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一气压带控制下的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郑锡坤 2023-10-23
教学设计
课题 单一气压带控制下的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日期 2023.10.23 节次 第二节
课型 新课 授课对象 高二(2)班
教师 郑锡坤
课标要求和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 运用示意图,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教学目标 【区域认知】在特定的区域环境中,能够分析气候的形成与分布及区域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综合思维】结合真实复杂的情境,能够从气压带和风带角度,多要素综合分析某一气候类型的形成与分布。【地理实践力】能够对现实中的气候问题进行科学的探究,进行正确的分析、评价与决策,提升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了解不同气候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和作用,形成尊重自然、科学利用自然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教学重难点 1.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分析;2.特殊区域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及其成因。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的
导入 1.板画: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图;2.全球气候分布模式图。 读图观察并思考 知识回顾,引入单一气压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新课 单一气压带控制下的气候
一、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规律及成因 展示:全球气候分布图及新加坡的气候统计图 观察、概括、分析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成因 学会描述气候特征,读图归纳分布规律、分析气候成因
二、热带雨林气候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展示:热带雨林气候条件下的植被和土壤景观 观测、思考、分析 掌握热带雨林气候条件下的植被和土壤特点
三、特殊的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及成因 【探究活动】展示:全球气候分布图、非洲气候分布图、非洲地形图、世界洋流分布图 学生思考并分析回答。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知识迁移和分析应用能力。
四、高压控制下的气候类型及特征 1.暖高压控制的地区——气候炎热干燥;2.冷高压控制的地区——气候寒冷干燥。 学生读图感知和思考 举一反三:理解单一高气压控制下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课堂巩固(迁移应用) 提供图文材料,学生思考回答:试从地理位置、地形等角度,解释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不仅面积广,而且发育也最为充分和典型的原因。 学生思考、回答 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综合题解题思路。
板书 单一气压带控制: 单一风带控制:1.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2.热带雨林气候 ⑴ 抓规律: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规律及成因 ⑵ 找特殊:特殊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及其成因 ⑶ 联实际:结合实际运用3.举一反三:单一高压控制下的气候及其成因
2(共19张PPT)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说一说:
在低气压(高气压)控制的地区气流是如何运动的?气候特征如何?
盛行上升气流
水汽容易凝结
降水丰富
气候湿润
盛行下沉气流
水汽不易凝结
降水稀少
气候干燥
由高纬吹向低纬
干燥
温度升高
少 雨
低纬信风带
由高纬吹向低纬
干冷
温度升高
少 雨
极地东风带
由低纬吹向高纬
暖湿
温度降低
多 雨
中纬西风带
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温:由纬度位置决定
降水:低压多雨、西风多雨、
其他少雨
赤道低气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
课时一
读图思考
新加坡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
归纳新加坡的气候特征
尝试用气压带、风带的原理进行解释
全年高温多雨
全年处在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下,
盛行上升气流,高温多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区域认知
热带雨林气候分布
1.描述热带雨林气候在全球范围分布的典型地区。
亚马孙平原、
刚果盆地、
马来群岛
南北纬10°之间
2.总结热带雨林气候大致分布在哪个纬度地带?
刚果盆地
马来群岛
亚马孙平原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气候特征
分布规律
成因
植被
土壤
南北纬10°之间
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盛行上升气流
全年高温多雨
归纳总结
热带雨林
砖红壤
自然景观
森林高大茂密,生物种类丰富,是世界上植物生长率最高的地区,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植物资源。
全年呈深绿色,无明显季相变化。
有数量丰富的藤本、附生植物。常见茎花、板根、绞杀现象。
土壤为砖红壤,全年高温高湿,化学风化强烈,在一些地区可形成厚达数米至十数米的风化壳。
热带雨林地区生物丰富,但土壤却不肥沃?
读图思考
热带雨林气候分布
仔细观察世界气候分布图,赤道附近都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吗?并说明理由。
东非高原和安第斯山脉附近
地势较高,气温低,对流运动减弱,导致降水减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读图思考
热带雨林气候分布
找一找:图中有四处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
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
澳大利亚东北部
巴西高原东南部
中美洲东北部
思考这四处的成因
东澳大利亚暖流
厄加勒斯暖流
墨西哥湾暖流
巴西暖流
来自海洋的信风
+迎风坡+沿岸暖流
在热带雨林气侯区中,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不仅面积最广,而且发育也最为充分和典型;刚果盆地热带雨林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比较明显;马来群岛热带雨林气候具有突出的海洋性特征。
1.试从地理位置、地形等角度,解释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不仅面积广,而且发育也最为充分和典型的原因。(6分)
①位于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终年高温多雨。
②亚马孙平原面积广阔,南北侧为高原,西面是高大的安第斯山脉,平原东面口子向大西洋敞开,利于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从大西洋携带大量的水汽西进,受西部高大山脉阻挡,气流抬升,形成大量降水。从而形成世界上面积最大、发育最为充分和典型的热带雨林区。
在热带雨林气侯区中,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不仅面积最广,而且发育也最为充分和典型;刚果盆地热带雨林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比较明显;马来群岛热带雨林气候具有突出的海洋性特征。
刚果盆地位于非洲大陆内部,距海较远,且地形较为封闭,因此其形成的热带雨林气候大陆性较强。
马来群岛多为岛屿,陆地面积狭小,周围海域广阔,饱受海洋影响,所以形成的热带雨林气候海洋性较为明显。
由于热带雨林气候集中分布区各自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这些地区发育的河流水文特征明显不同。例如,亚马孙河、刚果河和马来群岛的河流,其长度、流量、含沙量等都有各自的特点。
3.分别指出亚马孙河、刚果河和马来群岛河流的水文特征,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亚马孙河
刚果河
马来群岛河流
由于热带雨林气候集中分布区各自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这些地区发育的河流水文特征明显不同。例如,亚马孙河、刚果河和马来群岛的河流,其长度、流量、含沙量等都有各自的特点。
3.分别指出亚马孙河、刚果河和马来群岛河流的水文特征,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亚马孙河、刚果河径流量大且季节变化较小,无结冰期,含沙量小,流速较缓。
马来群岛河流径流量相对较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小,含沙量较小,无结冰期、但流速快。
马来群岛:山地丘陵为主,地势崎岖,河流短小流急,水能丰富。
马来群岛由2万多个岛屿组成,大多数岛屿地势崎岖,平原较少。火山地震活动相当频繁。
拓展延伸
水文要素 特征描述 影响因素
流量 大或小 主要取决于河流的补给量与流域面积的大小
水位 水位变化大或小 主要与河流的补给类型有关:
汛期 汛期出现的时间及长短 主要与河流的补给类型有关。春汛(季节性积雪融水)、夏汛(雨水补给或者高山冰雪补给)、冬汛(雨水补给)
含沙量 大或小 主要取决于流域内的植被状况,
也与地形坡度、地面物质结构及降水强度等有关。
结冰期 ①有或无 ②长或短 主要取决于最冷月均温是否>0℃
有无凌汛 ①有结冰期;②发生在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
流速 快或慢 河流落差大小
拓展延伸
河流的水文特征
高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暖高压控制的地区——气候炎热干燥
高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冷高压控制的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单一气压带控制下的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学案
一、课程要求:
运用示意图,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二、教学环节
一)课前必备知识梳理
1. 在下图中填出各字母代表的气压带、风带名称。
2.说一说:在单一低气压(高气压)控制的地区气流是如何运动的?气候特征如何?
3.从降水角度,各气候类型中成因类似的有?
二)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规律、特征、成因
1.归纳新加坡的气候特征,尝试用气压带、风带的原理进行解释。
2.描述热带雨林气候在全球范围分布的典型地区。总结热带雨林气候大致分布在哪个纬度地带?
3.结合上图归纳完成下表内容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气候特征
分布规律
成因
植被
土壤
三)特殊的热带雨林气候
1.仔细观察世界气候分布图,赤道附近都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吗?并说明理由。
2.找一找:图中有四处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并思考这四处气候的成因。
三、课堂巩固(迁移应用)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P71页活动)
在热带雨林气侯区中,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不仅面积最广,而且发育也最为充分和典型;刚果盆地热带雨林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比较明显;马来群岛热带雨林气候具有突出的海洋性特征。
1.试从地理位置、地形等角度,解释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不仅面积广,而且发育也最为充分和典型的原因。(6分)
2.为什么刚果盆地热带雨林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比较明显;而马来群岛热带雨林气候具有突出的海洋性特征?
四、课堂小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