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复习第三单元第10讲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课件(共105张PPT)+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生物复习第三单元第10讲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课件(共105张PPT)+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4-19 21:41:14

文档简介

(共105张PPT)
第10讲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课标导航 明标定向
内容要求
1.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2.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
3.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外界信息,科学用眼和用耳能够保护眼和耳的健康。
4.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等激素参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5.性激素能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对第二性征的发育和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学业要求
1.描述神经、内分泌等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
2.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究有关人体生理与健康的问题。
3.描述眼和耳的结构与功能,阐明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学会科学用眼和用耳,保护眼和耳的健康。
学业要求
4.结合具体实例,分析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对机体内外环境变化所作出的反应,阐明其重要意义。
5.运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分析由于机体特定结构受损可能导致的机体功能障碍或异常行为表现,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深化研讨 任务达成
1.识图
任务一 激素调节
(1)图甲中,①是________能分泌_________。
(2)人体最大内分泌腺是________,它分泌的激素功能是促进_________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________。
(3)图乙中,血糖含量下降的原因是⑤分泌的________调节了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
(4)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神经系统会促使④分泌较多的________等,这些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收缩有力,以应对紧急情况。
垂体
生长激素
甲状腺
新陈代谢
兴奋性
胰岛素
肾上腺素
2.连线(请把下列常见疾病及患病原因用线连接起来)
A.呆小症      a.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B.巨人症      b.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
C.糖尿病      c.胰岛素分泌不足
D.侏儒症      d.缺碘造成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E.地方性甲状腺肿  e.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少
[答案] A—b B—a C—c D—e E—d
3.判断
(1)人体内的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肝脏和性腺都是内分泌腺。 (  )
(2)激素通过导管进入循环系统,参与调节人体生命活动。 (  )
(3)在某人尿液中检测出葡萄糖,说明此人一定患有糖尿病。 (  )
(4)人体的腺体分为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都能分泌激素。 (  )
(5)甲状腺激素分泌多,人体代谢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强。 (  )
× 
× 
× 
× 

× 
考向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1.(2023·济宁中考)激素调节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方式。下列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若一青春期女孩第二性征发育不明显,可能是因输卵管堵塞,雌性激素无法排出导致
B.甲状腺切除患者必须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类药物
C.侏儒症、巨人症、肢端肥大症均是由同一激素引起的疾病
D.某人血糖长期偏高,最有可能是胰岛出现异常

A [雌性激素会影响青春期女孩的第二性征的发育,而雌性激素是由卵巢分泌的,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随血液循环运输到作用部位,不经过输卵管排出,A错误;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病切除甲状腺的患者需要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B正确;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就会患侏儒症,患者身材矮小、但智力正常;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巨人症;成年后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肢端肥大症,C正确;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因此某人血糖长期偏高,最有可能是胰岛出现异常,D正确。]
2.(2023·菏泽中考)图中甲、乙分别为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的血糖含量变化曲线,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注射胰岛素可使甲血糖含量变化曲线下移
B.AB段变化的原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
C.DE段变化的原因是胰岛素分泌增多
D.FG段变化的原因是组织细胞消耗较多葡萄糖n
B [AB段变化的原因是摄取葡萄糖溶液,因此血糖含量升高,而不是胰岛素分泌不足,B符合题意。]
3.(2024·菏泽中考)激素分泌异常会引发相应的人体疾病。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少——呆小症
B.成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肢端肥大症
C.缺碘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大脖子病
D.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尿病

A [生长激素可以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侏儒症,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呆小症,A错误。]
4.(2023·枣庄中考)将若干相同的蝌蚪平均分成甲乙两组,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饲养。在乙组饲料里添加一定量X制剂。在较短时间内,乙组蝌蚪发育成小型青蛙,甲组蝌蚪正常发育。该实验能得出(  )
A.X制剂可能是胰岛素制剂
B.X制剂可能是甲状腺激素制剂
C.甲组蝌蚪体内没有甲状腺激素
D.X制剂不能促进生长发育

B [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A错误。分析题干可知,乙组饲料里添加一定量的X制剂后,能缩短蝌蚪发育成青蛙的时间,那么X制剂可能是甲状腺激素,因为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生长发育;B正确,C、D错误。]
1.填图
任务二 神经系统的组成

大脑
小脑
脑干
脊髓
2.连线(请将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其对应特点或功能连线)
A.脊髓  a.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B.大脑  b.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
C.小脑  c.脑与躯体、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
D.脑干  d.由脑和脊髓发出的,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
       周围部分
E.神经  e.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
[答案] A—c B—b C—a D—e E—d
3.判断
(1)与动物相比,人类大脑皮层中特有的神经中枢是语言中枢。 (  )
(2)神经元的树突的功能是传出信息,轴突的功能是接收信息。 (  )
(3)人喝醉了酒,走路摇晃,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大脑。 (  )
(4)“植物人”就是脑死亡,脑的所有功能丧失。 (  )
(5)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神经。 (  )
(6)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两部分。 (  )

 
× 
× 
× 
√ 
×
考向1 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1.(2024·山亭区一模)下列关于脑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中②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身体平衡
B.图中①的表面是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
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C.图中③可以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
D.图中①②③共同组成了人的中枢神经系统

D [②小脑的主要功能是协调运动,维持身体的平衡,A正确;①的表面是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最高“司令部”,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神经中枢,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B正确;图中③脑干中有可以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C正确;脑和脊髓组成了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脑包括①大脑、②小脑、③脑干,D错误。]
2.新交通法明确规定不得醉酒驾车。醉酒的人驾车时明显表现为反应慢、动作不协调,从而影响各项操作。造成驾车人动作不协调的主要原因是酒精麻醉了人的(  )
A.大脑  B.脊髓
C.小脑  D.脑干

C [小脑的主要功能是协调运动,维持身体的平衡。造成驾车人动作不协调的主要原因是酒精麻醉了人的小脑。]
3.某老人因中风导致语言功能障碍,该患者的病变部位是(  )
A.大脑  B.脑干
C.脊髓  D.小脑

A [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语言功能与大脑皮层语言中枢有关,因此某老人因中风导致语言功能障碍,该患者的病变部位是大脑。]
[感悟提升]
(1)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2)脊髓里的神经中枢是低级神经中枢,受大脑的控制。
(3)脑干被称为“活命中枢”。
考向2 神经元
4.(2023·泗水县三模)如图为神经元模式图,
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它的结构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C.能够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
D.2是轴突,3是树突,4是神经末梢

D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正确;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B正确;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且能把兴奋传导到其他神经元,C正确;图中1胞体、2树突、3轴突、4神经末梢,D错误。]
5.神经元(或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②是胞体,④是树突
B.该图可表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C.神经冲动只能由③传导
D.神经元的功能是感受刺激、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
D [④是神经末梢而不是树突,A错误;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五部分,B错误;③是轴突,树突也具有传导功能,C错误。]
任务三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识图
(1)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据图分析①表示的是________,④表示________________。
(2)当手不小心碰到火或者受到针的刺激会发生缩手反射,该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的序号和箭头表示)。
反射弧
感受器
传出神经纤维
①→②→③→④→⑤ 
(3)当手受到火或针的刺激后感到疼痛,这种疼痛的感觉是在__________中形成的。以后见到火或针会有意识地躲避,此反射类型属于______(填“非条件”或“条件”)反射。
(4)医生用针刺某伤者的指尖,此人有感觉但不能缩手,则其受伤部位是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
(5)研究表明,酒精可以使儿童、少年的大脑功能发生变化,导致神经发育受阻,进而影响其认知和行为能力。你认为未成年人____(填“能”或“不能”)饮酒。
大脑皮层
条件

传出神经纤维

效应器
不能
2.判断
(1)手不慎被烫是先感觉到疼,然后再缩手。 (  )
(2)吃梅分泌唾液这一反射过程中的感受器是唾液腺。 (  )
(3)望梅止渴是一种非条件反射,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  )
(4)某人的脊髓从胸部折断后,一般情况下,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也有感觉。 (  )
(5)完成反射活动时,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有时可以双向传导。 (  )
(6)小孩吃火腿肠分泌唾液不属于条件反射。 (  )
× 
× 

× 

× 

× 

考向1 反射弧
1.(2022·济宁中考)北京冬残奥会,“无障·爱”设施为运动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其中特制金牌(图一)边缘做了特殊处理,通过触摸可以识别。图二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示意图。若某一会盲文的有视力障碍的朋友④处损伤,其他部分正常。下列选项与其生理结构特征相符的是(  )
A.能识别,且能缩手
B.不能识别,但能缩手
C.能识别,但不能缩手
D.不能识别,且不能缩手

C [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④传出神经纤维损伤,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即不能缩手,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但是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传入神经纤维传到神经中枢,再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感觉,C正确。]
2.(2022·菏泽中考)某同学学做饭时,不小心触碰到了热的锅盖,手迅速缩回。如图为缩手反射活动示意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1接受刺激后,能产生神经冲动
B.缩手后感到疼痛,痛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C.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可表示为5→4→3→2→1
D.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3
C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纤维、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五部分,其中1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1感受器→2传入神经纤维→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纤维→5效应器,A正确、C错误;缩手后感觉到疼痛,疼痛感觉形成的部位在大脑皮层,B正确;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3脊髓内,是低级反射活动,D正确。]
3.(2024·菏泽中考)下图为人体大脑皮层控制排尿反射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排尿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B.尿意在人体的大脑皮层产生
C.a、b分别代表反射弧中的传入神经纤维和传出神经纤维
D.若M处受损阻断,人体仍能排尿,但不能产生尿意
D [据图分析可知,若M受损,则该人能够产生尿意,但不能控制排尿,D错误。]
4.(2020·济宁中考)为更好的适应环境变化,实现趋利避害,当我们在黑暗中摸索,手被针扎时,在没有感觉到疼痛时,就完成了缩手反射。如图是缩手反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缩手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B.完成缩手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
C.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e→d→c→b→a
D.若d处受损切断,不影响反射活动
B [缩手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反射活动,神经中枢在脊髓,属于非条件反射,A错误;完成缩手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a感受器→b传入神经纤维→c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纤维→e效应器,B正确,C错误;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D错误。]
考向2 反射的类型
5.(2023·济宁中考)下列关于“吃梅止渴”“望梅止渴”的生物学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吃梅止渴”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望梅止渴”属于条件反射
C.“望梅止渴”建立在“吃梅止渴”的基础上
D.两者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

D [“吃梅止渴”属于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属于非条件反射,它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A正确;“望梅止渴”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因此属于条件反射,“望梅止渴”建立在“吃梅止渴”的基础上,B、C正确;“吃梅止渴”属于非条件反射,“望梅止渴”属于条件反射,它们的反射弧不同,D错误。]
6.(2023·菏泽一模)有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就开始了,要想使学习的知识能够长时记忆,只有不断的重复记忆。下列关于此反射的特点,正确的是(  )
①条件反射 ②非条件反射 ③永久的,固定的 ④暂时的,可以消退 ⑤需要强化 ⑥不需要强化 ⑦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以下
A.①③⑥⑦  B.②③⑤⑧
C.①④⑤⑦  D.②④⑥⑧

C [要想使学习的知识能够长时记忆,只有不断的重复记忆,这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属于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参与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这种反射的反射弧是暂时的、易消退的,所以要不断强化。]
7.(2024·济宁模拟)现在很多城市公交站设立盲文站牌,盲人通过触摸站牌上的文字,了解线路信息,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触摸盲文时,感受器位于皮肤内
B.阅读盲文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C.阅读盲文和缩手反射都属于非条件反射
D.阅读盲文需要语言中枢参与

C [阅读盲文是一种后天通过学习获得的能力,它依赖于大脑皮层的复杂处理过程,因此属于条件反射。]
1.识图
任务四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
(1)眼球壁分为外膜、中膜、内膜。
外膜包括[3]________和[9]________。
(2)俗称“黑眼球”和“白眼球”的结构
分别是[1]________和[9]________。
(3)[7]________上有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
(4)人眼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由于[10]________的曲度可以改变。
角膜
巩膜
虹膜
巩膜
视网膜
晶状体
2.识图
(1)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属于内耳的有[③]______、[④]_____
和[⑤]_____。
(2)[⑥]________能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3)能接受声波刺激,产生振动的是[⑨]______。
(4)对声波敏感的细胞位于[⑤]_____,接受声波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半规管
前庭
耳蜗
咽鼓管
鼓膜
耳蜗
3.判断
(1)最终产生视觉和听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相关中枢。 (  )
(2)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口,或闭嘴、堵耳,是为了保护好咽鼓管。 (  )
(3)某人失明,一定是眼睛出了问题。 (  )
(4)由明亮处突然进入黑暗处,人的瞳孔会放大。 (  )
√ 

× 
× 

考向1 眼球的结构与视觉形成
1.(2020·济宁中考)眼睛被喻为“心灵的窗口”,人不仅通过眼睛获取大量的信息,而且能通过眼神传递情感。下列对眼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眼睛有黑色和蓝色之分,是因为巩膜的颜色不同
B.观察由远及近的物体时,眼球的晶状体曲度会变大
C.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视网膜是形成视觉的部位
D.光线变弱时,眼球上的瞳孔也会随之缩小

B [眼睛有黑色和蓝色之分,是因为虹膜的颜色不同,巩膜是白色的,A错误。视近物,晶状体曲度大;视远物,晶状体曲度小。观察由远及近的物体时,眼球的晶状体曲度会变大,B正确。形成视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C错误。光线变弱时,眼球上的瞳孔会放大,使更多的光线进入,D错误。]
2.(2023·菏泽中考)某学习小组利用光具座、可变焦的水透镜等器材,模拟人眼球成像原理(说明:注射器向水透镜内注水,曲度变大;向外抽水,曲度变小)。“F光源”此时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物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透镜和光屏分别模拟眼球的晶状体和视网膜
B.模拟看远处物体时,“F光源”适当左移,
用注射器向外抽水,可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物像
C.向水透镜内注水,物像不再清晰,可在
“F光源”和水透镜之间安装凸透镜调节
D.通过该实验可知:在人眼球的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的物像

C [向水透镜内注水,曲度变大,晶状体曲度过大,折光能力太强,导致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而不是视网膜上。因此,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就能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即在“F光源”和水透镜之间安装凹透镜调节,C符合题意。]
考向2 近视及其预防
3.(2023·泗水县二模)如图能正确表示近视成像与矫正方法的是
(  )
A.①和③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②和④

A [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4.(2022·东明县一模)长时间沉迷于手机游戏和网络聊天,会造成低度近视。下列对近视成因及预防的表述,错误的是(  )
A.近视的原因是由于眼球中的晶状体曲度过大造成的
B.近视的结果导致远处物体所形成的物像落在了视网膜的前方
C.可以尝试佩戴合适度数的凸透镜加以矫正
D.要注意用眼卫生,长时间用眼后应向远处眺望几分钟

C [近视的原因是由于眼球中的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造成的,A正确;近视的结果导致远处物体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B正确;近视眼可以佩戴凹透镜加以矫正,C错误;要注意用眼卫生,长时间用眼后向远处眺望几分钟可以预防近视,D正确。]
[感悟提升]
(1)晶状体相当于镜头,瞳孔相当于光圈,脉络膜相当于“暗室”的壁,视网膜相当于胶卷。
(2)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睫状体对晶状体曲度的调节。
(3)眼球的调节功能
①瞳孔的调节:正常情况下,在强光下瞳孔会缩小,在弱光下瞳孔会扩大。控制瞳孔扩大和缩小的是虹膜内的平滑肌。
②晶状体的调节:看近物时,晶状体的曲度增大,看远物时,晶状体的曲度减小。眼睛通过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考向3 耳的结构与听觉形成
5.(2022·牡丹区一模)如图是耳的基本结
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与晕车晕船有关的结构是②
B.①的作用是可以更好地收集声波
C.若突然暴露在极强的噪音下,鼓膜可能会破裂
D.鼻咽部感染,病菌可通过③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A [前庭和半规管与晕车晕船有关,A错误;①耳郭的作用是可以更好地收集声波,B正确;若突然暴露在极强的噪音下,应该用手捂住耳朵,不要张嘴,或者张嘴不捂耳朵,保持骨膜内外气压平衡,C正确;鼻咽部感染,病菌可通过③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D正确。]
6.(2024·莘县一模)“没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这是一句经典的广告词,声音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声波传入人耳的顺序是(  )
A.外耳道→鼓膜→耳蜗→听小骨→听觉神经
B.外耳道→耳蜗→听小骨→鼓膜→听觉神经
C.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
D.外耳道→听小骨→耳蜗→鼓膜→听觉神经

C [听觉的形成过程可表示为外界声波→外耳道(传递声波)→鼓膜(产生振动)→听小骨(传递振动)→耳蜗(感受振动,产生兴奋,但不形成听觉)→听觉神经(传导兴奋)→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产生听觉)。]
考向4 眼、耳的综合考查
7.(2023·济宁中考)下列是对“看见闪电,听见雷声”的相关解释,请结合耳和眼球的结构示意图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将声波振动转化为机械性振动是②
B.感受雷声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是③
C.正常人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需通过⑤的调节
D.闪电最终在⑥上形成倒立缩小的物像
A [①鼓膜可将声波振动,并将其转化为机械性振动,A错误;能感受声波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③耳蜗,因为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B正确;通过⑤晶状体的调节能使正常人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C正确;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⑥视网膜上能形成倒立缩小的物像,D正确。]
8.(2024·菏泽中考)“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下列有关眼和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看着汽车由远及近,晶状体的曲度变化是由大到小
B.视觉的形成:光线→角膜→瞳孔→玻璃体→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
C.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能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D.听觉的形成:声波→外耳道→鼓膜→耳蜗→听小骨→听神经→听觉中枢

C [视近物,晶状体曲度大;视远物,晶状体曲度小。观察由远及近的物体时,眼球的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A错误。视觉的形成: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B错误。耳蜗内含有听觉感受器,能够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C正确。听觉的形成: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听觉中枢,D错误。]
9.(2023·菏泽中考)某景区有个高空玻璃栈道,地面、护栏全部通透,脚下是很深的峡谷,配以玻璃炸裂音效和视觉效果,人走在上面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看到很深的峡谷,腿部打颤,属于反射
B.玻璃炸裂的声音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在耳蜗形成听觉
C.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恐惧感
D.脑干活动增强,呼吸频率加快

B [人走在高空玻璃栈道上,看到脚下是很深的峡谷,会出现腿部打颤等反应,属于反射,A正确;玻璃炸裂的声音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B错误;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紧张、刺激的感受让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恐惧感,C正确;脑干的灰质中存在调节人体呼吸、心跳、血压等基本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所以脑干活动增强,呼吸频率加快,D正确。]
一、选择题
1.(2021·菏泽中考)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缺乏维生素D——佝偻病
B.缺乏维生素B1——脚气
C.饮食中缺碘——甲亢
D.幼年时缺乏生长激素——呆小症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15分钟练 当堂达标
A [维生素D促进钙、磷的吸收和骨骼发育,缺乏维生素D时引起佝偻病、骨质疏松等,A正确;维生素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缺乏维生素B1时可引起神经炎、脚气病(不是脚气)、消化不良等,B错误;缺碘造成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从而引起甲状腺增生肿大,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C错误;幼年时缺乏生长激素可患侏儒症,D错误。]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2.(2021·济宁中考)眼睛是重要的视觉器官,是人类获取外界信息最主要的渠道。拥有一双清澈明亮、妩媚动人的眼睛,会为你增添无限魅力和风采。如图是眼球的结构,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调节进入眼内光线多少的结构是4角膜
B.晶状体曲度的改变受5睫状体调节
C.形成物像的部位是7视网膜
D.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依靠1晶状体的调节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A [瞳孔对光反射的意义在于调节进入眼内的光线多少。强光下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内的光量,以保护视网膜不受过强的刺激;弱光下瞳孔扩大,增加进入眼内的光量,使视网膜能够得到足够的刺激,A错误。]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3.(2022·菏泽中考)甲乙两成年人,他们的症状表现如下,甲是幼年时期哪种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A.甲状腺激素 B.性激素 C.胰岛素 D.生长激素
患者 身高(cm) 智力 生殖器官
甲 65 低下 发育不全
乙 64 正常 发育正常
A [结合题表信息可知,患者甲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是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4.(2020·菏泽中考)如图为膝跳反射活动过程示意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B.膝跳反射的神经传导途径是5→4→3→2→1
C.若7受损,其他部位正常,既能完成膝跳反
射也能产生感觉
D.若2受损,其他部位正常,既不能完成膝跳
反射也不能产生感觉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D [若2传出神经受损,其他部位正常,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不能运动,不能完成膝跳反射,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但是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传入神经纤维传到神经中枢,再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能形成感觉,D错误。]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5.(2024·济宁模拟)坚持做眼保健操,利于改善眼的疲劳,预防近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学生听见眼保健操音乐的感受器位于耳蜗
B.瞳孔可以调节进入眼内光线的多少
C.学生能准确按摩相应部位离不开小脑的调节
D.做完眼保健操后眺望远方,眼球的晶状体曲度变大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D [眼球的晶状体曲度变大,能看到近处的物体,眼球的晶状体曲度变小,能看到远处的物体。因此做完眼保健操后眺望远方,眼球的晶状体曲度变小,而不是变大,故D符合题意。]
6.(2024·济宁模拟)如图为缩手反射及痛觉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手被针刺后,痛觉产生的部位是⑦
B.缩手反射与谈梅分泌唾液的反射类型相同
C.缩手反射的传导途径是①→②→③→④→⑤
D.若②处受损,不能发生缩手反射,但能产生痛觉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D [⑤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④传入神经纤维传到脊髓内的③神经中枢,通过②传出神经纤维传到①效应器,完成缩手反射。同时脊髓内的神经中枢还把神经冲动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痛觉。手被针刺后,痛觉产生的部位是⑧大脑皮层,A、C错误。缩手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谈梅分泌唾液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属于条件反射,B错误。反射的进行必须保证反射弧的完整性,若②传出神经纤维受损,人不能完成反射,故不能缩手,但是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传导给大脑,人会感觉到疼痛,D正确。]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7.(2024·济宁三模)图甲为眼球结构示意图,图乙为人耳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
通过①②③等结构的折射,在④上形
成物像
B.如果②过度变凸,会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需佩戴凹透镜
C.图乙中,能够感受振动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细胞在c内
D.飞机降落时咀嚼食物可使a两侧气压保持平衡,防止胀痛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C [耳蜗内含有听觉感受器,受振动刺激能产生神经冲动,因此,图乙中,能够感受振动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细胞在d耳蜗内,C符合题意。]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8.(2024·济宁三模)如图是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幼年时期①分泌的生长激素过少易患呆小症
B.②为甲状腺,幼年时期它分泌的激素过少易
患侏儒症
C.青春期开始后,男生出现第二性征与⑤分泌
的雄性激素有关
D.因③分泌的激素不足而引起的疾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C [①是垂体,若幼年时它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易患侏儒症,A错误;②为甲状腺,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呆小症,患者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B错误;青春期开始后,男生出现第二性征与⑤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有关,C正确;③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具有促进肝糖原分解而升高血糖、心跳加快、呼吸加快等作用;如果④胰岛分泌的胰岛素不足会引起糖尿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D错误。]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二、非选择题
9.(2024·济宁三模)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骑行者,他们是城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请回答下列问题: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1)骑行者在骑行中,“红灯停,绿灯行”的反应属于_________(填“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完成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眼球结构中的________(填序号)。
(2)骑行时不慎碰撞到⑨,引起膝跳反射,同时神经冲动沿着图中的④传导到大脑皮层,产生痛觉,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和________的功能。若某人⑥处受损伤,能否完成膝跳反射?________。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条件反射
③ 
传导
不能
解析:(1)骑行者具有“红灯停,绿灯行”的反应属于条件反射。③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含有许多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属于视觉感受器。
(2)骑行时不慎碰撞到⑨,引起膝跳反射,同时神经冲动沿着图中的④传导到大脑皮层,产生痛觉,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⑥是传出神经纤维,传出神经纤维受损,神经信号无法传递给效应器,膝跳反射不能完成。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2024·滨州中考)课间活动,豆豆同学突然掷来一个沙包,你不假思索地一把抓住了。豆豆同学说:“厉害,反应真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课时规范训练(10)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A]完成“沙包飞来一把抓住沙包”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你在注视沙包运动的过程中,②的曲度变小
[C]你能听到豆豆的夸奖,接收声波刺激的感受器位于A
[D]你对夸奖的反应与看见山楂分泌唾液同属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A [反射完成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因此完成“沙包飞来一把抓住沙包”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A正确;你在注视沙包运动的过程中,沙包由远到近,②晶状体的曲度变大,B错误;你能听到豆豆的夸奖,接收声波刺激的感受器位于耳蜗,A是鼓膜,C错误;你对夸奖的反应和看见山楂分泌唾液都属于条件反射,但是看见山楂分泌唾液不是人类特有的反射,因为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是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D错误。]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2.(2024·齐齐哈尔中考)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关于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B]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C]脑干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D]神经系统是由大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A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构成,A正确;膝跳反射就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是由脊髓灰质里低级的神经中枢参与完成的,B错误;大脑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C错误;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包括大脑、小脑、脑干,D错误。]
题号
3
2
4
5
6
8
7
9
10
11
1

3.(2024·聊城中考)“共享单车”已经遍布我市各县区,绿色出行成为一种时尚。骑车时需要你“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鼓膜接受汽笛声产生神经冲动,传到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B]骑车时听到提示音“倒车,请注意”及时躲避,属于非条件反射
[C]当你骑车遇到红灯紧急刹车时,肾上腺素分泌会增加
[D]在骑行中维持身体平衡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
题号
3
2
4
5
6
8
7
9
10
11
1
C [内耳的耳蜗是感受外界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听觉是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产生的,A错误;骑车时听到提示音“倒车,请注意”及时躲避,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属于条件反射,B错误;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故在骑行中维持身体平衡的神经中枢位于小脑,D错误。]
题号
4
2
3
5
6
8
7
9
10
11
1

4.(2021·济宁中考)2021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初中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9小时。充足的睡眠能促进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身心健康和提高学习效率。请分析,睡眠能促进生长与哪种激素的增加有关(  )
[A]生长激素 [B]胰岛素 [C]性激素 [D]肾上腺激素
A [生长激素能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少年儿童晚上早睡有助于生长发育,其原因之一是人在夜间睡眠状态下,垂体能分泌较多生长激素。]
题号
2
4
5
3
6
8
7
9
10
11
1

5.(2024·遂宁中考)复旦大学开发的对话式大型语言模型MOSS能自主学习和理解人类语言。它模拟了大脑皮层中的什么功能区(  )
[A]运动中枢  [B]听觉中枢
[C]语言中枢  [D]视觉中枢
C [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为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复旦大学开发的对话式大型语言模型MOSS能自主学习和理解人类语言,因此,它模拟了大脑皮层中的语言中枢。]
题号
2
4
5
3
6
8
7
9
10
11
1

6.(2024·薛城区一模)近几年我国不断加大酒
后驾车处罚力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醉酒”者表现出走路不稳、神志不清、
呼吸急促等现象,是由于酒精依次麻痹了图
一中的①②③造成的
[B]“闯红灯”的反射活动属于非条件反射
[C]参与“闯红灯”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至少有2个
[D]某人在“酒驾”交通事故中受伤,医生用针刺其指尖,此人有感觉但是没有缩手,则受伤部位可能是图二中的3
题号
2
4
5
3
6
8
7
9
10
11
1
C [“醉酒”者常常表现出走路不稳、神志不清、呼吸急促等现象,这是由于酒精依次麻痹了图一中的②小脑、①大脑、③脑干造成的,A错误;在“闯红灯”的反射活动中,参与该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有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语言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参与,因此,“闯红灯”的反射活动属于条件反射,B错误;参与“闯红灯”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至少有大脑和小脑2个,C正确;有感觉,但不能产生运动,表明反射弧不完整,因此可能是4传出神经纤维或2效应器受损,D错误。]
题号
2
4
5
3
7
6
8
9
10
11
1

7.(2024·菏泽一模)某中学进行了防震演练,当同学们一听到警报声就迅速抱头有序逃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接受声波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感受器位于鼓膜
[B]完成该反射活动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C]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D]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和相应的肌肉组成的
题号
2
4
5
3
7
6
8
9
10
11
1
A [同学们听到警报声迅速逃生,接受声波刺激的感受器位于耳蜗,A错误。]
题号
2
4
5
3
8
6
7
9
10
11
1
8.(2024·菏泽二模)如图为手被针扎后的缩手反射及痛觉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B]④是传出神经纤维
[C]缩手后感到疼痛,痛觉中枢位于⑧
[D]②受损后,有痛觉,无法完成缩手反射
题号
2
4
5
3
8
6
7
9
10
11
1
B [缩手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即可完成,属于非条件反射,A正确;由分析可知,④是传入神经纤维,B错误;⑧大脑内有感觉中枢,缩手后感到疼痛,痛觉中枢位于⑧大脑,C正确;反射传导过程:⑤感受器→④传入神经纤维→③神经中枢→②传出神经纤维→①效应器。反射弧的五部分只要有一个部分发生障碍都无法完成反射,痛觉的形成部位是大脑,脊髓能将这一信号传到大脑形成痛觉,因此,②传出神经纤维受损后,有痛觉,但无法完成缩手反射,D正确。]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

9.(2024·菏泽一模)下列关于运动员各种运动的产生和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跳台滑雪运动员要保持身体平衡,需要大脑的控制和小脑的调节
[B]花样滑冰运动员完成准确、优美的动作,主要靠激素调节起作用
[C]越野滑雪运动员能看清滑道中远近不同的运动员,是依靠虹膜调节了瞳孔的大小
[D]短道速滑运动员听到指令就奋力滑跑,只需要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的参与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
A [跳台滑雪运动员要保持身体平衡,需要大脑的控制和小脑的调节,A正确。花样滑冰运动员完成准确、优美的动作,主要靠神经系统的调节,而激素调节起辅助作用,B错误。人视近物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大;视远物时,睫状体舒张,晶状体曲度变减小。可见,越野滑雪运动员能看清滑道中远近不同的运动员,是依靠睫状体调节了晶状体的曲度,C错误。短道速滑等运动并不是仅靠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D错误。]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

10.(2024·成都中考)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熊猫“花花”听到饲养员谭爷爷喊“花花,过来!”,就会摇摇晃晃跑过来。“花花”的这一反应(  )
[A]属于非条件反射 
[B]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C]一旦建立就不会消失 
[D]不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参与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
B [“花花”的反应是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和生活经验获得的,属于条件反射,A错误;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条件反射必须不断强化,否则就会消失,C错误;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参与,反射弧有一个部分不完整,反射就无法完成,D错误。]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1小题,共10分。)
11.(10分)(2024·济宁一模)花样滑冰运动员随着音乐的旋律,时而平稳地滑行,时而快速地旋转。图一是神经系统有关结构示意图,图二为关节基本结构概念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
(1)图一中A、B、C、D在神经系统的组成中属于______________神经系统。
(2)运动员伴着音乐起舞,属于______________反射,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称为________________。其中,接收神经冲动并做出反应的结构是图一中的[4]_____________。
中枢
条件
反射弧
效应器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
(3)运动员动作优美,除了具备完整的神经结构外,还需要灵活的关节结构做基础。图二中[c]、[d]表面的__________和[ ]________内的滑液使关节具有灵活性。
(4)花样滑冰运动员随着音乐的旋律,时而平稳地滑行,时而快速地旋转,离不开[ ]_____________的调节,从而使运动协调,维持身体平衡。
关节软骨
b
关节腔
D
小脑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
解析:(1)图一中,A是大脑、B是脑干、C是脊髓、D是小脑,它们在神经系统的组成中属于中枢神经系统。
(2)运动员伴着音乐起舞,有大脑皮层的参与,属于条件反射,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其中,接收神经冲动并做出反应的结构是图一中的4效应器。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
(3)关节由关节面、关节腔和关节囊三部分组成,图二中,a是关节囊、b是关节腔、c、d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着关节软骨,能够缓冲震荡、减少摩擦,关节腔内有滑液,使关节具有灵活性。
(4)小脑的作用是使运动协调,维持身体平衡。花样滑冰运动员随着音乐的旋律,时而平稳地滑行,时而快速地旋转,离不开D小脑的调节。第10讲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深化研讨 任务达成
任务一
基础知识储备
1.(1)垂体 生长激素 (2)甲状腺 新陈代谢 兴奋性 (3)胰岛素 (4)肾上腺素
2.A—b B—a C—c D—e E—d
3.(1)× (2)× (3)× (4)× (5)×
任务目标达成
1.A [雌性激素会影响青春期女孩的第二性征的发育,而雌性激素是由卵巢分泌的,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随血液循环运输到作用部位,不经过输卵管排出,A错误;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病切除甲状腺的患者需要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B正确;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就会患侏儒症,患者身材矮小、但智力正常;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巨人症;成年后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肢端肥大症,C正确;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因此某人血糖长期偏高,最有可能是胰岛出现异常,D正确。]
2.B [AB段变化的原因是摄取葡萄糖溶液,因此血糖含量升高,而不是胰岛素分泌不足,B符合题意。]
3.A [生长激素可以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侏儒症,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呆小症,A错误。]
4.B [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A错误。分析题干可知,乙组饲料里添加一定量的X制剂后,能缩短蝌蚪发育成青蛙的时间,那么X制剂可能是甲状腺激素,因为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生长发育;B正确,C、D错误。]
任务二
基础知识储备
1.脑 大脑 小脑 脑干 脊髓
2.A—c B—b C—a D—e E—d
3.(1)√ (2)× (3)× (4)× (5)√ (6)×
任务目标达成
1.D [②小脑的主要功能是协调运动,维持身体的平衡,A正确;①的表面是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最高“司令部”,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神经中枢,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B正确;图中③脑干中有可以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C正确;脑和脊髓组成了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脑包括①大脑、②小脑、③脑干,D错误。]
2.C [小脑的主要功能是协调运动,维持身体的平衡。造成驾车人动作不协调的主要原因是酒精麻醉了人的小脑。]
3.A [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语言功能与大脑皮层语言中枢有关,因此某老人因中风导致语言功能障碍,该患者的病变部位是大脑。]
4.D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正确;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B正确;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且能把兴奋传导到其他神经元,C正确;图中1胞体、2树突、3轴突、4神经末梢,D错误。]
5.D [④是神经末梢而不是树突,A错误;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五部分,B错误;③是轴突,树突也具有传导功能,C错误。]
任务三
基础知识储备
1.(1)反射弧 感受器 传出神经纤维 (2)①→②→③→④→⑤ (3)大脑皮层 条件 (4)④ 传出神经纤维 ⑤效应器 (5)不能
2.(1)× (2)× (3)× (4)× (5)× (6)√
任务目标达成
1.C [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④传出神经纤维损伤,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即不能缩手,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但是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传入神经纤维传到神经中枢,再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感觉,C正确。]
2.C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纤维、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五部分,其中1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1感受器→2传入神经纤维→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纤维→5效应器,A正确、C错误;缩手后感觉到疼痛,疼痛感觉形成的部位在大脑皮层,B正确;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3脊髓内,是低级反射活动,D正确。]
3.D [据图分析可知,若M受损,则该人能够产生尿意,但不能控制排尿,D错误。]
4.B [缩手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反射活动,神经中枢在脊髓,属于非条件反射,A错误;完成缩手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a感受器→b传入神经纤维→c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纤维→e效应器,B正确,C错误;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D错误。]
5.D [“吃梅止渴”属于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属于非条件反射,它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A正确;“望梅止渴”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因此属于条件反射,“望梅止渴”建立在“吃梅止渴”的基础上,B、C正确;“吃梅止渴”属于非条件反射,“望梅止渴”属于条件反射,它们的反射弧不同,D错误。]
6.C [要想使学习的知识能够长时记忆,只有不断的重复记忆,这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属于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参与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这种反射的反射弧是暂时的、易消退的,所以要不断强化。]
7.C [阅读盲文是一种后天通过学习获得的能力,它依赖于大脑皮层的复杂处理过程,因此属于条件反射。]
任务四
基础知识储备
1.(1)角膜 巩膜 (2)虹膜 巩膜 (3)视网膜 (4)晶状体
2.(1)半规管 前庭 耳蜗 (2)咽鼓管 (3)鼓膜 (4)耳蜗
3.(1)√ (2)× (3)× (4)√
任务目标达成
1.B [眼睛有黑色和蓝色之分,是因为虹膜的颜色不同,巩膜是白色的,A错误。视近物,晶状体曲度大;视远物,晶状体曲度小。观察由远及近的物体时,眼球的晶状体曲度会变大,B正确。形成视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C错误。光线变弱时,眼球上的瞳孔会放大,使更多的光线进入,D错误。]
2.C [向水透镜内注水,曲度变大,晶状体曲度过大,折光能力太强,导致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而不是视网膜上。因此,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就能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即在“F光源”和水透镜之间安装凹透镜调节,C符合题意。]
3.A [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4.C [近视的原因是由于眼球中的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造成的,A正确;近视的结果导致远处物体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B正确;近视眼可以佩戴凹透镜加以矫正,C错误;要注意用眼卫生,长时间用眼后向远处眺望几分钟可以预防近视,D正确。]
5.A [前庭和半规管与晕车晕船有关,A错误;①耳郭的作用是可以更好地收集声波,B正确;若突然暴露在极强的噪音下,应该用手捂住耳朵,不要张嘴,或者张嘴不捂耳朵,保持骨膜内外气压平衡,C正确;鼻咽部感染,病菌可通过③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D正确。]
6.C [听觉的形成过程可表示为外界声波→外耳道(传递声波)→鼓膜(产生振动)→听小骨(传递振动)→耳蜗(感受振动,产生兴奋,但不形成听觉)→听觉神经(传导兴奋)→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产生听觉)。]
7.A [①鼓膜可将声波振动,并将其转化为机械性振动,A错误;能感受声波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③耳蜗,因为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B正确;通过⑤晶状体的调节能使正常人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C正确;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⑥视网膜上能形成倒立缩小的物像,D正确。]
8.C [视近物,晶状体曲度大;视远物,晶状体曲度小。观察由远及近的物体时,眼球的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A错误。视觉的形成: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B错误。耳蜗内含有听觉感受器,能够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C正确。听觉的形成: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听觉中枢,D错误。]
9.B [人走在高空玻璃栈道上,看到脚下是很深的峡谷,会出现腿部打颤等反应,属于反射,A正确;玻璃炸裂的声音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B错误;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紧张、刺激的感受让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恐惧感,C正确;脑干的灰质中存在调节人体呼吸、心跳、血压等基本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所以脑干活动增强,呼吸频率加快,D正确。]
15分钟练 当堂达标
1.A [维生素D促进钙、磷的吸收和骨骼发育,缺乏维生素D时引起佝偻病、骨质疏松等,A正确;维生素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缺乏维生素B1时可引起神经炎、脚气病(不是脚气)、消化不良等,B错误;缺碘造成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从而引起甲状腺增生肿大,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C错误;幼年时缺乏生长激素可患侏儒症,D错误。]
2.A [瞳孔对光反射的意义在于调节进入眼内的光线多少。强光下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内的光量,以保护视网膜不受过强的刺激;弱光下瞳孔扩大,增加进入眼内的光量,使视网膜能够得到足够的刺激,A错误。]
3.A [结合题表信息可知,患者甲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是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4.D [若2传出神经受损,其他部位正常,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不能运动,不能完成膝跳反射,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但是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传入神经纤维传到神经中枢,再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能形成感觉,D错误。]
5.D [眼球的晶状体曲度变大,能看到近处的物体,眼球的晶状体曲度变小,能看到远处的物体。因此做完眼保健操后眺望远方,眼球的晶状体曲度变小,而不是变大,故D符合题意。]
6.D [⑤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④传入神经纤维传到脊髓内的③神经中枢,通过②传出神经纤维传到①效应器,完成缩手反射。同时脊髓内的神经中枢还把神经冲动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痛觉。手被针刺后,痛觉产生的部位是⑧大脑皮层,A、C错误。缩手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谈梅分泌唾液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属于条件反射,B错误。反射的进行必须保证反射弧的完整性,若②传出神经纤维受损,人不能完成反射,故不能缩手,但是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传导给大脑,人会感觉到疼痛,D正确。]
7.C [耳蜗内含有听觉感受器,受振动刺激能产生神经冲动,因此,图乙中,能够感受振动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细胞在d耳蜗内,C符合题意。]
8.C [①是垂体,若幼年时它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易患侏儒症,A错误;②为甲状腺,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呆小症,患者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B错误;青春期开始后,男生出现第二性征与⑤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有关,C正确;③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具有促进肝糖原分解而升高血糖、心跳加快、呼吸加快等作用;如果④胰岛分泌的胰岛素不足会引起糖尿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D错误。]
9.解析:(1)骑行者具有“红灯停,绿灯行”的反应属于条件反射。③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含有许多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属于视觉感受器。(2)骑行时不慎碰撞到⑨,引起膝跳反射,同时神经冲动沿着图中的④传导到大脑皮层,产生痛觉,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⑥是传出神经纤维,传出神经纤维受损,神经信号无法传递给效应器,膝跳反射不能完成。
答案:(1)条件反射 ③ (2)传导 不能第10讲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内容要求 学业要求
1.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2.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 3.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外界信息,科学用眼和用耳能够保护眼和耳的健康。 4.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等激素参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5.性激素能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对第二性征的发育和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1.描述神经、内分泌等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 2.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究有关人体生理与健康的问题。 3.描述眼和耳的结构与功能,阐明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学会科学用眼和用耳,保护眼和耳的健康。 4.结合具体实例,分析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对机体内外环境变化所作出的反应,阐明其重要意义。 5.运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分析由于机体特定结构受损可能导致的机体功能障碍或异常行为表现,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任务一 激素调节
1.识图
(1)图甲中,①是________能分泌________。
(2)人体最大内分泌腺是________,它分泌的激素功能是促进________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________。
(3)图乙中,血糖含量下降的原因是⑤分泌的________调节了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
(4)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神经系统会促使④分泌较多的________等,这些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收缩有力,以应对紧急情况。
2.连线(请把下列常见疾病及患病原因用线连接起来)
A.呆小症      a.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B.巨人症      b.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
C.糖尿病      c.胰岛素分泌不足
D.侏儒症      d.缺碘造成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E.地方性甲状腺肿  e.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少
3.判断
(1)人体内的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肝脏和性腺都是内分泌腺。 (  )
(2)激素通过导管进入循环系统,参与调节人体生命活动。 (  )
(3)在某人尿液中检测出葡萄糖,说明此人一定患有糖尿病。 (  )
(4)人体的腺体分为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都能分泌激素。 (  )
(5)甲状腺激素分泌多,人体代谢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强。 (  )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1.(2023·济宁中考)激素调节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方式。下列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若一青春期女孩第二性征发育不明显,可能是因输卵管堵塞,雌性激素无法排出导致
B.甲状腺切除患者必须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类药物
C.侏儒症、巨人症、肢端肥大症均是由同一激素引起的疾病
D.某人血糖长期偏高,最有可能是胰岛出现异常
2.(2023·菏泽中考)图中甲、乙分别为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的血糖含量变化曲线,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注射胰岛素可使甲血糖含量变化曲线下移
B.AB段变化的原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
C.DE段变化的原因是胰岛素分泌增多
D.FG段变化的原因是组织细胞消耗较多葡萄糖
3.(2024·菏泽中考)激素分泌异常会引发相应的人体疾病。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少——呆小症
B.成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肢端肥大症
C.缺碘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大脖子病
D.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尿病
4.(2023·枣庄中考)将若干相同的蝌蚪平均分成甲乙两组,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饲养。在乙组饲料里添加一定量X制剂。在较短时间内,乙组蝌蚪发育成小型青蛙,甲组蝌蚪正常发育。该实验能得出(  )
A.X制剂可能是胰岛素制剂
B.X制剂可能是甲状腺激素制剂
C.甲组蝌蚪体内没有甲状腺激素
D.X制剂不能促进生长发育
任务二 神经系统的组成
1.填图
2.连线(请将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其对应特点或功能连线)
A.脊髓  a.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B.大脑  b.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
C.小脑  c.脑与躯体、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
D.脑干  d.由脑和脊髓发出的,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
E.神经  e.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
3.判断
(1)与动物相比,人类大脑皮层中特有的神经中枢是语言中枢。 (  )
(2)神经元的树突的功能是传出信息,轴突的功能是接收信息。 (  )
(3)人喝醉了酒,走路摇晃,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大脑。 (  )
(4)“植物人”就是脑死亡,脑的所有功能丧失。 (  )
(5)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神经。 (  )
(6)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两部分。 (  )
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1.(2024·山亭区一模)下列关于脑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中②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身体平衡
B.图中①的表面是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C.图中③可以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
D.图中①②③共同组成了人的中枢神经系统
2.新交通法明确规定不得醉酒驾车。醉酒的人驾车时明显表现为反应慢、动作不协调,从而影响各项操作。造成驾车人动作不协调的主要原因是酒精麻醉了人的(  )
A.大脑  B.脊髓
C.小脑  D.脑干
3.某老人因中风导致语言功能障碍,该患者的病变部位是(  )
A.大脑  B.脑干
C.脊髓  D.小脑
[感悟提升]
(1)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2)脊髓里的神经中枢是低级神经中枢,受大脑的控制。
(3)脑干被称为“活命中枢”。
神经元
4.(2023·泗水县三模)如图为神经元模式图,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它的结构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C.能够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
D.2是轴突,3是树突,4是神经末梢
5.神经元(或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②是胞体,④是树突
B.该图可表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C.神经冲动只能由③传导
D.神经元的功能是感受刺激、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
任务三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识图
(1)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据图分析①表示的是________,④表示________________。
(2)当手不小心碰到火或者受到针的刺激会发生缩手反射,该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的序号和箭头表示)。
(3)当手受到火或针的刺激后感到疼痛,这种疼痛的感觉是在__________中形成的。以后见到火或针会有意识地躲避,此反射类型属于__________(填“非条件”或“条件”)反射。
(4)医生用针刺某伤者的指尖,此人有感觉但不能缩手,则其受伤部位是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
(5)研究表明,酒精可以使儿童、少年的大脑功能发生变化,导致神经发育受阻,进而影响其认知和行为能力。你认为未成年人________(填“能”或“不能”)饮酒。
2.判断
(1)手不慎被烫是先感觉到疼,然后再缩手。 (  )
(2)吃梅分泌唾液这一反射过程中的感受器是唾液腺。 (  )
(3)望梅止渴是一种非条件反射,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  )
(4)某人的脊髓从胸部折断后,一般情况下,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也有感觉。 (  )
(5)完成反射活动时,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有时可以双向传导。 (  )
(6)小孩吃火腿肠分泌唾液不属于条件反射。 (  )
反射弧
1.(2022·济宁中考)北京冬残奥会,“无障·爱”设施为运动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其中特制金牌(图一)边缘做了特殊处理,通过触摸可以识别。图二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示意图。若某一会盲文的有视力障碍的朋友④处损伤,其他部分正常。下列选项与其生理结构特征相符的是(  )
A.能识别,且能缩手
B.不能识别,但能缩手
C.能识别,但不能缩手
D.不能识别,且不能缩手
2.(2022·菏泽中考)某同学学做饭时,不小心触碰到了热的锅盖,手迅速缩回。如图为缩手反射活动示意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1接受刺激后,能产生神经冲动
B.缩手后感到疼痛,痛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C.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可表示为5→4→3→2→1
D.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3
3.(2024·菏泽中考)下图为人体大脑皮层控制排尿反射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排尿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B.尿意在人体的大脑皮层产生
C.a、b分别代表反射弧中的传入神经纤维和传出神经纤维
D.若M处受损阻断,人体仍能排尿,但不能产生尿意
4.(2020·济宁中考)为更好的适应环境变化,实现趋利避害,当我们在黑暗中摸索,手被针扎时,在没有感觉到疼痛时,就完成了缩手反射。如图是缩手反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缩手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B.完成缩手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
C.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e→d→c→b→a
D.若d处受损切断,不影响反射活动
反射的类型
5.(2023·济宁中考)下列关于“吃梅止渴”“望梅止渴”的生物学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吃梅止渴”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望梅止渴”属于条件反射
C.“望梅止渴”建立在“吃梅止渴”的基础上
D.两者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
6.(2023·菏泽一模)有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就开始了,要想使学习的知识能够长时记忆,只有不断的重复记忆。下列关于此反射的特点,正确的是(  )
①条件反射 ②非条件反射 ③永久的,固定的 ④暂时的,可以消退 ⑤需要强化 ⑥不需要强化 ⑦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以下
A.①③⑥⑦  B.②③⑤⑧
C.①④⑤⑦  D.②④⑥⑧
7.(2024·济宁模拟)现在很多城市公交站设立盲文站牌,盲人通过触摸站牌上的文字,了解线路信息,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触摸盲文时,感受器位于皮肤内
B.阅读盲文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C.阅读盲文和缩手反射都属于非条件反射
D.阅读盲文需要语言中枢参与
任务四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
1.识图
(1)眼球壁分为外膜、中膜、内膜。外膜包括[3]________和[9]________。
(2)俗称“黑眼球”和“白眼球”的结构分别是[1]________和[9]________。
(3)[7]________上有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
(4)人眼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由于[10]________的曲度可以改变。
2.识图
(1)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属于内耳的有[③]________、[④]________和[⑤]________。
(2)[⑥]________能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3)能接受声波刺激,产生振动的是[⑨]________。
(4)对声波敏感的细胞位于[⑤]________,接受声波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3.判断
(1)最终产生视觉和听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相关中枢。 (  )
(2)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口,或闭嘴、堵耳,是为了保护好咽鼓管。 (  )
(3)某人失明,一定是眼睛出了问题。 (  )
(4)由明亮处突然进入黑暗处,人的瞳孔会放大。 (  )
眼球的结构与视觉形成
1.(2020·济宁中考)眼睛被喻为“心灵的窗口”,人不仅通过眼睛获取大量的信息,而且能通过眼神传递情感。下列对眼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眼睛有黑色和蓝色之分,是因为巩膜的颜色不同
B.观察由远及近的物体时,眼球的晶状体曲度会变大
C.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视网膜是形成视觉的部位
D.光线变弱时,眼球上的瞳孔也会随之缩小
2.(2023·菏泽中考)某学习小组利用光具座、可变焦的水透镜等器材,模拟人眼球成像原理(说明:注射器向水透镜内注水,曲度变大;向外抽水,曲度变小)。“F光源”此时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物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透镜和光屏分别模拟眼球的晶状体和视网膜
B.模拟看远处物体时,“F光源”适当左移,用注射器向外抽水,可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物像
C.向水透镜内注水,物像不再清晰,可在“F光源”和水透镜之间安装凸透镜调节
D.通过该实验可知:在人眼球的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的物像
近视及其预防
3.(2023·泗水县二模)如图能正确表示近视成像与矫正方法的是(  )
A.①和③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②和④
4.(2022·东明县一模)长时间沉迷于手机游戏和网络聊天,会造成低度近视。下列对近视成因及预防的表述,错误的是(  )
A.近视的原因是由于眼球中的晶状体曲度过大造成的
B.近视的结果导致远处物体所形成的物像落在了视网膜的前方
C.可以尝试佩戴合适度数的凸透镜加以矫正
D.要注意用眼卫生,长时间用眼后应向远处眺望几分钟
[感悟提升]
(1)晶状体相当于镜头,瞳孔相当于光圈,脉络膜相当于“暗室”的壁,视网膜相当于胶卷。
(2)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睫状体对晶状体曲度的调节。
(3)眼球的调节功能
①瞳孔的调节:正常情况下,在强光下瞳孔会缩小,在弱光下瞳孔会扩大。控制瞳孔扩大和缩小的是虹膜内的平滑肌。
②晶状体的调节:看近物时,晶状体的曲度增大,看远物时,晶状体的曲度减小。眼睛通过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耳的结构与听觉形成
5.(2022·牡丹区一模)如图是耳的基本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与晕车晕船有关的结构是②
B.①的作用是可以更好地收集声波
C.若突然暴露在极强的噪音下,鼓膜可能会破裂
D.鼻咽部感染,病菌可通过③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6.(2024·莘县一模)“没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这是一句经典的广告词,声音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声波传入人耳的顺序是(  )
A.外耳道→鼓膜→耳蜗→听小骨→听觉神经
B.外耳道→耳蜗→听小骨→鼓膜→听觉神经
C.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
D.外耳道→听小骨→耳蜗→鼓膜→听觉神经
眼、耳的综合考查
7.(2023·济宁中考)下列是对“看见闪电,听见雷声”的相关解释,请结合耳和眼球的结构示意图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将声波振动转化为机械性振动是②
B.感受雷声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是③
C.正常人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需通过⑤的调节
D.闪电最终在⑥上形成倒立缩小的物像
8.(2024·菏泽中考)“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下列有关眼和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看着汽车由远及近,晶状体的曲度变化是由大到小
B.视觉的形成:光线→角膜→瞳孔→玻璃体→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
C.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能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D.听觉的形成:声波→外耳道→鼓膜→耳蜗→听小骨→听神经→听觉中枢
9.(2023·菏泽中考)某景区有个高空玻璃栈道,地面、护栏全部通透,脚下是很深的峡谷,配以玻璃炸裂音效和视觉效果,人走在上面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看到很深的峡谷,腿部打颤,属于反射
B.玻璃炸裂的声音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在耳蜗形成听觉
C.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恐惧感
D.脑干活动增强,呼吸频率加快
一、选择题
1.(2021·菏泽中考)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缺乏维生素D——佝偻病
B.缺乏维生素B1——脚气
C.饮食中缺碘——甲亢
D.幼年时缺乏生长激素——呆小症
2.(2021·济宁中考)眼睛是重要的视觉器官,是人类获取外界信息最主要的渠道。拥有一双清澈明亮、妩媚动人的眼睛,会为你增添无限魅力和风采。如图是眼球的结构,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调节进入眼内光线多少的结构是4角膜
B.晶状体曲度的改变受5睫状体调节
C.形成物像的部位是7视网膜
D.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依靠1晶状体的调节
3.(2022·菏泽中考)甲乙两成年人,他们的症状表现如下,甲是幼年时期哪种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
患者 身高(cm) 智力 生殖器官
甲 65 低下 发育不全
乙 64 正常 发育正常
A.甲状腺激素  B.性激素
C.胰岛素  D.生长激素
4.(2020·菏泽中考)如图为膝跳反射活动过程示意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B.膝跳反射的神经传导途径是5→4→3→2→1
C.若7受损,其他部位正常,既能完成膝跳反射也能产生感觉
D.若2受损,其他部位正常,既不能完成膝跳反射也不能产生感觉
5.(2024·济宁模拟)坚持做眼保健操,利于改善眼的疲劳,预防近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学生听见眼保健操音乐的感受器位于耳蜗
B.瞳孔可以调节进入眼内光线的多少
C.学生能准确按摩相应部位离不开小脑的调节
D.做完眼保健操后眺望远方,眼球的晶状体曲度变大
6.(2024·济宁模拟)如图为缩手反射及痛觉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手被针刺后,痛觉产生的部位是⑦
B.缩手反射与谈梅分泌唾液的反射类型相同
C.缩手反射的传导途径是①→②→③→④→⑤
D.若②处受损,不能发生缩手反射,但能产生痛觉
7.(2024·济宁三模)图甲为眼球结构示意图,图乙为人耳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①②③等结构的折射,在④上形成物像
B.如果②过度变凸,会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需佩戴凹透镜
C.图乙中,能够感受振动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细胞在c内
D.飞机降落时咀嚼食物可使a两侧气压保持平衡,防止胀痛
8.(2024·济宁三模)如图是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幼年时期①分泌的生长激素过少易患呆小症
B.②为甲状腺,幼年时期它分泌的激素过少易患侏儒症
C.青春期开始后,男生出现第二性征与⑤分泌的雄性激素有关
D.因③分泌的激素不足而引起的疾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二、非选择题
9.(2024·济宁三模)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骑行者,他们是城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请回答下列问题:
(1)骑行者在骑行中,“红灯停,绿灯行”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填“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完成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眼球结构中的________(填序号)。
(2)骑行时不慎碰撞到⑨,引起膝跳反射,同时神经冲动沿着图中的④传导到大脑皮层,产生痛觉,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和________的功能。若某人⑥处受损伤,能否完成膝跳反射?________。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