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4.文言文二则 课堂练习(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4.文言文二则 课堂练习(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17 18:31: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年级语文下册14.文言文二则 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
1.读句子,看拼音,写字词。
为是吾智fú( )若与?这次参加biàn lùn( )比赛,我不仅赛前做了miàn miàn jù dào( )的准备,还在比赛时得到了场外yuán zhù( ),但为什么最后还是输给了对手?为此,我深深地反省了自己。
2.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爰 ( ) ( ) ( )
弗 ( ) ( ) ( )
具 ( ) ( ) ( )
3.解释加横线的字,并说说句子的意思。
(1)一人虽听之。之: 。
(2)为是其智弗若与? 弗若: 。
(3)孰为汝多知乎?孰: 。
(4)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之: 。

4.读古文《学弈》,完成填空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 ),字不详,( )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伟大的( )家、( )家,( )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 )”。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两小儿辩日》讲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小孩在争论的故事。一儿认为“ , ”,理由是“ ”;一儿认为“ ”,理由是“ 。” 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 ,孔子“ ”。
6.快看,《文言文二则》中,两个古代学生都在学下棋,可以用哪些词语形容两人下棋时的状态?

二、选择题
7.对“为是其智弗若与?”的理解正确的一句是( )
A.为的是他不如别人吗?
B.因为是其中的智慧不如吗?
C.因为是他的智力不如以前了吗?
D.因为是他的智力不如(前面一个人)吗?
8.“我认为太阳中午离人近,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与(  )同义。
A.我以日始初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B.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C.我以日初出近,而日中时也近。
D.我以日始初时去人远,而日中时远也。
9.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是哪一项?( )
A.为是其智弗若与?(因为)
B.孰为汝多知乎?(同“谓”,说)
C.思援弓缴而射之。(支援)
D.及其日中如探汤。(热水)
10.《两小儿辩日》中“一儿以日初出远”句中的“以”的意思是( )
A.因为 B.认为 C.用 D.拿
11.下面关于《文言文二则》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其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这句话与《两小儿辩日》原文内容一致。
B.“孰为汝多知乎?”和“为是其智弗若与?”中的“为”读音相同。
C.《两小儿辩日》中“探汤”的意思是“热水”。
D.“惟弈秋之为听”和“虽与之俱学”中的“之”指的都是同一个人。
12.“思援弓缴而射之”正确的朗读停顿为( )
A.思援弓/缴/而射之 B.思援/弓缴/而射之
C.思/援弓缴/而射之 D.思援弓/缴而射之
13.与“通国之善弈者也”中“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惟弈秋之为听 B.一人虽听之
C.思援弓缴而射之 D.虽与之俱学
14.句中“之”字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一人虽听之(指弈秋的教导) B.送孟浩然之广陵(表示“去”的意思)
C.弈秋,通国之善奕者也(相当于“的”) D.思援弓缴而射之(指弓箭)
三、句子训练
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5.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这句话运用 的写作手法,写出了两个人不同的学习态度。第一个人 ,第二个人 。(后两空分别用一个成语表示)
16.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1)“探汤”的本义是 ,这里比喻 。
(2)下列与“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这不是因为离得近让人感觉热而离得远让人感觉凉吗?
B.这不是因为离得近让人感觉热而离得远让人感觉凉。
C.这是因为离得近让人感觉热而离得远让人感觉凉。
D.这难道不是因为离得近让人感觉热而离得远让人感觉凉吗?
17.读句子,完成练习。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1)句子中“以”的意思是 ,“去”的意思是 。
(2)从他们的对话中可以知道,一个小孩认为 ,另一个小孩认为 。
四、文言文阅读
①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②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③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④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⑤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⑥孔子不能决也。
⑦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8.两个小孩辩论的是: 的问题。
19.根据提示梳理信息,并完成练习。
我发现,两个小孩表达观点的角度不同:甲是从(  )的角度阐明观点的,乙是从(  )的角度阐明观点的。
A.视觉效果 B.温度感知
20.这篇文言文给了我们哪些启示?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从“辩日”的角度,我们明白即使是非常熟悉的事物或现象,也可能包含着我们不了解或不确定的知识,需要多观察、多思考。
B.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孔子能在小孩面前坦率地承认自己“不能决”,很令人敬佩。
C.两个小孩的争论没有科学依据,表现了古人认知的落后。
课内阅读。
学 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 非然也。
2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助词, 的。 ②他,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
③指弈秋的教导。④指鸿鹄。
(1) 思援弓缴而射之 ( )
(2) 通国之善弈者也 ( )
(3) 虽与之俱学 ( )
(4) 一人虽听之 ( )
2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通国/之善/弈者也 B.使弈秋诲/二人弈
C.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D.为/是其智/弗若与
23.朗读“为是其智弗若与”应该读出( )的语气; “曰:非然也”应该读出( )的语气。
A.疑问 B.反问 C.否定 D.肯定
24.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5.两人同时学棋,为什么后一个人不如前一个人? 你从中受到怎样的启示?
参考答案
1.弗 辩论 面面俱到 援助
2.援 援助 缓 缓和 暖 暖和 佛 佛祖 沸
沸扬 怫 怫忤 惧 惧怕 俱 俱备 椇 椇枳
3.弈秋的教诲 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诲。 不如 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吗? 谁 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的 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4.轲 战国 思想 教育 儒家 孔孟
5. 日始出时去人近 而日中时远也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有理有据 不能决也
6.三心二意 专心致志
7.D
8.B
9.C
10.B
11.B
12.C
13.A
14.D
15.对比 专心致志 三心二意 16. 把手伸到热水里 天气很热 B
17. 认为 距离 太阳刚升起时距离人近,正午时距离人远 太阳刚升起时距离人远,正午时距离人近
18.太阳在早晨和正午距离人远近 19.
A B 20.C
21.④ ① ② ③ 22.C 23. B D 24.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25.后一个人不如前一个人,是因为后一个人三心二意,不专心。
启示: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