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土地改革(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历史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土地改革(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5-27 18:18:00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3课 土地改革(习题)
一、选择题
1、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重点地区是( )
A.新解放区 B.老解放区
C.少数民族地区 D.边远地区
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下列事件中,既巩
固了政权,又促进了经济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创造了条件的是( )
A.和平解放西藏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 D.制定宪法
3、我国建国初期开展的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运动是( )
A.土地改革运动 B.“大跃进”运动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4、假如你是新中国的一位农民,而你的家乡在进行土地改革,你觉得哪些生产资料是你在土地
改革中分到的 ( )
①土地 ②农具 ③牲畜 ④房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土地改革法令是( )
A.1950年《中国土地法》
B.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1951年《中国土地改革法》
D.1949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6、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
①西藏的和平解放 ②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③土地改革的完成; ④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④① D.②④①③
7、在下列对土地改革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
B.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C.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彻底废除了土地的私有制
8.在土改中,我国广大农民对获得土地拥有最重要的权利是( )
A.所有权 B.使用权 C.经营权 D.管理权
9、“贫农得地开心,中农有利放心,富农不动定心,地主劳动回心”这一局面出现于( )
A.1931年 B.1941年 C.1947年 D.1952年
10、中国共产党进行土地改革的主要原因是( )
①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 ②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③地占有者缺乏生产积极性 ④地主、富农残酷剥削农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材料题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就是我们要实行土地改革的基本理由和基本目的。【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1)与材料有关改革的起止时间是什么?
(2)材料中“原来的土地制度”指什么?
(3)从材料看党和国家实行土地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4)土地改革的完成有什么意义?
答案和解析
1、 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土地改革的原因。根据所学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土地,土地改革的重点是新解放区,故答案是A。21教育网
【点评】考查土地改革的原因。
2、答案:B
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点,抓住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键词“既巩固了政权,又促进了经济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创造了条件的是”,只有土地改革符合题意,故答案是B
【点评】考查土地改革的意义。
3、答案:A
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土地改革的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故答案是A.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点评】考查土地改革的意义。
4、答案:D
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的土地改革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过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三亿多无地的农民分到了七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故答案是D。
【点评】考查土地改革的过程,做题时需考虑全面。
5、答案:B
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中央人民政府在土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改革中颁布法律文件的名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故答案是B。21cnjy.com
【点评】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的名称。
6、答案:B
解析
【分析】此题是综合性选择题,考查综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西藏的和平解放是1951年;②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是1950年;③土地改革的完成是1952年;④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发生在1953年,故顺序是②①③④,答案是B。21·cn·jy·com
【点评】考查综合能力,做题时需仔细辨别。
7、答案:D
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土地改革的内容。根据所学可知,土地改革的内容是没收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没有废除私有制,故答案是D。www.21-cn-jy.com
【点评】考查土地改革的内容。
8、答案:A
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土地改革的相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土地改革的内容是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故答案是A。
【点评】考查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点。
9、答案:D
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土地改革的结果。根据所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容可知,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三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故答案是D。
【点评】考查土地改革的结果。
10、答案:A
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进行土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改革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农民迫切要求土地,但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土地改革实行的原因,在1950——1952年,党中央在新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故答案是A。2·1·c·n·j·y
【点评】考查进行土地改革的原因。
2、 材料题
答案:(1)1950——1952年。
(2)封建的土地所有制。
(3)农民获得土地,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4)彻底摧毁了两千多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人民政权更加巩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解析
【分析】(1)此题考查土地改革的起止时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0——1952年,为满足农民迫切要求土地的愿望,党中央进行了土地改革。21·世纪*教育网
(2)此题考查土地改革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封建土地制度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原来的土地制度”指的是封建的土地所有制。www-2-1-cnjy-com
(3)此题考查的是土地改革的目的。从材 ( http: / / www.21cnjy.com )料中提取关键词“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可以回答进行土地改革的目的。
(4)此题考查土地改革的意义。根据所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可知,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人民政权更加巩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点评】考查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5 页)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6张PPT)
歌曲欣赏《白毛女——秋收》
农村筑起土地梦
改革掀起创新路
农业走向发展路
教学目标
第一板块
农村筑起土地梦
20-30%
90%
占有土地比例
所占农村人口比例
10%
70-80%
地主
农民
中国农村解放前的具体情况
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地主
农民
土地改革的原因
1、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根本原因)
2、新中国成立时,占全国三亿多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
没收地主一切土地→分给地主同样一份
为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需求
第二板块
改革掀起创新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0年——1952年底
新解放区
1、时间:
2、地点:
3、法律文件:
土地改革的经过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4、主要内容:
土地所有制的转变:
从“地主私有” 到“农民私有”
土地改革的经过
视频:土地改革
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5、具体办法:
材料: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也分给地主同样的一份,使地主分子在劳动中改造成自食其力的新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封建
土地
所有制
产品分配
农民
土地
所有制
地主
农民
剥削与被剥削
平等
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劳动成果
农民
自己占有
劳动成果
土地归私人所有
不同点
相同点
土地
占有者
类别
名称
地主阶级
与农民关系
比较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
(1)1952年底,近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
(2)免除每年向地主缴纳700亿斤粮食地租。
(3)农民获得解放。
土地改革的经过
6、结果:
拔掉地主立的界碑
分到了土地
斗地主
第三板块
农业走向发展路
意义:
(1)彻底摧毁了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2)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3)人民政权更加巩固。(4)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5)为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材料: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所以说,这是一次最彻底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的意义
歌剧《白毛女》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恶霸地主黄世仁逼死佃户杨白劳,又企图将其女儿卖掉。喜儿逃居深山多年,头发全白,被农民传说为“白毛仙姑”。八路军解放该地后,斗倒恶霸,喜儿获得翻身。请回答:
(1)是什么土地制度,迫使喜儿逃居深山的?
(2) 这种土地制度何时在我国彻底被消灭?
标志是什么?
封建土地所有制
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
土地改革
经过:
开始: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 改革法》
重点地区:新解放区
结束: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
原因:封建土地制度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 的发展
(1)彻底摧毁了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2)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3)人民政权更加巩固。(4)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5)为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意义:
1.从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到孙中山先生的“耕者有其田”,中国农民拥有土地的千年梦想都没有实现,真正的“耕者有其田”是在( )后普遍实现的。
A.新中国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颁布
D.1952年
2.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分到土地的农民有:
A.1.5亿 B.3亿  C.4亿   D. 9亿
分到了土地
观看上述图片,从图中能得到什么信息?
通过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农民分到了土地。
斗地主
3.新中国成立前,下列关于我国土地制度的说法不正确是( )
A.土地制度极不合理
B.只有老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
C.占农村人口极少数的地主和富农占有绝大部分土地
D.占农村人口绝大部分的农民占有大量土地
材料: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请回答: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哪一年颁布的?有什么政府颁布的?
2、土地改革的原因是什么?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农民迫切要求土地。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3课 土地改革(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 ( http: / / www.21cnjy.com )固的内容。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剥削制度,解放了生产力,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并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本课前承新中国政权的建立,后启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在本章教材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历史学科的学习,具备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为教师在教学上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知识。初二的学生好奇心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解土地改革的开展原因、开展及基本完成;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1*cnjy*com
2、过程与方法;
引导收集整理或向家人、长辈了解有关土地改革的信息,理解和认识解放后的土地改革,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学会收集、分析、整理信息。【出处:21教育名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土地改革的作用与抗美援朝的胜利一样,都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还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版权所有:21教育】
四、重点和难点
1、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开展和完成。
2难点: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提前预习课文,向家人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
六、教学方法
通过播放视频创设情景,分组讨论、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七、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歌曲《白毛女——秋收》通过杨白劳的唱 ( http: / / www.21cnjy.com )词中唱到:“高粱谷子望不到到边,黄家的土地数不完,东家住高楼,佃户们来收秋,流血流汗当马牛……”这种状况是什么时候结束的呢?农民什么时候有了自己的土地呢?让我们一起进入第3课土地改革。
2、讲授新课:
本课共学习三个板块:农村筑起土地梦
改革掀起创新路
农业走向发展路
板块(一)农村筑起土地梦
课件展示中国农村解放前的具体情况。
( http: / / www.21cnjy.com )
师:通过上图可以看出当时土地大多掌握在谁的手中?
生:土地大多掌握在地主手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
师:解放前的旧中国,地主占有百分之七 ( http: / / www.21cnjy.com )八十的土地,不干活,还坐享其成;而占农村人口村人口百分之九十的贫农、雇农和中农,他们终年辛勤劳动,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21教育网
师:怎样改变这种情况呢
生:进行土地改革。
师:土地改革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土地改革的原因:
生:结合课本回答。
教师明确:(1)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 ( http: / / www.21cnjy.com )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根本原因)(2)新中国成立时,占全国三亿多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
过渡:为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新中国的领导人怎么办?
板块二:改革掀起创新路
(二)土地改革的经过:
(1)时间:
(2)地点:
(3)法律文件:
生:结合课本回答,1950——1952年、新解放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课件展示: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师:《土地改革法》颁布后,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
课件展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
(4)主要内容:
师:土地改革的内容是什么?
生:结合课本回答。
教师明确: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从“地主私有”转变到“农民私有”,仍然是属于土地私有制。21cnjy.com
教师播放视频:《土地改革》,让学生对土地改革的相关内容形成整体感知。
师:结合材料内容回答:土地改革的具体办法是什么呢?
(5)具体办法:
生: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
师:注意保存富农经济,也分给地主一份应得的土地,让他们自食其力,富有人文主义精神,减少了改革的阻力。【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教师组织学生比较: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
师:此次土地改革的何时完成?取得了什么成果?
(6)结果:
生:结合课本回答。
教师明确:(1)1952年底,近三亿无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少地的农民,分到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2)免除每年向地主缴纳700亿斤粮食地租。(3)农民获得解放。
课件展示读图说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
学生上台展示:看图说史。
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
过渡: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土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改革中,“耕者有其田”的千年梦想,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终于得到了实现。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板块三:农业走向发展路
(三)土地改革的意义:
课件展示材料:
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所以说,这是一次最彻底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www.21-cn-jy.com
师:1952年,土改完成后,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
生:结合课本回答。
教师明确:(1)彻底摧毁了两千多年封建 ( http: / / www.21cnjy.com )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2)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3)人民政权更加巩固。(4)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5)为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2·1·c·n·j·y
师:土地改革的进行,有利于支援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都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21·世纪*教育网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材料探究环节。
( http: / / www.21cnjy.com )
3、课堂小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史海扬帆环节。
( http: / / www.21cnjy.com )
1.从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到孙中山先生的“耕者有其田”,中国农民拥有土地的千年梦想都没有实现,真正的“耕者有其田”是在后普遍实现的。( )
A.新中国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颁布 D.1952年
答案:D
2.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分到土地的农民有:
A.1.5亿 B.3亿 C.4亿 D.9亿
答案:B
3.新中国成立前,下列关于我国土地制度的说法不正确是( )
A.土地制度极不合理
B.只有老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
C.占农村人口极少数的地主和富农占有绝大部分土地
D.占农村人口绝大部分的农民占有大量土地
答案:D
【读图说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材料探究】
材料: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21·cn·jy·com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请回答:(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哪一年颁布的?有什么政府颁布的?
(2)土地改革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2)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农民迫切要求土地。www-2-1-cnjy-com
4、感情提升:
土地改革实现了中国农民两千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年来梦寐以求的“耕者有其田”的梦想。2005年以来,中央采取了减免农业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体现了党中央对农民殷殷的关怀。在党中央新的农村工作方向指导下,农民的梦想一定会飞扬得更高、更远。
八、教学反思
教学环节方面:根据教学内容整合了三个板块: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农村筑起土地梦、(二)改革掀起创新路、(三)农业走向发展路。每个板块都使用大量的历史图片和资料进行了分析,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浓厚,课堂效率极高。2-1-c-n-j-y
教学方法和互动方面:通过播放视频,创设问题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境,激发学习兴趣。通过材料探究和上台展示等,学生参与度较广,培养了学生积极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也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来源:21cnj*y.co*m】
课件方面:以视频、图片、文字等为载体,更直观、具体,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不足方面:学生上台展示,要点放不开,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努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9 页 (共 9 页)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