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9张PPT)
第7讲 人的生活需要空气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课标导航 明标定向
内容要求
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构成,其主要功能是从大气中摄取代谢所需要的氧气,排出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
2.呼吸运动可以实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3.肺泡与周围毛细血管内的血液、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
学业要求
1.描述呼吸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
2.拒绝吸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增强机体健康。
深化研讨 任务达成
1.识图
任务一 呼吸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1)呼吸系统包括[⑦]________和[⑥]________。
(2)⑦的功能: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并且对吸入的气体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作用。
(3)肺是进行_________的场所。
呼吸道
肺
清洁
温暖
湿润
气体交换
2.判断
(1)吞咽和呼吸不能同时进行。 ( )
(2)用口呼吸比用鼻呼吸好。 ( )
(3)痰是在肺内形成的。 ( )
(4)呼吸道能完全清洁空气中的灰尘、细菌等。 ( )
√
×
×
×
考向1 呼吸道的组成与功能
1.(2024·兖州区模拟)下列有关呼吸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液流经肺泡后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B.呼吸道对吸入的空气具有彻底的清洁作用
C.外界气体进入肺的路线:鼻腔→咽→喉→支气管→气管→肺
D.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进行气体交换,这体现了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
D [血液流经肺泡后,氧气进入血液,二氧化碳进入肺泡,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A错误;呼吸道对吸入的空气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是有限的,不能做到彻底清洁,B错误;外界气体进入肺的路线: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C错误;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样的结构特点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体现了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D正确。]
2.(2024·台儿庄模拟)呼吸系统是人体从外界获取氧气的重要系统,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鼻黏膜分泌的黏液能温暖吸入的冷空气
B.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比吸入时明显增多
C.感冒后痰液增多,痰形成于喉
D.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
B [鼻黏膜分泌的黏液能湿润吸入的空气,黏膜内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冷空气,A错误;人呼出的气体成分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吸入时明显增多,这是人体细胞在进行呼吸作用时,利用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因此二氧化碳增多,B正确;痰的形成场所是气管和支气管,C错误;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D错误。]
[感悟提升]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温暖:鼻腔中的毛细血管。
(2)湿润:①鼻腔中鼻黏膜分泌的黏液;②气管和支气管中的腺细胞分泌的黏液。
(3)清洁:①鼻腔中的鼻毛;②气管和支气管处的纤毛;③气管和支气管中的腺细胞分泌的黏液。
考向2 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
3.下列关于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肺泡数目很多 ②外部缠绕丰富的毛细血管 ③总表面积很小 ④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很薄,都是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组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B [肺泡的数目很多,增大了气体交换的面积,利于气体交换,①正确,③错误;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②正确;肺泡壁很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④正确,B符合题意。]
4.(2024·邹城期末)如图为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 )
A.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B.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
D [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1.识图
任务二 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甲图所处的状态代表_______,此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_______
(填“收缩”或“舒张”),肺内气压________外界气压。
(2)乙图所处的状态代表_______,此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_______
(填“收缩”或“舒张”),肺内气压________外界气压。
吸气
收缩
小于
呼气
舒张
大于
2.识图
(1)图中表示氧气进入肺泡的过程是[___],是通过_________实现的。
(2)图中,③为_____,当其由肺泡进入毛细血管时一共穿过_______细胞,是通过_________实现的;血液由A端流到B端时,血液中含量减少的气体是_________。
①
呼吸运动
氧气
两层
气体扩散
二氧化碳
3.判断
(1)吸气时膈肌舒张,膈肌顶部下降。 ( )
(2)呼气时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 )
(3)吸气导致胸廓会扩大。 ( )
(4)吸入的氧气最终在组织细胞中得到利用。 ( )
(5)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氧气高。 ( )
×
√
×
√
×
考向1 呼吸运动
1.(2024·济宁一模)如图是某同学做的模拟膈肌收缩和呼吸关系的实验,并绘制了肺内气压变化曲线图。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
A.图甲所示的状态与图丙的
BC段一致,都表示呼气过程
B.图乙所示的状态与图丙的
AB段一致,都表示吸气过程
C.图甲中的塑料管、气球、橡皮膜分别模拟气管支气管、肺、膈
D.图丙只有在B状态下,肺内外气压相等
D [图丙中A点、B点、C点状态下,肺内气压等于外界气压,因此肺的内外气压相等,D错误。]
2.(2024·巨野县一模)生命不息,呼吸不止,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与胸廓和肺密切相关。图一是人在平静呼吸时胸廓和肺的变化示意图;图二表示肺内外气压差随时间的变
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过程膈顶下降,气体呼出
B.甲过程对应曲线上的bd段
C.乙过程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肺扩张
D.乙过程开始的瞬间对应图二的c点
√
D [图一中甲过程膈顶下降,气体吸入,A错误;图一中甲过程表示吸气,对应图二曲线上的ac段,B错误;乙过程表示呼气,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肺回缩,C错误;乙过程表示呼气,开始的瞬间对应图二的c点,D正确。]
3.(2024·泗水县一模)老师在生物学课堂中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人体吸气和呼气的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和乙分别表示呼气和吸气
B.图中①表示气管,②表示肺
C.③表示胸廓,具有一定弹性
D.发生乙时,肋间肌收缩
√
B [图中甲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肺扩张,表示吸气;图中乙膈肌舒张,膈顶部升高,肺缩小,表示呼气,A错误。图示模拟人体呼吸运动的实验装置,图中:①表示气管、②表示肺、③表示膈肌,B正确。③表示膈肌,吸气时膈肌收缩,呼气时膈肌舒张,C错误。发生乙时表示呼气,呼气时肋间肌舒张,D错误。]
考向2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4.(2023·泗水县三模)所谓“白肺”是指重症肺炎,其在X光线下,肺部显影呈大片的白色状而得此名,“白肺”会影响气体交换,如图表示人体内肺泡周围气体交换和运输的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人体内只有肺泡周围才能进行气体交换
B.肺泡内的气体进入血液需要经过两层细胞
C.经过气体交换肺泡内二氧化碳含量高于氧气含量
D.肺泡与血液进行交换通过呼吸运动实现
√
B [在人体内,气体在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组织细胞与血液也能进行气体交换,A错误;肺泡外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所以肺泡内的气体进入血液需要经过两层细胞,B正确;经过气体交换肺泡内二氧化碳含量高于吸入气体中二氧化碳,但是肺泡内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低于氧气含量,C错误;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泡与血液进行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来完成的,D错误。]
5.(2023·巨野县三模)如图为人体呼吸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①表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过程②后,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C.过程③中氧气的运输主要靠血浆
D.过程④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
√
C [过程③是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氧气的运输主要靠红细胞,以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进行运输的,C错误。]
6.如图表示人体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肺泡壁薄且富有弹性有利于肺泡与外界进
行气体交换
B.该处气体交换是通过扩散作用完成的①②
C.血液流经肺泡后氧气增多,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D.②表示氧气,进入血液后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A [肺泡壁薄且富有弹性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A错误。]
[感悟提升]
(1)氧气的扩散方向:肺泡→血液→组织细胞;体内氧气浓度:肺泡>血液>组织细胞。
(2)二氧化碳的扩散方向:组织细胞→血液→肺泡;体内二氧化碳浓度:组织细胞>血液>肺泡。
判断
(1)1克糖类、脂肪、蛋白质在人体内彻底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是相等的。 ( )
(2)在测定种子中的能量时温度计不能接触锥形瓶底。 ( )
(3)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和在体内完全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一样多。 ( )
(4)测定某种食物中是否含有能量,可以通过燃烧的方法。 ( )
任务三 人体内能量的利用
×
√
√
√
考向 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
1.(2023·曹县二模)如图为某同学设计的验证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实验装置,食物有花生米、牛肉干和面包。对于该实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前要用天平称出三种样品食物的质量并记录
B.实验中如果不注意挡风,会使每次测量结果偏小
C.本实验可通过水温变化数据计算食物的热价作出比较
D.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等于这些食物实际所含有的能量
√
D [实验所测得的食物能量低于食物实际所含能量,因为食物燃烧时会向周围散失一小部分热量,D错误。]
2.如图是测定花生仁和核桃仁能量的实验。取相同质量的花生仁和核桃仁分别燃烧,测得花生仁和核桃仁燃烧后,水温分别上升2.2 ℃、3.0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水温的变化能准确知道食物中含
有的能量
B.花生仁含有的能量高于核桃仁
C.要设置重复组,以减少实验的误差
D.实验测出的能量高于实际所含能量
√
C [实验过程中有部分热量会散失,因此不能准确知道食物中含有的能量,A错误;取相同质量的花生仁和核桃仁分别燃烧,测得花生仁和核桃仁燃烧后,水温分别上升2.2 ℃、3.0 ℃,说明花生仁含有的能量低于核桃仁,B错误;科学探究一般要进行多次实验,如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时,由于测定受环境条件的制约存在误差,所以需要设置重复组然后取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C正确;由于燃烧过程中花生仁和核桃仁有部分热量会散失,故实验测出的能量低于实际所含能量,D错误。]
判断
(1)当抢救溺水病人进行口对口呼吸时,每分钟应吹20~30次。 ( )
(2)在进行急救时,心肺复苏的顺序: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 ( )
(3)当有人煤气中毒停止呼吸时,可以用人工呼吸的方法进行急救。 ( )
(4)某人因触电而导致呼吸和心跳都停止,应立即用人工呼吸的方法进行急救。 ( )
任务四 呼吸保健与急救
×
×
√
×
考向 呼吸保健与急救
1.(2021·济宁中考)急救是指当有意外或急病发生时,为伤病者进行的初步救援及护理,可以最大限度地挽救伤病者的生命。例如当煤气中毒、溺水和触电导致人突然停止呼吸时,可以采用人工呼吸的方法对被救者进行急救。下列有关人工呼吸基本操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首先使被救者的身体仰卧
B.清除被救者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
C.吹气时应保证被救者鼻孔开放
D.胸廓有隆起,且气体能从口部排出,证明有效
√
C [首先使被救者的身体仰卧,A正确;清除被救者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B正确;做人工呼吸时,如果口腔内有泥土、血块等,必须先清除干净,使病人保持呼吸道的畅通,然后再进行口对口的吹气,吹气时应捏紧病人的鼻孔,C错误;胸廓有隆起,且气体能从口部排出,证明有效,D正确。]
2.(2023·峄城区校级月考)进行人工呼吸的基本步骤是( )
①判断呼吸是否存在 ②进行口对口或口对鼻吹气 ③仰头举颏畅通呼吸道 ④将患者置于仰卧位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④①③② D.②③④①
√
C [人工呼吸的基本步骤是④将患者置于仰卧位,①判断呼吸是否存在,③仰头举颏畅通呼吸道,②进行口对口或口对鼻吹气。]
3.(2023·菏泽期中)吸烟有害健康,许多公共场所已禁止吸烟。结合图,从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每天吸烟数相同,吸过滤嘴香烟
的肺癌发病率比吸非过滤嘴香烟的低
B.男性吸烟比女性吸烟更容易患肺癌
C.吸烟与肺癌的发病率有着直接的关系
D.每天吸烟数越多,则肺癌发病率越高
√
B [因为图表中只有男性吸烟数据,没有女性吸烟的数据,无法进行比较。]
一、选择题
1.(2024·聊城中考)“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呼吸肌的功能,在吸气时,呼吸肌的状态是( )
A.肋间肌和膈肌都舒张 B.肋间肌和膈肌都收缩
C.肋间肌舒张,膈肌收缩 D.肋间肌收缩,膈肌舒张
1
题号
2
3
4
5
6
7
8
√
15分钟练 当堂达标
B [吸气时肋间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外界大气压力大于肺内气压。]
2.(2024·兖州区模拟)如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段,肋间肌和膈肌舒张
B.B点是吸气结束瞬间,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C.BC段,胸廓前后径和左右径由小变大
D.C点是呼气结束瞬间,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1
题号
2
3
4
5
6
7
8
√
B [AB段表明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A错误;B点是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即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差为0,B正确;曲线图中,BC段表明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呼气时,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变小,C错误;C点是本次呼吸中呼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即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差为0,D错误。]
1
题号
2
3
4
5
6
7
8
3.(2024·菏泽一模)肺纤维化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肺部疾病,纤维化的肺会失去弹性,不能有效扩张与回缩,若持续进展将导致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该病会直接影响呼吸的哪个过程( )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
1
题号
2
3
4
5
6
7
8
√
A [肺纤维化患者的肺,不能有效扩张与回缩,这会直接影响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A符合题意。]
4.(2024·东明县一模)关于呼吸的说法正确的是( )
1
题号
2
3
4
5
6
7
8
√
A.图1为人体的吸气过程,此过程中膈顶处于上升状态
B.图2中BC表示吸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
C.图3表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D.图3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的
D [图1中所示为D膈肌的舒张状态,膈顶部上升,人体B胸廓的上下径缩小,完成呼气动作,A错误;图2中,BC段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是人体的呼气状态,B错误;图3表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扩散作用实现的,C错误;图3中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是都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便于肺泡与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D正确。]
1
题号
2
3
4
5
6
7
8
5.(2024·泗水县一模)如图甲表示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乙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腔容积变小
B.图甲中,B点时肺内气压等于大气压
C.图乙中,血液从[1]端流到[2]端后,
其成分变化是a含量减少、b含量增加
D.图乙中,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肋间肌和膈肌应处于舒张状态
1
题号
2
3
4
5
6
7
8
√
D [图乙中,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表示吸气过程,此时膈肌与肋间肌都是处于收缩状态,D错误。]
1
题号
2
3
4
5
6
7
8
6.(2024·任城区一模)如图是某同学利用毛线、乒乓球、吸管等材料制作的肺泡模型。其中红色和蓝色毛线模拟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吸管连接乒乓球模拟支气管末端有很多肺泡
B.模型的不足之处是毛线是实心的,而毛细血
管是中空的
C.两种颜色的“毛细血管”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D.肺泡外面缠绕着毛细血管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1
题号
2
3
4
5
6
7
8
√
C [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发生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所以两种颜色的“毛细血管”中氧气的含量不相等,C错误。]
1
题号
2
3
4
5
6
7
8
7.(2023·泗水县三模)如图两幅曲线图表示一个人在静坐和长跑两种状态下的呼吸状况。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曲线Ⅰ表示静坐状态,
呼吸比较浅、呼吸频率较低
B.曲线Ⅰ表示长跑状态,
呼吸比较深、呼吸频率较高
C.曲线Ⅱ表示静坐状态,呼吸比较深、呼吸频率较低
D.曲线Ⅱ表示长跑状态,呼吸比较浅、呼吸频率较高
1
题号
2
3
4
5
6
7
8
√
A [从图中可以看出曲线Ⅰ呼吸频率较低,呼吸深度较浅,因此表示平静状态时的呼吸状况;曲线Ⅱ呼吸频率较高,呼吸深度较深,因此表示长跑等剧烈运动时的呼吸状况,A正确。]
1
题号
2
3
4
5
6
7
8
二、非选择题
8.(2024·山亭区期末)科研人员利用3D打印技术,成功获得了具有相应功能的人体“3D器官”,有望为器官移植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该研究也荣登2019年5月的《科学》杂志封面。
1
题号
2
3
4
5
6
7
8
(1)________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其功能单位是________,它是由支气管最细的分支末端形成的。图中展示的是一个由水凝胶3D打印而成的“肺部结构”,当空气被泵入囊中的同时,血液流过囊周围网络通道,可模拟肺与血液的_________功能。
(2)当人体进行吸气时,膈肌和肋间肌______,肺泡处于_______(填“扩张”或“回缩”)状态,此时缠绕在肺泡外的________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牵拉。因此,打印出来的“血管结构”需要具有一定的韧性,能够承受这种牵拉。
1
题号
2
3
4
5
6
7
8
肺
肺泡
气体交换
收缩
扩张
毛细血管
(3)研究人员在测试中发现,当红细胞从打印出的“血管”中流过时,能够有效地从“肺部”获取氧气。这一过程如果是在人体内完成的,氧气最终参与________作用,分解有机物,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
题号
2
3
4
5
6
7
8
呼吸
解析:(1)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其功能单位是肺泡,它是由支气管最细的分支末端形成的。当空气被泵入囊中的同时,血液流过囊周围网络通道,可模拟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功能。
(2)当人体进行吸气时,膈肌和肋间肌收缩,肺泡处于扩张状态,此时缠绕在肺泡外的毛细血管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牵拉。
1
题号
2
3
4
5
6
7
8
(3)人体有两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指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使得血液中含氧量增加,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气体交换完毕后,血液汇流到肺静脉,回到心脏的左心房,再通过体循环把氧气输送到组织细胞,参与细胞的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
题号
2
3
4
5
6
7
8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
1.(2023·泗水县一模)测量胸围差时,受测者要尽力吸气,此时
( )
[A]膈顶下降,肺扩张 [B]膈顶下降,肺收缩
[C]膈顶上升,肺扩张 [D]膈顶上升,肺收缩
课时规范训练(7) 人的生活需要空气
A [测量胸围差时,受测者要尽力吸气,此时膈顶下降,肺扩张。]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
2.(2023·曹县二模)如图是人体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示意图,如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完成的
[B]A气体是氧气,B气体是二氧化碳
[C]经过此过程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D]毛细血管中红细胞单行通过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C [肺泡里的气体交换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血液流经肺泡,血液中的B(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A(氧气)扩散进入血液,因此,血液流经肺泡后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题号
3
2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
√
3.(2024·山亭区期末)如图模拟人体呼吸运动的过程,下列对该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模拟的器官能使到达②的气体变得清洁
[B]图甲模拟呼气过程
[C]图乙模拟呼气过程,膈肌收缩,位置上升
[D]该装置可以验证吸气导致胸廓扩大
题号
3
2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
A [气管内表面的黏膜及其表面的纤毛,都对空气有清洁作用,故①模拟的器官能使到达②的气体变得清洁,A正确;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故图甲模拟吸气过程,B错误;图乙模拟呼气过程,膈肌舒张,膈肌顶部升高,C错误;该装置瓶身不能变化,因此不能验证吸气导致胸廓扩大,D错误。]
题号
4
2
3
5
6
8
7
9
10
11
12
13
1
√
4.(2023·枣庄中考)深呼吸能够缓解人的紧张情绪。图1曲线表示人体呼吸过程中某阶段的肺内气压变化,图2为模拟呼吸过程中肋间肌的收缩引起有关骨运动的模型。关于曲线叙述正确的是( )
[A]AB段表示吸气过程
[B]BC段对应图2中胸骨向上移动
[C]C点时胸廓容积大于B点
[D]CD段对应图2中肋间肌收缩
题号
4
2
3
5
6
8
7
9
10
11
12
13
1
D [分析题图可知,图1中AC段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表示呼气过程,A错误。图1中BC段是呼气过程,此时肋间肌舒张,肋骨因重力作用而下降;胸骨向下、向内移动,B错误。图1中C点时,肺内气压等于大气压,呼气完成,此时胸廓容积小于B点,C错误。图1中CD段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表示吸气过程,此时对应图2中的肋间肌处于收缩状态,D正确。]
题号
2
4
5
3
6
8
7
9
10
11
12
13
1
√
5.(2024·峄城区模拟)某同学比较了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组成,绘制了如图,图中Ⅰ所指的器官是( )
[A]胃 [B]咽 [C]口腔 [D]气管
B [咽既是消化系统的一部分,也是呼吸系统的一部分,符合题目中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组成的共同部分的描述,B符合题意。]
题号
2
4
5
3
6
8
7
9
10
11
12
13
1
√
6.(2024·天水中考)下表为人体吸入、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的变化,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加,这些二氧化碳根本来自( )
[A]肺泡 [B]血浆 [C]呼吸道 [D]组织细胞
气体的来源 不同气体的含量(%)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包括水汽)
吸入的气体 78 21 0.03 0.97
呼出的气体 78 16 4 2
题号
2
4
5
3
6
8
7
9
10
11
12
13
1
D [组织细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在组织细胞中把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故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最终来自组织细胞。]
题号
2
4
5
3
7
6
8
9
10
11
12
13
1
√
7.(2024·兖州区模拟)如图为人体平静呼吸时肺容量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a→b→c表示一次呼吸过程
[B]b点肺内气压小于c点
[C]曲线a→b段,膈肌顶端下降
[D]曲线b→c段,肋骨间的肌肉舒张
题号
2
4
5
3
7
6
8
9
10
11
12
13
1
A [曲线a→b段表示肺的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升高,是呼气过程;曲线b→c段表示肺容积增大,肺内气压降低,是吸气过程,a→b→c表示一次呼吸过程,A正确。曲线b点表示呼气结束的一瞬间,曲线c点表示吸气结束的一瞬间,均等于外界大气压,两者的气压是相等的,B错误。曲线a→b段表示呼气过程,膈肌舒张,膈顶上升,C错误。曲线b→c段是吸气过程,肋骨间的肌肉处于收缩状态,D错误。]
题号
2
4
5
3
8
6
7
9
10
11
12
13
1
√
8.(2024·菏泽二模)如图所示装置可以模拟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气球模拟肺,橡皮膜模拟膈。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向下拉橡皮膜,模拟膈肌收缩,液面A下降,B上升
[B]向上推橡皮膜,模拟膈肌舒张,液面A上升,B下降
[C]向上推橡皮膜,肺内气压减小,液面B下降,A上升
[D]向下拉橡皮膜,肺内气压减小,液面B上升,A下降
题号
2
4
5
3
8
6
7
9
10
11
12
13
1
C [向上推橡皮膜,代表呼气过程,模拟了膈肌舒张,肺内气压增大,液面A上升、液面B下降,C错误。]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3
1
√
9.(2024·遂宁中考)某患者肺泡内充满了大量积液,部分肺泡塌陷,表现出胸闷气喘、呼吸急促等症状。据此可推测该患者( )
[A]呼吸的频率比正常人低
[B]肺通气和肺换气均受阻
[C]血液中白细胞含量偏低
[D]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偏高
B [肺泡内充满了大量积液,这会导致肺泡无法有效扩张,从而影响肺通气(即空气进入和离开肺的过程)。同时,部分肺泡塌陷也会影响肺换气(即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B符合题意。]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3
1
√
10.图甲是肺内压随时间的变化示意图,图乙表示人体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曲线ac段时,膈肌处于舒张状态
[B]图甲曲线cd段时,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C]图甲曲线ab段时,膈肌最终处于图乙所示的B位置
[D]图甲曲线de段时,膈肌最终处于图乙所示的A位置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3
1
C [图甲曲线ab段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表示吸气;bc段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表示呼气,A错误。图甲曲线cd段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表示呼气,呼气时,膈肌处于舒张状态,B错误。图甲曲线ab段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表示吸气,吸气时,膈肌收缩,顶部下降,最终处于图乙所示的B位置,C正确。图甲曲线de段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表示吸气,吸气时,膈肌收缩,顶部下降,最终处于图乙所示的B位置,D错误。]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3
1
√
11.(2024·临沂中考)图1是模拟人体膈肌与呼吸关系示意图,图2是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过程膈肌舒张,呼气
[B]甲过程对应图2曲线的bd段
[C]乙过程膈肌收缩,吸气
[D]乙过程结束的瞬间对应图2曲线的c点
B [甲过程表示呼气过程,呼气时,肺内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对应图2曲线的cde段,B错误。]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3
1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20分。)
12.(10分)图一是模拟膈肌运动的示意图,图二是某人平静呼吸时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结合所学,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3
1
(1)图一A中,结构②模拟________,结构④模拟________。此模型的弊端是只能演示结构④的________径的变化,而不能完全演示呼吸运动的状态变化。
(2)图一B中,膈由a向b运动时,膈肌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导致肺内气压________。此时,肺内气压的变化情况可用图二的________(填“ABC”“BCD”或“CDE”)曲线表示。
(3)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它是在_________(部位)中产生的。
支气管
胸廓
上下
收缩
减小
ABC
组织细胞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3
1
解析:(1)图一A实验装置模拟的是人体的呼吸系统,故结构②模拟支气管,结构④模拟胸廓。由于结构④为玻璃罩,故此模型只能演示结构④的上下径的变化,而不能完全演示呼吸运动的状态变化。
(2)图一B中,膈由a向b运动时,表示隔向下运动,膈肌收缩,模拟了吸气的过程,故导致肺内气压减小。此时人处于吸气状态,故可用图二的ABC曲线表示。
(3)人体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因此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它是在组织细胞中产生的。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3
1
13.(10分)(2024·台儿庄模拟)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是图一中的[1]________,[2]________不仅是气体的通道,还能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和清洁。
肺
呼吸道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3
1
(2)图三所示的肺泡是肺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请写出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三中a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血液从毛细血管的[4]端流到[5]端后,血液成分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三所示的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图一中[3]膈肌应处于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状态,此时肺内压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外界气压。图二所示曲线中的________段与此过程相对应。
肺泡数量多,肺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或肺泡外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
二氧化碳
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收缩
小于
bc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3
1
解析:(1)图一是呼吸系统的组成图,呼吸系统包括[2]呼吸道和[1]肺两部分。[1]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2]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2)肺泡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肺由大量的肺泡组成,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扁平上皮细胞,这样肺泡与血液很容易发生气体交换。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3
1
(3)肺泡内的气体[b]氧气的浓度高于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内氧气的浓度,毛细血管中[a]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肺泡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故[b]氧气由肺泡扩散到毛细血管中去,[a]二氧化碳由毛细血管扩散到肺泡中去。因此,血液从毛细血管的[4]端流到[5]端后,成分变化是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4)图三所示的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表示吸气过程,肋间肌和[3]膈肌收缩,胸廓体积增大,肺也随之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图二所示曲线中的bc段与此过程相对应。第7讲 人的生活需要空气
内容要求 学业要求
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构成,其主要功能是从大气中摄取代谢所需要的氧气,排出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 2.呼吸运动可以实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3.肺泡与周围毛细血管内的血液、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 1.描述呼吸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 2.拒绝吸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增强机体健康。
任务一 呼吸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1.识图
(1)呼吸系统包括[⑦]________和[⑥]________。
(2)⑦的功能: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并且对吸入的气体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作用。
(3)肺是进行________的场所。
2.判断
(1)吞咽和呼吸不能同时进行。 ( )
(2)用口呼吸比用鼻呼吸好。 ( )
(3)痰是在肺内形成的。 ( )
(4)呼吸道能完全清洁空气中的灰尘、细菌等。 ( )
呼吸道的组成与功能
1.(2024·兖州区模拟)下列有关呼吸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液流经肺泡后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B.呼吸道对吸入的空气具有彻底的清洁作用
C.外界气体进入肺的路线:鼻腔→咽→喉→支气管→气管→肺
D.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进行气体交换,这体现了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2024·台儿庄模拟)呼吸系统是人体从外界获取氧气的重要系统,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鼻黏膜分泌的黏液能温暖吸入的冷空气
B.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比吸入时明显增多
C.感冒后痰液增多,痰形成于喉
D.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感悟提升]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温暖:鼻腔中的毛细血管。
(2)湿润:①鼻腔中鼻黏膜分泌的黏液;②气管和支气管中的腺细胞分泌的黏液。
(3)清洁:①鼻腔中的鼻毛;②气管和支气管处的纤毛;③气管和支气管中的腺细胞分泌的黏液。
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
3.下列关于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肺泡数目很多 ②外部缠绕丰富的毛细血管 ③总表面积很小 ④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很薄,都是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组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2024·邹城期末)如图为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 )
A.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B.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任务二 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识图
(1)甲图所处的状态代表________,此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肺内气压________外界气压。
(2)乙图所处的状态代表________,此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肺内气压________外界气压。
2.识图
(1)图中表示氧气进入肺泡的过程是[____],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
(2)图中,③为________,当其由肺泡进入毛细血管时一共穿过__________细胞,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血液由A端流到B端时,血液中含量减少的气体是________。
3.判断
(1)吸气时膈肌舒张,膈肌顶部下降。 ( )
(2)呼气时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 )
(3)吸气导致胸廓会扩大。 ( )
(4)吸入的氧气最终在组织细胞中得到利用。 ( )
(5)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氧气高。 ( )
呼吸运动
1.(2024·济宁一模)如图是某同学做的模拟膈肌收缩和呼吸关系的实验,并绘制了肺内气压变化曲线图。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的状态与图丙的BC段一致,都表示呼气过程
B.图乙所示的状态与图丙的AB段一致,都表示吸气过程
C.图甲中的塑料管、气球、橡皮膜分别模拟气管支气管、肺、膈
D.图丙只有在B状态下,肺内外气压相等
2.(2024·巨野县一模)生命不息,呼吸不止,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与胸廓和肺密切相关。图一是人在平静呼吸时胸廓和肺的变化示意图;图二表示肺内外气压差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过程膈顶下降,气体呼出
B.甲过程对应曲线上的bd段
C.乙过程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肺扩张
D.乙过程开始的瞬间对应图二的c点
3.(2024·泗水县一模)老师在生物学课堂中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人体吸气和呼气的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和乙分别表示呼气和吸气
B.图中①表示气管,②表示肺
C.③表示胸廓,具有一定弹性
D.发生乙时,肋间肌收缩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4.(2023·泗水县三模)所谓“白肺”是指重症肺炎,其在X光线下,肺部显影呈大片的白色状而得此名,“白肺”会影响气体交换,如图表示人体内肺泡周围气体交换和运输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人体内只有肺泡周围才能进行气体交换
B.肺泡内的气体进入血液需要经过两层细胞
C.经过气体交换肺泡内二氧化碳含量高于氧气含量
D.肺泡与血液进行交换通过呼吸运动实现
5.(2023·巨野县三模)如图为人体呼吸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①表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过程②后,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C.过程③中氧气的运输主要靠血浆
D.过程④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
6.如图表示人体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肺泡壁薄且富有弹性有利于肺泡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B.该处气体交换是通过扩散作用完成的①②
C.血液流经肺泡后氧气增多,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D.②表示氧气,进入血液后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感悟提升]
(1)氧气的扩散方向:肺泡→血液→组织细胞;体内氧气浓度:肺泡>血液>组织细胞。
(2)二氧化碳的扩散方向:组织细胞→血液→肺泡;体内二氧化碳浓度:组织细胞>血液>肺泡。
任务三 人体内能量的利用
判断
(1)1克糖类、脂肪、蛋白质在人体内彻底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是相等的。 ( )
(2)在测定种子中的能量时温度计不能接触锥形瓶底。 ( )
(3)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和在体内完全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一样多。 ( )
(4)测定某种食物中是否含有能量,可以通过燃烧的方法。 ( )
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
1.(2023·曹县二模)如图为某同学设计的验证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实验装置,食物有花生米、牛肉干和面包。对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前要用天平称出三种样品食物的质量并记录
B.实验中如果不注意挡风,会使每次测量结果偏小
C.本实验可通过水温变化数据计算食物的热价作出比较
D.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等于这些食物实际所含有的能量
2.如图是测定花生仁和核桃仁能量的实验。取相同质量的花生仁和核桃仁分别燃烧,测得花生仁和核桃仁燃烧后,水温分别上升2.2 ℃、3.0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水温的变化能准确知道食物中含有的能量
B.花生仁含有的能量高于核桃仁
C.要设置重复组,以减少实验的误差
D.实验测出的能量高于实际所含能量
任务四 呼吸保健与急救
判断
(1)当抢救溺水病人进行口对口呼吸时,每分钟应吹20~30次。 ( )
(2)在进行急救时,心肺复苏的顺序: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 ( )
(3)当有人煤气中毒停止呼吸时,可以用人工呼吸的方法进行急救。 ( )
(4)某人因触电而导致呼吸和心跳都停止,应立即用人工呼吸的方法进行急救。 ( )
呼吸保健与急救
1.(2021·济宁中考)急救是指当有意外或急病发生时,为伤病者进行的初步救援及护理,可以最大限度地挽救伤病者的生命。例如当煤气中毒、溺水和触电导致人突然停止呼吸时,可以采用人工呼吸的方法对被救者进行急救。下列有关人工呼吸基本操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首先使被救者的身体仰卧
B.清除被救者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
C.吹气时应保证被救者鼻孔开放
D.胸廓有隆起,且气体能从口部排出,证明有效
2.(2023·峄城区校级月考)进行人工呼吸的基本步骤是( )
①判断呼吸是否存在 ②进行口对口或口对鼻吹气 ③仰头举颏畅通呼吸道 ④将患者置于仰卧位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④①③② D.②③④①
3.(2023·菏泽期中)吸烟有害健康,许多公共场所已禁止吸烟。结合图,从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每天吸烟数相同,吸过滤嘴香烟的肺癌发病率比吸非过滤嘴香烟的低
B.男性吸烟比女性吸烟更容易患肺癌
C.吸烟与肺癌的发病率有着直接的关系
D.每天吸烟数越多,则肺癌发病率越高
一、选择题
1.(2024·聊城中考)“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呼吸肌的功能,在吸气时,呼吸肌的状态是( )
A.肋间肌和膈肌都舒张
B.肋间肌和膈肌都收缩
C.肋间肌舒张,膈肌收缩
D.肋间肌收缩,膈肌舒张
2.(2024·兖州区模拟)如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段,肋间肌和膈肌舒张
B.B点是吸气结束瞬间,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C.BC段,胸廓前后径和左右径由小变大
D.C点是呼气结束瞬间,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3.(2024·菏泽一模)肺纤维化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肺部疾病,纤维化的肺会失去弹性,不能有效扩张与回缩,若持续进展将导致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该病会直接影响呼吸的哪个过程( )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
4.(2024·东明县一模)关于呼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为人体的吸气过程,此过程中膈顶处于上升状态
B.图2中BC表示吸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
C.图3表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D.图3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的
5.(2024·泗水县一模)如图甲表示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乙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腔容积变小
B.图甲中,B点时肺内气压等于大气压
C.图乙中,血液从[1]端流到[2]端后,其成分变化是a含量减少、b含量增加
D.图乙中,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肋间肌和膈肌应处于舒张状态
6.(2024·任城区一模)如图是某同学利用毛线、乒乓球、吸管等材料制作的肺泡模型。其中红色和蓝色毛线模拟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吸管连接乒乓球模拟支气管末端有很多肺泡
B.模型的不足之处是毛线是实心的,而毛细血管是中空的
C.两种颜色的“毛细血管”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D.肺泡外面缠绕着毛细血管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7.(2023·泗水县三模)如图两幅曲线图表示一个人在静坐和长跑两种状态下的呼吸状况。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曲线Ⅰ表示静坐状态,呼吸比较浅、呼吸频率较低
B.曲线Ⅰ表示长跑状态,呼吸比较深、呼吸频率较高
C.曲线Ⅱ表示静坐状态,呼吸比较深、呼吸频率较低
D.曲线Ⅱ表示长跑状态,呼吸比较浅、呼吸频率较高
二、非选择题
8.(2024·山亭区期末)科研人员利用3D打印技术,成功获得了具有相应功能的人体“3D器官”,有望为器官移植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该研究也荣登2019年5月的《科学》杂志封面。
(1)________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其功能单位是________,它是由支气管最细的分支末端形成的。图中展示的是一个由水凝胶3D打印而成的“肺部结构”,当空气被泵入囊中的同时,血液流过囊周围网络通道,可模拟肺与血液的________功能。
(2)当人体进行吸气时,膈肌和肋间肌____________,肺泡处于________(填“扩张”或“回缩”)状态,此时缠绕在肺泡外的________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牵拉。因此,打印出来的“血管结构”需要具有一定的韧性,能够承受这种牵拉。
(3)研究人员在测试中发现,当红细胞从打印出的“血管”中流过时,能够有效地从“肺部”获取氧气。这一过程如果是在人体内完成的,氧气最终参与________作用,分解有机物,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第7讲 人的生活需要空气
深化研讨 任务达成
任务一
基础知识储备
1.(1)呼吸道 肺 (2)清洁 温暖 湿润 (3)气体交换
2.(1)√ (2)× (3)× (4)×
任务目标达成
1.D [血液流经肺泡后,氧气进入血液,二氧化碳进入肺泡,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A错误;呼吸道对吸入的空气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是有限的,不能做到彻底清洁,B错误;外界气体进入肺的路线: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C错误;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样的结构特点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体现了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D正确。]
2.B [鼻黏膜分泌的黏液能湿润吸入的空气,黏膜内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冷空气,A错误;人呼出的气体成分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吸入时明显增多,这是人体细胞在进行呼吸作用时,利用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因此二氧化碳增多,B正确;痰的形成场所是气管和支气管,C错误;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D错误。]
3.B [肺泡的数目很多,增大了气体交换的面积,利于气体交换,①正确,③错误;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②正确;肺泡壁很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④正确,B符合题意。]
4.D [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任务二
基础知识储备
1.(1)吸气 收缩 小于 (2)呼气 舒张 大于
2.(1)① 呼吸运动 (2)氧气 两层 气体扩散 二氧化碳
3.(1)× (2)√ (3)× (4)√ (5)×
任务目标达成
1.D [图丙中A点、B点、C点状态下,肺内气压等于外界气压,因此肺的内外气压相等,D错误。]
2.D [图一中甲过程膈顶下降,气体吸入,A错误;图一中甲过程表示吸气,对应图二曲线上的ac段,B错误;乙过程表示呼气,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肺回缩,C错误;乙过程表示呼气,开始的瞬间对应图二的c点,D正确。]
3.B [图中甲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肺扩张,表示吸气;图中乙膈肌舒张,膈顶部升高,肺缩小,表示呼气,A错误。图示模拟人体呼吸运动的实验装置,图中:①表示气管、②表示肺、③表示膈肌,B正确。③表示膈肌,吸气时膈肌收缩,呼气时膈肌舒张,C错误。发生乙时表示呼气,呼气时肋间肌舒张,D错误。]
4.B [在人体内,气体在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组织细胞与血液也能进行气体交换,A错误;肺泡外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所以肺泡内的气体进入血液需要经过两层细胞,B正确;经过气体交换肺泡内二氧化碳含量高于吸入气体中二氧化碳,但是肺泡内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低于氧气含量,C错误;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泡与血液进行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来完成的,D错误。]
5.C [过程③是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氧气的运输主要靠红细胞,以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进行运输的,C错误。]
6.A [肺泡壁薄且富有弹性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A错误。]
任务三
基础知识储备
(1)× (2)√ (3)√ (4)√
任务目标达成
1.D [实验所测得的食物能量低于食物实际所含能量,因为食物燃烧时会向周围散失一小部分热量,D错误。]
2.C [实验过程中有部分热量会散失,因此不能准确知道食物中含有的能量,A错误;取相同质量的花生仁和核桃仁分别燃烧,测得花生仁和核桃仁燃烧后,水温分别上升2.2 ℃、3.0 ℃,说明花生仁含有的能量低于核桃仁,B错误;科学探究一般要进行多次实验,如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时,由于测定受环境条件的制约存在误差,所以需要设置重复组然后取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C正确;由于燃烧过程中花生仁和核桃仁有部分热量会散失,故实验测出的能量低于实际所含能量,D错误。]
任务四
基础知识储备
(1)× (2)× (3)√ (4)×
任务目标达成
1.C [首先使被救者的身体仰卧,A正确;清除被救者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B正确;做人工呼吸时,如果口腔内有泥土、血块等,必须先清除干净,使病人保持呼吸道的畅通,然后再进行口对口的吹气,吹气时应捏紧病人的鼻孔,C错误;胸廓有隆起,且气体能从口部排出,证明有效,D正确。]
2.C [人工呼吸的基本步骤是④将患者置于仰卧位,①判断呼吸是否存在,③仰头举颏畅通呼吸道,②进行口对口或口对鼻吹气。]
3.B [因为图表中只有男性吸烟数据,没有女性吸烟的数据,无法进行比较。]
15分钟练 当堂达标
1.B [吸气时肋间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外界大气压力大于肺内气压。]
2.B [AB段表明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A错误;B点是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即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差为0,B正确;曲线图中,BC段表明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呼气时,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变小,C错误;C点是本次呼吸中呼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即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差为0,D错误。]
3.A [肺纤维化患者的肺,不能有效扩张与回缩,这会直接影响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A符合题意。]
4.D [图1中所示为D膈肌的舒张状态,膈顶部上升,人体B胸廓的上下径缩小,完成呼气动作,A错误;图2中,BC段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是人体的呼气状态,B错误;图3表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扩散作用实现的,C错误;图3中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是都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便于肺泡与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D正确。]
5.D [图乙中,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表示吸气过程,此时膈肌与肋间肌都是处于收缩状态,D错误。]
6.C [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发生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所以两种颜色的“毛细血管”中氧气的含量不相等,C错误。]
7.A [从图中可以看出曲线Ⅰ呼吸频率较低,呼吸深度较浅,因此表示平静状态时的呼吸状况;曲线Ⅱ呼吸频率较高,呼吸深度较深,因此表示长跑等剧烈运动时的呼吸状况,A正确。]
8.解析:(1)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其功能单位是肺泡,它是由支气管最细的分支末端形成的。当空气被泵入囊中的同时,血液流过囊周围网络通道,可模拟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功能。(2)当人体进行吸气时,膈肌和肋间肌收缩,肺泡处于扩张状态,此时缠绕在肺泡外的毛细血管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牵拉。(3)人体有两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指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使得血液中含氧量增加,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气体交换完毕后,血液汇流到肺静脉,回到心脏的左心房,再通过体循环把氧气输送到组织细胞,参与细胞的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答案:(1)肺 肺泡 气体交换 (2)收缩 扩张 毛细血管 (3)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