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4-17 17:39: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从历史漫画中解读
[英]莱斯利 吉尔伯特《古巴导弹危机》
(1962年10月29日,发表于英国《每日邮报》)
问题1:请描述你看到的内容。
[英]莱斯利 吉尔伯特《古巴导弹危机》
(1962年10月29日,发表于英国《每日邮报》)
赫鲁晓夫
肯尼迪
美国核弹
(USA)
苏联核弹
美国启动导弹的按钮
苏联启动导弹的按钮
汗水
扳手腕
问题2:从该漫画中,你能初步推断出了哪些历史信息?完成下面表格。
漫画信息 隐喻信息
赫鲁晓夫
肯尼迪
扳手腕
准备启动核弹按钮的手指
赫鲁晓夫流汗
苏联
美国
美苏两国在对抗、较量
世界到达核战争边缘
苏联在与美国的对抗和较量中比较吃力,处于下风
20世纪60年代,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争霸的重大事件,使整个世界到达了核战争的边缘,而在与美国的较量中,苏联处于下风。
问题3:美苏为何从战时盟友变为战后对手?
《古巴导弹危机》(1962)
《步调一致》(1943)
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在国家战略、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冲突,使它们从战时盟友变成冷战对手,逐渐形成两极格局。
学习聚焦
问题3:美苏为何从战时盟友变为战后对手?
只要资本主义存在,就不会由和平,无论是苏联国内的和平,还是国际的和平,都不会有。只要资本主义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
——斯大林对苏联民众发表的讲话 (1946.2.9)
我不相信苏联希望战争。他们所希望的是得到战争的果实,以及他们的权力和主义是无限扩张的。因此,趁今天还为时未晚,我们在这里要考虑的是永久制止战争和尽快在一切国家为自由和民主创造条件的问题。
——丘吉尔在美国发表“铁幕演说”
(1946.3).5)
世界已经分成两个敌对的阵营。美国要担负起“自由世界”的守护神使命,希望国会拨款支持土耳其和希腊,以帮助他们抵抗苏联的影响。
——杜鲁门发表被称为“杜鲁门主义”的演说
(1947.3)
美苏关系由热到冷
冷战开始的标志
问题4:如果该漫画来研究冷战,它属于几手史料?并说明其史料价值。
[英]莱斯利 吉尔伯特《古巴导弹危机》
(1962年10月29日,发表于英国《每日邮报》)
冷战是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
——《中外历史纲要(下)》
该漫画属于一手史料,史料价值极大,能够反映当时冷战时期的重大事件——古巴导弹危机。
任务1:阅读教材111页,完成下列关于美苏冷战涉及领域的表格,并概括冷战的特点。
美国 苏联
政治上的对抗
经济上的割据
军事上的对峙
地缘政治上的对立
资本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阵营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华沙条约组织
马歇尔计划
经济互助委员会
联邦德国
民主德国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特点1:大国间的国家利益之争;
特点2:明显的地缘政治特点;
特点3: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冷战的特点
国际格局是指由国际关系中起主导和支配作用的国家或国家集团基于力量对比关系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互动结构和状态。
任务2:以小组为单位,推测下面的漫画分别反映哪一历史事件?
《来自西边的风》
[英]莱斯利 吉尔伯特日期:1948年7月
《了不起,同志——所有的活都在一个小时内搞定》
[英]莱斯利 吉尔伯特
日期:1962年8月
《就这样吧,直到我们下一次碰头》
[英]维克多 魏斯
日期:1955年11月
马歇尔计划
德国分裂
修建柏林墙
问题5:谁赢了危机,是肯尼迪,还是赫鲁晓夫?并说明理由。
《携手并进》
NUCLAR WAR
核战争
LET’S GET A LOCK FOR THIS THING.
让我们给这个玩意加把锁吧!
美苏秘密谈判,苏联撤走导弹,携手将核战争扼杀在摇篮之中,结束危机
特点4:在进行军备竞赛的同时,又具有避免兵戎相见的自我控制机制
观点一 赫鲁晓夫与强硬的美国一交手,就“仓皇败下阵来”,“这是苏联外交的大赌博、大失败和大耻辱,也是对赫鲁晓夫本人的一次沉重打击”。
——黄正柏《国际关系史》
观点二 双方得失参半,苏联虽丢了面子,却达到了部署导弹的部分目的:美国承诺不侵略古巴和从土耳其撤走导弹,而且古巴至今令美国人头痛。 两国同时既是赢家、也是输家。
——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
赫鲁晓夫
肯尼迪
问题6:古巴导弹危机后,国际格局是否有发生变化?
1967年,欧共体
不结盟运动标志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1972年,尼克松访华
学习聚焦
两极格局中孕育着多极化发展趋势
问题7:下列漫画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并概括这一历史事件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在共产主义天堂中,已经逝世的马克思、列宁和斯大林,看着地上为苏联送葬的队伍,说:“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历史事件:苏联解体
影响: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随之结束。两极格局中出现的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历史漫画解读方法
1.描述内容构成
2.分析隐喻信息
3.结合时空背景
4.推测作者意图
5.多重史料互证
6.生成历史解释
马克思
列宁
斯大林
COMMUNIST
共产主义者
PARADISE
天堂
戈尔巴乔夫
问题8:何谓冷战思维?
(2021年·课标乙卷·35)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纽约画派领衔人物杰克逊·波洛克以将油墨滴洒和倾泼在大块画布上的创作方法而著称,画作没有任何可识别的主题。美国中央情报局竭力推崇该画派,并资助其在海外展览,以显示自由、个性的表达。这表明( )
A.纽约画派的创作方式受到各国民众欢迎
B.纽约画派的创作具有浓厚意识形态色彩
C.美国政府旨在扩大纽约画派的影响力
D.美国政府借助艺术领域渗透冷战思维
概念界定
冷战思维是指“东西方冷战这个国际大环境中人们观察国际事务的特有的思想模式和认识框架”即“过分强调国家间意识形态或价值观念的对立”“过于强调国家的政治与军事安全”等。
——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
D
美国冷战思维的现实例子:中国威胁论、遏制中国论
面对冷战思维的现实威胁,我们要守住安全底线。坚持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以对话和协作应对复杂交织的安全挑战,以共赢思维应对深刻调整的国际格局,共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
——习近平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并发表讲话
时政快讯丨习近平:面对冷战思维的现实威胁我们要守住安全底线
冷战开始
“杜鲁门主义”出台
1947年
两极格局
正式形成
20世纪50年代中期
20世纪60、70年代
20世纪80、90年代
多极化趋势出现
苏联解体(1991)
两极格局崩溃
多极化趋势加强
冷战发展
冷战结束
冷战和国际格局的演变
时空定位
如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苏联的漫画《华盛顿的“和平鸽”》,下列关于此漫画寓意的叙述,最确切的是( )
A.提醒苏联警惕美国的隐秘
B.讽刺美国冷战政策的实质
C.揭露美国积极进行军备竞赛
D.提倡美苏之间和平相处
小试牛刀
B
解析:漫画通过展示人们将核弹装入象征和平的白鸽内部的情景,暗示了美国虽然表面上倡导和平,但实际上却在背后使用核武器来威慑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这种对比和讽刺手法揭示了美国政策的双重性,即一方面宣扬和平,另一方面却通过核武器来维持其全球霸权地位。
下列四幅漫画反映了冷战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请将其按发生时间先后进行排序( )
②《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③《古巴导弹危机》
④《是的,就是这样——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① 《铁幕下的窥视》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③①④② D.③④②①
排兵布阵
B
课后作业
以“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为主题,自主设计一幅历史漫画,具体要求:
1.成品呈现形式为漫画+寓意解读;
2.作品需为原创,拒绝抄袭;
3.作品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主题;
4.内容诙谐幽默,有创意,有深意;
4.作品风格不限,彩色黑白皆可;
[英]莱斯利 吉尔伯特《古巴导弹危机》
(1962年10月29日,发表于英国《每日邮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