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钠及其化合物 课件 (共21张PPT) 高中化学 人教版(2019) 必修 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1 钠及其化合物 课件 (共21张PPT) 高中化学 人教版(2019) 必修 第一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4-17 22:01: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2019人教版必修一
钠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
2、从分类角度认识钠,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
钠与氧气、钠与水的反应。
3、从实验探究角度认识钠,培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
1、从原子结构角度认识钠,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
素养目标
重难点
知识目标
2、了解钠的存在和用途。
1、掌握钠的重要性质,认识钠是一种活泼金属。
前置作业:温故知新
3、写出金属活动顺序表。
1
2
3
2、利用树状分类法对钠进行分类并书写铁与氧气、盐酸、硫酸铜反应的方程式
1、画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思维模型1:结构决定性质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思维模型2:类别决定通性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思维模型3:实验探究个性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最外层1个电子,易失电子,应有强还原性
属于金属单质,
应有金属通性
均为金属,但活泼性不同,应通过实验探究论证。
建立思维模型
预测钠的化学性质
1.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钠在反应中的作用。
2.从还原性强弱的角度描述钠的性质
3. 对照铁的性质写出体现钠的化学性质的三个化学方程式。
分组讨论:
规范+细心=安全
实验2-2将干燥的坩埚加热,切取绿豆大小的钠,迅速投到热坩埚中,加热片刻,待钠融化后撤掉酒精灯,观察现象。
实验2-1用镊子取一小块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去一端的外皮,观察钠的光泽和颜色,并注意新切开的钠表面发生的变化。
实验探究一:钠与氧气反应
1.不要用手直接接触钠单质,而要用镊子夹取!
2.应用滤纸将煤油吸干。
3.不要近距离俯视坩埚!
4. 一定要取绿豆大小的钠粒!
5.剩余钠块放回原瓶。
注意事项:
规范+细心=安全
实验探究一:钠与氧气反应
常温与氧气?
加热与氧气?
问题驱动
证据推理
结论认定
钠的熔点?
钠的色态?
钠的保存?
钠的硬度?
1.实验2-1现象
2.实验2-2现象。
小组汇报:
规范+细心=安全
实验探究一:钠与氧气反应
生成氧化钠
迅速变暗
常温与氧气?
生成过氧化钠
剧烈燃烧得淡黄色固体
加热与氧气?
问题驱动
证据推理
结论认定
钠的熔点?
钠的色态?
钠的保存?
钠的硬度?
加热熔化
光亮的银白色金属迅速变暗
煤油中
能用小刀切割
较低
钠极易与氧气反应
与空气中某些成份反应
硬度小
小结
______色、具有___________硬度______熔点________
密度__________________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延展性。
一.钠的物理性质
ρ 水>ρ钠> ρ煤油
银白
金属光泽


二.钠的化学性质
1、钠与O2反应
①常温,4Na+O2===2Na2O(白色固体)
②加热,2Na+O2===Na2O2(淡黄色固体)
2、钠与盐酸反应
2Na+2HCl===2NaCl+H2↑
3.化学反应条件是可以控制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1.钠和铁都能与氧气反应,钠更剧烈复杂,说明钠铁都有还原性,但钠的还原性更强---共性和差异。
2.相同的反应物,条件不同产物不同---变化的观念。
概括归理
实验探究:Na和CuSO4溶液反应
实验现象:
Na浮在水面上
Na四处游动
发出嘶嘶响声
Na熔化成一个小球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思考】和预想的现象一样吗?为什么?
烧杯中加入一些硫酸铜溶液,加入绿豆大小的钠,观察现象
实验探究二:钠与盐溶液反应
【讨论预测】从物质的组成及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
预测钠与水反应的生成物:
实验探究:钠与水的反应
烧杯中加入一些蒸馏水,滴入几滴酚酞,加入绿豆大小的钠,观察现象。
NaOH和H2
实验探究三:钠与水反应
生成了什么气体?
反应有无气体生成?
反应放热还是吸热?
钠的密度?
问题驱动
证据推理
结论认定
实验探究三:钠与水反应
还生成了什么物质?
氢元素化合价降低生成氢气
钠元素化合价升高
生成了什么气体?
反应生成气体
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响
反应有无气体生成?
反应放热且钠熔点低
钠熔化成小球
反应放热还是吸热?
密度比水小
浮在水面上
钠的密度?
问题驱动
证据推理
结论认定
实验探究三:钠与水反应
生成氢氧化钠
酚酞变红
还生成了什么物质?
2Na+2H2O=
1、写出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2、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情况
失2e-
得2e-
2Na++2OH-+H2↑
[练习]
实质: 与水电离出的少量H+反应
2Na+2H2O+CuSO4=Na2SO4+H2↑+Cu(OH)2↓
2Na+2H2O=2NaOH+H2↑
2NaOH+CuSO4= Na2SO4+Cu(OH)2↓
总反应式:
解决问题:实验探究二:钠与盐溶液反应
金属钠与CuSO4溶液反应没有生成Cu的可能原因分析。
浮 熔 游 响
蓝色沉淀
小结
3、钠与H2O反应
2Na+2H2O=2NaOH+H2↑ 浮、熔、游、响、红
4、钠与CuSO4反应
2Na+2H2O=2NaOH+H2↑ 浮、熔、游、响
2NaOH+CuSO4= Na2SO4+Cu(OH)2↓ 蓝
钠失火不能用水灭火,只能用沙土盖灭---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铁和水不易反应,说明钠的还原性更强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氧化还原和离子反应理论指导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钠先与水反应生成碱,碱再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高压钠灯
冶炼某些金属
钠 的 用途
三、钠 的 用 途
原子反应堆导热剂
TiCl4+4Na
700-8000C
Ti+4NaCl
钠的强还原性
Na、K合金导热性能好
黄光射程远,透雾力强
化学改变了世界---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观察
实验探究
整合与提升
预测钠的性质
结构
类别
概括归理知识构建
概括归理能力提升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
原子结构
金属活动顺序表
酸的通性
理解与辨析能力
分析与推测能力
归纳与论证能力
探究与创新能力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