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评测练习
一、选择题
1、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 ( )
A民主改 B. 政治协商
C.一国两制 D. 民族区域自治
2、当今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之所以能出现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局面,主要得益于(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 民主改革 B. 民族区域自治
C. 一国两制 D. 西部大开发
3、新中国建立后,实现了少数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族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改变了少数民族地区的落后面貌,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www.21-cn-jy.com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B. “一国两制”的实践
C. 土地改革的进行 D. 对外开放的实行
5、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之一。下列做法有利于民族团结的是 ( )2·1·c·n·j·y
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 ②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
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在国家机关统一使用汉字与普通话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B.在所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
C.实施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领导 D.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
7、一些外国学者认为,我国的一项政策是对多民族国家政策模式的发展创新,是独特的“中国经验”。这一政策指的是( )2-1-c-n-j-y
A. 土地改革 B. 民族区域自治
C. 三大改造 D. 改革开放
二.材料题
《爱我中华》中唱到:“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21cnjy.com
8、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主要实行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1分)
9中国成立了哪些民族自治区?
10是以什么方式实现解放的?为加快西藏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发展,党和政府组织修建了一条“神奇的天路”,这条“天路”是指什么?请你为西藏的进一步繁荣发展献计献策?
11十年来,达赖集团在反动势力和藏独分子的支持下,从事了大量的分裂祖国的活动”,你如何看待达赖集团的这种分裂行为?21教育网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点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国内各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的建议。这个建议,体现了各民族的共同心愿,受到各民族的热烈欢迎。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等。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由此可以看出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制度.
【点评】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所以答案是B。
3.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建国后的民族政策。
【点评】结合所学可知,民族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域自治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有利于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地区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故选A项。 21·世纪*教育网
4. 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民族团结。
【点评】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惯是对民族独特性的尊重,这份尊重有利于赢得各民族对彼此的好感,利于民族团结,故①正确;②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有利于平衡地区经济,缩小贫富差距,提高各民族生活水平,利于民族团结,故②正确;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尊重了民族之间的差别,增加了各民族的权利和自由,体现出我国对各民族发展的尊重和重视,有利于民族团结,故③正确;④在国家机关统一使用汉字与普通话是为了减少沟通障碍,提高办公效率,并不会对民族问题产生直接影响,故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故选A。21·cn·jy·com
5.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相关知识,属理解层面的要求,有一定难度。
【点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民族区域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治制度实施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领导,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有利于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在少数民族群众聚居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不是在所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故理解不正确的为B项。www-2-1-cnjy-com
6.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点评】解答本题,我们需要从题文中提取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效信息——“我国的一项政策是对多民族国家政策模式的发展创新”。根据这一信息,我们可以判断出这一政策与民族有关。根据教材知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党和中央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策。由此可见,B项答案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B 21*cnjy*com
8.答案:民族区域自治
【解析】本题考查了民族区域自治的相关史实,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应用和识记。
9.答案: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
【解析】本题考查了民族区域自治的相关史实,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应用和识记。
10.答案: 青藏铁路。献计献策:发展科技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育;发挥区域优势,发展地方经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中央政府和发达区域加大对西藏的帮助扶持力度等等。
【解析】本题考查了民族区域自治的相关史实,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应用和识记。
11. .答案:责破坏祖国统一的行为。
【解析】本题考查了民族区域自治的相关史实,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应用和识记。
初中历史试卷第2页,共3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4张PPT)
1.掌握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
2.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3.识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史实。
自学提纲
1.我国的民族总体特点如何?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的民族政策是什么?
3.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
4.我国建立了哪几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5.新中国成立后,针对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实行什么政策?成果如何?
哪些地区居住的少数民族比较多
分布特点:形成以 族为主体的
的格局
民 族:中国共有 个族,
其中少数民族 个。
民族关系: 、 的关系 。
56
55
相互依存
不可分离
汉
大杂居
小聚居
我国
民族
总体特点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对少数民族实行了什么政策?
坚持什么原则?
实施状况如何?
实施该政策有什么意义?
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由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状况:现已建立 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 、 等。
实施民族区域自治
原则:国内各民族 。
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对
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
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
制度。
一律平等
5
自治州
自治县
民族平等
祖国统一
民族团结
自主学习
我国已建立了哪几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族
自治区
1955年10月1日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9年10月25日
内蒙古自治区
1947年5月1日
西藏自治区
1965年9月9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年3月5日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各地区政治、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
这一政策取得了什么成果?
川藏公路
新
藏
公
路
青藏公路
三、各民族共同发展
政治方面
西藏地区民主改革
经济方面
内蒙古自治区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国家商品粮基地
我国第二大橡胶基地
经济政策
农奴主怕农奴逃跑,
强迫农奴带着锁链劳动。
这是一个带着镣铐的农奴,
赤身裸体干活
民主改革前,次尼是一名农奴,如今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养花是这位老人的最大爱好
新疆旧貌
新疆新貌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说出图示省份你所知道的西部大开发工程或项目
西气东输
三、各民族共同发展
西藏:我国重要牧区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国家商品粮基地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我国第二橡胶基地
成果:
小结: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背景: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格局
提出:筹建新中国时
内容: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自治区,由当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驶自治权利。
意义: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政治制度,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
二、各民族共同发展
西藏:我国五大牧区之一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国家商品粮基地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第二大橡胶基地
西部开发战略:带动了西部少数民族的大发展
高山族 满族
布依族 朝鲜族
苗族 壮族
瑶族 侗族
彝族 维吾尔族
回族 藏族
1.下列关于我国少数民族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靠、不可分离的关系
③在长期的历史交往中,逐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④在1954年制定宪法时,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是( )
A.区域内的人口和面积 B.当地民族当家作主
C.走社会主义道路 D.在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下
巩固练习
D
C
3、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
4、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的问题上应坚持( )
A.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B,实施经济特区的政策
C,实行完全自治的模式
D.实施大力开发西部资源的政策
B
A
考考你
泼水节是哪一少数民族的重大节日?
马头琴是哪个民族的拉弦乐器?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阿拉木汗》
《阿诗玛》
《弦子舞曲》
蒙古族
维吾尔族
彝族
藏族
下列歌曲属于哪些少数民族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11课民族团结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2、掌握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内容和意义。
3、了解少数民族的发展状况,知道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带来的新气象。
过程与方法:
1、组织学生收集和整理有关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的资料。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方法。
2、通过学习教材中的插图,使学生学会从历史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的,分析历史史实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使命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重点与难点】
重点: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创设情景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共同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爱我中华》。这首《爱我中华》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国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歌,每当听到这首优美的旋律,我们都能深深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民族团结》一课。21教育网
二、学习新课: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1.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的特点
提问:(1)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占主体,少数民族有55个。在全国总人口中汉族占92%,少数民族占8%。www.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
A.中国历史上长期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统。
B.各民族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于合作互助,不适合分离的民族关系。
C.近代以来,各民族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形成了相互离不开的政治认同。21·cn·jy·com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各少数民族聚 ( http: / / www.21cnjy.com )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一九五四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2·1·c·n·j·y
(学生读图找到我国设立的自治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优越性有哪些?
启发学生发言:民族区域自治是在中央人民政府 ( http: / / www.21cnjy.com )统一领导之下的,是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呢?少数民族有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利,这能起到什么作用呢?更好地照顾到本民族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二)、各民族共同发展
1.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础产业发展
提问:青藏、川藏、新藏等公路是什么时期修建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学生观看川藏公路图片)
2.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出示西藏民主改革前后的图片说明西藏地区民主改革前后发生的巨大变化)
3.发展农牧业经济,加大改 ( http: / / www.21cnjy.com )革的力度((引用伊利、蒙牛、鄂尔多斯等少数民族聚居区著名商标说明当地经济的发展,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容易产生共鸣。)
提问: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面临着什么发展机遇?(国家1999年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提问:西部大开发作为一项重要的发展政策,你们知道它在哪些省市自治区进行、为什么实行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有哪些重点的项目吗? 21·世纪*教育网
(学生根据课前预习和时事知识回答西部大开放的有关内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
4.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以孔繁森的事例说明,并根据54页“动脑筋”提问:从孔繁森的先进事迹中,说说他有哪些高贵品质值得提倡,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www-2-1-cnjy-com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如忠诚党的事业,关心人民疾苦,不顾个人得失等。)
三、课堂小结拓展
同学们,学完了这一课,想一想:我们能为民族团结做些什么?如何与少数民族同学相处?
(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入手回答,教师 ( http: / / www.21cnjy.com )总结:如尊重少数民族同学的生活习惯、遇到少数民族节日应向他们表示祝贺、不做有伤少数民族同学宗教信仰的事情等)
四、当堂达标
1.下列关于我国少数民族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①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靠、不可分离的关系
③在长期的历史交往中,逐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④在1954年制定宪法时,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是( D )
A.区域内的人口和面积 B.当地民族当家作主
C.走社会主义道路 D.在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下
3、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B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
4、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的问题上应坚持( A )
A.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B,实施经济特区的政策
C,实行完全自治的模式
D.实施大力开发西部资源的政策
五、教学反思:
《民族团结》,主要介绍了两个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财力、物力和人力上给予支持,使少数民族地区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大发展的新气象。21cnjy.com
就本节课的教学中的得与失做一下回顾:
第一,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掌握课本中提供的基础的历史信息。
第二,把课堂中的大量时间交给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让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通过一些教学活动,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在老师的引导下加深了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5 页)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