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复习课时规范训练(4) 生物圈中的动物(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生物复习课时规范训练(4) 生物圈中的动物(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4-17 17:39:44

文档简介

课时规范训练(4)
1.B [鱼属于变温动物,卵生、体外受精、体外发育,A错误;鸭是鸟类,属于恒温动物,C错误;猴是哺乳动物,属于恒温动物,D错误。]
2.D [无脊椎动物中身体分节的动物包括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水螅属于腔肠动物,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蛔虫属于线形动物,三者身体不分节,A、B、C错误;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身体分节,D正确。]
3.C [蝉、蝶、虾和蟹的身体都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都属于节肢动物,A、B、D不符合题意;乌贼属于软体动物,C符合题意。]
4.A [家鸽特有的双重呼吸方式与结构b气囊有关,但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是c肺,A错误。]
5.B [做引体向上练习时,为了维持身体悬空,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也收缩,B错误。]
6.A [人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A错误。]
7.A [图中①关节窝,②关节头,A错误。]
8.B [①蜘蛛结网属于捕食行为,是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①符合题意;②蚯蚓走迷宫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学习行为,②不符合题意;③孔雀开屏属于繁殖行为,是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③符合题意;④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属于捕食行为,是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④符合题意;⑤黑猩猩钓取白蚁、⑥大山雀偷喝牛奶都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学习行为,⑤⑥不符合题意,B正确。]
9.D [探究实验所用的生物实验材料既不能过多,也不能太少。如果只用一只蚂蚁做实验,其结果带有偶然性,得出的结论就带有偶然性误差,D错误。]
10.C [蜜蜂采集花粉时利于植物传粉,而松鼠将收获的松子储存在地面下,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A错误,C正确;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错误;多种多样的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人为捕杀某种动物以及随意引进某种动物可能都会影响生态平衡,D错误。]
11.A [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因此题干信息体现了红火蚁具有社会行为,A正确。]
12.D [鸟类的迁徙属于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A、C错误;鸟类迁徙行为受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控,B错误。]
13.解析:(1)图甲是人的关节模式图,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的结构有[4]关节软骨和[3]关节腔中的滑液。(2)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图乙是屈肘动作模式图,屈肘动作的产生是当[6]肱二头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就会产生收缩,牵动骨绕着[9]关节活动。(3)骨骼肌一般要跨过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不同的骨上,所以A正确。(4)骨在运动中起到杠杆的作用;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肌腹是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受刺激而收缩;肌腱是骨骼肌两端较细的部分,髋关节附在不同的骨上,有固定作用;骨骼肌收缩能为运动提供动力。图丁中的两片长方形的木板③、⑤相当于骨,两条松紧带②、④相当于骨骼肌,一颗螺丝①相当于关节。
答案:(1)4关节软骨 (2)6肱二头肌 (3)A 骨骼肌要跨过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不同的骨上 (4)骨、关节、骨骼肌
14.解析:(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是一种学习行为,也称为后天性行为。(2)通过表格可知:随着训练次数增加,小鼠走迷宫找到食物所用时间越来越短。(3)蚯蚓走迷宫获取食物要经历200多次尝试,所需时间更长。由此得出结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动物越低等,学习能力就越弱,学会某种行为中“尝试”和“错误”的次数就越多。
答案:(1)学习 (2)短 (3)强课时规范训练(4) 生物圈中的动物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2024·成都中考)脊椎动物种类繁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有明显差异。下列脊椎动物中,属于变温动物且进行体内受精的是(  )
  
[A]     [B]     [C]    [D]
2.(2024·河南中考)身体分节是无脊椎动物在进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下列动物中,身体分节的是(  )
[A]水螅  [B]涡虫  [C]蛔虫  [D]蚯蚓
3.(2024·云南中考)下列词语中提到的动物不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
[A]金蝉脱壳 [B]庄周梦蝶 [C]乌贼喷墨 [D]虾兵蟹将
4.(2024·济宁三模)如图是家鸽的形态与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家鸽在b处进行气体交换,呼吸方式为双重呼吸
[B]家鸽的骨有的愈合,有的中空,有利于减轻体重
[C]家鸽有喙无齿,食物在4砂囊内被磨碎和初步消化
[D]家鸽的8极短,有利于快速排便,减轻体重
5.(2024·济宁二模)“运动强体魄,体测促体质”。引体向上是《国家学生体质测试标准》中必测项目之一,关于引体向上动作的完成,说法错误的是(  )
[A]骨骼肌、骨和关节在运动中分别起动力、杠杆和支点作用
[B]运动过程中,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C]完成该动作需要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等各部分协调配合
[D]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骨骼肌收缩,牵引骨绕着关节活动
6.(2024·滕州二模)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大跳台项目,中国选手凭借偏轴转体内转180度加“印地抓板”的动作和完美落地赢得金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选手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骼、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B]选手通过反复训练不断提高动作技术水平,这是一种学习行为
[C]比赛时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牵动骨绕关节活动,完成运动
[D]比赛时所需能量由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提供
7.(2024·河北中考)如图为某人左脚的踝关节射线透视图像,①②表示踝关节内的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是关节头,②是关节窝
[B]①②表面覆盖着关节软骨
[C]关节腔内有滑液,使关节灵活
[D]踝关节在运动中起枢纽(支点)作用
8.(2024·牡丹江中考)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①蜘蛛结网 ②蚯蚓走迷宫 ③孔雀开屏 ④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 ⑤黑猩猩钓取白蚁 ⑥大山雀偷喝牛奶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⑥  [D]④⑤⑥
9.探究蚂蚁是怎样进行通讯的,以下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捕获的蚂蚁必需来自同一蚁穴
[B]用饥饿的蚂蚁做实验
[C]连接B、C岛间的“桥”和A、B岛间的“桥”的粗细和长短应一致
[D]做实验只要一只蚂蚁就可以了
10.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A]蜜蜂采集花粉时不利于植物传粉
[B]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不利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松鼠将收获的松子储存在地面下,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D]人为捕杀某种动物以及随意引进某种动物都不会影响生态平衡
11.红火蚁是营群体生活的昆虫,群体内有蚁后、雄蚁、工蚁和兵蚁,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这体现了红火蚁具有(  )
[A]社会行为  [B]取食行为
[C]防御行为  [D]繁殖行为
12.大雁迁徙要迁飞万里。以下关于鸟类迁徙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是先天性行为
[B]只受神经系统的调控
[C]与遗传物质无关,只受环境的影响
[D]为了获得更适宜的栖息地和繁殖场所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20分。)
13.(10分)地球上动物种类繁多,它们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和行为扩大了其活动范围,便于更好地生存和繁衍。下列是与动物运动有关的结构示意图。
(1)图甲是人的关节模式图,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的结构有[ ]________和[3]中的滑液。
(2)图乙是屈肘动作模式图,屈肘动作的产生是当[ ]________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就会产生收缩,牵动骨绕着[9]活动。
(3)图丙是某同学绘制的人体骨、关节、骨骼肌关系模式图,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丁是学生小张学习了动物的运动后用两片长方形的木板[③、⑤]、两条松紧带[②、④]和一颗螺丝[①]制作的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图中[③、⑤]、[①]、[②、④]分别相当于________________。
14.(10分)(2024·黑龙江中考)生物兴趣小组选用经饥饿处理的2月龄小鼠,在右图所示迷宫中开展“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探究训练次数对小鼠找到食物所需时间的影响。
实验结果如下: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时间 106秒 80秒 60秒 40秒 30秒
(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属于________行为。
(2)随着训练次数增加,小鼠走迷宫找到食物所用时间越来越______(填“长”或“短”)。
(3)据统计,蚯蚓走迷宫获取食物要经历200多次尝试,所需时间更长。通过对蚯蚓与小鼠的学习能力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________(填“强”或“弱”)。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