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测评--2025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章测评--2025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84.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4-18 09:36: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测评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2024·辽宁朝阳高一月考]下图为某城市雨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该收集系统影响最明显的水循环环节是(  )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地表径流
2.下列关于雨水公园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①增强热岛效应 ②减轻城市内涝 ③有效控制雨水径流污染 ④提供工业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该系统未能在我国吐鲁番市得到普及使用的主要原因是(  )
A.投资大,成本过高
B.雨水污染严重,无法利用
C.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
D.气候干旱,利用效率低
[2024·湖南娄底高一期末]以2022年第19届亚运会筹办为契机,杭州加快系统化全域推进“水弹性城市”,通过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雨水花园、蓄水池等设施减少外排雨水量,旨在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据此完成4~5题。
4.“水弹性城市”的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显著的有 (  )
①调节地表径流 ②调节水汽输送 ③增加大气降水 ④增加下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推进“水弹性城市”的建设有利于(  )
A.缓解城中“雨天看海”景象
B.缓解城市用地紧张
C.削减城市各季节河流的流量
D.减少城市雾霾发生
[2024·四川内江高一期末]“雪龙”号科考船从上海出发,经过约一个月的航行后,我国第三十九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于2022年11月27日抵达南极中山站。下图为“雪龙”号科考航线示意图(①②代表洋流)。据此完成6~8题。
6.“雪龙”号经过的海域中,表层海水盐度最高的是(  )
A.赤道附近海域
B.路易斯港海域
C.澳大利亚西部海域
D.南极中山站沿海海域
7.“雪龙”号自上海出发航行至中山站的过程中(  )
A.海水温度先降低后升高
B.轮船吃水深度先变深后变浅
C.落潮利于“雪龙”号从上海港出港
D.至马六甲海峡以东海域时波浪滔天
8.澳大利亚东西海域洋流①②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①洋流加剧附近海域的海洋污染
B.②洋流使荒漠延伸至大陆东岸
C.①洋流流经海域可能有大型渔场分布
D.②洋流流经海域夏季易形成海雾
[2024·湖南长沙高一月考]依据河口地区海水涨潮平均流量与河流多年平均入海径流量之比,将河口附近盐淡水混合强度由弱到强分为三种类型:A型≤4、40>B型>4、C型≥40。下图为我国部分河口盐淡水混合类型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
9.图中,盐淡水混合强度最弱的河口为(  )
A.辽河口 B.黄河口
C.长江口 D.钱塘江口
10.钱塘江口涨潮平均流量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河口形态,外宽内窄
B.位于沿海,风力强劲
C.天体作用,引潮力大
D.河流短小,径流量少
11.忽略海水涨潮平均流量影响,我国各河口盐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表现为(  )
A.由北向南逐渐增强
B.夏季多雨时期减弱
C.朔望大潮时期增强
D.南方地区变率较大
[2024·广东惠州高一月考]2023年10月2日(农历八月十八),浙江省海宁市沿江一线潮盛景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观看。下面两幅图分别为浙江省海宁市区域图和一线潮景观图。据此完成12~14题。
12.下列日期中,有可能出现一线潮的是(  )
A.2023年4月1日(农历闰二月十一)
B.2023年4月15日(农历闰二月廿五)
C.2023年4月27日(农历三月初八)
D.2023年5月19日(农历四月初一)
13.推测海宁市所在海湾一年中盐度最低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4.对该海湾盐度季节变化影响较大的因素是(  )
A.径流、气温、降水
B.地形、气温、降水
C.洋流、海冰、径流
D.海冰、径流、气温
下图为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可能形成渔场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6.①处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
A.降温增湿 B.增温增湿
C.增温减湿 D.降温减湿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二、综合题(共52分)
17.(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径流是指流域的降水由地面与地下汇入河网后流出流域出口断面的水流,其形成过程主要包括从降雨开始发生的截留(下渗)、产流、汇流等环节。河流流量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叫流量过程。河流的流量过程受降水、地形、植被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图1为水循环示意图,图2为植被对河流流量的影响示意图。
图1
图2
(1)在图1中写出缺少的水循环环节,绘制出箭头并标注名称。(4分)
(2)依据图2归纳植被对河流洪峰和河流流量季节变化的主要影响。(4分)
(3)在降水量不变的情况下,植树造林导致流域径流总量发生的变化是    (填“减小”或“增大”)。说明该变化产生的原因。(6分)
18.[2024·四川雅安高一月考](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圣劳伦斯湾是圣劳伦斯河入海口附近大陆架上的一个浅海海湾,平均水深127米,北美大陆及周边半岛与岛屿将其围成一个相对封闭的海域。下图为圣劳伦斯湾附近海陆分布与洋流分布图。
(1)甲处海域形成渔场,试分析原因。(4分)
(2)圣劳伦斯湾海水盐度较低,请分析原因。(4分)
(3)圣劳伦斯湾冬季海湾水温为-1.6 ℃左右,完全冰封,请分析其原因。(4分)
19.[2024·广东广州高一月考](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圣劳伦斯河是北美洲东部的大河,是五大湖的出水道,注入圣劳伦斯湾。海湾东侧的纽芬兰岛沿岸是世界上观看冰山的最佳地点之一,每年常有来自高纬度的冰山漂浮到该岛附近海域,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图1为圣劳伦斯湾海域图,图2为纽芬兰岛东南部小镇巨型冰山搁浅图。
图1
图2
(1)判断图中河流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以及所属的水循环环节。(4分)
(2)比较图中①处和②处表层海水盐度大小,并说明原因。(4分)
(3)每年春季纽芬兰岛附近会出现大量冰山,推测其对附近表层海水性质可能带来的影响。(6分)
20.(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某公司的货轮计划从上海出发,沿下图中航线航行,于2024年5月1日抵达荷兰鹿特丹港。
(1)判断甲、乙、丙、丁中盐度最高的海域,并分析其原因。(4分)
(2)判断A处洋流的性质,并说明判断理由。(4分)
(3)指出该货轮航行至丁海域时航行速度的自然变化,并说明原因。(4分)
参考答案
第三章测评
1.D 2.B 3.D 解析 第1题,雨水收集再利用,可减小地面雨水聚集量,故影响最明显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雨水被收集再利用,普遍存在于管道之中,有部分进入荷花池,中途也会影响到蒸发环节,但并不显著;水汽输送主要是在高空因气压差产生水汽水平输送,该处的雨水收集对水汽输送影响不大;城市雨水公园主要是收集降水,但并不会直接影响到大气的降水。第2题,该系统提高了雨水收集、净化和利用效率,增加了雨水的下渗,有利于减轻城市内涝,②正确;该系统同时实现了雨水和城市污水的分流,有利于控制雨水径流污染,③正确;雨水公园建造了景观鱼眼、荷花池等,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减轻了城市热岛效应,①错误;雨水公园的水都是用于景观建造,而工业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是通过分流井分流出去的,④错误。第3题,吐鲁番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不适宜该系统普及;该系统还有利于改善环境,是一举多得的举措,投资大或成本过高并不能成为未能普及的主要原因;该系统技术要求较低。
4.D 5.A 解析 第4题,“水弹性城市”通过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雨水花园、蓄水池等设施减少外排雨水量,有利于增加下渗,起到调节地表径流的作用,①④正确;不能调节水汽输送,也不能增加大气降水,②③错误。第5题,“水弹性城市”的建设,旨在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所以有利于缓解城中“雨天看海”景象;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雨水花园、蓄水池等设施,没有增加城市土地面积,还可能会占用城市土地,不能缓解城市用地紧张的问题;“水弹性城市”的建设,有利于增加下渗,可以调节径流,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不会削减城市各季节河流的流量;雾霾的发生与大气污染有关,“水弹性城市”的建设不能减少城市雾霾发生。
6.C 7.B 8.C 解析 第6题,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以副热带海域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逐渐降低。赤道附近海域,降水量大,海水盐度低;路易斯港海域、南极中山站沿海海域纬度高,盐度较低;澳大利亚西部海域位于副热带,降水少,蒸发旺盛,海水盐度高。第7题,“雪龙”号自上海出发航行至中山站的过程中,海水温度先升高,后降低;轮船吃水深度受海水密度的影响,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雪龙”号自上海出发航行至中山站的过程中,海水密度先减小后增大,所以轮船吃水深度先变深后变浅;落潮时海水水位下降,不利于“雪龙”号从上海港出港;马六甲海峡以东海域在赤道附近,无明显波浪滔天现象。第8题,①为寒流,会带走附近海域的海洋污染,降低当地的海洋污染,A错误;②为暖流,对沿岸气候增温增湿作用明显;①为寒流,受离岸风的影响,形成上升流,海水上泛,会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为鱼类提供饵料,形成渔场;①为寒流,①洋流流经海域夏季易形成海雾。
9.B 10.A 11.B 解析 第9题,根据材料给出的定义并计算,辽河盐淡水混合强度为B型,黄河盐淡水混合强度为A型,长江盐淡水混合强度为B型,钱塘江盐淡水混合强度为C型,盐淡水混合强度最弱的河口为黄河口。第10题,通过观察河口形态可知,钱塘江河口呈现出喇叭形,河口形态外宽内窄,使得潮水涌入量大;长江口、黄河口均位于沿海,受天体引力影响,但涨潮平均流量较小,说明位于沿海、天体引力作用不是主要原因;河流短小,径流量少与涨潮平均流量关系不大。第11题,忽略海水涨潮平均流量影响,我国各河口盐度受入海径流、海域盐度因素影响,海域盐度变化特征呈现出从副热带海域向南北递减,我国河口盐度不会呈现出由北向南逐渐增强的特点,A错误;夏季降水量增多,河流径流增多,稀释增强,河口盐度减弱;朔望大潮时期,不同河口海水涨潮平均流量不同造成盐度的变化,但现在不考虑海水涨潮平均流量,所以在涨潮时期河口盐度变化需要考虑河口径流情况,并不是朔望大潮时期增强;南方地区径流量变化较小,河口盐度变化率较小。
12.D 13.B 14.A 解析 第12题,每逢农历初一(朔)、十五(望),太阳、月球和地球三个天体基本成一直线,这时太阳引潮力最大程度地加强了月球引潮力,使海水涨得最高、落得最低,潮差最大,有可能出现一线潮。第13题,该区域夏季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湾口地带受河流淡水的稀释作用更强,盐度最低。第14题,影响该区域海水盐度大小的因素有径流、气温和降水。河流径流量越大,海水的盐度越低。气温越高,蒸发量越大,盐度越高。降水越多,盐度越低。该区域地形和洋流不会随季节出现明显变化。该区域纬度较低,气温较高,不受海冰影响。
15.B 16.D 解析 第15题,读图,乙地位于暖流和寒流的交汇处,易形成渔场。甲、丙、丁都是受单一性质的洋流影响,不容易形成渔场。第16题,①处是寒流,寒流流经降温减湿,使沿岸气候更加干燥。
17.答案 (1)
(2)削弱洪峰流量,推迟洪峰时间;减小河流流量季节变化。
(3)减小 植被会截留雨水,促进下渗,增加蒸腾作用,使降水产生的径流量减少。
解析 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水循环示意图中缺乏的是海上内循环中的降水,海陆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和地下径流环节。第(2)题,根据植被对河流流量的影响示意图可知,有植被的流域洪峰流量低于无植被的流域,洪峰出现的时间晚于无植被的流域;有植被的流域洪水季节流量低于无植被的流域,枯水季节流量大于无植被的流域。由此可以看出,有植被的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小。第(3)题,在降水量不变的情况下,植树造林使植被覆盖率提高,植被大量截留雨水,促进雨水下渗,植被增多,蒸腾作用增强,使得降水产生的径流量减少,导致流域径流总量减小。
18.答案 (1)位于寒暖流交汇处,营养物质上泛,浮游生物大量繁殖。
(2)纬度高,气温较低,蒸发弱;有寒流注入,降低海湾水温,蒸发弱;圣劳伦斯河注入大量淡水;海区封闭,海水交换少。
(3)纬度高,冬季气温低;有寒流注入,使冬季的海湾水温更低。
解析 第(1)题,结合图可知,甲处海域位于拉布拉多寒流和北大西洋暖流交汇处,使海水发生扰动,底层营养盐类上泛,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因此甲处海域形成渔场。第(2)题,海水盐度需要结合温度、纬度和地表径流进行分析。由图可知,圣劳伦斯湾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因此海水盐度较低;结合图中位置可知,圣劳伦斯湾有寒流注入,降温减湿,降低了海湾水温,则蒸发弱,海水盐度低;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圣劳伦斯河注入了圣劳伦斯湾,大量的淡水汇入可以降低海水的盐度;结合海陆轮廓可知,圣劳伦斯湾较为封闭,海水交换少,因此海水盐度较低。第(3)题,结合图可知,圣劳伦斯湾纬度较高,冬季太阳辐射较弱,气温较低,海湾水温较低;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圣劳伦斯湾有寒流流入,降温减湿,因此冬季海湾水温更低,圣劳伦斯湾容易结冰。
19.答案 (1)海陆间循环;地表径流。
(2)②处表层海水盐度大于①处;①处为圣劳伦斯河入海口,有大量淡水注入,且海域较封闭,盐度较低。
(3)水温降低,盐度降低,密度增大。
解析 第(1)题,圣劳伦斯河是北美洲东部的大河,注入圣劳伦斯湾,属于外流河,主要参与海陆间循环,河流属于水循环环节中的地表径流。第(2)题,结合图示信息进行分析,①处位于圣劳伦斯湾,有圣劳伦斯河大量径流汇入,对海水具有稀释作用,使得海水盐度降低;结合图示地理位置进行分析,①处附近多岛屿分布,海域较封闭,与外界海水水体交换少,受外界影响较小,因此②处表层海水盐度大于①处。第(3)题,由于冰山来自较高纬度,随着纬度降低,气温、水温上升,冰山融化,使表层海水水温降低;冰山融化导致淡水增多,使得表层海水盐度降低,水温降低,使得密度增大。
20.答案 (1)丙海域。原因:丙海域气温高,降水少,蒸发旺盛;海域相对封闭,与外界海域海水交换少;沿岸淡水注入少。
(2)A处洋流为暖流。理由:A处等温线由较低纬度向较高纬度凸出,说明其水温高于东西两侧,所以A处洋流为暖流。
(3)变化:航行速度变快。丁海域洋流流向自南向北,与货轮航向一致,船舶顺洋流航行。
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甲、乙、丙、丁四海域,甲为南海,乙为北印度洋,丙为红海,丁为北大西洋,四海域中红海海域盐度最高。红海海域盐度高的原因:所处地区降水少,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红海海域较为封闭,与外界海域海水交换少;两岸地区为沙漠,注入的河川径流少。第(2)题,洋流按性质可划分为暖流和寒流。洋流性质的判断: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就是洋流的流向;从流动海水温度的高低看,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为暖流,反之为寒流。从图中等温线可看出,A处洋流流向与该处等温线弯曲方向相同,流向北侧,由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所以A处洋流是暖流。第(3)题,该货轮行至丁海域北侧时,受到暖流影响,该暖流的流动方向为自较低纬度海域流向较高纬度海域,船舶行进方向与洋流方向一致,顺洋流航行,航行速度快。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