官僚资本企业
48、“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的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为此中共中央( )
A.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B.推行农业合作化运动
C.发起了大跃进运动 D.推广联产承包责任制
49、1957年12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丰收再丰收,跃进再跃进》的社论,提出争取在十五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把我国各种主要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到世界上最高的水平。由此可知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
A.全国掀起了“大跃进”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农业生产获得了丰收 D.“左”倾思想在不断发展
50、1980年12月,我国颁布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执照。这表明( )
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 D.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
51、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徐勇说,农村改革的这30年,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78—1988年的黄金十年……第二阶段1988—2002年的曲折十五年……第三阶段:2003—2007年的历史跨越五年……三个阶段都有一些相应的关键词,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一五计划” “信用卡” “互联网”
B.“合作社 ” “包产到户 ” “ 上山下乡”
C.“三大改造” “国企改革” “市场经济体制”
D.“家庭联产承包 ” “民工潮 ” “新农村建设”
52、90年代初,国务院放开了国家管理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737种生产资料和交通运输价格中的648种,同期也放开了国家管理的农产品收购60种价格中的50种。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
A.南方谈话与十四大召开 B.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C.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重新启动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
53、“如今的计委(国家计划委员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院(位于北京城西三里河)已有几分落寞,冬天感觉更是如此,在灰色的天空和枯萎的树枝映衬下,苏式老楼越发显得破败,很多窗户已没了玻璃,用塑料编织袋勉强堵上。”(据北京晚报2013年3月2日)计委大院的落寞,是由于( )
A.中苏关系恶化 B.计划经济彻底退出舞台
C.中美关系正常化 D.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54、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对外开放的沿海、沿边、沿江、沿路的“四沿战略”。其中“沿江”战略的目标是推动长江流域的全面开放,以贯通东西,辐射南北。据此判断,实施“沿江”战略的龙头举措是( )
A.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 B.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C.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 D.开放长江三角洲地区
55、1912年秋天,一位年轻人怅然若失地在其照片的背面留下题识:“壬子秋八月,将欲剪发(辫),故用大镜照后影,以留纪念。八月初三日即新历九月十三日拍于劝业场楼之丽
芙照像馆。”这实质上反映了( )
A.剪辫易服难以推广 B.统精华悉心保留
C.传变革心态新旧杂陈 D.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56、《放足歌》:“玉龄女子哭吞声,哭向床前问慈母。母亲爱儿自孩提,如何缚儿如缚鸡。儿足骨折儿心碎,昼不能行夜不寐。邻家有女已放足,走向学堂去读书。”这种现象出现于( )
A. 鸦片战争之后 B. 洋务运动之后
C. 戊戌变法之后 D. 辛亥革命之后
57、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
样的竹枝词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 )
A.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B.新式交通工具并未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
C.新式交通工具冲击了传统伦理观念 D.人们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
58、《上海社会现象》记载:“自脚踏车风行沪地,初唯一二矫健男子取其便捷,互相乘坐,近则闺阁中人,亦有酷喜乘此者。每当那个马路人迹略稀之地,时有女郎三五,试车飞行,燕掠莺梢,钗飞鬓颤,颇堪入画。”从这段材料不能得出的信息是( )
A.西方文明冲击了国人传统观念 B.新式交通工具传人中国
C. 男尊女卑的旧观念已经消除 D.近代上海女性追求时尚
59、1933年初,美国已经有半数银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倒闭,完全失业人数达到1500万——1700万人。还有许多人处于半失业状态,这表明30年代大危机( )
A、波及范围广 B、持续时间特别长
C、破坏性特别大 D、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60、阿诺德.汤因比曾这样说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思考并坦率地讨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任何作用的可能性。”他说这句话的背景是( )
A.“冷战”局面开始形成 B.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C. 殖民体系开始瓦解 D.经济危机的严重破坏
第Ⅱ卷(非选择题 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1、农业是社会发展与和谐的基础。有人说,如果你不了解中国农业的发展问题,你就不能理解中国历史。阅读以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范成大的诗句“朱门巧夕沸欢声,田舍黄昏静掩扃。男解牵牛女能织,不须徼福渡河星”。
(1)材料一反映出古代中国的经济主要生产方式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种生产方式的基本特点?(5分)
材料二 有人说过去搞社会主义改造,速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太快了。我看这个意见不能说一点道理也没有。比如农业合作社,一两年一个高潮。一种组织形式还没巩固呢,很快又变了。从初级合作社到普遍办高级社,都是如此。如果稳步前进,巩固一段时间再发展,就可能搞得更好些。1958年大跃进时,高级社还不巩固,又普遍搞人民公社,结果六十年代初不得不退回去。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中的什么问题?1958年以来,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开展的错误运动是什么?造成了什么不利影响?(8分)
材料三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安徽,中国领导阶层开始了叫“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3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在私人和集体之间划分收入已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3)材料三所说的我国农村生产关系方面怎样的变革?它是否意味着从所有制上否定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什么?(5分)
材料四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合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可以肯定,只要生产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个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4)材料四评论农村政策的基本着眼点是什么?(2分)
2、 阅读材料,理解近现代中国工业化的进程。(20分)
材料一 洋务派开办军事工业 ( http: / / www.21cnjy.com ),加之外资工业扩大,煤炭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进口量迅速扩大,供求关系紧张,价格昂贵,成为洋务军事工业的一大经济负担。1867年,曾国藩向清廷提出:“挖煤一事,借外国开挖之器,兴中国永远之利,似尚可试办。”l872年,李鸿章进一步强调若能自开煤矿,则“洋煤不阻自绝,船、厂亦应用不穷”,与塞满卮、求富强“殊有关系”。l874年,李鸿章、沈葆桢重提“开采煤矿,以济军需”。l875年,清廷放弃开采煤矿的禁令,允许试办机器采煤业。于是,出现了兴办民族煤矿企业的热潮。
1875—1884年洋务派创办煤矿企业状况(部分)
企业名称 开办年份 停办年份及原因 创办人
直隶磁州煤矿 1875 1883 退股 李鸿章
湖北兴国煤矿 1875 1879 经费无着 盛宣怀
台湾基隆煤矿 1876 1892 亏损 沈葆桢
直隶开平爆矿 1878 李鸿章
徐州利国驿煤铁矿 1882 1886 亏损 胡思燮
--据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第三卷“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1)根据材料一分析当时兴办煤矿企业热潮出现的主要原因,(6分)概括这些企业的经营状况。(4分)
材料二 19世纪下半叶,中国近代工业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开始缓慢起步。……1912年至1920年中国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13.4%,1923年至1936年为8.7%。
——摘编自刘佛丁《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
1921—1937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平均增长速度(%)
年份 日 英 美 法 德
1921—1929年 3.0 1.7 4.3 9.4 7.1
1930—1937年 9.9 2.7 0.7 —3.9 —0.3
——摘自任文侠等《日本工业现代化概观》
(2)根据材料二,指出民国成立至抗战爆发前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6分)
材料三 1955年10月,武汉钢铁厂在武汉市东郊长江南岸破土动工,1958年9月建成投产。2011年,汉阳铁厂遗址保护性改造工程启动,原址上将建设一座博物馆,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基地。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建设武汉钢铁厂的历史背景。(4分)
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2015级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历史参考答案
选择题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B C B C A A B B A D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D B D C C D B B D D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D A D A C D C C C D
二、材料题
1(1)小农经济;(1分)一家一户为单位,自给自足,男耕女织(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任答其中2点得4分)
(2)忽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片面追 ( http: / / www.21cnjy.com )求生产的高水平、高速度。(2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2分)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的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4分)
(3)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没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在所有制上否定社会主义公有制。(1分)因为它是在保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让农民获得了生产分配的自主权。(2分)
(4)基本着眼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分)
2(1)原因:洋务派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等 ( http: / / www.21cnjy.com )困难的需要;洋务派认识到自开煤矿的重要性;清政府政策转变,允许试办机器采煤业。(6分) 状况:由官方主导,多数经费不足,经营不善,存在时间短。(任答2点4分)
(2)特点:中国工业得到较大发展;增长速度超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1点1分2分)
原因:辛亥革命扫除障碍;政府鼓励兴办实业;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任答2点4分)。
(3)背景: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始有计划的经济建设,1953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以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任答2点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