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规范训练(9)人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规范训练(9)人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4-17 17:37:17

文档简介

课时规范训练(9)
1.A [肾脏的功能是形成尿液。]
2.D [由图可知,③肾小球、④肾小囊、⑤肾小管组成了一个肾单位,A错误;①入球小动脉中流动脉血,②出球小动脉中流动脉血,B错误;④是肾小囊,从中抽出的囊内液是原尿,C错误。]
3.B [据表分析可知,正常的尿液中不会有蛋白质,若出现了,可能是肾小球发生病变,通透性增大使本来不能滤过的蛋白质被滤过到原尿内。]
4.D [排出尿素的途径是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集合管→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结合题图可知,若“”表示尿素,A、B图的肾小管中没有尿素,不符合;C图中肾小管末端尿素含量小于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不符合,可见,符合尿素排出途径的是D图所示。]
5.A [运动员剧烈运动时,体内产热量增多,需要通过扩张血管和增加汗液分泌来调节体温,同时随汗液排出体内产生的一部分废物。因此这体现了皮肤的排泄和调节体温的功能。]
6.C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缠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没有被重吸收的物质如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
7.C [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血细胞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故①②中的液体(原尿)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均含尿素和无机盐,A、B错误;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这些被重新吸收的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故③肾静脉中的液体含有无机盐和葡萄糖,④中液体(尿液)一般不含葡萄糖,C正确,D错误。]
8.D [血液流经③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④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⑤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所以尿的形成包括③肾小球、④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⑤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因此尿液在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结构是③④⑤。]
9.C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经过滤过作用,血液中的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滤过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而尿素全部留在了尿液中。这样造成流经肾脏的血液中尿素含量减少,此曲线不能表示,C符合题意。]
10.C [结合分析可知,正常尿液的成分中不含蛋白质和葡萄糖。所以,题干表格中,样本A含有葡萄糖,样本B含有蛋白质,只有样本C才是正常尿液。]
11.D [休息时散失的水分总量为2 200 mL(1 800 mL+100 mL+300 mL),运动时散失的水分总量为3 100 mL(2 000 mL+500 mL+600 mL),两种状态下散失的水分总量不相同,D错误。]
12. 解析:(1)图一中[a]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场所。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体和[6]肾小管组成,肾小体包括[4]肾小球和[5]肾小囊。(2)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物质都可以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液体Y含有葡萄糖,不含大分子蛋白质,是原尿,Y取自图二中的[5]肾小囊。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没有被重吸收的物质如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液体Z葡萄糖含量为0,尿素浓度增大,是尿液,所以液体Z和液体Y比较,尿素的含量明显增加,葡萄糖含量为0,这是由[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导致的。(3)医生在检查某病人的尿液成分时,发现含有较多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如果是肾脏有疾病,最可能的病变部位是图二中的[4]肾小球。
答案:(1)a肾脏 4、5、6 (2)原尿 5肾小囊 B肾小管的重吸收 (3)4肾小球课时规范训练(9) 人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
1.(2024·重庆中考)2024年我国科学家将基因编辑猪的肾脏移植到一位患有终期肾衰的病人体内,猪肾在人体内很快就正常工作。“正常工作”主要是指(  )
[A]形成尿液  [B]输送尿液  [C]贮存尿液  [D]排出尿液
2.(2024·苏州中考)微穿刺法是利用显微操纵仪,将微吸管插入肾小囊的腔中,抽取其中液体进行微量化学分析的方法,一般用来诊断与肾脏相关的疾病。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组成了一个肾单位
[B]①中流动脉血,②中流静脉血
[C]④是肾小囊,从中抽出的囊内液是尿液
[D]若囊内液中发现较多的蛋白质,说明③可能病变
3.(2024·遂宁中考)某男子近日身体不适,医生结合症状开单,为他作了尿液化验,部分化验数据如表。据此判断,该男子发生病变的部位是(  )
检查项目 结果(单位:g/L) 参考值(单位:g/L)
蛋白质 30 0
葡萄糖 0 0
尿素 18 20
尿酸 0.3 0.5
无机盐 10 11
[A]肾小管  [B]肾小球  [C]肾小囊  [D]集合管
4.(2024·陕西中考)以下是健康人正常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其中在①②部位发生了重要生理作用,“”表示某种成分。能模拟尿素排出过程的是(  )
[A]      [B]
[C]      [D]
5.(2024·枣庄期末)在校运动会的赛场上,参加比赛的同学们汗流浃背、满脸通红,这体现了皮肤具有(  )
[A]排泄和调节体温的功能  [B]排泄和感受外界刺激的功能
[C]保护和排泄的功能  [D]感受外界刺激和保护的功能
6.(2024·峄城区三模)如图曲线表示健康人肾单位结构中葡萄糖的含量变化。判断结构乙内的液体和结构丙的名称分别是(  )
[A]血液 肾小球  [B]原尿 肾小囊
[C]原尿 肾小管  [D]尿液 肾小管
7.(2024·齐齐哈尔中考)下图为健康人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中的液体含有尿素和血细胞
[B]②中的液体含有大分子蛋白质和无机盐
[C]③中的液体含有无机盐和葡萄糖
[D]④中的液体含有尿素和葡萄糖
8.(2024·连云港中考)健康人体一昼夜产生的原尿可达180 L,但人每天排出的尿液约为1.5 L。在尿液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结构是右图中的(  )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
9.(2024·滕州模拟)如曲线图表示血液中某成分含量变化趋势,下列各项中,该曲线不能表示的是(  )
[A]血液流经肺部时氧气含量的变化
[B]血液流经小肠时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
[C]血液流经肾脏时尿素含量的变化
[D]血液流经大脑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10.下面是某医院化验室对几个尿液样本的化验数据(单位:g/mL),其中正常尿液的样品是(  )
水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红细胞
样本A 96 0 0.06 1.5 1.80 0
样本B 96 0.32 0 1.5 1.80 0
样本C 96 0 0 1.5 1.80 0
[A]样本A  [B]样本B  [C]样本C  [D]都不是
11.(2023·泗水县三模)在环境和进食相同的条件下,测定人体在安静和运动两种状态下通过不同途径所散失的水分,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运动时汗液分泌增多有利于散失热量
[B]休息时多余的水分主要通过尿液排出
[C]运动时呼吸频率加快,通过呼气散失的水分增多
[D]两种状态下散失的水分总量相同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1小题,共10分。)
12.(10分)(2024·滕州模拟)图一为泌尿系统示意图,图二为尿液形成示意图,其中A、B表示过程,1~6表示结构,液体X、Y、Z分别取自图二中的不同部位,化验得到表中的数据(克/100毫升)。请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成分 液体X 液体Y 液体Z
蛋白质 72 0.00 0.00
葡萄糖 0.10 0.10 0.00
无机盐 0.72 0.72 1.4
尿素 0.03 0.03 1.8
(1)图一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________,其基本组成包括图二的________(填序号)。
(2)分析表中三种液体成分的含量,你认为液体Y是________,取自图二中的[ ]________。液体Z中尿素的浓度升高到1.8克/100毫升,葡萄糖浓度降为0,主要是因为图二中的[ ]________过程。
(3)医生发现某病人的尿液中含有较多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则可能的病变部位是图二中的[ ]__________。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