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会通过各种途径及时排出体外。下列器官中不参与排泄的是 ( )
A.肾脏 B.皮肤
C.肺 D.肛门
2.人体形成尿液的主要结构是 ( )
A.尿道 B.输尿管
C.肾脏 D.膀胱
3.正常人的尿液与原尿相比,一般不含葡萄糖,这是由于 ( )
A.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C.膀胱的储存 D.输尿管的输送
4.下图是肾单位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是入球小动脉,②是出球小静脉
B.肾单位由③④组成
C.⑥是肾小管,对原尿中的物质有重新吸收的作用
D.正常情况下,⑦中的液体不含葡萄糖
5.下列关于排尿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排出体内的废物
B.排出体内的食物残渣
C.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D.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6.下列不属于排泄的是 ( )
A.呼出二氧化碳 B.排出尿液
C.皮肤的汗腺分泌汗液 D.排便
7.人体排泄的下列物质中,只通过一条途径排出的是 ( )
A.水 B.无机盐
C.尿素 D.二氧化碳
8.下图表示血液流经某器官后,一些成分的变化情况。据此推测,该器官为 ( )
A.心脏 B.小肠
C.肾脏 D.肺
9.下列有关肾小球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具有滤过作用
B.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毛细血管缠绕而成的
C.肾小球毛细血管汇集成出球小动脉
D.肾小球与肾小囊是相通的,肾小囊中的液体是原尿
10.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尿液的形成只经过肾小体的滤过作用
B.血液流经肾小球后,即可形成尿液
C.肾炎患者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可能增加
D.原尿中的部分葡萄糖被肾小管重吸收
11.检测某健康成年人血浆、肾小囊腔内以及输尿管内的液体中甲、乙两种物质的浓度,结果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判断,甲、乙分别是 ( )
物质 血浆 肾小囊腔内的液体 输尿管内的液体
甲 0.03% 0.03% 2%
乙 0.10% 0.10% 0
A.甲是尿素,乙是蛋白质
B.甲是葡萄糖,乙是尿素
C.甲是尿素,乙是葡萄糖
D.甲是蛋白质,乙是葡萄糖
12.日常生活中,人们每天都要喝一定量的水,这主要有利于( )
A.废物及时随尿液排出 B.人体对无机盐的吸收
C.人体对葡萄糖的吸收 D.加快血液的流动
13.尿液的形成是连续不断的,而尿液的排出是间歇的。与尿液间歇性排出有关的结构是下图中的 ( )
A.①
B.②
C.③
D.④
14.下图为人体内某结构的血流情况模式图,b代表某器官或结构,a、c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若b为肺,则c中流静脉血
B.若b为小肠,则c中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含量增加
C.若a为肺静脉,c为主动脉,则b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D.若a、c中都流动脉血,则b一定是肾小球
15.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尿的形成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
A.出球小动脉与入球小动脉中的血液都含有尿素
B.大分子蛋白质经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腔中
C.重吸收作用发生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
D.在尿液中检测不到葡萄糖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6.(5分)下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④内的液体是 ,⑤的名称是 ;与④内的液体相比,由⑤流出的液体不含 。
(2)若某人尿检时发现其中含有红细胞和蛋白质,则此人可能出现病变的部位是 。
A.肾小管 B.肾小体
C.肾小球 D.肾小囊
(3)尿毒症患者要定期去医院做血液透析,目的是排出 。
A.二氧化碳 B.水
C.无机盐 D.尿素
17.(5分)在学习了“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后,安安同学将相关内容利用概念图的形式进行了整理。请结合所学知识和安安同学绘制的概念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包含了泌尿系统的结构,其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①,它的基本单位A被称为 。
(2)泌尿系统中暂时储存尿液的器官是 (填序号)。
(3)图中肾动脉内的血液是含氧丰富的 (填“动脉血”或“静脉血”)。
(4)图中结构a指的是 ,当血液流经a时,会发生甲作用。经过甲作用后,流经肾小囊的液体叫作原尿,健康人的原尿与血浆相比,原尿中明显减少的成分是 。
18.(5分)取某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进行化验,得到下表所示的数据(单位:g/100 mL):
成分 水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尿酸 无机盐
A 90~93 7~8 0.1 0.03 0.004 0.9
B 95 0 0 1.80 0.050 1.1
C 97 微量 0.1 0.03 0.004 0.9
(1)分析表中数据,推测A、B、C分别是指哪一种液体:A ,B ,C 。
(2)医生在检查某病人的尿液成分时,发现其中含有较多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如果该病人的肾脏患有疾病,则最有可能发生病变的部位是 。
(3)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 作用。
19.(5分)痛风属于“生活方式病”,经常在外就餐和点外卖,喜食火锅、海鲜、啤酒、饮料、甜食等的人群是痛风发病的主要人群。高尿酸血症是产生痛风的主要原因。人体内含有嘌呤物质,上述食物中也含有较多嘌呤,这些嘌呤在人体内分解产生尿酸(以尿酸盐的形式存在),当人体内尿酸过多(高尿酸血症)时,就会产生痛风。E是治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常用药物,为了研发新的药物,研究人员对天然化合物F的降尿酸作用进行了研究。以下是具体实验步骤:
①给正常大鼠灌服尿酸氧化酶抑制剂,获得若干只高尿酸血症大鼠。
②将高尿酸血症大鼠平均分成A、B、C三组,A组正常饲养,B组添加药物E,C组添加与药物E同剂量的天然化合物F。
③一段时间后,检测三组大鼠血清中的尿酸盐含量,结果如图所示。
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血液中的尿酸盐经 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原尿经过肾小管时,过多的尿酸盐通过 的重吸收作用重新进入血液,导致高尿酸血症。
(2)将若干只高尿酸血症大鼠平均分成三组,除添加药物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其目的是 。
(3)A组和C组的对照结果可以说明 。
(4)分析痛风的发病原因,你对青少年的饮食有什么建议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D C B D B D D C
9 10 11 12 13 14 15
D C C A C C B
1.D 解析:人体排出的食物残渣叫作粪便,粪便从肛门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不属于排泄,D项符合题意。
2.C 解析:肾脏的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C项符合题意。
3.B 解析: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因此尿液中一般不含葡萄糖,B项符合题意。
4.D 解析:题图中①是入球小动脉,②是出球小动脉;③肾小球、④肾小囊、⑤肾小管组成肾单位;⑥是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⑦是集合管,里面的液体是尿液。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葡萄糖被全部重吸收,因此正常情况下,⑦中的液体不含葡萄糖,D项正确。
5.B 解析:人吃进去的食物经消化系统消化、吸收后,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通过肛门排出体外,B项不正确。
6.D 解析:人体的排泄途径有三条:二氧化碳和一部分水以气体的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少量的水、无机盐、尿素等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等以尿液的形式由泌尿系统排出。排便不属于排泄,属于排遗,D项符合题意。
7.D 解析:人体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汗液和尿液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可见,二氧化碳只有一条排出途径,D项符合题意。
8.C 解析:血液流经肾脏后,由尿素含量较高的动脉血变成尿素含量较低的静脉血,C项符合题意。
9.D 解析:肾小管与肾小囊相通,肾小囊包绕在肾小球的周围,血液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后,才能形成原尿,D项错误。
10.C 解析:尿液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的滤过作用,以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A项错误。血液流经肾小球后,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B项错误。肾炎会使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原来不能滤过的大分子蛋白质有可能滤过到肾小囊腔中,而肾小管不能重吸收大分子蛋白质,致使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加,C项正确。正常情况下,原尿中的葡萄糖全部被肾小管重吸收回血液,D项错误。
11.C 解析:肾小囊腔内的液体是原尿,输尿管内的液体是尿液。尿液中甲物质的含量高于血浆和原尿,因此甲是尿素;血浆与原尿中乙物质的含量相同,尿液中不含乙物质,因此乙是葡萄糖,C项符合题意。
12.A 解析:排尿是人体排出代谢废物的主要途径,A项符合题意。
13.C 解析:题图中①是肾脏,肾脏的作用是形成尿液;②是输尿管,输尿管的作用是输送尿液;③是膀胱,膀胱的作用是暂时储存尿液;④是尿道,尿道的作用是排出尿液。因此,与尿液间歇性排出有关的结构是③膀胱,C项符合题意。
14.C 解析:若b为肺,则c为肺静脉,其内流动脉血;若b为小肠,则c中营养物质的含量增加,氧气的含量减少;若a为肺静脉,c为主动脉,则b为左心房和左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左心室和主动脉之间都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若a、c中都流动脉血,则b可能是左心房和左心室,也可能是肾小球。因此,C项正确。
15.B 解析: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余物质都能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B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6.(1)原尿 肾小管 葡萄糖 (2)C (3)D
17.(1)肾单位 (2)③ (3)动脉血 (4)肾小球 大分子蛋白质
18.(1)血浆 尿液 原尿 (2)肾小球 (3)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以及肾小管的重吸收
易错警示 “四步法”辨析血液、血浆、原尿和尿液
血浆、原尿、尿液共有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尿素,区别是原尿与血液相比较,原尿中不含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尿液与原尿相比较,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尿素与无机盐的浓度增大。因此判断上述四种不同液体时,第一步是找到有血细胞的一组,确定为血液;第二步是找到没有血细胞,而有大分子的蛋白质的一组,确定为血浆;第三步是找到没有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葡萄糖的一组,确定为尿液;剩余的即为原尿。
19.(1)肾小球 肾小管 (2)控制单一变量 (3)天然化合物F具有降尿酸作用 (4)合理膳食,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