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矿产资源与工业 第1课时 教案-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中图版(2024)(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5.3 矿产资源与工业 第1课时 教案-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中图版(2024)(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4-18 11:03: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矿产资源与工业》第1课时教案
学科 初中地理 年级册别 七年级下册 共2课时
教材 中图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中图版七年级下册《矿产资源与工业》。教材通过介绍矿产资源的定义、分类及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帮助学生理解矿产资源在工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通过大量的图表和实例,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矿产资源的分布及其对工业的影响。同时,教材还强调了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兴趣,但对矿产资源和工业的关系了解较少。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和分析能力,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教材和参与讨论,逐步理解矿产资源的重要性和分布特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工业产品较多,可以通过这些实际例子来增强对矿产资源与工业关系的理解。部分学生可能对地理名词和概念感到陌生,需要教师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和实际案例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此外,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还有待提高,教师应通过小组合作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自主学习能力。
课时教学目标
人地协调观
1. 通过了解矿产资源的分布,认识到矿产资源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 通过探讨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树立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
综合思维
1. 通过分析不同地区的矿产资源分布,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2. 通过探讨矿产资源对工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区域认知
1. 通过学习矿产资源的分布,了解不同区域的资源优势。
2. 通过分析典型案例,理解矿产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地理实践力
1. 通过实地考察或模拟实验,了解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过程。
2. 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矿产资源分布图的绘制。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煤炭、石油和铁矿资源的分布。
2. 理解矿产资源是工业发展的基础。
3. 了解不同类型的工业及其分类标准。
难点
1. 理解矿产资源对工业发展的重要性。
2. 分析不同地区矿产资源分布的特点及其原因。
3. 探讨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多媒体课件、矿产资源分布图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
(1)展示一些常见的工业产品图片,如汽车、手机、家电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产品的原材料来源。
(2)提问:这些产品的主要原材料是什么?它们来自哪里?
(3)引入课题:《矿产资源与工业》。
(4)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主要内容。
(5)播放一段关于矿产资源开采和利用的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矿产资源的重要性。
(6)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矿产资源如此重要? 1. 观看图片,思考问题。
2. 回答问题,积极参与讨论。
3. 认真听讲,了解学习目标。
4. 观看视频,初步了解矿产资源。
讲授新课 矿产资源的定义
(1)提问:什么是矿产资源?请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并总结矿产资源的定义。
(2)讲解:矿产资源是指经过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自然资源,包括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等。
(3)展示矿产资源的分类图表,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类型矿产资源的特点。
(4)举例说明矿产资源的应用,如煤炭用于发电,石油用于制造塑料等。
(5)引导学生思考:矿产资源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6)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合理利用矿产资源? 1. 阅读教材,总结矿产资源的定义。
2. 听讲,理解矿产资源的分类。
3. 参与讨论,思考矿产资源的应用。
4. 讨论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方法。
矿产资源的分布 煤炭资源
(1)展示中国煤炭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煤炭资源的主要分布地区。
(2)讲解: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世界第一,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地区,特别是山西、陕西和内蒙古。
(3)提问:为什么这些地区煤炭资源丰富?
(4)展示相关地质构造图,帮助学生理解地质条件对煤炭资源分布的影响。
(5)举例说明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山西的煤矿、内蒙古的煤化工基地等。
(6)引导学生思考:煤炭资源的过度开采会带来哪些问题? 1. 观察分布图,了解煤炭资源的分布。
2. 听讲,理解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
3. 思考并回答问题。
4. 讨论煤炭资源的过度开采问题。
石油资源 石油资源
(1)展示中国石油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石油资源的主要分布地区。
(2)讲解:我国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沿海大陆架也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3)提问:为什么这些地区石油资源丰富?
(4)展示相关地质构造图,帮助学生理解地质条件对石油资源分布的影响。
(5)举例说明石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
(6)引导学生思考:石油资源的过度开采会带来哪些问题? 1. 观察分布图,了解石油资源的分布。
2. 听讲,理解石油资源的分布特点。
3. 思考并回答问题。
4. 讨论石油资源的过度开采问题。
铁矿资源 铁矿资源
(1)展示中国铁矿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铁矿资源的主要分布地区。
(2)讲解:我国铁矿资源分布广泛,以河北、辽宁和四川储量最大。
(3)提问:为什么这些地区铁矿资源丰富?
(4)展示相关地质构造图,帮助学生理解地质条件对铁矿资源分布的影响。
(5)举例说明铁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鞍钢、宝钢等钢铁工业中心。
(6)引导学生思考:铁矿资源的过度开采会带来哪些问题? 1. 观察分布图,了解铁矿资源的分布。
2. 听讲,理解铁矿资源的分布特点。
3. 思考并回答问题。
4. 讨论铁矿资源的过度开采问题。
总结与拓展 总结
(1)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矿产资源在工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总结不同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其对工业的影响。
(3)强调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4)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5)鼓励学生继续探索矿产资源的相关知识。
(6)组织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 1. 回顾所学内容,加深理解。
2. 完成课后作业,巩固知识。
3. 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
4. 继续探索相关知识。
评价任务 1. 知识掌握:☆☆☆
2. 分析能力:☆☆☆
3. 合作学习:☆☆☆
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情境和实际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矿产资源在工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小组合作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总结和拓展,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作业设计
基础练习
1. 画出中国煤炭、石油和铁矿资源的分布图,并标注主要分布地区。
2. 选择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调查该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情况,写一篇小报告。
3. 列举三种矿产资源的主要用途,并说明其对工业发展的重要性。
拓展练习
1. 搜集有关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资料,写一篇关于矿产资源保护的文章。
2. 设计一个矿产资源合理利用的方案,包括开采、运输和利用等环节。
3. 与同学合作,制作一个关于矿产资源的PPT,展示矿产资源的分布、应用和保护措施。
板书设计
《矿产资源与工业》
1. 矿产资源的定义:
- 经过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自然资源
- 包括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
2. 矿产资源的分类:
- 金属矿产:铁矿、铜矿等
- 非金属矿产:石灰岩、石膏等
- 能源矿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3. 矿产资源的分布:
- 煤炭:华北、西北地区,山西、陕西、内蒙古
- 石油: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沿海大陆架
- 天然气:西部地区,西气东输工程
- 铁矿:河北、辽宁、四川
4. 矿产资源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 煤炭:发电、化工等
- 石油:燃料、化工原料等
- 铁矿:钢铁工业的基本原料
5. 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合理开采
- 循环利用
- 保护环境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 通过创设情境和实际案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2. 通过小组合作和探究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通过总结和拓展,巩固了所学知识,培养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不足之处
1. 部分学生对矿产资源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后续教学中进一步强化。
2. 课堂时间有限,部分学生未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增加互动环节。
3. 个别学生对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缺乏足够的认识,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加强环保意识的培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