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市大村甸镇中心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监测物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市大村甸镇中心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监测物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4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4-17 15:0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祁阳市大村甸镇中心学校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中监测八年级下册《物理》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36分,每小题3分)
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用吸管喝饮料 B.用活塞式抽水机从井中抽水
C.注射器将药液注入人体 D.吸盘式挂钩能紧贴在墙壁上
2.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弹力的是(  )
A.跳高运动员用撑竿跳高 B.跳水运动员踏跳板跳水
C.射箭运动员用弓将箭射出 D.拉长的橡皮筋
3.过春节时贴年画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竖直墙壁上贴长方形年画时可利用重垂线来检查年画是否贴正。如图所示的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不平行,为了把年画贴正,则下列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  )
A.换用线更长的重垂线 B.调整年画,使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平行
C.调整重垂线,使重垂线与年画的长边平行 D.上下移动年画的位置
4.如图,奶茶饮料(未装满)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若将该饮料杯(梯形)倒置过来放在桌面上,则(  )
A.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变大 B.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增大
C.杯内饮料对杯子底的压强减小 D.杯内饮料对杯子底的压力不变
第3题图 第4题图 第6题图
5.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
A.同种液体橡皮膜向左凸出 B.水“悬空”在塑料管中
C.用吸盘搬运玻璃 D.吸盘被压在光滑墙壁上
6.如图所示是炮弹在空中的运动轨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炮弹在空中能往前飞行是由于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B.炮弹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为0
C.炮弹运动到最高点时若所有外力消失,炮弹将保持静止
D.炮弹运动到最高点时若所有外力消失,炮弹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7.如图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它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展现出滑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关于冬奥会的部分比赛项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短道速滑运动员匀速过弯道时运动状态不变
B.被推出的冰壶在水平冰面上减速滑动时受力平衡
C.滑雪运动员的速度越快越难停下,是因为其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D.被击打的冰球由静止开始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8.如图为中国首辆月球车“玉兔”号的图片,下列有关“玉兔”号月球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球车的车轮表面积较大,目的是为了增大对月面的压强
B.当月球车匀速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月球车登月后会失去惯性
D.月球车静止在月球表面时,它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10题图
9.精确地测出大气压强的值的科学家是(  )
A.阿基米德 B.托里拆利 C.帕斯卡 D.牛顿
10.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物体A对B的摩擦力与物体B对A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物体B的重力与地面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物体B的重力与地面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物体A和B之间有可能是光滑的
11.小明沿水平方向推箱子前行,推力为F,如图甲所示。推箱子过程中,其F﹣t和v﹣t的图像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0~3s,箱子受到摩擦力大小为6N B.t=5s时,箱子受到摩擦力大小为3N
C.3~9s,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先变大后变小 D.9~12s,箱子受到摩擦力大小为6N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12.如图所示,一个装有水的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则a点、b点受到水的压强之比为(  )
A.1:5 B.1:4 C.1:1 D.5:1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空2分,满分18分)
13.如图是一只小狗在太阳系不同行星上所受的重力大小。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质量为80千克的探测器登陆火星后所受的重力大小为     牛,质量是     千克。
14.(6分)如图所示,A、B是两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液面相平。若装的是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    pB;若装的是质量不同的同种液体,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    p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A    FB。(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第16题图
15.平原地区的人们到西藏地区容易得“高山病”,主要原因是西藏地区空气稀薄,    较小,潜水员潜入较深的水中容易得“潜水病”,主要原因是液体内部越深的地方,液体的压强越     (选填“大”或“小”)。
16.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美术课设计的水壶,壶嘴和壶身构成了一个简单的     。在解决“如何改进使其装更多水”的问题时,小明在原设计的基础上加高,构成乙图的设计作品。与甲图相比,乙图的设计能否装更多的水?    。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满分28分)
17.(2分)如图所示,物体在斜面上匀速下滑,忽略空气阻力,请画出物体在下滑过程中受到力的示意图(所有力都画到物体重心上即可)。
18.(2分)如图所示,小明用细线系着橡皮擦在水平方向做圆周运动,请在图中画出橡皮擦受到重力的示意图。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19.(8分)课外学习小组在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的关系”实验时,实验数据如下表。
钩码重力/N 0 0.5 1.0 1.5 20.0 2.5 3.0 3.5 4.0
弹簧的长度L/cm 22 23 24 25 26 27 28 28.5 28.6
(1)在图中画出弹簧的长度L与所受拉力F的关系图像。
(2)根据实验数据,你认为用这样的弹簧能制作一个测量范围是     N的测力计,理由是     。
(3)若悬挂物体后,弹簧指针指在25.5cm处那么该物体向下拉弹簧的力是
    N。
20.(8分)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长木板、木块和砝码等器材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如图﹣1,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在木板表面做     运动,记录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如图﹣2,小明在木块上加放砝码,重复(1)中的操作。比较图﹣1、图﹣2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其他条件一定时,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     。
(3)比较图﹣3、图﹣    (选填“1”或“2”)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生活中应用此结论的实例有:    (写出一条即可)。
(4)小明想到自己在做家务时,把被子叠好后拉动,比被子在平铺状态下拉动起来更轻松,于是准备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是否有关。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小明利用力传感器和传送带设计了如图﹣4所示的装置,保持传送带的转速不变进行实验,计算机记录木块平放和侧放时的传感器数据分别如图﹣5、图﹣6(木块平放和侧放时的底面积不同)所示。
①分析图﹣5、图﹣6可初步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     (选填“有关”或“无关”);
②小明发现传感器测得的滑动摩擦力数据不稳定,可能的原因是     ;
③同桌小华认为小明的实验方案不够严谨,为探究“把被子叠好后拉动,比被子在平铺状态下拉动起来更轻松”的原因,小明应该     。(合理即可)
21.(6分)生活处处有物理,小聪用废弃的矿泉水瓶和海绵等器材探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1)实验时,通过观察     来比较矿泉水瓶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
(2)在图甲、乙、丙操作中,观察     两图可知: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完成实验后,小聪在矿泉水瓶侧壁不同高度的地方锥出三个小孔,观察图丁现象,这个小实验可以研究液体的压强大小与     的关系。
四.计算题(共2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9分)
22.(9分)A、B两物体均为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正方体,A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将B物体叠放在A物体上,如图甲所示。若沿水平方向将B物体切去一部分,A对地面的压强与B切去部分的高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A、B物体的边长分别为20cm、10cm。求:
(1)A物体的重力;
(2)B的密度。
23.(9分)如图所示,容器自重5N,底面积S=100cm2,放在表面积是500cm2水平桌面上,内装1.5kg的水,测得水深12cm。求: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
(2)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和压力。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D B C A D D D B D D B
13.306;80。
14.小于;等于;等于。
15.大气压强;大。
16.连通器;否。
三.填空题(共5小题,满分28分)
17.18.
19.(1)如图所示;(2)0~3;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3)1.75。
20.(1)匀速直线;(2)大;(3)1;避险车道铺有碎石;(4)无关;传送带表面的粗糙程度不均匀;将木块更换为软布进行实验。
21.(1)海绵形变程度;( 2)甲 乙;(3)液体深度。
22.解:(1)由图乙可知,当切去高度为物体B的边长10cm时,物体A对地面的压强pA=3000Pa,此时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A的重力GA=FA=pASA=3000Pa×(0.2m)2=120N;(2)由图乙可知,当切去高度为物体B的边长10cm时,物体A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为Δp=4500Pa﹣3000Pa=1500Pa,此时物体B的重力等于物体A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GB=ΔF=ΔpSA=1500Pa×(0.2m)2=60N,
物体B的密度6×10﹣3kg/m3。
答:(1)物体A的重力式120N;(2)物体B的密度是6×103kg/m3。
23.解:(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
(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G=G容+G水=5N+1.5kg×10N/kg=20N;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答:(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1200Pa,压力是12N;
(2)容器对桌面的压强2000Pa,压力为20N。
第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