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植物体内的物质与能量变化 基础巩固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生物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2 植物体内的物质与能量变化 基础巩固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生物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4-17 20:1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2 植物体内的物质与能量变化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不包括 (  )
A.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
B.促进植物对水分的运输
C.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水
D.有利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
2.将一段带有叶的枝条插入红墨水中,置于阳光下3~4小时后,纵向切开茎,能发现被染成红色的部分是 (  )
A.导管 B.筛管
C.形成层 D.韧皮部
3.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立夏之后,小麦进入关键的灌浆期,此时小麦根所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用于 (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储存在体内
4.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请根据叶片各结构的功能,推断在观察“叶片的横切面临时切片”时,不能观察到下面哪幅图片所表示的结构 (  )
5.下图是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植物叶片各部分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①是叶脉,具有支持和运输作用
B.②属于保护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C.③属于薄壁组织,能进行光合作用
D.⑤属于上皮组织,能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6.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弱受到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流动状况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列哪一幅图能够正确表示空气湿度对蒸腾作用的影响情况 (  )
7.有人比喻绿叶中的叶绿体既是“有机物的生产车间”,又是“能量转换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植物细胞都含有叶绿体
B.叶绿体能将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
C.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
D.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8.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或目的错误的是 (  )
选项 操作 目的
A 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消耗植物体内原有的淀粉
B 将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用黑纸片遮盖起来 设置有光和无光的对照
C 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直接加热 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D 向漂洗干净的叶片上滴加碘液 检验淀粉的生成
9.某地的小麦获得了大丰收,使小麦增产的物质主要来自 (  )
A.农民施用的肥料
B.土壤中的水和有机物
C.土壤中的水和无机物
D.土壤中的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10.在“验证种子的呼吸作用”实验中,最好选用 (  )
A.干燥的种子 B.煮熟的种子
C.用盐水浸泡过的种子 D.萌发的种子
11.下列各项措施中,属于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的是 (  )
A.低温储藏水果、蔬菜
B.小麦种子晒干入仓
C.往密闭的粮仓内加二氧化碳
D.大雨过后农田及时排涝
12.“小草依依,踏之何忍。”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小草的生长,因此工作人员常设置这些提示语提醒人们不要践踏小草。土壤板结影响小草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  )
A.小草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
B.小草缺水,影响光合作用
C.土壤中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
D.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
13.在农业生产上,能充分利用光能的做法是 (  )
A.同种植物种得稀疏
B.同种植物种得紧密
C.几种植物种得紧密
D.高矮植物套种并合理密植
14.在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粮食作物颗粒饱满,瓜类果实较甜。原因是植物(  )
A.白天光合作用旺盛,晚上呼吸作用旺盛
B.白天光合作用旺盛,晚上呼吸作用微弱
C.白天光合作用微弱,晚上呼吸作用微弱
D.白天光合作用微弱,晚上呼吸作用旺盛
15.下列关于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制造氧气、净化空气
C.吸附灰尘、降低噪声
B.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D.降低湿度、减少降水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6.(6分)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植物蒸腾作用强弱与叶面积的关系实验装置图和用显微镜观察到的陆生植物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将装置放置在阳光下温暖的地方一段时间后,观察发现丙装置的塑料袋内壁上有许多小水珠,丁装置的塑料袋内壁上的小水珠很少,这说明叶面积越大,植物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越    。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
(2)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是通过叶片上的[  ]      散失到大气中去的。
(3)图中的[  ]      内有导管和筛管,起输导作用。
(4)结构②是     ,其特点是细胞排列紧密,属于    组织。
17.(4分)下图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部分实验步骤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           。
(2)如图③所示,向漂洗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稍等片刻后用清水冲洗,观察到叶片的见光部分变成   色,这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    。
(3)由实验结果可知,    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18.(5分)下图的瓶中装有萌发的种子。实验开始时阀门是关闭的,一段时间后往瓶内注入清水,并打开阀门,使瓶内气体进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现象为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变    ,能使澄清石灰水发生这种变化的气体是     。
(2)该实验说明,种子萌发时释放了     。
(3)科学研究证明,这种气体是种子里的    分解时产生的,该过程同时还产生了    。
19.(5分)变绿是因为植物体内产生了叶绿素,那么是什么使植物体内产生了叶绿素呢 小蒙同学的妈妈泡的黄豆芽放在光下一段时间后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 老师让小蒙同学针对黄豆芽变绿的现象设计探究实验,请你据此回答问题:
(1)在这个实验中,小蒙提出的问题为,     是影响叶绿素产生的条件吗。
(2)小蒙作出的假设为 。
(3)设计实验方案:
①取一定数量的新鲜黄豆芽并平均分成两份,分别放在甲、乙两个容器内。
②甲放在    条件下培养,乙放在    条件下培养。
(4)实验结果:甲中的黄豆芽变绿,乙中的黄豆芽不变绿。
(5)得出结论:    能促进叶绿素的产生。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D A C B D B A C
9 10 11 12 13 14 15
D D D C D B D
1.D 解析: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包括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促进植物对水分的运输;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水。有利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不属于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D项符合题意。
2.A 解析:植物体内的导管能够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因此将插入红墨水中的枝条纵向切开后,可以发现被染成红色的部分是茎中的导管,A项符合题意。
3.C 解析:在任何时期,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一小部分用于光合作用,绝大部分都用于蒸腾作用,C项符合题意。
4.B 解析:图A是保护组织,图B是分生组织,图C是输导组织,图D是薄壁组织。在叶片的结构中,表皮属于保护组织,叶脉属于输导组织,叶肉属于薄壁组织。因此,在观察“叶片的横切面临时切片”时,不能观察到分生组织,B项符合题意。
5.D 解析:题图中⑤是气孔,由表皮上半月形的保卫细胞构成,不属于上皮组织,上皮组织是动物体的基本组织之一,D项错误。
归纳总结 植物叶片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其中表皮属于保护组织,叶肉属于薄壁组织,叶脉属于输导组织。
6.B 解析:植物的蒸腾作用强度与空气湿度呈负相关,即空气湿度越大,蒸腾作用越弱,B项符合题意。
7.A 解析: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中,有些植物细胞不含叶绿体,如根尖细胞、叶的表皮细胞等,A项错误;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将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B项、D项正确;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C项正确。
8.C 解析:酒精能溶解叶绿素,但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酒精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因此要将叶片放入装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C项错误。
9.D 解析: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经筛管运输到植物体各处的细胞,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并参与构建植物细胞,进而形成各种组织、器官,直至整个植物体。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综上所述,D项符合题意。
10.D 解析:干燥的种子呼吸作用很微弱;煮熟的种子没有生命力;用盐水浸泡过的种子可能已经死亡,即使没有死亡,呼吸作用也很微弱。因此,用上述三种种子都无法验证种子的呼吸作用。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用来验证种子的呼吸作用的效果较为明显,D项符合题意。
11.D 解析:“大雨过后农田及时排涝”能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D项符合题意。
12.C 解析:土壤板结降低了土壤中的氧气含量,氧气是呼吸作用的原料之一,因此氧气含量减少会抑制植物根部细胞的呼吸作用,从而抑制根的生长及对水分、无机盐等物质的运输,最终影响植物生长,C项符合题意。
13.D 解析:高矮植物套种能充分利用阳光,合理密植能让植物最大限度地接受阳光,进而提高农作物产量,D项符合题意。
14.B 解析:在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白天温度高、光照强,植物光合作用旺盛,制造的有机物多;晚上温度低,呼吸作用微弱,消耗的有机物少,这样植物体内积累的有机物较多,B项符合题意。
15.D 解析: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可以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D项不正确。
二、非选择题
16.(1)多 叶 (2)[⑤]气孔 (3)[①]叶脉 (4)上表皮 保护
17.(1)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耗尽 (2)蓝 淀粉 (3)光
18.(1)浑浊 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 (3)有机物 水
19.(1)光 (2)光是(或不是)影响叶绿素产生的条件
(3)有光 无光 (5)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