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2024——2025学年下学期语文期中卷 (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2024——2025学年下学期语文期中卷 (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18 09:51:15

文档简介

永康市初中联盟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2024.04
考生须知:
1.全卷满分 120 分,其中卷面书写 3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2.各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4 月 23 日是世界读书日,值此之际,学校决定以“阅无界·思无限”为主题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
动,邀请你共同参与。
【板块一】活动缘起
生活中,我们常困于现实羁绊,内心喧嚣。阅读,起初,可能如风雪载.(A.zǎi B.zài)
(1) 途,但文字如雪,初触微寒,细品则暖阳生辉。再捧书,现实羁绊于 mò(2) 然间
jiá (3) 然而止,仿佛薄.(A.bó B.báo C.bò) (4) 雾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
生命、世界的新认知与感悟。阅读,乃是在风雪中破茧,于羁绊中涅槃,最终抵达豁然开朗
的精神高地。
1.调动你的积累,请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 分)
【板块二】读诗文,细品古人情志
2.调动你的积累,请在横线处填写诗文名句。(10 分)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典诗歌,源远流长,佳作如林,不仅带给我们美的体验,还让
我们对古代社会生活有了深入的了解。《关雎》中“ (1) , (2) ”借
鸟鸣起兴,吟唱出周代礼乐制度下君子淑女的美好德行;《式微》中“ (3) ,胡为
乎泥中?”描绘古人辛苦的劳动生活;《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人以 (4) 为喻,
巧妙过渡,婉转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希望得到举荐的心愿,表明自己的政治态度;《送杜少府
之任蜀州》“ (5) , (6) ”,王勃笑别友人,给人积极向上的量,这是友
情的见证;《小石潭记》中“ (7) , (8) ”百十条游鱼在清澈的潭水里
畅游,留下柳宗元游玩赏景的痕迹;《桃花源记》“ (9) , (10) ”陶渊
明厌恶战乱,虚构了世外桃源老人小孩自得其乐的幸福生活。
联读“柳宗元”古诗文作品,完成相关题目。
(甲)渔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①清湘燃楚竹。
烟销②日出不见人,欸乃③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1
(乙)石涧记④ (柳宗元)
石渠之事既穷,上由桥西北下土山之阴,民又桥焉。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亘石为
底,达于两涯。若床若堂,若陈筵席,若限阃⑤奥⑥。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揭跣⑦
而往,折竹箭,扫陈叶,排腐木,可罗胡床⑧十八九居之。交络之流,触激之音,皆在床下;
翠羽之木,龙鳞之石,均荫其上。古之人其有乐乎此耶 后之来者有能追予之践履耶
(节选自《柳宗元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6 年版)
【注释】①汲(jí):取水。②销:消散,亦可作“消”。③欸(ǎi)乃:象声词。④《石涧记》:《永
州八记》之一。⑤阃(kǔn):门槛。⑥奥:室之深处。⑦跣:赤脚。⑧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
【积累词汇】
3.完成文言词汇整理单。(4 分)
类型 词语 释义
(1) “陈”字的义项:①列,
若陈筵席
(选择一个义项填序号) 陈列。②陈述。③交战
一词多义
(2) 时的战斗队列。④旧,
扫陈叶
(选择一个义项填序号) 与“新”相对。
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名作状,像狗牙一样。
词类活用
民又桥焉 桥:(3)
皆若空游无所依
异词同义 皆、均:(4)
均荫其上
4.请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 分)
水 平 布 其 上 流 若 织 文 响 若 操 琴
【发挥想象】
5.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句“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的画面。(3 分)
【赏析语言】
6.柳宗元描写山水景色的语言,精练优美,生动形象,再现了自然之美。请参考批注示例,从语言的角度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作赏析性批注。(3 分)
示例: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批注:句式灵活,以四字句为主,句式错落有致,写出了鱼儿时而静止不动,时而游来游去的活泼情态,
表达了作者见到鱼儿时的闲适快乐之情。
2
【乙】文:交络之流,触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木,龙鳞之石,均荫其上。
批注:
【借物写心】
7.以上两篇诗文均为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所作,在《渔翁》中,柳宗元说“岩上无心云相逐”,在《石涧
记》中他发出了叹问“古之人其有乐乎此耶 后之来者有能追予之践履耶 ”请结合诗文内容,品析这两
句话所蕴含的情感。(4 分)
【板块三】读名著,走近千年文明
8.《经典常谈》一书中介绍了《说文解字》等经典,哪一本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
一本经典,向同学们做简要介绍。(120 字左右)(5 分)
A. 《说文解字》 B.《诗经》 C.《战国策》 D.《史记》
【板块四】读美文,从游桃源胜境
品读汪曾祺先生的《桃花源记》,跟从汪曾祺先生共赴一场桃花源之旅吧!
桃花源记
汪曾祺
①汽车开进桃花源,车中一眼看见一棵桃树上还开着花。只有一枝,四五朵,通红的,
如同胭脂。十一月天气,还开桃花!这四五朵红花似乎想努力地证明:这里确实是桃花源。
②刚放下旅行包,文化局的同志就来招呼去吃擂茶。闻擂茶之名久矣,此来一半为擂茶,
没想到下车后第一个节目便是吃擂茶,当然很高兴。茶叶、老姜、芝麻、米,加盐,放在一
个擂钵里,用硬杂木做的擂棒“擂”成细末,用开水冲开,便是擂茶。吃擂茶时还要摆出十
几个碟子,里面装的是炒米、炒黄豆、炒绿豆、炒包谷、炒花生、砂炒红薯片、油炸锅巴、
泡菜、酸辣藠头……边喝边吃。擂茶别具风味,连喝几碗,浑身舒服。我总怀疑,这种喝茶
法是宋代传下来的。《都城纪胜》中“茶坊”载:“冬天兼卖擂茶”。《梦粱录》“茶肆”
条载:“冬月添卖七宝擂茶”。有一本书载:“杭州人一天吃三十丈木头”。指的是每天消
耗的“擂槌”的表层木质。“擂槌”大概就是桃源人所说的擂棒。“一天吃三十丈木头”,
形容杭州人口之多。
③上午在山上桃花观里看了看。进门是一正殿,往后高处是“古隐君子之堂”。两侧各
有一座楼,一名“蹑风”,用陶渊明“愿言蹑轻风”诗意;一名“玩月”,用刘禹锡故实。
3
楼皆三面开窗,后为墙壁,颇小巧,不俗气。观里的建筑都不甚高大,疏疏朗朗,虽为道观,
却无甚道士气,既没有一气三清的坐像,也没有伸着手掌放掌心雷降妖的张天师。楹联颇多,
联语多隐括《桃花源记》词句,也与道教无关。这些联匾在文化大革命中由一看山的老人摘
下藏了起来,没有交给破四旧的红卫兵,故能完整地重新挂出来,也算万幸了。
④下午下山,去钻了“秦人洞”。洞口倒是有点像《桃花源记》所写的那样,“山有小
口,仿佛若有光”,“初极狭,才通人”。洞里有小小流水,深不过人脚面,然而源源不竭,
蜿蜒流至山下。走了十几步,豁然开朗了,但并不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桑竹之
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后面有一点平地,也有一块稻田,田中插一木牌,写着:“千
丘田”,实际上只有两间房子那样大,是特意开出来种了稻子应景的。有两个水池子,山上
有一个擂茶馆,再后就又是山了。如此而已。因此不少人来看了,都觉得失望,说是“不像”。
这些同志也真是天真。他们大概还想遇见几个避乱的秦人,请到家里,设酒杀鸡来招待他一
番,这才满意。
⑤看了秦人洞,便扶向路下山。山下有方竹亭,亭极古拙,四面有门而无窗,墙甚厚,
拱顶,无梁柱,云是明时所筑,似可信。亭后旧有方竹,为国民党的兵砍尽。竹子这个东西,
每隔三年,须删砍一次,不删则挤死;然亦不能砍尽,砍尽则不复长。现在方竹亭后仍有一
丛细竹,导游的说明牌上说:这种竹子看起来是圆的,摸起来是方的。摸了摸,似乎有点楞。
但一切竹竿似皆不尽浑圆,这一丛细竹是补种来应景的。方竹亭前原来有很多碑,文化大革
命中都被红卫兵椎碎了,剩下一些石头乌龟昂着头空空地坐在那里。据说有一块明朝的碑,
字写得很好,不知还能不能找到拓本。
⑥旧的碑毁掉了,新的碑正在造出来。就在碎碑残骸不远处,有几个石工正在丁丁地斫
治。一个小伙子在一块桃源石的巨碑上浇了水,用一块油石在慢慢地磨着。碑石绿如艾叶,
很好看。桃源石很硬,磨起来很不容易。问:“磨这样一块碑得用多少工?“——好多工啊?
哪晓得呢!反正磨光了算!”这回答真有点无怀氏之民的风度。
⑦晚宿观旁的小招待所,栏杆外面,竹树萧然,极为幽静。桃花源虽无真正的方竹,但
别的竹子都可看。竹子都长得很高,节子也长,竹叶细碎,姗姗可爱,真是所谓修竹。树都
不粗壮,而都甚高。大概树都是从谷底长上来的,为了够得着日光,就把自己拉长了。竹叶
间有小鸟穿来穿去,绿如竹叶,才一寸多长。
⑧晨起,至桃花观门外闲眺,下起了小雨。
⑨做了一日武陵人,临去,看那个小伙子磨的石碑,似乎进展不大。门口的桃花还在开
着。 (选自《人间草木》,有删减)
【注】:①无怀氏:传说中远古帝王。其民安居甘食,其治下风俗淳朴而优美。
4
【梳理游踪】
9.按下图梳理游踪,补充空缺部分内容。(3分)
【细品游记】
10.读完文章后,小语认为第一段划横线句子末尾的感叹号应改为句号。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3分)
11.这篇文章标题很特别,你觉得呢?请说一说标题的妙处。(4分)
12.关于“擂茶”部分,小语产生了困惑,请你根据文章内容,给小语讲解清楚。(4分)
小语:这是一篇游记,文中“擂茶”部分与游记关系并不大,作者为什么要写呢?
我:我认为作者这样写是因为
小语:哦,原来如此!
【体味游思】
13.结合文本,谈谈第 6段提到的“无怀氏之民的风度”具体指什么?你更喜欢“无怀氏之民的风度”,还
是链接材料中的“特种兵式旅游”?为什么?(4分)
【链接材料】“五天登五岳”“33 小时速游北京,一天 8个景点”……日行数万步,花
最少的时间和费用,游览最多的景点,“特种兵式旅游”正成为当下风靡年轻群体的一种“高
性价比”旅行方式,火遍全网。
(节选自《人民政协报》2023年 05月 19日)
5
【板块五】读“百科”,辨析万物之理
童话“打假”:衔着树枝飞越太平洋的鸟
8岁的弟弟正在阅读一本童话故事书。小语发现书中《衔着树枝飞越太平洋的鸟》一文,不符合
基本科学真相。于是她搜集材料,准备写一篇说明文向弟弟说明白其中事理。
【材料一】
《衔着树枝飞越太平洋的鸟》故事内容
有一只衔枝鸟想飞越太平洋。这一天,这只鸟在地上含了一长树枝就向太平洋飞去了。在旅途中,
那树枝起到了让人意想不到的作用;累了,把树枝扔进水里,站在上面休息;饿了,把树枝扔进水里,
站在上面捉鱼吃,最终它成功飞越了太平洋。真正的强者能在没有条件中创造机会,就像飞越太平洋
的小鸟,仅仅依靠一小截树枝就能立足,飞翔,成就自己的事业!
(选自《睡前故事》有删减)
【材料二】
鸟儿的飞行能力
需要飞越太平洋的鸟儿已经具备了完善的飞行能力。对一些远洋海鸟来说,飞越大洋不在话下。
如信天翁,可以利用海浪起伏带动的气流毫不费力地滑行,累了就漂在海面睡大觉,反正羽毛是防水
的。【A】2007 年 9 月,二只代号 E7 的斑尾塍鹬(Limosa lapponica)用了 8.2 天的时间斜跨太平洋,
不吃不喝不睡觉,连续不停地飞了 11587 公里,从美国阿拉斯加直达新西兰,创造了鸟类不间断飞行
的最长纪录,代价则是体重减半。【B】2020 年,一只代号 4BBRW 的斑尾塍鹬再次刷新记录,自 9月
16 日从阿拉斯加起飞后,途中遭遇了大风,11 天后才降落在新西兰,整整飞行了 12200 公里。这种
鸟的标准体重在 190~400 克之间,身体像喷气式战斗机,有着长而尖的翅膀,飞行起来轻盈快速。
这只雄鸟身上被安装了 5克重的卫星标签,用来进行 GPS 追踪。它在这趟跨越南北半球的旅程中,飞
行速度最大可达每小时 89 千米。它飞跃过了浩瀚的甚少有落脚点的太平洋;而且,虽然不能确定,
但研究者认为它应该也没怎么睡觉,因为飞行途中的大部分时间它都在扑腾翅膀。这些斑尾塍鹬会在
每年 3月返回北半球。
(节选自“网易科技·科学探索”)
【材料三】
多大木头能载动一只鸟?
如果你想让一块木头能载动一只鸟,那么需要符合如下条件:木头产生的浮力≥(木头本身的重
力+鸟的重力)。为了能让木头发挥最大的作用,我们假设木头恰好被完全踩到水面以下。那么可以
得出这样的结论:木头的体积×(水的密度–木头的密度)=鸟的质量。根据海水的密度约为 1000 千
6
克/立方米,而木头的密度在 400–750 千克/立方米之间,我们权且当这个鸟很聪明,找了比较轻的
一种,木头的密度按 500 千克/立方米算。可得出:鸟的质量/木头的体积=500 千克/立方米。简单来
说,就是这样的结论:如果鸟是 1千克重,那么,木头的体积=1/500 立方米=0.002 立方米=2 立方分
米。所以结果显而易见了。
(节选自“百度文库”)
【材料四】
鸟类的迁徙路线
全球鸟类迁徙路线已知有八条,有两条迁徙路线上的鸟可能飞越太平洋。其中北极燕鸥迁徙路线
从北极洲到南极圈,可以穿越太平洋。从其北部的繁殖区南迁至南极洲附近的海洋,之后再北迁回繁
殖区,全部行程达 40000 多公里,这是已知的动物中迁徙路线最长的鸟类。就目前没有记录表明北极
燕鸥在太平洋上飞行的时候嘴里是衔着一根树枝的。
(节选自“维基百科”)
【材料整理】
14.根据以上材料,小语整理了思维导图,邀请你一起参与,帮小语补全空缺之处。(3分)
【顺序安排】
15.说明文的主要部分,小语打算按上图“思考一”至“思考三”的顺序进行说明,但小文认为按照“迁徙路线
—浮力原理—飞越能力”的逻辑顺序进行说明更合理。你赞同谁的看法?结合相关材料,参考“提示”,阐述
理由。(4分)
7
提示
采用怎样的说明顺序,一方面需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以及说明内容的侧重点来决定,另一
方面还可以根据读者对说明对象的认识规律来安排。
【方法细究】
16.在撰写说明文时,小语想要用举例子的方法说明“有些鸟儿能飞越太平洋”。材料二中【A】【B】两个
例子,哪个更合适?结合相应材料,加以分析。(3分)
【理性思辨】
17.小语将撰写的文章发到了朋友圈,引发了讨论。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给下面这位网友回复。(4分)
【评论区】惊鸿:童话带给孩子的刻板印象:猴子喜欢吃桃子,兔子喜欢吃胡萝卜……其实,它们是吃
草、树叶之类的。读过本文后,不建议孩子读童话。
【板块六】阅无界,抒写阅读感怀
18. 阅无界,思无限。阅读是美妙的旅程,通过这次的阅读活动,你肯定有所触动,又或是得到些许启发
吧?请选择以下一个任务,写一篇作文。(50 分)
任务一:以《我的阅读故事》为题,书写你的阅读经历。
任务二: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写一篇读后感,与他人分享阅读体验。
要求:
(1)字数不少于 500 字;
(2)不得抄袭、套作;
(3)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8永康市初中联盟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答案
1.(4 分)(1) B (2)蓦 (3)戛(4)A
2.(10 分)(1)关关雎鸠 (2)在河之洲
(3)微君之躬 (4)欲济无舟楫
(5)海内存知己 (6)天涯若比邻
(7)潭中鱼可百许头 (8)皆若空游无所依
(9)黄发垂髫 (10)并怡然自乐
3.(4 分)(1)① (2)④ (3)名词作动词,搭桥,修建桥 (4)全、都
4.(2 分)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
5.(3 分)一轮红日出现,迷蒙的云雾散尽,四周空无一人,随着划破静空的一
下摇橹声响起,山水皆绿。
6.(3 分)批注:四字短句,句式工整,运用了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
动不仅将石渠写得美,而且写得富有情节,富于联想,流露出作者对石涧的喜爱
与赞美之情。
7.(4分)两文都传达出作者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并暗含作者被贬后的苦闷、
愤懑之情。《渔翁》写渔翁的活动及美好的自然之景,表达出作者对自然山水的
热爱,《石涧记》描绘了石涧里奇形怪状的石头,悦耳动听的水声等,同样传达
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心境。但此时作者被贬永州,内心抑郁凄凉,诗中“岩上
无心云相逐”暗含着作者内心的愤懑不平和抗争,他强烈地希求摆脱这种精神的
压抑。《石涧记》中“古之人其有乐乎此耶?后之来者有能追予之践履耶?”两
个问号,通过追问前人与后来者,暗含着被贬永州的苦闷、愤懑之情。
8.(5分)示例:我对《史记》的印象最深刻。西汉司马迁虽身遭腐刑,却以“究
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发愤著书,写成《史记》。它是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皇帝到汉武帝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共
一百三十篇,内容广博,叙述精彩,人物塑造栩栩如生,值得去阅读原书!
9.(3 分)①桃花观②千丘田(稻田、田地)、水池子、擂茶馆③亭子、细竹(“方
竹”)、石头乌龟
10.(3分)我不同意;感叹号比句号语气更加强烈,更能体现出作者在十一月还
能见到桃花的惊喜、赞叹之情,换成句号则变为单纯的陈述语气,就没有如此效
果了。
11.(4分)①与陶渊明《桃花源记》同名,增加文章文学色彩,吸引读者阅读兴
趣。②指出旅行地点,全文围绕到桃花源旅游讲述,标题点明了文章主要内容。
③点明桃花源风景优美,春意盎然的特点。④表达作者对桃花源人恬淡悠然、幸
福闲适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揭示文章主旨。
12.(4分)①作者闻擂茶之名久矣,此来一半为擂茶。②擂茶的做法、吃法都很
讲究,是当地的特色小吃,表现桃花源人风土人情,是桃源人民悠然闲适生活态
度的象征。③擂茶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④吃擂茶是本次旅行中的趣
事,丰富文章内容,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13.(4分)第一问:从文中小伙子磨石碑的行为和其回答可知,“无怀氏之民的
风度”指以小伙子为代表的的桃源人民安适恬淡,从容悠闲的生活态度。第二问:
我更喜欢“无怀氏之民的风度”,因为这种不紧不慢的生活让我身心放松,不用
疲于奔命;或者我更喜欢“特种兵式旅游”,因为这能让我看到更多山河美景。
14.(3 分)(1)借风滑行和超强的飞行体力
(2)鸟不可能衔起能支撑它浮力的树枝
(3)世界上不存在“衔着树枝飞越太平洋的鸟”
15.(4分)示例一:赞同小语的看法。从思考一到三,逻辑严密,根据迁徙路线
说明存在飞越太平洋的鸟,但没有绝对记录表明没有衔枝;然后根据鸟的飞越路
线,说明鸟不需要衔枝,但也不能完全说明鸟不能衔枝,最后通过浮力原理说明
鸟既不需要也不能衔枝飞越。重重假设,重重否定,是探究“鸟不能衔枝渡海”
真相的过程,也是认知这一事理的过程,符合认识规律。
示例二:赞同小文的看法。小文安排的顺序的逻辑是,根据迁徙路线存在飞越太
平洋的鸟,但是根据浮力原理说明这些鸟无法衔枝飞越,最后补充说明鸟的飞越
能力,进一步说明“鸟不能衔枝渡海”是假的。侧重突出“浮力原理”,从而重
点突出说明“鸟衔枝飞越”不符合基本科学真相。
16.(3 分)示例一:A更合适,首先 A 语言更准确,例子中所列数字更准确,比
如飞行用时 8.2 天,精确到小时;用小括号注释了斑尾塍鹬的英文名字,防止因
翻译造成错误;
示例二:A逻辑更严密:它指明了这次飞行斜挎了太平洋,符合说明对象“有些
鸟儿有能力飞越太平洋”的讨论范畴。A例子语言准确,逻辑严密,使人更信服,
因此更合适。
示例三:B更合适。B 简洁有针对性,数据比起 A例子更大,更震撼,也更有说
服力,“途中遭遇大风”更能说明鸟飞越能力的卓越。
17.(4 分)示例:你好,我想你有些误解我们写《童话打假》的意图。我们写《童
话打假》是因为关于动物的假童话不断流传,拉大了孩子们与真实的自然间的距
离,甚至误导了孩子们。但《童话打假》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摒弃童话。我们真正
呼吁的是我们需要童话来培养真善美的心灵,也需要科学合理的童话来打开观察
世界的窗口。
18.参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永康市初中联盟八年级语文期中答题卡 2024.04
【板块三】读名著,走近千年文明(共 5 分)
学校: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8.(5 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 贴条形码处(请监考老师把条形码的左上角
写姓名、班级、考号,再用 2B 铅笔把考号对应 与本框的左上角对齐)
数字涂黑。
2. 选择题作答必须用 2B 铅笔,修改时用橡皮擦干 【板块四】读美文,从游桃源胜境(共 18 分)
净。答题不得超出答题框。
缺考标记
9.(3 分)(1) (2) (3)
10.(3分)
【板块一】活动缘起 (共 4 分)
1. (4分)(1) (2) (3) (4) 11.(4分)
【板块二】读诗文,细品古人情志(共 26 分)
2.(10 分)(1) (2)
(3) (4) 12.(4分)
(5) (6)
(7) (8)
(9) (10) 13.(4分)
3.(4 分)(1) (2) (3) (4)
4.(三2、分现)水代文阅平读(布26其分)上 流 若 织 文 响 若 操 琴
5.(3 分)
【板块五】读“百科”,辨析万物之理(共 14 分)
6.(3 分) 14.(3 分)(1) (2)
(3)
15.(4 分)
7.(4 分)
16.(3 分)
第 1 面 共 2 面 语文答题卡

17.(4分)
200
【板块六】阅无界,抒写阅读感怀(共 50 分)
18. 作文(50分)
200
200
第 2 面 共 2 面 语文答题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