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复习必背知识 第三单元 第6讲 人的生活需要营养 课件+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生物复习必背知识 第三单元 第6讲 人的生活需要营养 课件+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4-17 17:59:02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6讲 人的生活需要营养
必背知识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任务一 食物的营养成分
1.食物中含有六大营养物质,其中属于有机物的是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属于无机物的是水、无机盐。
2.能源物质
项目 糖类 脂肪 蛋白质
食物来源 谷物、甘薯等 肥肉、大豆等 瘦肉、蛋奶类等
特有功能 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人体重要的备用的能源物质 构成人体细胞的重要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
共有功能 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非能源物质
(1)水:占体重的60%~70%,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及尿素等废物,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
(2)几种常见无机盐缺乏症
无机盐种类 主要作用 缺乏时的症状
含钙 构成牙齿、骨骼的主要成分 儿童易患佝偻病、中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
含磷 调节神经肌肉的敏感性 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等
无机盐种类 主要作用 缺乏时的症状
含铁 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 缺铁性贫血
含碘(微量) 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 地方性甲状腺肿,儿童的智力和体格发育出现障碍(呆小症)
(3)维生素
①维生素是一类比较简单的有机物,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人体每日对它们的需要量很小,但它们对人体的作用很大。
②几种常见维生素缺乏症
种类 缺乏症 食物来源
维生素A 皮肤干燥、夜盲症、干眼症等 动物肝脏、鱼肝油、蛋黄等
维生素B1 神经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谷物的种皮、豆类、蛋类等
维生素C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 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维生素D 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 动物肝脏、蛋等
4.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实验)
(1)探究过程
装置图
(2)注意事项
①选用的材料应该是容易燃烧的。
②计算每克种子释放出来的能量的依据:1毫升水每升高1 ℃,需要吸收4.2焦的热量。
③实验测得的数据往往存在误差,因此需要设置重复组。实验结果应当取各重复组的平均值。
④本实验测得的数据往往低于理论值,存在的原因可能是:在实验过程中有大量的能量散失、种子燃烧不充分等。
任务二 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的组成: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1)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最膨大部分是胃,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最长的是小肠。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2)消化腺
消化腺 消化液 作用
唾液腺 唾液 含有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初步消化淀粉
胃腺 胃液 胃液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肝脏 胆汁 胆汁不含消化酶,能使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
胰腺 胰液 含有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酶
2.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
(1)消化:食物在消化道里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2)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
营养物质 开始消化部位 消化部位 参与消化液 最终消化产物
淀粉 口腔 口腔、小肠 唾液、肠液、胰液 葡萄糖
蛋白质 胃 胃和小肠 胃液、肠液和胰液 氨基酸
脂肪 小肠 小肠 胆汁、肠液和胰液 甘油和脂肪酸
3.营养物质的吸收
(1)不需要被消化就可以直接吸收的营养物质有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2)吸收过程
部位 吸收的营养物质
小肠 葡萄糖、氨基酸以及大量的水和无机盐等物质
大肠 一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4.小肠适于吸收的特点
(1)长:成人小肠的长度一般为6米左右,营养物质滞留的时间长,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消化和吸收。
(2)大: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3)薄:小肠绒毛腔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管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4)多:小肠内消化液种类多而集中。
(5)以上(1)~(4)中与消化相适应的特点有(1)、(2)、(4)(填上面的序号);与吸收相适应的特点有(1)、(2)、(3)(填上面的序号)。
5.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1)提出问题
为什么馒头在口腔内与唾液充分混合后就有了甜味?
(2)作出假设
馒头中的淀粉被唾液消化了。
(3)实验过程
操作
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充分振荡,放入37 ℃的温水中5~10分钟,滴加碘液
馒头碎屑+2毫升清水,充分振荡,放入37 ℃的温水中5~10分钟,滴加碘液
现象 不变蓝 变蓝
原因 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淀粉被分解 无唾液,清水不能消化淀粉
结论 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4)实验分析
①实验变量:①号与②号试管形成对照,变量是唾液。
②漱口原因:实验前要用凉开水漱口,以免口腔内杂质影响实验结果。
③水温37 ℃:实验水温要保持37 ℃左右,接近人体体温,为唾液淀粉酶提供适宜的作用温度(保持酶的活性)。
④作用时间:实验要保持5~10分钟,因为酶的消化需要一定的时间,但不能过短(所有试管都会变蓝)。
任务三 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
1.合理膳食: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种类要齐全;“平衡”是指摄取的各种营养素的量要合适,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
2.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
(1)平衡膳食宝塔
(2)按“平衡膳食宝塔”均衡地进食,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食;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和30%左右。
(3)青少年应该多吃平衡膳食中的豆、奶类和鱼、肉、蛋类食物,因为这两层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3.食品安全:绿色食品是指产自良好生态环境,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6讲 人的生活需要营养
任务一 食物的营养成分
1.食物中含有六大营养物质,其中属于有机物的是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属于无机物的是水、无机盐。
2.能源物质
项目 糖类 脂肪 蛋白质
食物来源 谷物、甘薯等 肥肉、大豆等 瘦肉、蛋奶类等
特有功能 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人体重要的备用的能源物质 构成人体细胞的重要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
共有功能 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非能源物质
(1)水:占体重的60%~70%,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及尿素等废物,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
(2)几种常见无机盐缺乏症
无机盐种类 主要作用 缺乏时的症状
含钙 构成牙齿、骨骼的主要成分 儿童易患佝偻病、中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
含磷 调节神经肌肉的敏感性 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等
含铁 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 缺铁性贫血
含碘(微量) 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 地方性甲状腺肿,儿童的智力和体格发育出现障碍(呆小症)
(3)维生素
①维生素是一类比较简单的有机物,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人体每日对它们的需要量很小,但它们对人体的作用很大。
②几种常见维生素缺乏症
种类 缺乏症 食物来源
维生素A 皮肤干燥、夜盲症、干眼症等 动物肝脏、鱼肝油、蛋黄等
维生素B1 神经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谷物的种皮、豆类、蛋类等
维生素C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 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维生素D 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 动物肝脏、蛋等
4.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实验)
(1)探究过程
装置图
(2)注意事项
①选用的材料应该是容易燃烧的。
②计算每克种子释放出来的能量的依据:1毫升水每升高1 ℃,需要吸收4.2焦的热量。
③实验测得的数据往往存在误差,因此需要设置重复组。实验结果应当取各重复组的平均值。
④本实验测得的数据往往低于理论值,存在的原因可能是:在实验过程中有大量的能量散失、种子燃烧不充分等。
任务二 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的组成: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1)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最膨大部分是胃,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最长的是小肠。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2)消化腺
消化腺 消化液 作用
唾液腺 唾液 含有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初步消化淀粉
胃腺 胃液 胃液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肝脏 胆汁 胆汁不含消化酶,能使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
胰腺 胰液 含有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酶
2.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
(1)消化:食物在消化道里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2)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
营养物质 开始消化部位 消化部位 参与消化液 最终消化产物
淀粉 口腔 口腔、小肠 唾液、肠液、胰液 葡萄糖
蛋白质 胃 胃和小肠 胃液、肠液和胰液 氨基酸
脂肪 小肠 小肠 胆汁、肠液和胰液 甘油和脂肪酸
3.营养物质的吸收
(1)不需要被消化就可以直接吸收的营养物质有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2)吸收过程
部位 吸收的营养物质
小肠 葡萄糖、氨基酸以及大量的水和无机盐等物质
大肠 一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4.小肠适于吸收的特点
(1)长:成人小肠的长度一般为6米左右,营养物质滞留的时间长,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消化和吸收。
(2)大: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3)薄:小肠绒毛腔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管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4)多:小肠内消化液种类多而集中。
(5)以上(1)~(4)中与消化相适应的特点有(1)、(2)、(4)(填上面的序号);与吸收相适应的特点有(1)、(2)、(3)(填上面的序号)。
5.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1)提出问题
为什么馒头在口腔内与唾液充分混合后就有了甜味?
(2)作出假设
馒头中的淀粉被唾液消化了。
(3)实验过程
操作 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充分振荡,放入37 ℃的温水中5~10分钟,滴加碘液 馒头碎屑+2毫升清水,充分振荡,放入37 ℃的温水中5~10分钟,滴加碘液
现象 不变蓝 变蓝
原因 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淀粉被分解 无唾液,清水不能消化淀粉
结论 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4)实验分析
①实验变量:①号与②号试管形成对照,变量是唾液。
②漱口原因:实验前要用凉开水漱口,以免口腔内杂质影响实验结果。
③水温37 ℃:实验水温要保持37 ℃左右,接近人体体温,为唾液淀粉酶提供适宜的作用温度(保持酶的活性)。
④作用时间:实验要保持5~10分钟,因为酶的消化需要一定的时间,但不能过短(所有试管都会变蓝)。
任务三 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
1.合理膳食: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种类要齐全;“平衡”是指摄取的各种营养素的量要合适,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
2.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
(1)平衡膳食宝塔
(2)按“平衡膳食宝塔”均衡地进食,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食;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和30%左右。
(3)青少年应该多吃平衡膳食中的豆、奶类和鱼、肉、蛋类食物,因为这两层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3.食品安全:绿色食品是指产自良好生态环境,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