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动物的类群 (二)能力提优卷 (含答案)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2 动物的类群 (二)能力提优卷 (含答案)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4-17 16:48: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 动物的类群 能力提优(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下列关于鲫鱼能够在水中自由嬉戏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侧线能感知水流方向
B.没有脊柱,身体柔软
C.用鳃进行气体交换
D.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小游泳时的阻力
2.盲高原鳅的眼睛高度退化,用鳃呼吸,体表光滑无鳞,具有鳍、侧线和许多触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它适于在黑暗环境中生活
B.它靠侧线和触须感知水体变化
C.它的体表光滑裸露,有利于在洞穴中钻行
D.它的体表无鳞,一定不属于鱼类
3.下列各项中,都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  )
A.海龟、鳄鱼 B.河马、中华鲟
C.河蟹、河虾 D.大鲵、蟾蜍
4.白唇树蜥,俗称箭鬃马,是鬣蜥科树蜥属的爬行动物,被称为“中国最漂亮的蜥蜴”,其身体颜色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下列关于白唇树蜥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在陆地上产卵
B.卵外有坚韧的卵壳
C.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
D.具有冬眠的习性,以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
5.自然界有很多“鱼”。从科学角度分析,娃娃鱼、鲸、鲫鱼、鳄鱼分别属于 (  )
A.两栖动物、鱼类、鱼类、爬行动物
B.两栖动物、哺乳动物、鱼类、鱼类
C.鱼类、鱼类、鱼类、爬行动物
D.两栖动物、哺乳动物、鱼类、爬行动物
6.8700多年前的“贾湖骨笛”在央视《国家宝藏》的节目现场被吹响。骨笛由内部中空、轻而坚固的长骨钻孔、精磨而成。下列哪种动物的骨骼可能适合用来制作骨笛 (  )
A.蜥蜴 B.鹫鹰
C.猕猴 D.乌龟
7.下图是家鸽的呼吸系统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②和③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B.气体进入体内的途径是①→②→③
C.①是气管,②是肺,③是气囊
D.家鸽吸气和呼气时都可以进行气体交换
8.下列成语中提及的两种动物,均为哺乳动物的是 (  )
A.[鸡][犬]不宁
B.指[鹿]为[马]
C.[虎]头[蛇]尾
D.沉[鱼]落[雁]
9.下列对动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描述,错误的是 (  )
选项 结构 功能
A 鸟的体内有气囊 飞行时可增加气体交换的面积
B 蜥蜴的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 可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C 青蛙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 可辅助肺呼吸
D 虎的牙齿有分化 可提高摄取食物和消化食物的能力
10.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哺乳动物是脊椎动物中最高级的一个类群
B.生殖方式为胎生,幼崽依靠母乳喂养长大
C.哺乳动物都是恒温动物
D.哺乳动物的体表都被毛,靠体表的皮毛维持体温
11.下图为鱼在水中呼吸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不断地由口吞入水,这是鱼在呼吸
B.鱼用③鳃呼吸,鳃丝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C.血液流经鳃时,与水发生气体交换
D.与①处相比,④处的水中氧气增多
12.水族馆里的水生动物多种多样,可谓“鱼龙混杂”。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
①娃娃鱼 ②甲鱼 ③海马 ④鳄鱼 ⑤鲍鱼 ⑥中华鲟 ⑦鲸鱼 ⑧章鱼
A.①③——两栖动物 B.②④——爬行动物
C.⑤⑧——鱼类 D.⑥⑦——哺乳动物
13.下图是比较三种动物特征的示意图,其中交叉部分[1]表示 (  )
A.体内有脊柱 B.卵生
C.体温恒定 D.用鳃呼吸
14.下列有关生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海马、带鱼、鲨鱼、鲫鱼、中华鲟都属于鱼类
B.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就是两栖动物
C.所有的哺乳动物都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
D.能在空中飞行的动物一定是鸟类
15.下列关于不同动物的结构及其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鲫鱼的尾鳍不仅能产生前进的动力,还能控制前进的方向
B.青蛙的皮肤和肺部密布毛细血管,可进行气体交换
C.兔的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体温恒定
D.家鸽每呼吸一次就在肺和气囊中各进行了一次气体交换,此为双重呼吸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6.(5分)下图依次表示家鸽、鲫鱼、青蛙、大熊猫四种动物,请据图回答问题:
(1)A类动物多数能飞翔,与其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特征有,身体呈     型,可以减小飞行时空气的阻力。
(2)B在游泳时,     能控制运动的方向。
(3)C的肺不发达,需要借助     辅助呼吸,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用    呼吸。
(4)D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特点为      。
17.(5分)蜥蜴比青蛙更复杂、更高等,更适于陆地生活,主要表现在:
(1)从身体结构上看,蜥蜴的头部后面有    ,使头部能灵活转动,便于取食和御敌。
(2)蜥蜴的皮肤         (填“湿润光滑”或“干燥粗糙”),表面覆盖       ,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有利于在干燥的陆地上生活。
(3)从呼吸上看,蜥蜴不再依靠皮肤辅助呼吸,完全用    呼吸。
(4)蜥蜴属于    (填“恒温”或“变温”)动物。
18.(5分)在学习了“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后,某同学对鸟类的骨骼特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想通过探究实验来验证“鸟类的骨骼比较轻,有利于飞行”这个结论。请你帮助他完成以下实验设计:
实验材料:麻雀骨、鱼骨、带有刻度的水槽、天平、砝码、烘干机。
(1)作出假设:相同体积的麻雀骨比鱼骨   。
(2)实验步骤:
①在带有刻度的水槽中放入一定量的水,记录刻度。
②将一定量的麻雀骨没入水槽中,记录水面上升的高度,然后将其取出。
③将鱼骨没入水槽中,使水面上升到          ,然后将其取出。
④将两种骨取出放在烘干机内烘干。
⑤将两种骨放在天平上称量并记录。
重复上述5个步骤,对多次实验结果取平均值,比较实验数据。
(3)预测结果:              。
实验结论:麻雀的骨骼比鱼的骨骼轻。
(4)实验过程中重复多次实验并取平均值的目的是                  。
(5)为了进一步验证鸟类的骨骼比较轻,应该如何改进实验  。
19.(5分)“马是奋斗不止、自强不息的象征,马是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代表。”下图为马的外形示意图,请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马是哺乳动物,它的特征是体表被毛,     、     的特点提高了其幼崽的成活率。
(2)马是草食性动物,与狼等肉食性动物相比,在牙齿分化上的不同点是没有    。
(3)马的呼吸器官是    。
(4)马具有高度发达的        和感觉器官,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的环境变化,对环境的复杂多变能及时作出反应。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B D D C D B D B
9 10 11 12 13 14 15
A D D B A A D
1.B 解析:鱼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B项错误。
2.D 解析:盲高原鳅的眼睛高度退化,适于在黑暗环境中生活,A项正确。盲高原鳅有侧线和许多触须,能感知水体变化,B项正确。盲高原鳅的体表光滑无鳞,有利于在洞穴中钻行,C项正确。盲高原鳅的身体呈流线型,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D项错误。
3.D 解析:海龟、鳄鱼属于爬行动物;河马属于哺乳动物,中华鲟属于鱼类;河蟹、河虾属于节肢动物;大鲵、蟾蜍属于两栖动物,D项符合题意。
4.C 解析:白唇树蜥属于爬行动物,在陆地上产卵,卵外有坚韧的卵壳,A项、B项正确。白唇树蜥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C项错误。白唇树蜥属于变温动物,体温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具有冬眠的习性,D项正确。
5.D 解析:娃娃鱼的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属于两栖动物;鲸用肺呼吸,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鲫鱼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鳄鱼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用肺呼吸,属于爬行动物。综上所述,D项符合题意。
6.B 解析:鸟类的骨骼轻、薄、坚固,有的骨愈合在一起,可见鹫鹰的骨骼适合用来制作骨笛,B项符合题意。
7.D 解析:③肺能进行气体交换;②气囊可辅助肺进行双重呼吸,没有气体交换的功能,A项错误。气体进入体内的途径是①气管→③肺→②气囊,B项、C项错误。家鸽吸气和呼气时都能进行气体交换,这样的呼吸方式叫作双重呼吸,D项正确。
归纳总结 各种动物的呼吸器官或呼吸方式的比较
动物类群 呼吸器官或呼吸方式
环节动物 无专门的呼吸器官,通过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
软体动物 用鳃呼吸
节肢动物 用气管或鳃呼吸
鱼类 用鳃呼吸
两栖动物 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爬行动物 用肺呼吸
鸟类 用肺呼吸,气囊能辅助呼吸
哺乳动物 用肺呼吸
8.B 解析:鸡属于鸟类,犬属于哺乳动物,A项不符合题意;鹿和马都属于哺乳动物,B项符合题意;虎属于哺乳动物,蛇属于爬行动物,C项不符合题意;鱼属于鱼类,雁属于鸟类,D项不符合题意。
9.A 解析:鸟的气囊具有辅助肺呼吸的功能,但不能进行气体交换,A项错误。蜥蜴属于爬行动物,其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可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B项正确。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C项正确。虎属于哺乳动物,牙齿的分化可提高摄取食物和消化食物的能力,D项正确。
10.D 解析:并不是所有哺乳动物的体表都被毛,如鲸,D项错误。
11.D 解析:鱼终生生活在水中,观察活鱼时可以看到鱼的口和鳃盖后缘有交替张合的现象,这是鱼在呼吸,A项正确。鱼的呼吸器官是③鳃,鳃主要由鳃丝构成,里面含有大量的毛细血管,B项正确。当水由口流入,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中的氧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则由鳃丝进入水中,完成气体交换,C项正确。与①鱼口处的水相比,④鳃盖后缘处的水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D项错误。
12.B 解析:①娃娃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属于两栖动物。②甲鱼和④鳄鱼的体表覆盖角质的甲或鳞片,用肺呼吸,大多数种类在陆地上产卵,卵外有坚韧的卵壳,属于爬行动物。③海马和⑥中华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⑤鲍鱼和⑧章鱼的身体柔软,体表有外套膜,属于软体动物。⑦鲸鱼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综上所述,B项正确。
13.A 解析:[1]表示金鱼、白鲸和家鸽共有的特征,即体内有脊柱;[2]表示金鱼和家鸽共有的特征,即卵生;[3]表示金鱼和白鲸共有的特征,即生活在水中;[4]表示白鲸和家鸽共有的特征,即体温恒定。因此,A项符合题意。
14.A 解析:海马、带鱼、鲨鱼、鲫鱼、中华鲟都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A项正确。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的动物,B项错误。哺乳动物一般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但哺乳动物中的鸭嘴兽的生殖方式为卵生,C项错误。哺乳动物中的蝙蝠也能在空中飞行,可见,会飞行的动物不一定是鸟类,D项错误。
15.D 解析:家鸽每呼吸一次,要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气囊只能储存气体,不能进行气体交换,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6.(1)流线 (2)尾鳍 (3)皮肤 鳃 (4)胎生、哺乳
17.(1)颈 (2)干燥粗糙 角质的鳞片 (3)肺
(4)变温
18.(1)轻 (2)步骤②记录的高度 (3)相同体积的麻雀骨比鱼骨轻 (4)减小误差,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5)选取不同的鸟类骨骼与鱼类骨骼进行比较(合理即可)
19.(1)胎生 哺乳 (2)犬齿 (3)肺 (4)神经系统
(

1
页 共
1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