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复习必背知识第三单元 第8讲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课件+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生物复习必背知识第三单元 第8讲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课件+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4-17 17:58:01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第8讲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必背知识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任务一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1.血液组成
(1)血液分层现象
[①]白细胞,[②]血小板,[③]红细胞。
(2)血液是由[④]血浆和[⑤]血细胞两部分组成,前者的主要成分是水,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
2.血细胞
血细胞 形态结构 功能 异常症
红细胞 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呈双面凹的圆饼状;数量最多 运输氧 数目过少患贫血
白细胞 具有细胞核,比红细胞的体积大,数量比较少 能吞噬细菌,具有防御保护作用 数量高于正常值,身体可能有炎症
3.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丰富的蛋白质,呈红色。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
血细胞 形态结构 功能 异常症
血小板 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是最小的血细胞 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数目过少血流不止,数目过多容易形成血栓
任务二 血管
1.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比较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图示
概念 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 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连通最小的动脉与静脉的血管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特点 管壁较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 管壁较薄,管腔较大,弹性较小,管内血流速度较慢。在四肢静脉的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内径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2.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
(1)模式图
(2)交换过程:血液中的营养物质与氧,可穿过毛细血管壁到达组织细胞,最后被细胞利用;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与其他废物,可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被运走。
3.三种血管的血流方向: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4.观察血液的流动
(1)实验目的
①描述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情况。
②尝试辨别血管的种类。
(2)材料器具
活的小鱼;显微镜,培养皿,滴管,
纱布或脱脂棉;清水。
(3)实验步骤
①将小鱼放在培养皿内,用湿纱布或脱脂棉包住小鱼的头部和躯干部,保持鱼体湿润。
②待小鱼安定后,把培养皿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用低倍镜观察小鱼的尾鳍。
③观察并记录鱼鳍血管中的血液流动现象,要特别注意红细胞在最细的血管中流动的情况。
④将小鱼放归原来的生活环境。
(4)观察结果
任务三 心脏
1.心脏结构模式图
(1)心脏四腔及所连血管和血液成分
(2)心脏壁主要是由肌肉组织构成,心室壁比心房壁厚,最厚的是左心室的壁,因为左心室比右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远。这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3)瓣膜:心房、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动脉之间有动脉瓣;四肢静脉中有静脉瓣。
2.心脏内血流方向: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3.心脏工作示意图
(1)甲:心房收缩,心室舒张,
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
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
(2)乙:心房舒张,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血液由静脉流向心房,由心室流向动脉。
(3)丙:心房、心室同时舒张,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血液由静脉流向心房,由心房流向心室。
任务四 血液循环的途径
1.动脉血和静脉血
(1)动脉血:含氧多,颜色鲜红的血液。
(2)静脉血:含氧少,颜色暗红的血液。
2.血液循环
项目 体循环 肺循环
路线 左心室→主动脉→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腔、下腔静脉→右心房 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意义 组织细胞与血液完成物质交换 肺泡与血液完成气体交换
血液变化 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共同规律 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任务五 输血与血型
血型 人类的血液可以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
失血 健康成年人一次失血不超过400毫升就能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超过1 200~1 500毫升会发生生命危险
安全输血 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少量输血时,O型血可以输给所有血型的人,而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A型、B型、O型人的血液
成分
输血 原则:缺什么补什么
大面积烧伤的只输入血浆,严重贫血者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血小板减少者输入血小板,创伤性失血输入全血
献血 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第8讲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任务一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1.血液组成
(1)血液分层现象
[①]白细胞,[②]血小板,[③]红细胞。
(2)血液是由[④]血浆和[⑤]血细胞两部分组成,前者的主要成分是水,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
2.血细胞
血细胞 形态结构 功能 异常症
红细胞 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呈双面凹的圆饼状;数量最多 运输氧 数目过少患贫血
白细胞 具有细胞核,比红细胞的体积大,数量比较少 能吞噬细菌,具有防御保护作用 数量高于正常值,身体可能有炎症
血小板 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是最小的血细胞 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数目过少血流不止,数目过多容易形成血栓
3.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丰富的蛋白质,呈红色。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
任务二 血管
1.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比较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图示
概念 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 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连通最小的动脉与静脉的血管
特点 管壁较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 管壁较薄,管腔较大,弹性较小,管内血流速度较慢。在四肢静脉的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内径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2.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
(1)模式图
(2)交换过程:血液中的营养物质与氧,可穿过毛细血管壁到达组织细胞,最后被细胞利用;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与其他废物,可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被运走。
3.三种血管的血流方向: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4.观察血液的流动
(1)实验目的
①描述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情况。
②尝试辨别血管的种类。
(2)材料器具
活的小鱼;显微镜,培养皿,滴管,纱布或脱脂棉;清水。
(3)实验步骤
①将小鱼放在培养皿内,用湿纱布或脱脂棉包住小鱼的头部和躯干部,保持鱼体湿润。
②待小鱼安定后,把培养皿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用低倍镜观察小鱼的尾鳍。
③观察并记录鱼鳍血管中的血液流动现象,要特别注意红细胞在最细的血管中流动的情况。
④将小鱼放归原来的生活环境。
(4)观察结果
任务三 心脏
1.心脏结构模式图
(1)心脏四腔及所连血管和血液成分
(2)心脏壁主要是由肌肉组织构成,心室壁比心房壁厚,最厚的是左心室的壁,因为左心室比右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远。这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3)瓣膜:心房、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动脉之间有动脉瓣;四肢静脉中有静脉瓣。
2.心脏内血流方向: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3.心脏工作示意图
(1)甲:心房收缩,心室舒张,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
(2)乙:心房舒张,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血液由静脉流向心房,由心室流向动脉。
(3)丙:心房、心室同时舒张,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血液由静脉流向心房,由心房流向心室。
任务四 血液循环的途径
1.动脉血和静脉血
(1)动脉血:含氧多,颜色鲜红的血液。
(2)静脉血:含氧少,颜色暗红的血液。
2.血液循环
项目 体循环 肺循环
路线 左心室→主动脉→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腔、下腔静脉→右心房 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意义 组织细胞与血液完成物质交换 肺泡与血液完成气体交换
血液变化 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共同规律 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任务五 输血与血型
血型 人类的血液可以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
失血 健康成年人一次失血不超过400毫升就能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超过1 200~1 500毫升会发生生命危险
安全输血 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少量输血时,O型血可以输给所有血型的人,而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A型、B型、O型人的血液
成分输血 原则:缺什么补什么
大面积烧伤的只输入血浆,严重贫血者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血小板减少者输入血小板,创伤性失血输入全血
献血 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