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一节 气象灾害
第1课时 洪涝灾害与干旱灾害
A组必备知识基础练
下图为洪泽湖水系图。读图,完成1~3题。
1.洪泽湖流域洪涝灾害频繁,该流域易发生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
A.稻田广布,蓄水量大
B.入湖水系较多,梅雨季节带来较大的水量
C.湖水下泄入海通道过多
D.雨季每年5月开始,10月结束,雨季长
2.下列防洪措施属于非工程措施的是( )
A.开辟分洪区 B.疏浚河道
C.提高森林覆盖率 D.修筑堤坝
3.洪水的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做好洪水的监测和预报工作,采取相应的防洪措施,可大大减轻洪水所造成的损失。下列防洪减灾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
A.增强人们对灾害问题的认识,提高人们防灾、减灾的意识
B.严格控制乱砍滥伐,逐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
C.我国人多力量大,没有必要过多投入,哪里出现灾情,全国人民一起支援
D.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降低洪水水位
[2024·浙江宁波月考]融雪洪水灾害是由大量积雪快速融化引起,可分为雨雪混合型(简称“混合型”)洪水灾害和升温融雪型(简称“升温型”)洪水灾害,融雪洪水中常夹杂着冰凌和融冰。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地河流7月的一次融雪洪水过程。据此完成4~5题。
4.该河流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
A.东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南地区 D.西北地区
5.一般认为,混合型洪水比升温型洪水破坏力更强,其理由最可能是( )
A.混合型比升温型洪水频次高
B.雨水的流动性比积雪融水强
C.积雪面雨水会加速积雪消融
D.混合型洪水中有冰凌和融冰
干旱是对台湾岛生产和生活危害最大的气象灾害之一。2021年,台湾日月潭因缺水“见底”的新闻频频出现,引发了人们对台湾旱灾的关注。下图示意台湾岛多年降水的月平均分配状况。据此完成6~8题。
6.台湾岛干旱灾害使水循环环节中( )
A.降水量增多 B.下渗量减少
C.蒸发量增大 D.径流量增大
7.台湾岛干旱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年均降水量较少 B.生产用水总量大
C.气温高蒸发量大 D.降水季节变化大
8.以下缓解台湾旱灾的措施中最不可行的是( )
A.大规模开采地下水
B.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C.修建水库调节径流
D.发展节水农业
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4—5月,巴基斯坦大部分地区气温比往年同期高5—8 ℃。进入6月,巴基斯坦多地遭遇强降雨。7—8月,该国降雨量比近30年来的平均水平高出近190%。该国遭遇严重的洪涝灾害,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下图为巴基斯坦地形、城镇及洪水受灾区分布图。
(1)从气候和地形角度分析巴基斯坦此次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
(2)分析此次洪涝灾害造成极大损失的原因。
B组关键能力提升练
地处干旱、半干旱区的新疆,由于地质地貌条件和植被条件特殊,一次强降水事件就很容易引发洪水灾害。下图示意1980—2019年新疆南部一般性暴雨洪水灾害事件出现次数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10~12题。
10.图示暴雨洪水灾害严重多发的地区是( )
A.阿克苏地区 B.哈密市
C.和田地区北部 D.吐鲁番市
11.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新疆南部暴雨洪水灾害造成损失较小的主要人文因素是( )
A.人口素质 B.暴雨次数
C.基础设施 D.经济发展水平
12.暴雨洪水对塔里木河流域的短期影响可能主要是 ( )
A.气候趋于温和湿润 B.河流沿岸农牧业受损
C.河流航运能力减弱 D.土壤肥力显著提高
相关系数(r)是反映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的指标,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为[-1,1]。|r|越大,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越高;|r|越接近0,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越低。下表为安徽省旱灾农业受灾面积与不同时段降水的相关系数表。据此完成13~14题。
类型 春季降水 夏季降水 秋季降水 冬季降水
相关系数 -0.25 -0.73 -0.35 -0.14
13.下列关于表中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秋季降水对安徽省旱灾农业受灾面积影响最大
B.夏季降水对安徽省旱灾农业受灾面积影响最大
C.春季降水对安徽省旱灾农业受灾面积影响最大
D.冬季降水对安徽省旱灾农业受灾面积没有影响
14.安徽省旱灾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用水量大 B.生产生活用水浪费严重
C.夏季风不稳定 D.终年高温,蒸发强烈
15.下图是云南省多年平均干旱灾害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云南省干旱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
(2)分析云南干旱灾害东西差异的自然原因。
(3)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巨大,试为云南农业生产提出三条防旱抗旱的措施。
参考答案
第六章 第一节 气象灾害
第1课时 洪涝灾害与干旱灾害
1.B 2.C 3.C 解析 第1题,稻田广布,蓄水量大,不易发生洪涝灾害。该湖流域入湖水系较多,梅雨季节带来较大的水量,易发生洪涝灾害。湖水下泄入海通道少,排水不畅。雨季正常年份5月在华南地区,该地位于淮河流域。第2题,开辟分洪区、疏浚河道和修筑堤坝都属于工程措施,提高森林覆盖率属于生物措施,属于非工程措施。第3题,我国人多力量大,没有必要过多投入,哪里出现灾情,全国人民一起支援,这种做法不符合防灾要求,各地应投入足够的防洪物资,构建坚实的防洪设施,减少洪灾带来的影响。
4.D 5.C 解析 第4题,结合材料可知,该河流为山地河流,在7月出现了融雪洪水,说明该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同时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广布,夏季更容易出现高温天气,造成冰川积雪大面积融化,说明其最可能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山地;我国东北和东南地区在7月份气温较高,没有冰雪,不会出现融雪现象;而西南地区的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虽然也可能出现融雪洪水,但是该地区高原山地面积广大,气候稳定性比西北地区的山地更强,故西南地区高原山地的气温变化幅度较小,相比西北地区的山地,出现融雪洪水的概率较低。第5题,混合型洪水是雪面雨水与融雪洪水混合形成,雪面雨水带来热量并冲击积雪,使得积雪消融速度快,混合型洪水水量大,水位高,因此破坏力更强;由于混合型洪水的形成需要降水冲击积雪造成积雪消融,而升温型洪水的形成则需要气温升高,两者出现都需要一定的气候条件,其出现频次高低并不固定;雨水和积雪融水均为液体状态,在同一环境条件下的流动性差异不大;根据材料可知,升温型洪水是冰川融化形成的,常夹杂着冰凌和融冰。
6.B 7.D 8.A 解析 第6题,干旱灾害发生时当地降水量减少,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干旱发生时土壤中水分不足,蒸发量较小。第7题,由台湾岛多年降水的月平均分配状况可知,台湾岛是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水旱灾害频发。第8题,台湾岛四面环海,大规模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周边海水入侵,符合题意。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发展节水农业,可以缓解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缺水状况;修建水库调节径流,可以缓解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不符合题意。
9.答案 (1)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雨季降水量大,降水集中;北部为山地,处于西南季风迎风坡,地形雨丰富;中下游大部分河段海拔低,地势平坦,排水不畅。
(2)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降雨量大,河流水量大;城镇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经济活动活跃,受灾范围广;农业生产活动集中在河流两岸,受灾严重;该国经济欠发达,防灾减灾能力较弱。
解析 第(1)题,注意题干要求“从气候和地形角度分析”,气候方面主要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由材料“2022年4—5月,巴基斯坦大部分地区气温比往年同期高5—8 ℃”可知,气温高,巴基斯坦北部山区的冰雪融水量大,河流水量大;由材料“7—8月,该国降雨量比近30年来的平均水平高出近190%”可知,降水异常增多,且降水集中,河流泛滥。地形方面主要从图中获取信息,从上游地形雨和中下游地势低平两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此次洪涝灾害造成极大损失的原因分为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气温高,降雨量大,河流水量异常增大;城镇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人口密集,经济活动活跃,并且受灾范围广,损失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国以种植业为主,生产活动集中在河流两岸,洪水淹没农田,受灾严重;该国经济落后,工程技术等不发达,防灾减灾能力较弱。
10.A 11.D 12.B 解析 第10题,据图可知,阿克苏地区年平均出现次数最多,所以暴雨洪水灾害严重多发的地区是阿克苏地区。第11题,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新疆南部人口稀少,经济发展水平低,暴雨洪水灾害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小;人口素质与基础设施的影响不是最大的;暴雨次数为自然原因。第12题,气候是长时期的大气状况,而非短时间的暴雨洪水所能改变的;暴雨洪水会淹没河流沿岸农田、草场,使农牧业受损;塔里木河不具备航运能力;洪水可能会带来泥沙并使泥沙淤积在河流两侧,但土壤肥力不会因此显著提高。
13.B 14.C 解析 第13题,由材料可知,相关系数绝对值越大,变量间的相关程度越高。读表可知,安徽省旱灾农业受灾面积与夏季降水的相关系数绝对值最大,故夏季降水对安徽省旱灾农业受灾面积影响最大;冬季降水对安徽省旱灾受灾面积有影响,但影响较小。第14题,安徽省位于季风气候区,当夏季风强时,降雨多,易形成洪涝灾害;当夏季风弱时,降雨少,易形成旱灾。农业用水量大、生产生活用水浪费严重不会引起旱灾频发;该地夏季高温,不是终年高温。
15.答案 (1)干旱灾害分布面积大;从西向东干旱灾害增多;昆明附近干旱灾害程度低于周边地区。
(2)云南地处我国西南地区,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由西向东减少;西部多山地,受地形影响,降水丰富;东部多喀斯特地貌,地表水难以保存,加剧干旱灾害。
(3)兴修水利,搞好农田建设;选育抗旱品种,提高抗旱能力;节约用水,合理灌溉;植树造林,提高土壤保水能力。
解析 第(1)题,据图分析,干旱灾害分布面积大,少灾地区面积小;分布规律大致是从西向东干旱灾害增多;图中昆明附近干旱灾害程度低于周边地区。第(2)题,云南干旱灾害东西差异明显,大致是从西向东干旱灾害增多。云南地处我国西南地区,夏季主要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由西向东减少,导致从西向东干旱灾害增多。从地形方面考虑,云南西部多山地,受地形影响,降水丰富;云贵高原是喀斯特地貌区,云南东部多喀斯特地貌,地表水难以保存,加剧干旱灾害。第(3)题,防旱抗旱可以兴修水利,搞好农田建设,保证农业供水;选育抗旱品种,提高抗旱能力,保证产量;发展节水技术,节约用水,合理灌溉;大力植树造林,提高土壤保水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