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生物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生物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4-18 10:17: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期中测试卷
考试范围: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二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图表示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装置,每个锥形瓶中放有等量的种子(30粒),并提供相应的环境条件。请预测种子发芽率最高的是 (  )
A.①号瓶 B.②号瓶
C.③号瓶 D.④号瓶
2.某生物学小组的同学在完成“观察根毛”的实验后,得出了如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
A.植物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
B.根、茎、叶中的导管是连通的
C.筛管是运输水的通道
D.水的主要运输路径是根→茎→叶
3.“根深方能叶茂”,植物根的生长主要与根尖中的哪些结构有关 (  )
A.分生区和伸长区 B.根冠和分生区
C.根冠和成熟区 D.伸长区和成熟区
4.下图是叶芽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将来发育成叶
B.②将来发育成侧芽
C.③将来发育成茎
D.④将来发育成顶芽
5.下列关于芽的认识,错误的是 (  )
A.芽有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多种类型
B.花芽将来发育成花
C.顶芽是着生在主干或侧枝顶端的芽
D.混合芽将来只能发育成枝条
6.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三种无机盐是 (  )
A.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B.含氮、磷、钙的无机盐
C.含氮、磷、镁的无机盐
D.含氮、镁、钾的无机盐
7.下图为桃花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开花和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图中的⑥将来发育成种子
B.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柱头和花柱都会凋落
C.这朵花的雌蕊由①③⑥组成
D.开花时期雨天过多会影响花的传粉
8.下列关于绿色开花植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被昆虫咬坏胚的种子能继续萌发
B.种植庄稼或养花时施肥,是为其生长提供有机物
C.移栽植物幼苗时,根部带土坨的目的是保护幼根和根毛
D.只要有雌蕊,其中的子房就能发育成果实
9.夏季炎热高温时,为了减少水分的过度消耗,叶片上的保卫细胞和气孔的状态分别是 (  )
A.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关闭
B.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张开
C.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张开
D.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关闭
10.某市为绿化环境,在市中心公园移栽了一些树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移栽时根部带土坨有利于保护幼根和根毛
B.移栽时剪去部分枝叶是为了减弱光合作用
C.阴天移栽有利于减少水分散失
D.给移栽后的树木“挂吊瓶”可以为其补充水和无机盐
11.果农在种植果树时,为了提高水果的品质,会在果树的盛花期对果树进行“环割”处理,即环绕果树的枝干剥去一定宽度的树皮。这样做是为了 (  )
A.阻止水分向上运输
B.阻止水分向下运输
C.阻止有机物向上运输
D.阻止有机物向下运输
12.下列关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白天进行呼吸作用,晚上进行光合作用
B.光合作用需要光,呼吸作用不需要光
C.光合作用储存能量,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D.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
13.同学们在课堂上利用萌发的种子和煮熟的种子(初始温度相同)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煮熟的种子无法进行呼吸作用
B.甲组的温度计示数低于乙组
C.甲组中的蜡烛迅速熄灭,乙组中的蜡烛继续燃烧
D.该实验可以证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14.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旨在动员人们参加植树造林活动。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包括 (  )
①减轻温室效应 ②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 ③降低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④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实践证明,“治水之本在于治山,治山之要在于兴林”。“兴林”既能“治水”,亦能“治山”。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
A.植物可以通过蒸腾作用促进降水
B.植物根系能够固着土壤、涵养水源
C.植物的枯枝落叶能够减少雨水对地面的冲刷
D.植树造林能够增加地表径流量,防止洪灾的发生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6.(5分)豆制品因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和维生素等有益成分,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图是大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分析,A、D、E都属于      。
(2)A→B表示种子的萌发过程,其中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  ]      ;①②③④是种子的主要部分,合起来称为      。
(3)C中的导管能把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水分和无机盐运输到茎、叶,      能把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运输到根。
(4)E中含有9粒种子,说明子房中至少含有    个胚珠。
17.(5分)下图表示菊花植株的相关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图甲中的[  ]      ,吸收的大部分水分通过图丙中的[④]      散失到大气中。
(2)图丁中[a]表示的气体是      ;[E]代表的结构是     ,[E]内进行的生理活动为      作用。
18.(10分)在我国的植被中,森林占据了主体。2022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现在应该再加上一个碳库。”森林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的作用。
(1)森林生态系统具有“绿色水库”“      ”之称。绿色植物通过      作用散失水分,从而促进了生物圈的      。
(2)森林也是“钱库”。我国的森林每年为我们提供了5亿立方米优质木材的物质财富。木本植物能逐年加粗,是因为茎中有      。森林还是天然的“粮库”,为我们提供了板栗、核桃、银杏等许多营养丰富的食粮。银杏与核桃所属类群的本质区别是         。
(3)森林更是“碳库”。绿色植物是如何“储碳”的呢 某生物学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进行了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两盆牵牛花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消耗叶片中原有的      ,然后设计一组对照实验装置(如图1)。
②将这组装置放在光下照射几个小时后,取A、B两叶片进行以下处理(如图2)。乙装置中酒精的作用是      。推测丁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  。
③由此说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                  ,从而将碳储存起来。
(4)“爱护植被,从我做起。”为了维护生态安全,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你应该怎样做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B C A C D A C C
9 10 11 12 13 14 15
D B D A B B D
1.B 解析:①号瓶中缺少适量的水;③号瓶中水过多甚至淹没了种子,使种子不能获得充足的空气;④号瓶中温度较低,种子发芽率低;只有②号瓶中具备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这三个外界条件,所以种子发芽率最高,B项符合题意。
2.C 解析:筛管是运输有机物的通道,导管是运输水的通道,C项错误。
3.A 解析:植物的根能不断地向土壤深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A项符合题意。
4.C 解析:题图中①为生长点,具有分裂能力,能形成新的芽结构;②为幼叶,将来发育成叶;③为芽轴,将来发育成茎;④为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综上所述,C项正确。
5.D 解析:混合芽将来可以发育成枝条和花,D项错误。
6.A 解析: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A项符合题意。
7.C 解析: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都会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里面的⑥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胚。雌蕊由①花柱、②子房、③柱头组成。桃花是虫媒花,开花时期雨天过多会影响昆虫传粉,最终造成减产。综上所述,C项错误。
思路索引 首先根据桃花的结构示意图,可以判断出①是花柱,②是子房,③是柱头,④是花药,⑤是花丝,⑥是胚珠,而一朵花的雌蕊主要由①花柱、②子房和③柱头构成。
8.C 解析: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因此被昆虫咬坏胚的种子不能继续萌发,A项错误。种植庄稼或养花时施肥,是为其生长提供无机盐,B项错误。移栽植物幼苗时要带土移栽,目的是保护根毛和幼根,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C项正确。在完成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后,花的大部分结构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如果没有经过传粉和受精过程,那么雌蕊中的子房将不会发育成果实,D项错误。
9.D 解析: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保卫细胞的外侧较薄而内侧较厚。保卫细胞吸水时,细胞膨胀,两细胞分离,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时,细胞收缩,两细胞合并,气孔闭合,可以减少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因此,D项符合题意。
10.B 解析:移栽时根部带土坨有利于保护幼根和根毛,从而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A项正确。移栽时剪去部分枝叶是为了减弱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从而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B项错误。阴天植物的蒸腾作用较弱,植物散失的水分较少,故阴天移栽有利于减少水分散失,C项正确。给移栽后的树木“挂吊瓶”,吊瓶中含有水和无机盐,可以为树木补充水和无机盐,D项正确。
11.D 解析:筛管是运输有机物的通道,位于树皮内侧的韧皮部中。对果树进行“环割”处理,切断了筛管,可以阻止有机物向下运输,使更多的有机物运输到花和果实中,D项符合题意。
12.A 解析:光合作用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能进行,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A项错误,B项正确。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C项、D项正确。
归纳总结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项目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区 别 部位 含有叶绿体的细胞 所有的活细胞
条件 光 有光、无光均可
原料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产物 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
实质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联系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和能量
13.B 解析:只有活细胞才能进行呼吸作用,煮熟的种子已经死亡,不能进行呼吸作用,A项正确。甲组中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瓶中温度升高;乙组中煮熟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瓶中温度几乎不变,故甲组的温度计示数高于乙组,B项错误。甲组中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时消耗氧气,将燃烧的蜡烛放入瓶中后蜡烛因缺少氧气而迅速熄灭;乙组中的蜡烛继续燃烧,C项正确。甲、乙两组实验可以形成对照,证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D项正确。
14.B 解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降低二氧化碳的浓度,减轻温室效应;植物的根系在土壤中十分发达,把土壤牢牢地“抓住”,起到了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综上所述,B项符合题意。
15.D 解析:植树造林能够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加地下径流量,从而控制大雨或暴雨对地面的冲刷,防止洪灾的发生,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6.(1)器官 (2)[③]胚根 胚 (3)筛管 (4)9
17.(1)[A]成熟区 气孔 (2)氧气 叶绿体 光合
18.(1)地球之肺 蒸腾 水循环 (2)形成层 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 (3)①淀粉 ②脱去叶绿素 A叶片变蓝,B叶片不变蓝 ③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 (4)绿色出行,减少一次性制品的使用等(合理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