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整体教学】冀教版新版一下5.1《用字母或数字表示事物排列的规律》(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整体教学】冀教版新版一下5.1《用字母或数字表示事物排列的规律》(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4-21 15:13:3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探索乐园》单元整体设计
一、单元主题解读
(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
《探索乐园》单元是从数与代数的内容。《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中指出:
1.探索用数字或符号表达简单情境中的变化规律。
2.探索在图形上填数问题中隐含的规律和思考方法。
《课程标准》在“学业要求”中指出:
1.能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发现事物的简单规律,能用字母或数字表示简单规律。
2.能根据图形上给出的数据和要求填数,能解释填数的思考过程和结果,形成初步的推理意识。
(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
“探索乐园”共安排了两个主题内容,一是发现生活情境中事物的简单规律并用字母或数字表示规律,二是探索图形上填数问题的规律和思考方法。
(三)学生认知情况
第一课时是在一年级上册“探索乐园”学生能发现、表达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基础上学习的。第二课时是在学生已经掌握100以内加减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
二、单元目标拟定
1.能用语言描述事物中的规律,能用字母或数字表示事物的排列规律。
2.在探索在图形上填数的活动中,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并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数感和初步的推理意识。
3.积极参加观察、交流活动,了解可以用字母、数字或图形表示同一个有规律的事物,感悟用字母或数字表示规律的普适性;能依据问题的规则运用数与运算推出结果,并清楚地表达思考过程,养成合乎逻辑的思维习惯。
三、关键内容确定
(一)教学重点:
1.能够发现规律并解决有关简单规律的问题。
2.能够找出图形中隐含的数量关系。
(二)教学难点:
1.能用字母或数字表示事物排列的规律。
2.明确数图结合问题的解题思路,发展模型意识。
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
整合指导思想定位: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探索用数字或符号表达简单情境中的变化规律”,是《课标》第一学段“数量关系”主题下探索规律的内容要求;探索在图形上填数问题的规律是百以内加减运算知识的综合运用,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运算能力。
本单元教材的具体编排结构如下:
从具体编排来说,教材安排了两个课时
第1课时:教材以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超市开业为背景,给出超市门口用彩旗、彩带、鲜花灯笼等有规律装饰的情境图,用兔博士的话提出问题:你观察哪些有规律的事物?教材用学生交流的方式说出彩旗和彩带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并抽出有规律排列的图。然后,免博士介绍:彩旗和彩带排列的规律可以用字母或数字表示,并用字母表示彩旗的规律,用数字表示彩带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教材给出了用字母和数字表示的有规律排列的两组物品,第(1)组是按规律排列的两种颜色的闹钟图,图下对应重复出现字母“A,A,B”;第(2)组是按2只、4只、6只有规律排列的瓢虫图,图下对应重复出现数字“2,4,6”。“练一练”安排了三道找规律的练习题。
第2课时:教材以“按要求填数”为题目,设计了两个填数问题。
在三角形的顶点和边上填数,给出三个数,提出要求:在〇里填上合适的数,使每条边上的三个数相加都等于30。教材用免博士的话启发:这样有趣的填数题该怎样解答呢?用红红的话给出解答问题的思路:要从有两个数的边开始推算……同时给出范例:根据三角形下面一条边有12和8两个数,先算12+8=20,再算30-20=10,在三角形下面一条边的 〇里填出10。
(2)给出中间是22的“十”字图,提出要求:在 〇里填上合适的数,使横、竖三个数相加都等于54。大头蛙提问:这个填数趣题中只给了一个数,怎么办呢?教材用学生交流的方式给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亮亮说:“54-22=32,只要横、竖两个〇里填的数相加都等于32就可以啦!”接着蓝灵鼠说:“这个题的答案太多啦!试着填出三种答案。”“练一练”安排了按要求在图中填数的练习,其中第3题图中没有给出数,有一定的挑战性。
五、单元课时规划
单元划分依据 □课程标准 教材章节 □知识结构
课程内容模块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单元数量 1
单元主题 单元名称 主要内容 课时
数与代数 探索乐园 用字母或数字表示事物排列的规律 1
数图形结合问题 1
重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抽象 符号化 分类 集合 对应 演绎 归纳 类比 转化 数形结合 □极限 模型 □方程 □函数 □统计 分析 综合 比较 假设 □其他
课时 学习目标 评价形式 评价标准
用字母或数字表示事物排列的规律 目标:能用语言描述事物中的规律,能用字母或数字表示事物的排列规律。 任务一:有规律的事物。 任务二:用符号表示规律 1.通过学习活动,能找到有规律的事物。 2.通过学习活动,能用符号表示规律
数图结合问题 目标:能发现并理解在图形上填数的规律和方法,能解决简单的在图形上填数的问题。 任务一:按要求填数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 能发现并理解在图形上填数的规律和方法,能解决简单的在图形上填数的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用字母或数字表示事物排列的规律》教学设计
课题 用字母或数字表示事物排列的规律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年级
教材分析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索规律”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本“超市开店”为素材,引导学生根据给定的数学条件,发现隐含的规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现规律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描述: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观察、发现、交流有规律的事物并用字母或数字表示的过程,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学习内容分析:能用语言描述事物中的规律,能用字母或数字表示事物的排列规律。学科核心素养分析:积极参加观察、交流活动,了解可以用字母、数字或图形表示同一个有规律的事物,感悟用字母或数字表示规律的普适性。
重点 能够发现规律并解决有关简单规律的问题。
难点 能用字母或数字表示事物排列的规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师:说一说超市为庆祝开业门口布置了什么。 学生仔细观察。生:灯笼、花篮… 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动机,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讲授新课 任务一:有规律的事物。师:从图中你观察到哪些有规律的事物?组内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像这样,按顺序一组一组地重复排列,就是有规律地排列。师讲解:师:你还发现哪些事物也是有规律排列的?可以怎样表示这个排列规律呢?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 生:彩旗、彩带是有规律排列的。生:彩旗是按一面粉的、一面黄的、一面蓝的,3面为一组有规律地排列的。生:彩带也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条红的、一条蓝的、一条黄的,3条为一组有规律地排列的。学生尝试说一说。 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这一学习过程理解知识,学会思考,懂得交流,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实现了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获得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
任务二:用符号表示规律课件出示:师:你能说说这些闹钟有什么规律?师:还可以怎样表示这个排列规律?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可以用字母A,A,B来表示。课件出示:师:你发现了什么?师:你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规律吗?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小结: 生:2个黄闹钟,1个红闹钟,3个为一组有规律地排列的。学生用语言描述排列规律 使学生感受到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堂练习 基础题:1.按规律,横线上该放什么?画出来。 习题设计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不仅能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还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题:2.找规律,用字母或数字表示规律。
3.找规律,接着写数字或字母。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说说。 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系列及一定的结构框架。
板书 用字母或数字表示事物排列的规律虽然图形和数字的形式不同,但它们可以表示相同的规律。 利用简洁的文字,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1. 摆一摆,填一填。 2.横线上应该是什么?将正确的答案圈起来。3.第三个盘子里有多少条鱼?
【综合实践类作业】4.根据规律画出被挡住部分的珠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