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测试卷 (1)(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生物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测试卷 (1)(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生物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4-18 10:17: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期末测试卷
 考试范围:第三、四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早春播种时,用地膜覆盖的主要目的是 (  )
A.减少空气 B.提高温度
C.防治风沙 D.防治害虫
2.下列有关种子萌发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种子萌发首先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
B.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和胚轴
C.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
D.胚芽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茎和叶
3.下列关于植株生长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幼根的生长依靠分生区和伸长区
B.新的枝条是由芽发育而成的
C.柳树的茎能够逐年加粗是形成层细胞分裂的结果
D.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都来自土壤
4.豌豆的传粉方式及苹果的传粉媒介分别是 (  )
A.自花传粉,风力
B.自花传粉,昆虫
C.异花传粉,风力
D.异花传粉,昆虫
5.下图表示利用气球和注射器等材料制作的植物气孔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①模拟保卫细胞,控制②的开闭
B.②模拟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
C.③模拟导管,负责运输水和无机盐
D.夜幕降临时,大多数②呈图示状态
6.通过生命周期的循环,绿色开花植物得以在地球上生生不息。学习了“植物的生殖和发育”的相关内容后,某同学做了一些笔记(如图),下图中的②和③分别代表 (  )
A.受精卵、胚 B.子房、种子
C.胚乳、果皮 D.胚珠、果皮
7.玉米一生消耗的水分总量及用途如下表所示,你认为用途③是 (  )
用途 质量/kg
① 保留在植物体内的水 1.872
② 用于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的水 0.250
③ 202.106
生长期中的总用水量 204.228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8.某种植物可以通过输导组织向叶片输送有毒物质防止昆虫啃食。龟甲(一种昆虫)能巧妙地选择食用部位,避免因接触毒液而中毒。据此推测,龟甲在取食时没有破坏的叶片结构是 (  )
A.叶肉 B.叶脉
C.表皮 D.气孔
9.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下图表示利用银边天竺葵探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应先将该装置放置在黑暗处一昼夜
B.叶片①可用于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光
C.叶片②经酒精脱色、碘液染色后不变蓝
D.叶片①的银边部分和叶片②照光后无淀粉生成的原因相同
10.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为生物圈中的绝大多数生物提供氧气
B.为生物圈中的所有生物直接提供食物
C.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D.绿色植物能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11.呼吸作用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其物质和能量的变化是 (  )
A.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B.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C.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12.柿子中含有单宁,单宁容易与铁质结合而影响人体对食物中铁质的吸收。过量食用柿子可能会导致 (  )
A.坏血病 B.神经炎
C.佝偻病 D.缺铁性贫血
13.某兴趣小组自制模拟装置(如图)来探究呼吸道对空气的清洁作用。他们将碳粉放在塑料瓶瓶口,用吹风机向瓶口吹风,记录瓶底纱布上碳粉的数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毛刷模拟的是呼吸道中的鼻毛和纤毛
B.若换成干燥的毛刷,则瓶底纱布上碳粉的数量会增加
C.浸湿毛刷的水模拟的是呼吸道中的黏液
D.该实验说明呼吸道能完全阻挡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14.下图表示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模拟装置。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气球模拟肺,橡皮膜模拟膈肌,液面高度变化模拟肺内气压变化
B.若该图模拟膈肌收缩,则下拉橡皮膜,液面A会下降
C.若该图模拟呼气过程,则下拉橡皮膜,液面B会上升
D.若该图模拟肺内气压减小,则下拉橡皮膜,液面B会上升
15.下图是心脏和血管的示意图,“→”表示血流方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图甲中连接心脏的血管是动脉
B.图乙所示血管中的血液一定是动脉血
C.图丙所示血管是静脉
D.图丁所示血管是毛细血管
16.图甲为血液流经人体某器官X的示意图,①②表示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图乙表示血管①②内血液中的气体含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器官X可能是小肠 B.血管②内流的是静脉血
C.血管①内流的是动脉血 D.血管②为肺静脉
17.“我”是男性体内一个长得像小蝌蚪的细胞,“我”和上亿个同伴竞争,穿过重重阻碍后终于在一个狭窄的管道里与我的搭档相遇并结合形成一个新细胞,我们开始分裂,产生更多的细胞,最终在一个宽敞的房子里住下来,继续发育……”下列对这段话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结合形成一个新细胞”指的是受精卵
B.“分裂产生更多的细胞”指的是胚泡
C.“狭窄的管道”指的是母体的阴道
D.“宽敞的房子”指的是母体的子宫
18.下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示意图。下列有关图示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①是尿道——排出尿液
B.②是肾脏——形成尿液
C.③是输尿管——输送尿液
D.④是膀胱——储存尿液
19.某同学根据小肠壁横切面玻片标本显微图(如图),采用简易材料如泡沫、纸板等设计并制作了小肠结构模型。下列建议不正确的是 (  )
A.建议把泡沫锯成凹凸不平的形状,模拟小肠皱襞
B.建议在皱襞上插一些针状物,模拟小肠绒毛
C.建议将小肠内表面制作得平整些,使模型更加美观
D.可以在纸板上画一些红色和蓝色的线条,模拟小肠绒毛内的血管
20.下图是健康人正常尿液的形成过程示意图,①②部位都发生了重要的生理作用,“·”表示某种成分,其中能模拟尿素排出过程的是 (  )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60分)
21.(14分)在学习了“开花和结果”一课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了花的结构模型。请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佳佳认为,图1中三个小组的模型都呈现出了花的主要结构,即[  ]      和[  ]         。
(2)琪琪认为,第二组的模型虽然不如第一组、第三组的漂亮,但其优点是能通过切面看到内部的[③]       ,该结构位于       内部。她建议在③中放几个小圆球,其中底部靠近珠孔的小圆球表示      。
(3)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花结构的了解,还进一步复习了花在受精后各部分的变化及其他相关知识。桃子是由      发育而来的,桃子里面的桃仁(如图2)是由第二组作品中的[  ]发育而来的。
22.(14分)在城市的经济发达地区,由于缺乏合理营养的知识,且膳食摄入不平衡,加上活动量不足,青少年肥胖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下面是一份较为合理的早餐食谱:几块面包、一杯牛奶、适量的蔬菜和水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牛奶中含有丰富的      ,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它,因此应多食用图一中的      类和      类食物。
(2)图二中,D表示的消化道部位是      ,曲线      能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淀粉最终被分解为      进入循环系统。
(3)多吃蔬菜和水果可以补充维生素,如果人体缺乏      ,则刷牙时容易牙龈出血。
23.(12分)春末夏初,随着季节交替,气温升高,细菌、病毒活跃,感染各种传染病的风险增大,如细菌性感染、支原体感染和病毒性感染等。小华最近出现头痛、鼻塞、咳嗽不断等症状,便去医院接受治疗,护士为其抽血检查。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医生检查发现小华咽部严重红肿,结合血液检查结果发现图1中的[②]      数量增多,由此判断小华的咽部可能被病菌感染而引发了炎症。
(2)医生建议小华进行输液治疗,护士应将针头扎入图2中的      (填字母)。药物随着血液流动通过      (填“体循环”或“肺循环”)最先流入心脏的      。
(3)图3中,在小华体内流动脉血的血管有      (填字母)。
(4)如图3所示,心脏中的血液只能由⑤流到⑥,由⑦流到⑧,这是因为      (填结构名称)能够防止血液倒流。
24.(20分)小颖同学和家人利用假期来到生态农业园游玩。一步入园区,小颖就被塑料大棚中的反季节蔬菜吸引住了,并产生了一些疑问。请你运用生物学知识帮助她解决以下疑问:
(1)小颖同学发现生态农业园中的工作人员移栽蔬菜时总是根部带土移栽,这是为了            。工作人员时常给已经种植好的植物“松土”,目的是给植物的根提供足够的      ,保证根部细胞的正常      。
(2)小颖为探究呼吸作用和植物光合作用的关系,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瓶中种子萌发时,种子的呼吸作用会增强,致使瓶内的      浓度增大,该气体进入玻璃罩内使幼苗的光合作用增强。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如果用手触摸盛有种子的玻璃瓶,会感到微微发热,这是因为种子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了      。
(3)如果把漏斗和玻璃管阀门关闭,幼苗的光合作用就会逐渐      (填“增强”或“减弱”)。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      ,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是      。
(4)为了提高大棚内的蔬菜产量,你认为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写出其中两条)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B D D B D D C B
9 10 11 12 13 14 15 16
D B C D D C B D
17 18 19 20
C A C D
1.B 解析:早春播种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可以起到提高温度的作用,利于种子萌发,从而达到提前播种、提前收获的目的,B项符合题意。
2.D 解析:种子内的营养物质在种子吸水后便于转运;种子吸水后种皮变软,有利于胚根突破种皮,故种子萌发首先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A项正确。种子萌发过程中,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和胚轴,B项正确。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C项正确,D项不正确。
3.D 解析:幼根的生长主要依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数量和伸长区细胞的伸长增大细胞体积,A项正确。芽中含有分生组织,其发育可形成新的枝条,B项正确。形成层具有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柳树的茎逐年加粗,C项正确。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有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等,其中水和无机盐主要来自土壤,而有机物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的,D项错误。
4.B 解析: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苹果进行异花传粉,传粉媒介是昆虫,B项符合题意。
5.D 解析:①模拟保卫细胞,气孔是由保卫细胞围成的小孔,保卫细胞可以控制②气孔的开闭,A项正确。②模拟气孔,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B项正确。③模拟导管,其功能是运输水和无机盐,C项正确。夜幕降临时,叶片上的大多数气孔缩小或关闭,蒸腾作用减弱,散失的水分减少,故②呈关闭状态,D项错误。
6.D 解析: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如下:
据图可知,①是子房,②是胚珠,③是果皮,④是种子,D项符合题意。
7.C 解析: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吸收来的水只有大约1%用于光合作用等生命活动,大约99%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因此,用途③是蒸腾作用散失的水,C项符合题意。
8.B 解析:叶片的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叶片的叶脉中含有导管和筛管,可以运输水、无机盐和有机物,属于输导组织。龟甲(一种昆虫)能巧妙地选择食用部位,避免因接触毒液而中毒,而毒液是通过输导组织输送的,因此龟甲在取食时没有破坏的结构是叶脉,B项符合题意。
9.D 解析:实验前应将该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使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耗尽,A项正确。叶片①中的见光部分与遮光部分形成了以光照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可用于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光,B项正确。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叶片②缺少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经酒精脱色、碘液染色后不变蓝,C项正确。叶片①的银边部分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叶片②缺少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叶片①的银边部分和叶片②照光后无淀粉生成的原因不同,D项错误。
归纳总结 “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正确步骤如下:暗处理→遮盖后光照→几小时后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后滴加碘液→冲洗后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
10.B 解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释放到大气中,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A项、D项正确。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一部分用来构建植物体自身,一部分为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人类和其他生物都要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B项不正确。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不仅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而且树林中的枯枝落叶能够吸纳大量的雨水,使得雨水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所以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C项正确。
11.C 解析: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C项符合题意。
12.D 解析: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人体缺铁会使血红蛋白的合成发生障碍,从而使人体内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导致缺铁性贫血。因此,过量食用柿子可能会导致缺铁性贫血,D项符合题意。
方法技巧 口诀记忆营养物质的缺乏症
牙龈出血坏血病,新鲜蔬果补Vc;
夜盲干眼缺Va,补充肝脏胡萝卜;
脚气病人缺B1,豆类谷类来补充;
钙和Vd壮骨骼,缺少易得佝偻病。
13.D 解析:毛刷模拟的是呼吸道中的鼻毛和纤毛,具有清扫异物的作用,A项正确。呼吸道可以湿润空气,若换成干燥的毛刷,则瓶底纱布上碳粉的数量会增加,B项正确。浸湿毛刷的水模拟的是呼吸道中的黏液,具有湿润空气的作用,C项正确。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不能完全阻挡空气中的有害物质,D项错误。
14.C 解析:呼气过程是肺内气体排出体外的过程,此时膈肌舒张并向上移动,胸廓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故在模拟装置中,应上推橡皮膜,而不是下拉橡皮膜,液面B会下降,而不是上升,C项错误。
归纳总结 呼吸的全过程
15.B 解析:图甲所示血管中的血液流出心脏,表示动脉,A项正确。图乙所示血管中的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表示动脉,肺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B项错误。图丙所示血管中的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表示静脉,C项正确。图丁中的血管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表示毛细血管,D项正确。
方法技巧 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方法
(1)根据血管内血液流动的方向
血液离开心脏的血管为动脉,血液流回心脏的血管为静脉,连通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为毛细血管。
(2)根据血液是由主干流向分支,还是由分支流向主干
①动脉:血管逐渐分支,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如图甲。
②静脉:血管逐渐汇合,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如图乙。
③毛细血管:管径最小,红细胞呈单行通过,如图丙。
16.D 解析:根据图甲中的血液流动方向可知,①是动脉,②是静脉。分析图乙可知,血管①中的氧气含量少,二氧化碳含量多,流的是静脉血;血管中②的氧气含量多,二氧化碳含量较少,流的是动脉血。由此可以推断:血管①为肺动脉;血管②为肺静脉,其内流的是动脉血;器官X表示肺,D项正确。
易错提醒 1.体循环与肺循环同时进行,没有先后之分。
2.肺动脉内流静脉血,肺静脉内流动脉血。
17.C 解析:“在一个狭窄的管道里与我的搭档相遇并结合形成一个新细胞”是指精子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并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结合形成一个新细胞”指的是受精卵,“狭窄的管道”指的是母体的输卵管,A项正确,C项错误。“我们开始分裂,产生更多的细胞,最终在一个宽敞的房子里住下来”是指受精卵不断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因此“分裂产生更多的细胞”指的是胚泡,“宽敞的房子”指的是母体的子宫,B项、D项正确。
18.A 解析:①是血管,包括肾动脉和肾静脉;⑤是尿道,可以排出尿液,A项错误。②是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能形成尿液,B项正确。③是输尿管,能将尿液输送到膀胱,C项正确。④是膀胱,能暂时储存尿液,D项正确。
19.C 解析:建议把泡沫锯成凹凸不平的形状,模拟小肠皱襞;建议在皱襞上插一些针状物,模拟小肠绒毛;可以在纸板上画一些红色和蓝色的线条,模拟小肠绒毛内的血管,以此来体现小肠的结构特点。建议将小肠内表面制作得平整些,使模型更加美观,这不符合小肠的结构特点,C项不正确。
20.D 解析: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等物质,都会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因此,尿素的排出途径是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集合管→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结合题图可知,“·”表示尿素,而图A、图B的肾小管中没有尿素,图C中肾小管末端的尿素含量低于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可见,能模拟尿素排出过程的是图D,D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21.(1)[①]雄蕊 [②]雌蕊 (2)胚珠 子房 卵细胞 (3)子房 ③
22.(1)蛋白质 Ⅲ Ⅳ (2)小肠 X 葡萄糖 (3)维生素C
23.(1)白细胞 (2)C 体循环 右心房 (3)D、F (4)房室瓣
24.(1)保护幼根和根毛,减少幼根和根毛的损伤,保证根的吸水能力,从而提高移栽蔬菜的成活率 氧气
呼吸 (2)二氧化碳  热量 (3)减弱 水 光
(4)增加光照强度 延长光照时间(或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合理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