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在此,我将从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点回顾那些星光灿烂的时刻。我之所以这样称呼这些时刻,因为它们就像永恒的夺目的星星,照耀着暂时的黑夜。”
——斯蒂芬·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6课
印度
中国
伊朗
苏丹
埃塞俄比亚
埃及
墨西哥
巴西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
越南反抗法国
殖民统治
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反英法占领斗争
印尼民族大起义
埃及华夫脱运动
埃塞俄比亚
抗意战争
摩洛哥里夫人民反侵略
墨西哥
卡德纳斯改革
尼加拉瓜
桑地诺抗美斗争
阿根廷工人运动
智利成立民族
阵线联合政府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一战后为何会出现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一战前
一战后
背景
由于帝国主义各国在大战期间忙于相互厮杀,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使其民族工业得以乘隙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队伍也随之壮大,成为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于是,在十月革命的感召之下,作为对西方殖民统治和侵略的一种回应,在亚洲大地出现……,形成战后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
——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忙于一战,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地区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较大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增强;
十月革命:鼓舞了被压迫民族人民的民族民主斗争;
经济危机:宗主国转嫁危机,使矛盾更加激化。
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中国北伐战争
印尼反荷起义
越南反法斗争
印度
非暴力不合作
伊拉克
叙利亚
黎巴嫩
反英斗争
阿富汗
反英斗争
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东亚
东南亚
西亚
南亚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
北伐战争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沉重打击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中国共产党继续领导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印尼共产党领导的反荷民族大起义
越南胡志明(共产主义革命家)等领导反抗法国殖民的斗争
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地,爆发了反对英法占领的斗争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由甘地和资产阶级政党国大党领导)
阿富汗继续进行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战争
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一)印尼民族大起义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1)1920年,印尼共产党成立(无产阶级)。
(2)1926-1927年,印尼共产党领导了第一次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
(3)结果:荷兰殖民当局残酷镇压起义,印尼共产党被迫转入地下。得到世界革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1)1927年,苏加诺等人成立印尼民族党(资产阶级)。
(2)采取不合作政策,争取民族独立。
(3)结果:大批群众转向民族主义政党,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掌握独立运动的领导权。
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
苏加诺(1901-1970)印度尼西亚运动领袖,1927年7月成立民族主义政党“民族党”并任主席,“印尼国父”
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二)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学思之窗】愚见认为,与邪恶不合作正如与善良合作一样,都是一种责任……我尽力向我的同胞表明:暴力不合作只能增加邪恶,既然邪恶只能靠暴力来维持,那么对邪恶不予支持,就需要完全戒除暴力。非暴力的含义,就是指为了不与邪恶合作而自愿服刑受罚。
——《甘地在法庭上的书面声明》(1922年3月18日)
非暴力
什么是非暴力不合作?
即采用合法的、和平的手段争取自由和平等的权利,实现民族自治和民族独立。
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二)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史料阅读】1920年,国大党通过甘地起的新党章,其中第一条规定“印度国大党的目标是印度人民用一切合法的、和平的手段, 以争取实现自治”。甘地对“自治”的含义作了新的解释:如有可能,在英帝国内自治;如有必要,就脱离英帝国独立。
——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第3分册
不合作
即不接受英国人授予的爵位、封号等,不到英国人的政府、机关任职,不替英国人打仗、征税,维持治安,甚至必要时抗税。
什么是非暴力不合作?
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三个阶段
(二)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阶段 时间 背景 形式 结果
第一阶段 1920-1922 阿姆利则惨案 放弃英国人授予的爵位、离职、恢复手工纺织和不买英国布等 唤起了民众的民族意识
第二阶段 1930-1934 英印当局食盐专卖 “食盐进军”、抗税 当局被迫答应部分要求
第三阶段 1940-1942 二战 “退出印度” 甘地和国大党领导人
被捕,运动陷入低潮
甘地亲自纺纱 “食盐进军” 甘地葬礼
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为什么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斗争方式?
(二)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当时的印度是一个种族混杂、宗教信仰根深蒂固而复杂多样、种姓隔离和被英国实行分而治之的殖民地国家。在这里,单纯用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说教是很难把民众发动起来的……20世纪初,印度民族资本主义虽得到较快增长,有了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民族资产阶级,然而英国的殖民统治妨碍着印度实现工业化,英国资本控制着一些重要的工业部门,印度资本仍处于严重的依附地位。
——《世界现代史·上》
甘地曾指出,1914年时,英国以仅有的9000名行政官员和69000名士兵就统治了3亿印度人。这是因为各阶层人当时正以一种或另一种方式与英国人合作。如果取消这种合作,英国的统治必将崩溃。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①“非暴力”思想具有强大的主观精神感召力,有利于发动信仰各异的印度人民;
②印度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③英国的统治有赖于印度各阶层的合作。
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为什么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斗争方式?
(二)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一战中协助英军作战的印军
1919年 阿姆利则惨案
④以往民族起义遭失败;
⑤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动摇性和妥协性;
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2.评价
这是一位唤醒了三亿人的反抗精神,动摇了英帝国的基础,将两千年强大的宗教动力引入人类的政治的人。 ——罗曼·罗兰
(二)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进步性:
动员了广大群众,促进了民族团结。
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为印度日后独立奠定基础。
局限性:
严格坚持非暴力原则,限制了群众运动的发展,丧失革命时机。
以落后文明抵制先进文明,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体现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
反映印度资产阶级立场的两重性:
革命性与妥协性
二、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
摩洛哥里夫人民起义
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埃及华夫脱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非洲多数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尚处于萌芽和酝酿时期,但北非和东非国家的民族独立意识已经觉醒。
扎格鲁尔
二、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
(一)概况
埃及华夫脱抗英运动 摩洛哥抗西抗法斗争 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
时间
领导者
结果
性质
1919-1922
1912-1926
1935-1941
扎格鲁尔(华夫脱党)
克里姆(酋长)
塞拉西一世(皇帝)
1922年英国宣布埃及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1923年颁布第一部宪法,坚持12年护宪运动:要求英国放弃特权(埃及驻军、控制苏伊士运河、 领事裁判权),但未获完全成功。
1923年,克里姆联合12 个部落,建立里夫共和国;1926年,共和国被西、法殖民军扼杀。
与反法西斯同盟国军队一起,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1941年,恢复了国家独立。
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民族主义运动
爱国民族主义运动
既是反法西斯斗争,又是民族独立运动
二、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
与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相比,非洲独立运动有何特点?
摩洛哥
埃及
埃塞尔比亚
里夫人民起义
华夫脱运动
抗意战争
伊拉克
黎巴嫩
叙利亚
反英法殖民斗争
印度
非暴力不合作
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印度尼西亚
反对荷兰殖民统治
①发展程度较低且不平衡(北非、东非进程较快);
②领导阶级多样:资产阶级、部落酋长、封建王公
③出现反法西斯的斗争;
④以争取民族独立为主要诉求 ,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胜利。
(二)特点
三、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
阿根廷罢工
智利 成立民族阵线联合政府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尼加拉瓜桑地诺抗美斗争
拉丁美洲各国在独立后100多年后,为什么还要继续进行民族民主革命?
外因:美国等帝国主义加紧了对拉美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 将拉美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内因:政治上军事独裁(考迪罗体制) 经济上大地产制。
没有完全摆脱对殖民国家政治和经济上的依附
反帝
反封建
三、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
(一)尼加拉瓜:桑地诺抗美斗争
桑地诺(1893-1934)
被誉为“人民的良心”和“美洲自由的标志”
我们的解放军一如既往,坚定而不可战胜……我们现在正在准备给北美合众国干涉我国内政的任何恶劣行径以无情的惩罚。 ——桑地诺致胡佛的公开信
“我和我的战士将用自己的胸膛铸成御敌的长城,让蜂拥而至的尼加拉瓜的敌人在上面撞得粉身碎骨。”
对外:反抗美国的侵略
对内:反抗美国扶持的独裁政权
民族革命
民主革命
三、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
(二)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1910-1917年的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虽推翻了迪亚士独裁政权,但革命的任务并没有完成,封建大地产制仍然存在。外国垄断资本控制着大量的矿山、铁路、冶金、石油工业,继续操纵着墨西哥的经济命脉。世界经济危机严重地破坏了墨西哥经济。采矿部门生产在1929-1932年产值损失1/2,进出口产品锐减。1934年卡德纳斯当选墨西哥总统,实施改革。
——摘编自李庆红《世界当代史》
①1917年墨西哥宪法颁布,但未得到有效执行
②外国资本主义垄断集团的经济侵略
③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国内矛盾尖锐
④卡德纳斯当选总统
根据材料总结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的背景。
三、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
(二)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内容 经济
政治
文化
对外
性质 影响 推行土地改革,废除大地产制,在全国范围内分配土地,打击封建大庄园主的势力
改组国民革命党,遏制军人势力,确立总统一任制度
发展教育,限制教会,普及科学的世俗教育
捍卫民族主权和本国资源,将石油行业收归国有
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民主改革
体现1917年宪法的要求,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卡德纳斯
1934—1940任墨西哥总统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思考: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影响?
打击帝国主义,动摇殖民体系
冲击国际秩序
摩洛哥
埃塞尔比亚
埃及
中国
印度尼西亚
印度
越南
伊拉克
黎巴嫩
叙利亚
墨西哥
尼加拉瓜
智力
阿根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