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突破四 跨学科实践题
对点训练
1.C [③是细胞核,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C符合题意。]
2.C [题图所示的肾单位结构模型,模拟肾小管的是③,C符合题意。]
3.D [①模拟保卫细胞,而气孔是由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保卫细胞控制②气孔的开闭,A正确;②模拟气孔,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强,故气孔是蒸腾作用的“门户”,B正确;③模拟导管,其功能是运输水和无机盐,C正确;晚上叶片的大多数气孔缩小或关闭,蒸腾作用减弱,散失水分减少,故②呈关闭状态,D错误。]
4.C [机器人跑步小腿向后抬起时,处于屈膝状态,因此③处于舒张状态,④处于收缩状态,C错误。]
5.解析:(1)在眼球的结构中,晶状体透明、有弹性,类似照相机的镜头。睫状体内有平滑肌,通过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从而使眼睛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眼球中的视网膜,为一层柔软而透明的膜,紧贴在脉络膜内侧,是物像形成的部位。可见,水透镜模拟晶状体,注射器模拟睫状体,光屏模拟形成物像的视网膜。(2)光圈模拟眼球中的瞳孔,能够控制进光量,当光屏上的物像较暗时,可以将光圈调大,增加进光量,反之调小光圈。(3)该项目小组的同学移动水透镜改变了眼球前后径,不能模拟眼球的结构;此外在通过推拉注射器改变晶状体曲度的同时水透镜与光屏的距离也在变化,没有遵循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
答案:(1)水透镜 光屏 (2)调大 (3)不严谨,正常的眼球前后径不会发生改变,但该操作改变了水透镜与光屏的距离(或该操作在改变光源与水透镜的距离的同时改变了水透镜与光屏的距离,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意思相近即可)
6.解析:(1)“太空养鱼”在一个1升大小的密闭水族箱内进行,该水族箱内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称为生态系统。(2)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制作生态瓶所用的塘泥含有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可分解鱼类排泄物,这些微生物在生态瓶中扮演的角色是分解者。(3)生态瓶中有塘泥,塘泥有细菌和真菌等分解者,还有小鱼,属于消费者,但缺少生产者(绿色植物),所以根据题表“生物部分组成成分”一栏判断,该生态瓶评价等级为B。(4)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光线良好可以保证生态瓶中的植物正常生长。作品经过完善后,根据题表“光照条件”一栏判断,该生态瓶最好放置在光线良好的环境中。(5)每个生态系统都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强,反之,自动调节能力就弱。生态瓶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太少,不能维持较长时间。
答案:(1)生态系统 (2)分解者 (3)B 缺少生产者 (4)光线良好 (5)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太少
7.解析:(1)通风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光合作用的原料,可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2)水和无机盐主要是由根尖的成熟区从土壤中吸收,再通过导管向上运输。(3)施肥过多引起植物出现“烧苗”的现象,要想缓解施肥过多对植物的影响,应采取的补救措施是3定期补水、更换营养液。(4)气泵的作用是给作物的根(器官)提供充足的氧气,保证根的呼吸作用正常进行。(5)大白菜的食用部分主要是叶,属于营养器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增强抵抗力,防治牙龈出血、坏血病。
答案:(1)光合 (2)成熟区 (3)3 (4)氧气 呼吸 (5)C
8.解析:(1)可以探究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对蚕卵孵化的影响。(2)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选取多种植物的叶进行家蚕食性的研究,发现家蚕喜食桑叶,这种习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3)测量幼虫发育过程中不同时期的体长,根据测量结果,可绘制体长变化曲线:
INCLUDEPICTURE "25FXLCSW-815.TIF" INCLUDEPICTURE "G:\\2025方正\\2025初中总复习\\25版初中总复习枣庄版生物学\\25FXLCSW-815.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G:\\2025方正\\2025初中总复习\\25版初中总复习枣庄版生物学\\25FXLCSW-815.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2024初中总复习\\1月计件\\2025版初中总复习生物学(枣庄专版)\\25FXLCSW-815.TIF" \* MERGEFORMATINET
(4)家蚕的幼虫期不断地取食桑叶,使体内储存较多的有机物,体内储存的有机物越多,吐丝量就越多。所以吐丝时家蚕处于发育过程的幼虫阶段,延长这一阶段,取食桑叶增多,可以提高蚕丝产量。(5)蚕蛾身体分节,有1对触角、2对翅和3对足,触角和足分节,具有节肢动物的特征。家蚕的发育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其发育方式为完全变态发育。(6)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我国蚕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将某基因导入蚕卵,得到的蚕茧更大,实现提质增量。
答案:(1)温度(或湿度、光照) (2)自然选择
(3) INCLUDEPICTURE "25FXLCSW-811A.TIF" INCLUDEPICTURE "G:\\2025方正\\2025初中总复习\\25版初中总复习枣庄版生物学\\25FXLCSW-811A.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G:\\2025方正\\2025初中总复习\\25版初中总复习枣庄版生物学\\25FXLCSW-811A.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2024初中总复习\\1月计件\\2025版初中总复习生物学(枣庄专版)\\25FXLCSW-811A.TIF" \* MERGEFORMATINET
(4)幼虫 (5)节肢 完全变态 (6)转基因
9.解析:(1)①制作酸奶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奶和菜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还不改变其品质。酿酒时要用到酒曲,主要成分是酵母菌,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各项目组使用的菌种均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产生乳酸或酒精。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一分为二,繁殖速度快。真菌的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酵母菌还可以出芽生殖。因此,乳酸项目组使用的菌种区别于其他两组菌种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②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所以,A步骤的目的是为细菌和真菌生长和繁殖提供营养物质。酿酒一定要加入酒曲,酒曲中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和霉菌,其中霉菌主要起到糖化的作用,把米中的淀粉转化成葡萄糖,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再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酵母菌发酵是不需要氧气的,但是其生长和繁殖是需要氧气的,D步骤,要在米饭中间挖一个凹坑的主要目的是为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提供充足的氧气。E步骤,将装置均置入30 ℃的恒温箱中,原因是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2)①制作酸奶需要乳酸菌,市售的酸奶中含有大量乳酸菌,故可使用市售的酸奶替代乳酸菌,更方便,味道更好。②乙、丙装置设置橡皮管排气口、可及时排出产生的气体,并方便检测气体成分,检测的方式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为澄清的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浑浊,说明产生了二氧化碳。
答案:(1)无氧 分裂生殖 为细菌和真菌生长和繁殖提供营养物质 为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提供充足的氧气 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 (2)市售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题型突破四 跨学科实践题
[题型特点]
通过设置模型制作、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发酵食品制作等真实情景问题,需要综合运用科技、技术、工程学和数学等学科的概念、方法和思想,设计方案并付诸实施,以寻求科学问题答案或制造相关产品的一类习题。
[解题思路]
1.审读题干
仔细阅读题干,以确定题目要求解答的类型。
2.分析设问
浏览问题,确定考查知识点。
3.链接知识
结合问题,回顾所学相关知识。
4.规范作答
运用生物学术语,组织答题语言,规范答题。
1.(2024·安徽中考)如图是某同学制作的植物细胞模型,①~④表示的结构中,能控制生物生长发育和遗传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2024·湖南中考)某同学用胶管和漏斗制作了如图所示的肾单位结构模型,其中模拟肾小管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2024·吉林中考)如图是利用气球和注射器等材料制作的植物气孔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模拟保卫细胞,控制②开闭
B.②模拟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
C.③模拟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
D.在夜幕降临时,大多数②呈图示状态
4.(2024·长春中考)2024年4月,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名为“天工”的机器人(图甲),图乙是机器人下肢部分结构的简易模型。下列关于机器人跑步小腿向后抬起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②模拟骨,③④模拟肌肉
B.②在④牵动下绕⑤活动
C.③④都处于舒张状态
D.机器人的运动由模拟“神经系统”控制
5.(2024·长沙中考)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老师带领项目小组制作了眼球结构模型(如图所示),用以演示眼球的成像过程。
装置说明
①光源、水透镜、光屏均可移动;
②推拉注射器可改变水透镜的曲度;
③显微镜光圈的大小可调节。
(1)模型中,__________模拟眼球的晶状体,________模拟眼球的视网膜。
(2)若在光屏上形成的物像较暗,可将光圈________,使物像更明亮。
(3)项目小组的同学用该装置探究人体如何通过晶状体曲度调节看清远近的物体。他移动水透镜并记录光源与水透镜的距离,随后推拉注射器使物像清晰,记录水透镜的曲度变化。该操作过程是否严谨?请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24·江西中考)某班同学看到“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将在我国空间站进行多项实验”这一报道,对其中的太空养鱼充满好奇。随后,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利用带瓶塞的无色透明玻璃瓶、塘泥、池塘水、小鱼、金鱼藻等材料,开展生态瓶养鱼实践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太空养鱼”在一个1升大小的密闭水族箱内进行,该水族箱内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称为____________。
(2)制作生态瓶所用的塘泥含有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可分解鱼类排泄物,这些微生物在生态瓶中扮演的角色是________。
(3)实践过程中,某同学制作的生态瓶如图所示。根据下表“生物部分组成成分”一栏判断,该生态瓶评价等级为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
生态瓶评价表
评价维度 评价等级
A B C
科学性 生物部分 组成成分 成分齐全 缺少一种成分 缺少两种成分或更多
光照条件 光线良好 阳光直射 没有光照
美观性 …
环保性 …
(4)上图作品经过完善后,根据上表“光照条件”一栏判断,该生态瓶最好放置在____________的环境中。
(5)同学们发现完善后的生态瓶仍不能维持较长时间,请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024·江西中考)某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巧用水培装置,实现家庭种植”实践活动。图1是该同学搜集的家庭水培指导建议,图2是水培装置。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1中的建议,多通风可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促进白菜的________作用。
(2)图2中的营养液含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被吸收的主要部位在根尖的________。
(3)种植过程中,水培白菜出现萎蔫、烧苗现象,可依据图1中的建议________(填序号)进行改善。
(4)该同学发现部分植株出现根部腐烂现象,在老师建议下于装置底部增设气泵。气泵的主要作用是泵入__________保证根的________作用正常进行。
(5)收获的白菜可做成美味的菜肴。白菜含有维生素________,有助于防治牙龈出血、坏血病。
8.(2024·福建中考)我国种桑养蚕历史悠久。朵朵参加“美丽中国蚕”综合实践活动,展示并交流了活动成果。
(1)孵化蚕卵
探究环境因素对蚕卵孵化的影响,可选择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
(2)选取食物
选取多种植物的叶进行家蚕食性的研究,发现家蚕喜食桑叶,这种习性是长期____________的结果。
(3)幼虫生长
测量幼虫发育过程中不同时期的体长,根据测量结果绘制体长变化曲线。
(4)吐丝结茧
吐丝时家蚕处于发育过程的________阶段,延长这一阶段,可以提高蚕丝产量。
(5)羽化成蛾
蚕蛾身体分节,有1对触角、2对翅和3对足,触角和足分节,具有________动物的特征。家蚕的发育方式为____________发育。
(6)知识链接
①西南大学蚕学院科研团队成功研发蚕饲料,攻克全天候养殖瓶颈;
②技术工匠们研制的自动给桑养蚕机,降低人力成本;
③我国蚕学家利用________技术将某基因导入蚕卵,得到的蚕茧更大,实现提质增量。
9.(2024·临沂中考)在食品发酵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如何自制甜美的饮品,是同学们最喜欢的实践活动。在自主报名的基础上,老师将学生分成三个项目组:酸奶项目组、米酒项目组、葡萄酒项目组。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项目实施:
①项目原理。各项目组使用的菌种均在________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产生乳酸或酒精,乳酸项目组使用的菌种区别于其他两组菌种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__。
②制作流程及分析。
A.制作培养基,三个项目分别使用牛奶、糯米和葡萄作为培养基材料;
B.各项目组对设计的装置进行高温消毒并冷却;
C.项目组各自将牛奶煮沸后冷却、糯米蒸熟后冷却、洗净晾干的葡萄榨成汁液后,分别放入甲、乙、丙装置内;
D.甲装置加入适量酸奶并均匀搅拌;乙装置将糯米与酒曲均匀搅拌、压实,中间挖一个凹坑;丙装置加入酵母菌并均匀搅拌;
E.按照图示方式密封后,均放置在30 ℃恒温箱中。
流程分析:A步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步骤,乙装置挖凹坑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步骤,将装置均置入30 ℃的恒温箱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结果及分析。(略)
(2)反思与总结:
①酸奶的制作可使用________的酸奶替代乳酸菌,更方便,味道更好;
②乙、丙装置设置橡皮管排气口、可及时排出产生的气体,并方便检测气体成分,检测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32张PPT)
题型突破四 跨学科实践题
[题型特点]
通过设置模型制作、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发酵食品制作等真实情景问题,需要综合运用科技、技术、工程学和数学等学科的概念、方法和思想,设计方案并付诸实施,以寻求科学问题答案或制造相关产品的一类习题。
[解题思路]
1.审读题干
仔细阅读题干,以确定题目要求解答的类型。
2.分析设问
浏览问题,确定考查知识点。
3.链接知识
结合问题,回顾所学相关知识。
4.规范作答
运用生物学术语,组织答题语言,规范答题。
[对点训练]
1.(2024·安徽中考)如图是某同学制作的植物细胞模型,①~④表示的结构中,能控制生物生长发育和遗传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
C [③是细胞核,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C符合题意。]
2.(2024·湖南中考)某同学用胶管和漏斗制作了如图所示的肾单位结构模型,其中模拟肾小管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
C [题图所示的肾单位结构模型,模拟肾小管的是③,C符合题意。]
3.(2024·吉林中考)如图是利用气球和注射器等材料制作的植物气孔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模拟保卫细胞,控制②开闭
B.②模拟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
C.③模拟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
D.在夜幕降临时,大多数②呈图示状态
√
D [①模拟保卫细胞,而气孔是由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保卫细胞控制②气孔的开闭,A正确;②模拟气孔,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强,故气孔是蒸腾作用的“门户”,B正确;③模拟导管,其功能是运输水和无机盐,C正确;晚上叶片的大多数气孔缩小或关闭,蒸腾作用减弱,散失水分减少,故②呈关闭状态,D错误。]
4.(2024·长春中考)2024年4月,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名为“天工”的机器人(图甲),图乙是机器人下肢部分结构的简易模型。下列关于机器人跑步小腿向后抬起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②模拟骨,③④模拟肌肉
B.②在④牵动下绕⑤活动
C.③④都处于舒张状态
D.机器人的运动由模拟“神经系统”控制
√
C [机器人跑步小腿向后抬起时,处于屈膝状态,因此③处于舒张状态,④处于收缩状态,C错误。]
5.(2024·长沙中考)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老师带领项目小组制作了眼球结构模型(如图所示),用以演示眼球的成像过程。
装置说明
①光源、水透镜、光屏均可移动;
②推拉注射器可改变水透镜的曲度;
③显微镜光圈的大小可调节。
(1)模型中,__________模拟眼球的晶状体,________模拟眼球的视网膜。
(2)若在光屏上形成的物像较暗,可将光圈______,使物像更明亮。
(3)项目小组的同学用该装置探究人体如何通过晶状体曲度调节看清远近的物体。他移动水透镜并记录光源与水透镜的距离,随后推拉注射器使物像清晰,记录水透镜的曲度变化。该操作过程是否严谨?请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透镜
光屏
调大
不严谨,正常的眼球前后径不会发生改变,但该操作改变
了水透镜与光屏的距离(或该操作在改变光源与水透镜的距离的同时改变了水透镜与光屏的距离,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1)在眼球的结构中,晶状体透明、有弹性,类似照相机的镜头。睫状体内有平滑肌,通过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从而使眼睛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眼球中的视网膜,为一层柔软而透明的膜,紧贴在脉络膜内侧,是物像形成的部位。可见,水透镜模拟晶状体,注射器模拟睫状体,光屏模拟形成物像的视网膜。(2)光圈模拟眼球中的瞳孔,能够控制进光量,当光屏上的物像较暗时,可以将光圈调大,增加进光量,反之调小光圈。(3)该项目小组的同学移动水透镜改变了眼球前后径,不能模拟眼球的结构;此外在通过推拉注射器改变晶状体曲度的同时水透镜与光屏的距离也在变化,没有遵循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
6.(2024·江西中考)某班同学看到“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将在我国空间站进行多项实验”这一报道,对其中的太空养鱼充满好奇。随后,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利用带瓶塞的无色透明玻璃瓶、塘泥、池塘水、小鱼、金鱼藻等材料,开展生态瓶养鱼实践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太空养鱼”在一个1升大小的密闭水族箱内进行,该水族箱内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称为__________。
(2)制作生态瓶所用的塘泥含有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可分解鱼类排泄物,这些微生物在生态瓶中扮演的角色是________。
生态系统
分解者
(3)实践过程中,某同学制作的生态瓶如图所示。根据下表“生物部分组成成分”一栏判断,该生态瓶评价等级为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
生态瓶评价表
评价维度 评价等级
A B C
科学性 生物部分组成成分 成分齐全 缺少一种成分 缺少两种成分或更多
光照条件 光线良好 阳光直射 没有光照
美观性 …
环保性 …
B
缺少生产者
(4)上图作品经过完善后,根据上表“光照条件”一栏判断,该生态瓶最好放置在____________的环境中。
(5)同学们发现完善后的生态瓶仍不能维持较长时间,请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线良好
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太少
解析:(1)“太空养鱼”在一个1升大小的密闭水族箱内进行,该水族箱内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称为生态系统。
(2)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制作生态瓶所用的塘泥含有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可分解鱼类排泄物,这些微生物在生态瓶中扮演的角色是分解者。
(3)生态瓶中有塘泥,塘泥有细菌和真菌等分解者,还有小鱼,属于消费者,但缺少生产者(绿色植物),所以根据题表“生物部分组成成分”一栏判断,该生态瓶评价等级为B。
(4)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光线良好可以保证生态瓶中的植物正常生长。作品经过完善后,根据题表“光照条件”一栏判断,该生态瓶最好放置在光线良好的环境中。
(5)每个生态系统都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强,反之,自动调节能力就弱。生态瓶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太少,不能维持较长时间。
7.(2024·江西中考)某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巧用水培装置,实现家庭种植”实践活动。图1是该同学搜集的家庭水培指导建议,图2是水培装置。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1中的建议,多通风可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促进白菜的_________作用。
(2)图2中的营养液含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被吸收的主要部位在根尖的________。
(3)种植过程中,水培白菜出现萎蔫、烧苗现象,可依据图1中的建议_____(填序号)进行改善。
光合
成熟区
3
(4)该同学发现部分植株出现根部腐烂现象,在老师建议下于装置底部增设气泵。气泵的主要作用是泵入__________保证根的________作用正常进行。
(5)收获的白菜可做成美味的菜肴。白菜含有维生素____,有助于防治牙龈出血、坏血病。
氧气
呼吸
C
解析:(1)通风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光合作用的原料,可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2)水和无机盐主要是由根尖的成熟区从土壤中吸收,再通过导管向上运输。(3)施肥过多引起植物出现“烧苗”的现象,要想缓解施肥过多对植物的影响,应采取的补救措施是3定期补水、更换营养液。(4)气泵的作用是给作物的根(器官)提供充足的氧气,保证根的呼吸作用正常进行。(5)大白菜的食用部分主要是叶,属于营养器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增强抵抗力,防治牙龈出血、坏血病。
8.(2024·福建中考)我国种桑养蚕历史悠久。朵朵参加“美丽中国蚕”综合实践活动,展示并交流了活动成果。
(1)孵化蚕卵
探究环境因素对蚕卵孵化的影响,可选择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或湿
度、光照)
(2)选取食物
选取多种植物的叶进行家蚕食性的研究,发现家蚕喜食桑叶,
这种习性是长期____________的结果。
(3)幼虫生长
测量幼虫发育过程中不同时期的体长,根据测量结果绘制体长变化曲线。
自然选择
(4)吐丝结茧
吐丝时家蚕处于发育过程的________阶段,延长这一阶段,可以提高蚕丝产量。
(5)羽化成蛾
蚕蛾身体分节,有1对触角、2对翅和3对足,触角和足分节,具有________动物的特征。家蚕的发育方式为____________发育。
幼虫
节肢
完全变态
(6)知识链接
①西南大学蚕学院科研团队成功研发蚕饲料,攻克全天候养殖瓶颈;
②技术工匠们研制的自动给桑养蚕机,降低人力成本;
③我国蚕学家利用________技术将某基因导入蚕卵,得到的蚕茧更大,实现提质增量。
转基因
解析:(1)可以探究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对蚕卵孵化的影响。(2)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选取多种植物的叶进行家蚕食性的研究,发现家蚕喜食桑叶,这种习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3)测量幼虫发育过程中不同时期的体长,根据测量结果,可绘制体长变化曲线:
(4)家蚕的幼虫期不断地取食桑叶,使体内储存较多的有机物,体内储存的有机物越多,吐丝量就越多。所以吐丝时家蚕处于发育过程的幼虫阶段,延长这一阶段,取食桑叶增多,可以提高蚕丝产量。(5)蚕蛾身体分节,有1对触角、2对翅和3对足,触角和足分节,具有节肢动物的特征。家蚕的发育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其发育方式为完全变态发育。
(6)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我国蚕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将某基因导入蚕卵,得到的蚕茧更大,实现提质增量。
9.(2024·临沂中考)在食品发酵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如何自制甜美的饮品,是同学们最喜欢的实践活动。在自主报名的基础上,老师将学生分成三个项目组:酸奶项目组、米酒项目组、葡萄酒项目组。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项目实施:
①项目原理。各项目组使用的菌种均在________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产生乳酸或酒精,乳酸项目组使用的菌种区别于其他两组菌种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__。
无氧
分裂生殖
②制作流程及分析。
A.制作培养基,三个项目分别使用牛奶、糯米和葡萄作为培养基材料;
B.各项目组对设计的装置进行高温消毒并冷却;
C.项目组各自将牛奶煮沸后冷却、糯米蒸熟后冷却、洗净晾干的葡萄榨成汁液后,分别放入甲、乙、丙装置内;
D.甲装置加入适量酸奶并均匀搅拌;乙装置将糯米与酒曲均匀搅拌、压实,中间挖一个凹坑;丙装置加入酵母菌并均匀搅拌;
E.按照图示方式密封后,均放置在30 ℃恒温箱中。
流程分析:A步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步骤,乙装置挖凹坑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步骤,将装置均置入30 ℃的恒温箱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结果及分析。(略)
为细菌和真菌生长和繁殖提供营养物质
为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提供充足的
氧气
细菌和真
菌的生长和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
(2)反思与总结:
①酸奶的制作可使用____的酸奶替代乳酸菌,更方便,味道更好;
②乙、丙装置设置橡皮管排气口、可及时排出产生的气体,并方便检测气体成分,检测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市售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解析:(1)①制作酸奶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奶和菜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还不改变其品质。酿酒时要用到酒曲,主要成分是酵母菌,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各项目组使用的菌种均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产生乳酸或酒精。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一分为二,繁殖速度快。真菌的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酵母菌还可以出芽生殖。因此,乳酸项目组使用的菌种区别于其他两组菌种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②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所以,A步骤的目的是为细菌和真菌生长和繁殖提供营养物质。酿酒一定要加入酒曲,酒曲中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和霉菌,其中霉菌主要起到糖化的作用,把米中的淀粉转化成葡萄糖,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再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酵母菌发酵是不需要氧气的,但是其生长和繁殖是需要氧气的,D步骤,要在米饭中间挖一个凹坑的主要目的是为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提供充足的氧气。E步骤,将装置均置入30 ℃的恒温箱中,原因是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
(2)①制作酸奶需要乳酸菌,市售的酸奶中含有大量乳酸菌,故可使用市售的酸奶替代乳酸菌,更方便,味道更好。②乙、丙装置设置橡皮管排气口、可及时排出产生的气体,并方便检测气体成分,检测的方式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为澄清的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浑浊,说明产生了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