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一)课件+试卷+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初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一)课件+试卷+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4-19 20:47:18

文档简介

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一)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我国已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40余年,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以上,既改善了空气质量,美化了环境,又增加了降水量,这说明了(  )
[A]生物影响环境  [B]环境影响生物
[C]生物适应环境  [D]环境适应生物
2.某同学制作了生态瓶,瓶内放置的材料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生态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瓶中的食物链为阳光→水草→鱼
[B]水草为生产者,鱼为消费者
[C]水中的细菌可以分解鱼的粪便
[D]水是影响鱼生活的非生物因素
3.玉米种子内储存的化学能来自阳光,大量的玉米种子堆积储存久了会散发热量。这两种能量转化分别是在玉米的一些结构中完成的,这些结构是(  )
[A]细胞膜、细胞质  [B]叶绿体、线粒体
[C]细胞质、叶绿体  [D]线粒体、叶绿体
4.下列生产措施与生物学原理对应错误的是(  )
[A]移栽植物时去掉部分枝叶——降低光合作用
[B]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抑制呼吸作用
[C]水淹的农田及时排涝——保障农作物根部的氧气供应
[D]作物种植时“正其行,通其风”——使作物周围有充足的二氧化碳
5.关于人体的生殖和发育,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的发育是从卵细胞开始的
[B]胚泡是在母体的子宫内形成的
[C]胎儿和母体之间的物质交换是通过胎盘进行的
[D]青春期人体最显著的特点是神经系统功能明显增强
6.如图甲为“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图乙为“淀粉消化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试管Ⅰ加入2 mL唾液,模拟口腔消化过程
[B]37 ℃模拟口腔内温度,保温10分钟利于馒头消化
[C]滴加碘液后,预期实验结果为试管Ⅱ变蓝
[D]图乙中的过程①只发生在口腔,a是淀粉酶,b是葡萄糖
7.吃粽子,粽子的清香被吸入时,膈肌和肺的状态分别是(  )
[A]收缩 扩张  [B]收缩 回缩 
[C]舒张 扩张  [D]舒张 回缩
8.某同学在窗前远眺时,一只昆虫突然飞到眼前;经眼的一系列调节后,他看清了眼前的昆虫。能表示该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9.根据如图分析有关生物学知识的关系,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若M表示染色体,则1、2、3分别表示蛋白质、DNA和基因
[B]若M表示雌蕊,则1、2、3分别表示柱头、花丝、子房
[C]若M表示内分泌腺,则1、2、3分别表示甲状腺、垂体、肾上腺
[D]若M表示陆地生态系统,则1、2、3分别表示池塘、湖泊、海洋
10.引体向上是初中生经常进行的运动,在进行引体向上运动中(  )
[A]肱二头肌两端的肌腱附着在肱骨的两端
[B]双臂竖直悬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
[C]屈肘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
[D]受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
11.蜈蚣属于节肢动物而非环节动物,判断依据是(  )
[A]两侧对称  [B]身体分节
[C]有外骨骼  [D]有口有肛门
12.打太极拳是人们喜爱的一种健身方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关节的结构包括关节头、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
[B]骨和关节本身没有运动能力,须依靠骨骼肌的牵引来完成太极动作
[C]除运动系统外,太极动作的完成还需要神经系统和其他系统的参与
[D]打太极拳是通过后天学习,不断练习逐渐学会的,属于学习行为
13.微生物大都个体微小、结构简单。下列关于几种微生物的叙述,不符合事实的是(  )
[A]大肠杆菌的DNA存在于细胞核中
[B]蘑菇可利用孢子繁殖后代
[C]酵母菌可以用来酿酒、做面包
[D]艾滋病病毒营寄生生活
14.很多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以下几点可支持这一观点的有(  )
①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②利用苏云金杆菌治理虫害;③利用甲烷菌生产沼气;④利用霉菌制作霉豆腐;⑤真菌引起棉花枯萎病;⑥利用经处理过的病毒制作疫苗。
[A]①②③④⑥  [B]①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⑥  [D]②③④⑥
15.下列有关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蝴蝶的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
[B]蝗虫的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C]青蛙的受精方式是体内受精
[D]鸟胚胎的发育只由卵黄提供营养物质
16.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殖细胞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B]基因在细胞中成对存在
[C]每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
[D]基因控制生物的遗传特征(性状)
17.现有精子、卵细胞、男性体细胞、女性成熟的红细胞各一个,请问这些细胞中的X染色体加起来最多有多少条(  )
[A]5条  [B]4条  [C]3条  [D]6条
18.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与环境的变化相互作用,不断进化,世代相继,生生不息。“超级细菌”的诞生过程也是一种生物进化的过程,下列观点你不认同的是(  )
[A]①表示细菌在生长和繁殖过程中,由于变异产生少数耐药菌
[B]②表示随着抗生素使用,耐药菌因为有利变异而生存下来
[C]①~②说明,抗生素使细菌发生了耐药性变异
[D]③表示随抗生素滥用,耐药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进化出“超级细菌”
19.人乳头瘤病毒(HPV)可诱发宫颈癌,接种HPV疫苗可大幅降低该病的发病率。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乳头瘤病毒是诱发宫颈癌的病原体
[B]给健康人注射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C]疫苗可刺激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D]接种HPV疫苗也能降低卵巢癌发病率
20.下列不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
[A]合理营养,平衡膳食  [B]吸烟提神,喝酒交友
[C]按时作息,坚持锻炼  [D]拒绝毒品,防止网瘾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0分。)
21.(10分)以下是某校学生制作并观察某细胞临时装片的相关图片,图甲是操作步骤,图乙是根据观察绘制的细胞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b图表示的操作过程是________(填名称),c图中滴在载玻片中央的液体是________。
(2)图乙中[②]代表________,图乙所示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察时,为了使物像更清晰应调节图丙中[ ]______________。若显微镜目镜为10×,物像放大了400倍,则物镜的放大倍数为________倍。
(4)口腔上皮属于________(结构层次),是细胞分裂和________的结果。植物体与人体相比没有的结构层次是________。
(5)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甲中d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0分)人体每天都要经由泌尿系统形成和排出尿液,调节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并清除代谢废物。排尿是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反射活动。
 
(1)图甲中,当血液流经3时,经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进入2中形成的液体为________。正常情况下,流经4后的液体与2中液体相比,最大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4中液体可作为农家肥,主要是因为该液体含有无机盐和________等。
(2)图甲中,血液流经肾脏后血管6比血管5内的尿素含量________。
(3)图乙中,排尿反射的感受器位于________壁内,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
(4)图乙中7和8表示大脑与脊髓之间的神经通路,某成年人因故损伤了这两条通路,而脊髓未受损伤,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是________。
A.能形成尿意,不能完成排尿反射
B.不能形成尿意,不能完成排尿反射
C.不能形成尿意,能完成排尿反射
D.能形成尿意,能控制排尿反射
(5)婴幼儿经常尿床,原因是________发育尚未完善,对脊髓的控制作用弱。
23.(10分)请你完成下面的实验设计,以验证胃液的消化作用。
(1)胃液的采集:将一只对铃声已建立起食物反射的狗,在其胃底部做一个人工胃瘘(胃液可由胃瘘流到体外),利用铃声刺激空腹的狗,引起它产生分泌胃液的条件反射的方法,可获得纯净的胃液。
(2)实验材料选择:根据胃液中酶的作用,可在甲、乙两个试管中各滴入2 mL________(填标号)。
A.淀粉糊
B.蛋清制成的蛋花液
C.花生油
(3)验证胃液的消化作用。提示:请阅读完(4)后再作答。
甲 乙 丙
加入实验材料的量 2 mL 2 mL ④
实验加入的试剂 ① ② ⑤
水浴温度 ③
在如表中甲试管对应的①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乙试管对应的②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甲、乙试管的水浴温度③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保温约20~30分钟。
(4)预测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实验结果是甲试管中物质发生了变化,乙试管中物质没有发生变化;此结果说明在外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胃液对蛋白质具有消化作用。
(5)胃液中含有盐酸和酶,如果要进一步验证胃液的消化作用在于酶,而不是盐酸。可以在上述实验中再加一个试管丙,④应加入实验材料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应加入的试剂________。试管丙应和试管________形成对照。
(6)相同的实验需要重复做几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0分)大熊猫、朱鹮、藏羚羊、扬子鳄、川金丝猴都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有的被誉为“活化石”,有的被称为“中国国宝”。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熊猫、藏羚羊、川金丝猴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朱鹮属于鸟类,具有较强的飞行能力,图中能正确表示朱鹮呼吸系统的是________,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川金丝猴通常由猴王带领着群居于森林之中,这表明川金丝猴具有________行为。
(4)把大熊猫、朱鹮、藏羚羊和川金丝猴分为一类,扬子鳄为另一类,分类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国自然观察2016》评估了近15年间1 085个濒危物种的保护状况,其中大熊猫是状况好转的物种之一,生活在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中的小熊猫、川金丝猴、羚牛等也同时得到了保护,这种现象称为“伞护效应”。“伞护效应”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0分)蝴蝶兰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因花形优美、花期长而备受人们青睐。科研人员进行蝴蝶兰育种,以提高其观赏性。将不同花色的蝴蝶兰进行杂交,获得子一代,结果如图1。(用A、a表示控制蝴蝶兰花色的基因)
(1)分析图可以看出,该蝴蝶兰花色的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__,乙组子代红色花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丙组亲代红色花的基因组成最有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2)用甲组子代的红色花个体与乙组子代的白色花个体杂交,后代中出现红色花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
(3)植物葡萄风信子的花冠呈现蓝色,科研人员利用该植物培育出了蓝色蝴蝶兰,过程如图2。该培育过程所运用的生物学技术主要是______________,蓝色蝴蝶兰的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变异。若想快速批量生产蓝色蝴蝶兰,可采用____________技术,该方法不仅繁殖速度快,受季节影响小,还能有效脱去______________。(共53张PPT)
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一)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我国已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40余年,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以上,既改善了空气质量,美化了环境,又增加了降水量,这说明了(  )
[A]生物影响环境  [B]环境影响生物
[C]生物适应环境  [D]环境适应生物

A [“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以上,既改善了空气质量,美化了环境,又增加了降水量”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
2.某同学制作了生态瓶,瓶内放置的材料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生态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瓶中的食物链为阳光→水草→鱼
[B]水草为生产者,鱼为消费者
[C]水中的细菌可以分解鱼的粪便
[D]水是影响鱼生活的非生物因素

A [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起始点是生产者,箭头指向捕食者,无非生物部分,因此,阳光→水草→鱼不能构成一条食物链,A错误。]
3.玉米种子内储存的化学能来自阳光,大量的玉米种子堆积储存久了会散发热量。这两种能量转化分别是在玉米的一些结构中完成的,这些结构是(  )
[A]细胞膜、细胞质  [B]叶绿体、线粒体
[C]细胞质、叶绿体  [D]线粒体、叶绿体

B [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其中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B正确。]
4.下列生产措施与生物学原理对应错误的是(  )
[A]移栽植物时去掉部分枝叶——降低光合作用
[B]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抑制呼吸作用
[C]水淹的农田及时排涝——保障农作物根部的氧气供应
[D]作物种植时“正其行,通其风”——使作物周围有充足的二氧化碳

A [移栽植物时去掉部分枝叶能降低蒸腾作用,提高移栽成活率,A错误。]
5.关于人体的生殖和发育,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的发育是从卵细胞开始的
[B]胚泡是在母体的子宫内形成的
[C]胎儿和母体之间的物质交换是通过胎盘进行的
[D]青春期人体最显著的特点是神经系统功能明显增强

C [人体的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A错误;受精卵在输卵管中分裂形成胚泡,B错误;青春期人体最显著的特点是身高迅速增长,D错误。]
6.如图甲为“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图乙为“淀粉消化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试管Ⅰ加入2 mL唾液,模拟口腔消化过程
[B]37 ℃模拟口腔内温度,保温10分钟利于馒头消化
[C]滴加碘液后,预期实验结果为试管Ⅱ变蓝
[D]图乙中的过程①只发生在口腔,a是淀粉酶,b是葡萄糖

D [图乙中的过程①表示淀粉在a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麦芽糖,过程②表示麦芽糖被分解成b葡萄糖,口腔和小肠内都有淀粉酶的存在,则过程①发生在口腔或者小肠内,D错误。]
7.吃粽子,粽子的清香被吸入时,膈肌和肺的状态分别是(  )
[A]收缩 扩张 
[B]收缩 回缩 
[C]舒张 扩张 
[D]舒张 回缩

A [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肺扩张;呼气时,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肺回缩,A正确。]
8.某同学在窗前远眺时,一只昆虫突然飞到眼前;经眼的一系列调节后,他看清了眼前的昆虫。能表示该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B [当某同学在窗前远眺时,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焦点在视网膜上,处于①状态,一只昆虫突然飞到眼前,昆虫刚开始处于看不清状态,焦点不在视网膜上,处于③状态,调节晶状体曲度后看清昆虫,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处于②状态。]
9.根据如图分析有关生物学知识的关系,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若M表示染色体,则1、2、3分别表示蛋白质、DNA和基因
[B]若M表示雌蕊,则1、2、3分别表示柱头、花丝、子房
[C]若M表示内分泌腺,则1、2、3分别表示甲状腺、垂体、肾上腺
[D]若M表示陆地生态系统,则1、2、3分别表示池塘、湖泊、海洋

C [染色体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和DNA,基因是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染色体包含蛋白质和DNA,蛋白质和DNA是并列关系,DNA包含基因,A错误;花蕊分为雄蕊和雌蕊,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可见,若M表示雌蕊,则1、2、3可分别表示柱头、花柱、子房,B错误;若M表示陆地生态系统,则1、2、3可分别表示森林、荒漠、草原等,但是池塘、湖泊、海洋不属于陆地生态系统,D错误。]
10.引体向上是初中生经常进行的运动,在进行引体向上运动中
(  )
[A]肱二头肌两端的肌腱附着在肱骨的两端
[B]双臂竖直悬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
[C]屈肘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
[D]受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

D [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肱二头肌的肌腱一端附着在肱骨上,另一端绕过肘关节附着在桡骨上,A错误。双臂竖直悬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B错误。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C错误。引体向上的完成由骨骼肌、骨和关节三者协调配合,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由骨骼肌牵拉着骨绕着关节活动而产生的,D正确。]
11.蜈蚣属于节肢动物而非环节动物,判断依据是(  )
[A]两侧对称  [B]身体分节
[C]有外骨骼  [D]有口有肛门

C [蜈蚣具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属于节肢动物。]
12.打太极拳是人们喜爱的一种健身方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关节的结构包括关节头、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
[B]骨和关节本身没有运动能力,须依靠骨骼肌的牵引来完成太极动作
[C]除运动系统外,太极动作的完成还需要神经系统和其他系统的参与
[D]打太极拳是通过后天学习,不断练习逐渐学会的,属于学习行为

A [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关节面是由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A错误。]
13.微生物大都个体微小、结构简单。下列关于几种微生物的叙述,不符合事实的是(  )
[A]大肠杆菌的DNA存在于细胞核中
[B]蘑菇可利用孢子繁殖后代
[C]酵母菌可以用来酿酒、做面包
[D]艾滋病病毒营寄生生活

A [大肠杆菌属于细菌,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区域,A错误。]
14.很多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以下几点可支持这一观点的有
(  )
①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②利用苏云金杆菌治理虫害;③利用甲烷菌生产沼气;④利用霉菌制作霉豆腐;⑤真菌引起棉花枯萎病;⑥利用经处理过的病毒制作疫苗。
[A]①②③④⑥  [B]①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⑥  [D]②③④⑥

A [真菌引起棉花枯萎病说明的是微生物对人类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不符合“微生物对人类有益”的观点,⑤错误。]
15.下列有关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蝴蝶的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
[B]蝗虫的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C]青蛙的受精方式是体内受精
[D]鸟胚胎的发育只由卵黄提供营养物质

B [蝴蝶的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A错误;青蛙的受精方式是体外受精,C错误;鸟胚胎的发育由卵黄和卵白提供营养物质,D错误。]
16.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殖细胞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B]基因在细胞中成对存在
[C]每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
[D]基因控制生物的遗传特征(性状)

B [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中基因并不是成对存在的,B错误。]
17.现有精子、卵细胞、男性体细胞、女性成熟的红细胞各一个,请问这些细胞中的X染色体加起来最多有多少条(  )
[A]5条  [B]4条  [C]3条  [D]6条

C [据题分析可知,精子中有1条X染色体或1条Y染色体、卵细胞中有1条X染色体、男性的体细胞中有1条X染色体(XY)、女性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因此没有X染色体。]
18.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与环境的变化相互作用,不断进化,世代相继,生生不息。“超级细菌”的诞生过程也是一种生物进化的过程,下列观点你不认同的是(  )

[A]①表示细菌在生长和繁殖过程中,由于变异产生少数耐药菌
[B]②表示随着抗生素使用,耐药菌因为有利变异而生存下来
[C]①~②说明,抗生素使细菌发生了耐药性变异
[D]③表示随抗生素滥用,耐药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进化出“超级细菌”
C [细菌群体中本来就有耐药菌和不耐药菌,只是抗生素的滥用使得耐药菌存活并繁殖下去,C错误。]
19.人乳头瘤病毒(HPV)可诱发宫颈癌,接种HPV疫苗可大幅降低该病的发病率。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乳头瘤病毒是诱发宫颈癌的病原体
[B]给健康人注射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C]疫苗可刺激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D]接种HPV疫苗也能降低卵巢癌发病率

D [HPV疫苗从免疫学角度来说属于抗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抗体只针对HPV起作用,D错误。]
20.下列不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
[A]合理营养,平衡膳食 
[B]吸烟提神,喝酒交友
[C]按时作息,坚持锻炼 
[D]拒绝毒品,防止网瘾

B [吸烟提神,喝酒交友不利于增进身心健康水平,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0分。)
21.(10分)以下是某校学生制作并观察某细胞临时装片的相关图片,图甲是操作步骤,图乙是根据观察绘制的细胞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b图表示的操作过程是________(填名称),c图中滴在载玻片中央的液体是_________。
(2)图乙中[②]代表________,图乙所示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察时,为了使物像更清晰应调节图丙中[ ]______________。若显微镜目镜为10×,物像放大了400倍,则物镜的放大倍数为________倍。
染色
生理盐水
细胞核
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细准焦螺旋
40
(4)口腔上皮属于________(结构层次),是细胞分裂和________的结果。植物体与人体相比没有的结构层次是________。
(5)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甲中d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织
分化
系统
让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载玻
片上的液滴而后缓缓放平,避免产生气泡
解析:(1)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为:擦、滴、刮、抹、盖、染。从图中看出b图中有碘液瓶,所以b图表示的操作过程是染色;c图滴加的液体是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形态。
(2)图乙中②代表细胞核,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是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3)观察时,为了使物像更清晰应调节图丙中③细准焦螺旋。若显微镜目镜为10×,物像放大了400倍,则物镜的放大倍数为40倍。
(4)口腔上皮属于组织,是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结果。植物体与人体相比没有的结构层次是系统。
(5)d盖盖玻片的正确方法是用镊子夹住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生理盐水,然后缓慢放平,避免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
22.(10分)人体每天都要经由泌尿系统形成和排出尿液,调节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并清除代谢废物。排尿是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反射活动。
(1)图甲中,当血液流经3时,经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进入2中形成的液体为________。正常情况下,流经4后的液体与2中液体相比,最大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4中液体可作为农家肥,主要是因为该液体含有无机盐和________等。
(2)图甲中,血液流经肾脏后血管6比血管5内的尿素含量_______。
(3)图乙中,排尿反射的感受器位于________壁内,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
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滤过
原尿
不含有葡萄糖
尿素
减少
膀胱
脊髓
(4)图乙中7和8表示大脑与脊髓之间的神经通路,某成年人因故损伤了这两条通路,而脊髓未受损伤,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是________。
A.能形成尿意,不能完成排尿反射
B.不能形成尿意,不能完成排尿反射
C.不能形成尿意,能完成排尿反射
D.能形成尿意,能控制排尿反射
(5)婴幼儿经常尿床,原因是________发育尚未完善,对脊髓的控制作用弱。
C
大脑
解析:(1)当血液流经3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等会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滤过到2肾小囊腔形成原尿。正常情况下,原尿流经4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可见4中的尿液和2中的原尿相比,不含有葡萄糖。由于尿液中含有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因此可作为农家肥。
(2)当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的尿素等代谢废物会明显减少,因此6与5中的血液成分相比,尿素的含量会明显减少。
(3)图乙中,排尿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膀胱壁内,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4)因故损伤了7脊髓的上行传导束和8下行传导束的成年人,神经冲动不能传递到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但是低级神经中枢脊髓所支配的反射弧还是完整的,因此不能形成尿意,能完成排尿反射,C正确。
(5)排尿反射中枢位于脊髓的灰质里,受大脑皮层控制。婴幼儿因大脑的发育不完善,对排尿的抑制能力较弱,会发生夜间遗尿现象。
23.(10分)请你完成下面的实验设计,以验证胃液的消化作用。
(1)胃液的采集:将一只对铃声已建立起食物反射的狗,在其胃底部做一个人工胃瘘(胃液可由胃瘘流到体外),利用铃声刺激空腹的狗,引起它产生分泌胃液的条件反射的方法,可获得纯净的胃液。
(2)实验材料选择:根据胃液中酶的作用,可在甲、乙两个试管中各滴入2 mL________(填标号)。
A.淀粉糊
B.蛋清制成的蛋花液
C.花生油
B
(3)验证胃液的消化作用。提示:请阅读完(4)后再作答。
在如表中甲试管对应的①加入____,乙试管对应的②加入________。甲、乙试管的水浴温度③应是_______,保温约20~30分钟。
甲 乙 丙
加入实验材料的量 2 mL 2 mL ④
实验加入的试剂 ① ② ⑤
水浴温度 ③
胃液
蒸馏水
37 ℃
(4)预测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实验结果是甲试管中物质发生了变化,乙试管中物质没有发生变化;此结果说明在外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胃液对蛋白质具有消化作用。
(5)胃液中含有盐酸和酶,如果要进一步验证胃液的消化作用在于酶,而不是盐酸。可以在上述实验中再加一个试管丙,④应加入实验材料的量为_________,⑤应加入的试剂________。试管丙应和试管________形成对照。
(6)相同的实验需要重复做几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 mL
盐酸

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解析:(2)甲试管中物质发生变化(消失),乙试管中物质不变化(不消失);此结果说明在外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胃液对蛋白质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因此实验的变量是有无胃液,甲试管加入的是蛋清制成的蛋花液和胃液;乙试管加入的是蛋清制成的蛋花液和清水。(3)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验证胃液的化学性消化”实验中唯一的变量是胃液的有无。在题表中甲试管对应的①加入胃液,乙试管对应的②加入清水。人体正常的温度是37 ℃左右,此时酶的消化作用最强,因此甲、乙试管的水浴温度③应是37 ℃,保温约20~30分钟。
(5)“如果要进一步验证胃液的消化作用在于酶,而不是盐酸”,则实验的唯一变量是盐酸的有无。可以在题述实验中再加一个试管丙,④应加入实验材料的量为2 mL;⑤应加入的试剂为盐酸。试管丙应和试管甲形成对照。
(6)应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尽量通过重复实验,或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并取其平均值,排除其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24.(10分)大熊猫、朱鹮、藏羚羊、扬子鳄、川金丝猴都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有的被誉为“活化石”,有的被称为“中国国宝”。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熊猫、藏羚羊、川金丝猴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
胎生、哺乳
(2)朱鹮属于鸟类,具有较强的飞行能力,图中能正确表示朱鹮呼吸系统的是________,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3)川金丝猴通常由猴王带领着群居于森林之中,这表明川金丝猴具有________行为。
(4)把大熊猫、朱鹮、藏羚羊和川金丝猴分为一类,扬子鳄为另一类,分类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肺与气囊相连
社会
体温是否恒定
(5)《中国自然观察2016》评估了近15年间1 085个濒危物种的保护状况,其中大熊猫是状况好转的物种之一,生活在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中的小熊猫、川金丝猴、羚牛等也同时得到了保护,这种现象称为“伞护效应”。“伞护效应”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建立自然保护区
解析:(1)大熊猫、藏羚羊、川金丝猴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突出特征是胎生、哺乳,大大提高后代的成活率。
(2)朱鹮等鸟类的体内有许多气囊,位于内脏器官之间,这些气囊与肺相通,结合题图可知,图中能表示朱鹮的呼吸系统的是丙,判断依据是肺与气囊相连。
(3)川金丝猴是群居的动物,通常由猴王带领着群居于森林之中,群体内成员之间有明显的等级,并且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这表明川金丝猴具有社会行为。
(4)大熊猫、朱鹮、藏羚羊和川金丝猴的体温恒定不随环境温度改变而改变,属于恒温动物,扬子鳄的体温随环境温度改变而改变,属于变温动物,所以将大熊猫、朱鹮、藏羚羊和川金丝猴分为一类,扬子鳄分为另一类,分类依据是体温是否恒定。
(5)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为有效的措施。“伞护效应”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25.(10分)蝴蝶兰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因花形优美、花期长而备受人们青睐。科研人员进行蝴蝶兰育种,以提高其观赏性。将不同花色的蝴蝶兰进行杂交,获得子一代,结果如图1。(用A、a表示控制蝴蝶兰花色的基因)
(1)分析图可以看出,该蝴蝶兰花色的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__,乙组子代红色花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丙组亲代红色花的基因组成最有可能是________。
(2)用甲组子代的红色花个体与乙组子代的白色花个体杂交,后代中出现红色花的概率为______。
红色
AA或Aa
AA
50%
(3)植物葡萄风信子的花冠呈现蓝色,科研人员利用该植物培育出了蓝色蝴蝶兰,过程如图2。该培育过程所运用的生物学技术主要是____________,蓝色蝴蝶兰的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变异。若想快速批量生产蓝色蝴蝶兰,可采用____________技术,该方法不仅繁殖速度快,受季节影响小,还能有效脱去______。
转基因技术
可遗传
组织培养
病毒
解析:(1)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中既有显性基因,也有隐性基因,是杂合体;乙组亲本都是红色,子代出现了白色,可判断白色是隐性性状,红色是显性性状,亲本的基因组成都是Aa,其遗传图解如下图:
根据遗传图解可知,乙组子代中红色蝴蝶兰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丙组中亲代是红色花和白色花,子代中都是红色花,其遗传图解最可能如下:
丙组亲代红色花的基因组成最有可能是AA。
(2)由(1)可知,红色为显性,白色为隐性,甲组子代既有红色又有白色,甲组的遗传图解如下:
甲组子代红色花的基因组成为Aa,乙组子代白色花的基因组成为aa,后代中出现红色花的概率为50%。
(3)开蓝色花的植物葡萄风信子中存在类黄酮酶合成基因,科研人员采用一定的技术,向红色蝴蝶兰花冠组织细胞内导入类黄酮酶合成基因,从而培育出了开蓝色花的蝴蝶兰新品种,这种生物技术属于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产生的变异使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属于可遗传变异。若想快速批量生产蓝色蝴蝶兰,可采用组织培养技术,该方法不仅繁殖速度快,受季节影响小,还能有效脱去病毒。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一)
1.A [“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以上,既改善了空气质量,美化了环境,又增加了降水量”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
2.A [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起始点是生产者,箭头指向捕食者,无非生物部分,因此,阳光→水草→鱼不能构成一条食物链,A错误。]
3.B [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其中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B正确。]
4.A [移栽植物时去掉部分枝叶能降低蒸腾作用,提高移栽成活率,A错误。]
5.C [人体的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A错误;受精卵在输卵管中分裂形成胚泡,B错误;青春期人体最显著的特点是身高迅速增长,D错误。]
6.D [图乙中的过程①表示淀粉在a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麦芽糖,过程②表示麦芽糖被分解成b葡萄糖,口腔和小肠内都有淀粉酶的存在,则过程①发生在口腔或者小肠内,D错误。]
7.A [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肺扩张;呼气时,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肺回缩,A正确。]
8.B [当某同学在窗前远眺时,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焦点在视网膜上,处于①状态,一只昆虫突然飞到眼前,昆虫刚开始处于看不清状态,焦点不在视网膜上,处于③状态,调节晶状体曲度后看清昆虫,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处于②状态。]
9.C [染色体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和DNA,基因是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染色体包含蛋白质和DNA,蛋白质和DNA是并列关系,DNA包含基因,A错误;花蕊分为雄蕊和雌蕊,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可见,若M表示雌蕊,则1、2、3可分别表示柱头、花柱、子房,B错误;若M表示陆地生态系统,则1、2、3可分别表示森林、荒漠、草原等,但是池塘、湖泊、海洋不属于陆地生态系统,D错误。]
10.D [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肱二头肌的肌腱一端附着在肱骨上,另一端绕过肘关节附着在桡骨上,A错误。双臂竖直悬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B错误。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C错误。引体向上的完成由骨骼肌、骨和关节三者协调配合,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由骨骼肌牵拉着骨绕着关节活动而产生的,D正确。]
11.C [蜈蚣具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属于节肢动物。]
12.A [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关节面是由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A错误。]
13.A [大肠杆菌属于细菌,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区域,A错误。]
14.A [真菌引起棉花枯萎病说明的是微生物对人类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不符合“微生物对人类有益”的观点,⑤错误。]
15.B [蝴蝶的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A错误;青蛙的受精方式是体外受精,C错误;鸟胚胎的发育由卵黄和卵白提供营养物质,D错误。]
16.B [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中基因并不是成对存在的,B错误。]
17.C [据题分析可知,精子中有1条X染色体或1条Y染色体、卵细胞中有1条X染色体、男性的体细胞中有1条X染色体(XY)、女性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因此没有X染色体。]
18.C [细菌群体中本来就有耐药菌和不耐药菌,只是抗生素的滥用使得耐药菌存活并繁殖下去,C错误。]
19.D [HPV疫苗从免疫学角度来说属于抗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抗体只针对HPV起作用,D错误。]
20.B [吸烟提神,喝酒交友不利于增进身心健康水平,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21.解析:(1)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为:擦、滴、刮、抹、盖、染。从图中看出b图中有碘液瓶,所以b图表示的操作过程是染色;c图滴加的液体是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形态。(2)图乙中②代表细胞核,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是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3)观察时,为了使物像更清晰应调节图丙中③细准焦螺旋。若显微镜目镜为10×,物像放大了400倍,则物镜的放大倍数为40倍。(4)口腔上皮属于组织,是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结果。植物体与人体相比没有的结构层次是系统。(5)d盖盖玻片的正确方法是用镊子夹住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生理盐水,然后缓慢放平,避免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
答案:(1)染色 生理盐水 (2)细胞核 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3)③细准焦螺旋 40 (4)组织 分化 系统 (5)让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而后缓缓放平,避免产生气泡
22.解析:(1)当血液流经3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等会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滤过到2肾小囊腔形成原尿。正常情况下,原尿流经4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可见4中的尿液和2中的原尿相比,不含有葡萄糖。由于尿液中含有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因此可作为农家肥。(2)当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的尿素等代谢废物会明显减少,因此6与5中的血液成分相比,尿素的含量会明显减少。(3)图乙中,排尿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膀胱壁内,神经中枢位于脊髓。(4)因故损伤了7脊髓的上行传导束和8下行传导束的成年人,神经冲动不能传递到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但是低级神经中枢脊髓所支配的反射弧还是完整的,因此不能形成尿意,能完成排尿反射,C正确。(5)排尿反射中枢位于脊髓的灰质里,受大脑皮层控制。婴幼儿因大脑的发育不完善,对排尿的抑制能力较弱,会发生夜间遗尿现象。
答案:(1)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滤过 原尿 不含有葡萄糖 尿素 (2)减少 (3)膀胱 脊髓 (4)C (5)大脑
23.解析:(2)甲试管中物质发生变化(消失),乙试管中物质不变化(不消失);此结果说明在外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胃液对蛋白质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因此实验的变量是有无胃液,甲试管加入的是蛋清制成的蛋花液和胃液;乙试管加入的是蛋清制成的蛋花液和清水。(3)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验证胃液的化学性消化”实验中唯一的变量是胃液的有无。在题表中甲试管对应的①加入胃液,乙试管对应的②加入清水。人体正常的温度是37 ℃左右,此时酶的消化作用最强,因此甲、乙试管的水浴温度③应是37 ℃,保温约20~30分钟。(5)“如果要进一步验证胃液的消化作用在于酶,而不是盐酸”,则实验的唯一变量是盐酸的有无。可以在题述实验中再加一个试管丙,④应加入实验材料的量为2 mL;⑤应加入的试剂为盐酸。试管丙应和试管甲形成对照。(6)应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尽量通过重复实验,或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并取其平均值,排除其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答案:(2)B (3)胃液 蒸馏水 37 ℃ (5)2 mL 盐酸 甲 (6)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24.解析:(1)大熊猫、藏羚羊、川金丝猴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突出特征是胎生、哺乳,大大提高后代的成活率。(2)朱鹮等鸟类的体内有许多气囊,位于内脏器官之间,这些气囊与肺相通,结合题图可知,图中能表示朱鹮的呼吸系统的是丙,判断依据是肺与气囊相连。(3)川金丝猴是群居的动物,通常由猴王带领着群居于森林之中,群体内成员之间有明显的等级,并且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这表明川金丝猴具有社会行为。(4)大熊猫、朱鹮、藏羚羊和川金丝猴的体温恒定不随环境温度改变而改变,属于恒温动物,扬子鳄的体温随环境温度改变而改变,属于变温动物,所以将大熊猫、朱鹮、藏羚羊和川金丝猴分为一类,扬子鳄分为另一类,分类依据是体温是否恒定。(5)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为有效的措施。“伞护效应”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答案:(1)胎生、哺乳 (2)丙 肺与气囊相连 (3)社会 (4)体温是否恒定 (5)建立自然保护区
25.解析:(1)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中既有显性基因,也有隐性基因,是杂合体;乙组亲本都是红色,子代出现了白色,可判断白色是隐性性状,红色是显性性状,亲本的基因组成都是Aa,其遗传图解如下图:
根据遗传图解可知,乙组子代中红色蝴蝶兰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丙组中亲代是红色花和白色花,子代中都是红色花,其遗传图解最可能如下:
丙组亲代红色花的基因组成最有可能是AA。(2)由(1)可知,红色为显性,白色为隐性,甲组子代既有红色又有白色,甲组的遗传图解如下:
甲组子代红色花的基因组成为Aa,乙组子代白色花的基因组成为aa,后代中出现红色花的概率为50%。(3)开蓝色花的植物葡萄风信子中存在类黄酮酶合成基因,科研人员采用一定的技术,向红色蝴蝶兰花冠组织细胞内导入类黄酮酶合成基因,从而培育出了开蓝色花的蝴蝶兰新品种,这种生物技术属于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产生的变异使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属于可遗传变异。若想快速批量生产蓝色蝴蝶兰,可采用组织培养技术,该方法不仅繁殖速度快,受季节影响小,还能有效脱去病毒。
答案:(1)红色 AA或Aa AA (2)50% (3)转基因技术 可遗传 组织培养 病毒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