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讲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任务一 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1)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同种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是一定的。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长长的链状结构,外形很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3)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4)一般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
(5)一般情况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DNA分子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任务二 性状的遗传
1.生物的性状
(1)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
(2)相对性状:在遗传学上,把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
[特别提醒]
(1)生物的性状并不一定都是肉眼可见的,有些性状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到,如人的血型。
(2)相对性状并不一定只有两种表现,如植物的花有白色、黄色和红色三种颜色,则相对性状有三种表现。
2.基因与性状遗传
(1)生物的性状是由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有性生殖过程中,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①染色体在生物体细胞内是成对存在的。因此,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的同一位置。
②在形成生殖细胞时,通过一种特殊方式的细胞分裂,成对的染色体会分开,染色体上的基因也随之分开,分别进入两个不同的生殖细胞中。精子和卵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
(2)显、隐性性状:根据性状在亲代和子代中的表现规律,我们把相对性状分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显性基因,通常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A);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隐性基因,通常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a)。
(3)显、隐性基因与性状表现的关系:当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同时存在时,只表现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只有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表现出隐性性状。
(4)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但有些性状是否表现,还受到环境的影响。生物体有许多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同一根萝卜,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因所处环境不同而颜色不同。
[名师指津] 显、隐性性状的判断
(1)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种亲本杂交,子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性状为隐性性状。简单识记为“有中生无,无为隐”。
(2)同种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的与亲本不同的性状为隐性性状,简单识记为“无中生有,有为隐”。
(5)常见遗传规律图解
纯合显性性状×纯合隐性性状 【方法技巧】 ①遗传图解的写法: a.写亲代基因组成,中间要有“×”; b.写生殖细胞类型,几种类型要记清; c.写子代基因组成,精卵结合要分清,显性在前隐性在后,各种概率要算明; d.写子代性状表现,显性隐性要分清,所有字母箭头连,这样才能写周全。 ②推断生物的基因组成的方法: 首先从亲代和子代中找出隐性性状,它的基因组成只有一种,如aa或bb;然后根据这个隐性性状是在亲代中还是子代中出现,进一步推断其他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 a.若具有隐性性状的个体是亲代,则子代每一个个体中一定至少含有亲代的一个隐性基因。 b.若具有隐性性状的个体是子代,则这一子代个体的隐性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 【规律探究】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①若亲代中有一个是显性纯合子(即AA或BB等),则后代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 ②若亲代基因组成为Aa×Aa,则后代显性性状∶隐性性状=3∶1。 ③若亲代基因组成为Aa×aa,则后代显性性状∶隐性性状=1∶1。
任务三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1.男女染色体差异
性别 男性 女性
体细胞 22对+XY 22对+XX
生殖细胞 22条+X;22条+Y 22条+X
2.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1)男性可产生含X染色体和含Y染色体两种类型的精子,女性只产生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含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女性;含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男性。
(2)男性产生两种精子的数量相等,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是均等的,所以,生男、生女是随机的,而且机会是均等的。
任务四 生物的变异
1.遗传和变异
项目 遗传 变异
概念 亲子间的相似性 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举例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2.变异的特点
(1)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变异是不定向的,不是所有的变异都对自身发展有利。
3.变异的类型
(1)根据是否能够遗传
项目 可遗传的变异 不可遗传的变异
表现 能遗传给后代 不能遗传给后代
原因 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 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
举例 太空育种形成的太空椒个大、质优 长期野外工作者皮肤会变黑
(2)根据对后代是否有利
①有利变异:有利于该生物生存的变异,如小麦中出现矮秆(抗倒伏)变异等。
②不利变异:不利于该生物生存的变异,如玉米的白化苗等。
4.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三种方法
(1)人工选择育种:利用生物的自然变异现象,通过人工选择的方法,将对人类有益的新品种选择出来。如人工选择繁育高产奶牛等。
(2)杂交育种:通过杂交方法获得新品种。如袁隆平的杂交水稻、高产抗倒伏小麦等。
(3)诱变育种:通过射线照射或药物处理等方法诱导基因突变,选育新品种,如太空椒等。(共18张PPT)
第15讲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必背知识
第四单元 物种的延续
任务一 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1)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同种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是一定的。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长长的链状结构,外形很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3)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4)一般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
(5)一般情况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DNA分子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任务二 性状的遗传
1.生物的性状
(1)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
(2)相对性状:在遗传学上,把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
[特别提醒]
(1)生物的性状并不一定都是肉眼可见的,有些性状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到,如人的血型。
(2)相对性状并不一定只有两种表现,如植物的花有白色、黄色和红色三种颜色,则相对性状有三种表现。
2.基因与性状遗传
(1)生物的性状是由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有性生殖过程中,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①染色体在生物体细胞内是成对存在的。因此,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的同一位置。
②在形成生殖细胞时,通过一种特殊方式的细胞分裂,成对的染色体会分开,染色体上的基因也随之分开,分别进入两个不同的生殖细胞中。精子和卵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
(2)显、隐性性状:根据性状在亲代和子代中的表现规律,我们把相对性状分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显性基因,通常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A);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隐性基因,通常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a)。
(3)显、隐性基因与性状表现的关系:当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同时存在时,只表现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只有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表现出隐性性状。
(4)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但有些性状是否表现,还受到环境的影响。生物体有许多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同一根萝卜,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因所处环境不同而颜色不同。
[名师指津] 显、隐性性状的判断
(1)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种亲本杂交,子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性状为隐性性状。简单识记为“有中生无,无为隐”。
(2)同种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的与亲本不同的性状为隐性性状,简单识记为“无中生有,有为隐”。
(5)常见遗传规律图解
纯合显性性状×纯合隐性性状
【方法技巧】
①遗传图解的写法:
a.写亲代基因组成,中间要有“×”;
b.写生殖细胞类型,几种类型要记清;
c.写子代基因组成,精卵结合要分清,显性在前隐性在后,各种概率要算明;
d.写子代性状表现,显性隐性要分清,所有字母箭头连,这样才能写周全。
纯合显性性状×纯合隐性性状
②推断生物的基因组成的方法:
首先从亲代和子代中找出隐性性状,它的基因组成只有一种,如aa或bb;然后根据这个隐性性状是在亲代中还是子代中出现,进一步推断其他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
a.若具有隐性性状的个体是亲代,则子代每一个个体中一定至少含有亲代的一个隐性基因。
b.若具有隐性性状的个体是子代,则这一子代个体的隐性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
纯合显性性状×纯合隐性性状
【规律探究】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①若亲代中有一个是显性纯合子(即AA或BB等),则后代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
②若亲代基因组成为Aa×Aa,则后代显性性状∶隐性性状=3∶1。
③若亲代基因组成为Aa×aa,则后代显性性状∶隐性性状=1∶1。
任务三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1.男女染色体差异
性别 男性 女性
体细胞 22对+XY 22对+XX
生殖细胞 22条+X;22条+Y 22条+X
2.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1)男性可产生含X染色体和含Y染色体两种类型的精子,女性只产生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含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女性;含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男性。
(2)男性产生两种精子的数量相等,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是均等的,所以,生男、生女是随机的,而且机会是均等的。
任务四 生物的变异
1.遗传和变异
项目 遗传 变异
概念 亲子间的相似性 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举例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2.变异的特点
(1)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变异是不定向的,不是所有的变异都对自身发展有利。
3.变异的类型
(1)根据是否能够遗传
项目 可遗传的变异 不可遗传的变异
表现 能遗传给后代 不能遗传给后代
原因 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 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
举例 太空育种形成的太空椒个大、质优 长期野外工作者皮肤会变黑
(2)根据对后代是否有利
①有利变异:有利于该生物生存的变异,如小麦中出现矮秆(抗倒伏)变异等。
②不利变异:不利于该生物生存的变异,如玉米的白化苗等。
4.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三种方法
(1)人工选择育种:利用生物的自然变异现象,通过人工选择的方法,将对人类有益的新品种选择出来。如人工选择繁育高产奶牛等。
(2)杂交育种:通过杂交方法获得新品种。如袁隆平的杂交水稻、高产抗倒伏小麦等。
(3)诱变育种:通过射线照射或药物处理等方法诱导基因突变,选育新品种,如太空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