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平方差公式
一、教学设计理念
根据《课程标准》,数学课不仅是数学知识的学习,更要体现知识的认知发展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探索,在探索中获得对数学的体验与应用。鉴于此,我对本节课的设计流程是:观察发现——归纳验证——应用拓展,以解决问题活动为基础,建立合理的数学训练,使学生在知识获得、过程经历、合作交流上得到提升。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平方差公式》是多项式乘法的后续学习,是自然过渡到特殊形式的多项式的乘法的典型范例,也是学生在初中阶段遇到的第一个重要的公式 。
本节课为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数学”的思想方法、能力素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并且为后面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分式的化简、解一元二次方程、函数等内容奠定了基础。因此,《平方差公式》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
1.会推导平方差公式,说出公式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2.经历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体会“特殊——一般——特殊”的认知规律。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2.从不同角度的探索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情感目标
在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感悟数学美的同时激发学习数学兴趣和信心。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经历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的能力
②学会归纳某种特定类型的乘法,并用简单的数学式子表达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
平方差公式的应用是本节课的重点,平方差公式的推导是学生第一次在整式乘法运算的过程中,探究用简便的方法进行运算,并巧妙利用树形结合的思想实现了用面积恒等式证明公式的正确性,所以平方差公式的推导以及对公式特征的探究是本节课的难点。
三、教法学法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整式的乘法,但在进行多项式乘法运算时,常常会弄错某些项的符号及漏项等问题,学生学习平方差公式的困难在于,对公式的结构特征的理解。本节课关注学生对公式的探索过程,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让学生经历“特例→归纳→猜想→符号表示”的知识发生过程,并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真正理解公式的来源、本质和应用。
学法分析
对于数学的学习来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探求模式、发现规律。只有经过自己的探索,才能真正获得知识,懂得公式的意义,掌握公式的应用。在探索过程中,对学生想到的有效方法都及时给予充分评价。
分组讨论、合作学习,营造互动的学习氛围。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教法分析
在教法与学法上力求创新,采用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启发式、探索式、交流式并用,使整个学习的过程充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体现了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使教法、学法和谐统一,形成由感性到理性认知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教学程序
(一)播放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发现)
多媒体展示一张广场的图片。
美丽壮观的城市广场,是人们休闲旅游的的地方,已经成为现代化城市的一道风景线。某城市广场呈长方形,长为1003米,宽为997米。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出它的面积吗?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学生会直接用乘法得出答案。 1003×997=999991
质疑:有无简便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带着疑问, 进入后面的论证阶段。
(利用这张幻灯片,让学生体现知识源于生活,使学生产生学习新知识的需要)
(二)交流实践,探索新知( 猜想论证)
探究平方差公式
活动一(代数证明)
多媒体展示:
时代中学计划将一个边长为a米的正方形花坛改造成长为(a+2)米、宽为(a-2)米的长方形花坛。你会计算改造后的花坛的面积吗?学生思考计算,完成解题过程并回答以下问题
1.学生会得到式子(a+2) (a-2)=a2-2a+2a-4= a2-4.
2.提问:上面的乘式中两个因式以及它们的乘积有什么特征?
通过提问,鼓励学生积极观察、思考,得出结论。
猜测:(a+b) (a-b)=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本题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平方差公式的代数意义)
活动二(几何证明)
多媒体展示
如图①所示,在边长为a+b,宽为a-b的长方形中,减去一个长为a-b,宽为b(a>b>c)的小长方形,然后把长方形① ②拼接成图②的形状,分别计算它们的面积,你得出一个怎样的等式。
问题:(1)用语言叙述等式. (2)等式有什么特点?(学生交流合作,分组展示成果)
(本题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证明)
活动三 归纳内涵(师生共同总结,形成正确法则。)
平方差公式
1.文字叙述: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等于它们的平方差。
2.字母表示:(a+b)(a-b)= a2-b2
活动四(验证成果)
下面两个多项式的相乘中,哪些可以用平方差公式,哪些不能?①(2x-3y) (3y-2x) ②(-2x+3y) (2x-3y)
③(2x-3y) (2x-3y) ④(2x+3y) (2x-3y)
(本题目的:进一步加深平方差公式的理解与掌握,突破难点)
(三)例题 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享受成果)
(1)(3x+2y) (3x-2y); (2)(- 7+2m2) (- 7+2m2)
(3)(x-1) (x+1) (x2+1)
(通过例题讲解,提高学生运用平方差公式的能力。)
(四)拓展应用,熟练新知:(熟练成果)
课本P111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师生共同评价结果。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小结(收获成果)(畅所欲言,建构和完善认知结构)
1.学习的知识
平方差公式
文字叙述: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等于它们的平方差。
字母表示:(a+b)(a-b)= a2-b2
2.学到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形结合)
3.值得注意的问题
(六)布置作业(巩固成果):课本P112习题12.1第1、2题
(通过这作业题巩固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 板书设计
1003×997(a+2) (a-2)= a2-4.(a+b) (a-b)=____. 平方差公式1.两数的和与这两个数差的乘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2.公式的特点? 例题(1)(3x+2y) (3x-2y); (2)(- 7+2m2) (- 7+2m2)(3)(x-1)(x+1) (x2+1) 小结1.2.3.作业:课本P112习题12.1第1、2题
§12.1 平方差公式
五、板书设计
这样的板书简明清楚,重点突出,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便于比较和记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反思
初中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学中尽量让学生做到数与形的结合。
动手操作又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解决数学知识一个有效方法,同时,探索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可让学生由“要我学”的被动性转变为“我要学”的主动性。
通过实验操作,促进学生变抽象为具体,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了学生创造、归纳、演绎、数学建模的数学素质。
①
②
①
②
图 ②
图 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