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 流动的组织——血液-课件(共31张PPT)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4.1 流动的组织——血液-课件(共31张PPT)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4-20 10:0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第四单元
人体生理与健康( 一)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当我们去体检或去医院看病的时候,
常常需要抽血做血常规的检查。为什么 血液化验可以作为判断是否健康、诊断 疾病的重要依据
我们的血液有哪些成分 为什么失
第四章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
血过多会导致死亡
情境导入
学习目标
1.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成分的主要功能。
2.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
细胞和白细胞。
3.尝试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
目标引领
任务一:血液的组成
将一定量的人血放入装有抗
凝 剂的试管中,用离心机离心一 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血液有明 显的分层现象。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新 课 探 究
任务一:血液的组成
- 思考
1. 含有抗凝剂的血液,离心一段时间后分成了
几层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分层现象
血液中含有不同的组成成分,它们的比重不一
样,所以,含有抗凝剂的血液离心一段时间后,就 会逐渐分成上下两层,两层中间还有一薄层白色物 质。
2. 血液可能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常规化验单
上所列的血液成分,应分别位于哪一层
新课探究
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的。
血浆
加入抗凝剂——5%
柠檬酸钠溶液
淡黄色、半透明
(约55%)
白色、薄层
红色部分
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
新课探究
任务一:血液的组成
血细胞
3. 为什么把血液称为“流动的组织”
血液中有大量的血细胞,这些血细胞与血浆共同构成
血液,完成物质运输等功能。因此,血液是一种组织,属 于结缔组织。血液可以流动,因此被称为“流动的组织”。
任务一:血液的组成
思考
新课探究
血浆蛋白约7%
葡萄糖、氨基酸、无机
盐等约3%
水约90%
血浆成分示意图
血浆的主要功能:
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
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 体内产生的废物。
血浆是血液中的液态部分,它都含有哪些成分呢
新课探究
任务二:血浆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它们的形态是什么样的
在做血常规化验时,医生会从指尖取 血,做成涂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医生在显 微镜下看到了什么
新课探究
任务三:血细胞
血浆
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
血细胞
新课探究
任务三:血细胞
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人血的永久涂片,显微镜。
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
材料用具
目的要求
白细胞红细胞
1. 将人血的永久涂片,放在 低倍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2. 对照右图,认识红细胞、 白细胞,比较它们的形态和数量。
新课探究
任务三:血细胞
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方法步骤
1. 你所观察到的人血永久涂片中数量最多的是哪种细胞
红细胞。
2. 你是怎样区分红细胞和白细胞的
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盘状,红色,数量多,不用染色就
可以观察到;
白细胞的个体比红细胞大,数量少,只有经过染色才能
观察清楚。
任务三:血细胞
思考
新课探究
1. 数量: 最多
2. 形态: 呈_两面凹的圆盘状
3. 结构: 成熟 的红细胞 没有 细胞核
4. 含有的特殊物质:血红蛋白
5. 功能:运输氧
新课探究
任务三:血细胞
红 细 胞
6. 寿命: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寿命不会很长, 一般只能生存120天左右。 因为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能分化为红细 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所以血液中的红 细胞数量并不会减少。
血小板
造血
干细胞
白细胞
红细胞
新课探究
任务三:血细胞
一种含铁的蛋白质,红细胞因富含血红蛋白而呈红色。
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
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
新课探究
任务三:血细胞
红细胞含有的血红蛋白的特性决定了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血红蛋白

考 1. 人体内的红细胞或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会对健
康造成什么影响
人体内红细胞或血红蛋白过少时,会引起贫 血。
2. 你认为贫血患者会表现出哪些症状 根据血红
蛋白的成分,分析在饮食中应注意什么。
症状: 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悸、精神不振等。
饮食建议: 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新课探究
任务三:血细胞
任务三:血细胞
运动员在赛前备战时,往往选择昆明等地作为训练基地。
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这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会产生 什么样的影响
昆明属于高原地区,同平原地区相比,空气中氧含量低。
在这种环境中训练,可增加运动员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含量, 增强血液供氧能力,从而增强运动能力。
新课探究
1. 数量:最少
2. 形态:形状不规则,体积最大
3. 结构:有细胞核
4. 功能:有 保护和 防御 功能
白细胞
新课探究
任务三:血细胞
任务三:血细胞
白细胞是人体的“卫士”,有防御和保 护的作用。当病菌 侵入人体时,白细胞能通过变形而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 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
白细胞接近细菌 白细胞开始吞噬细菌 白细胞已将细菌吞噬
新课探究
任务三:血细胞
当我们身体某处受伤后,受伤部位周围会出现红肿现象, 这就是发炎。 一段时间之后,红肿可能会自动消失,这是什 么原因呢
当身体某处受伤,病菌侵入时,白细胞可以通过变形穿过
毛细血管壁,聚集到有病菌侵入的部位,吞噬病菌,同时伤口 周围会出现红肿现象。 一旦病菌被消灭,炎症也就消失了。
新课探究
任务三:血细胞
一个红细胞的寿命大约为120天,而大部分白细胞的寿命
只有几天,你能解释其原因吗
白细胞吞噬了病菌和死亡的细胞后,自己也会死亡,所以
白细胞的寿命比较短。
新课探究
1. 数量:较少,但比白细胞多
2. 形态:最小的血细胞,形状不规则
3. 结构: 没有 细胞核,显微镜下不 易观察到
4. 功能:具有 止 血 和 加速凝血的作用
新课探究
任务三:血细胞
血小板
这是血小板的功劳。当血液流经伤口时,
血液中的血小板就会在伤口处聚集成团,同 时血小板破裂时还会释放一些物质,促进血 液凝固成块,堵住伤口而止血。
任务三:血细胞
身体有了小伤口,伤口流血后会自己止血,为什么
新课探究
项目 形态 有无 细胞核 大小 数量
功能
红细胞 两面凹的 圆盘状 成熟后无 较大 最多
运输氧和部
分二氧化碳
白细胞 不规则 有 最大 最少
保护和防御
血小板 不规则 无 最小 较少
止血和加速
凝血
血液具有运输、防御和保护作用。
新课探究
任务三:血细胞
任务四:输血与献血
血量 成年人体内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
体内血量的稳定,对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意义
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 毫升,就有生
命危险,需要及时输血。
输血前需要知道什么
新课探究
任务四:输血与献血
输血前要鉴定血型。 人类有多种类型的血型系统,最常见
的为ABO血型系统,包括A型 、B 型 、AB 型和0型。
“熊猫血”是指熊猫的血液吗
“熊猫血”是Rh阴性血型的俗称。 Rh阴性血比较罕
见,是非常稀有的血液种类,所以又被称为“熊猫血” 。
除了ABO 血型系统以外,人类还有其他的血型
系统,比如Rh 、MNSs 血型系统等。
新课探究
任务四:输血与献血
如果输入异型血,有可能会发生红细胞凝集和溶血反应,
因此输血时要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引起血管阻塞和血管内
大量溶血,造成严重后果。
红细胞凝集会有什么危险
新课探究
无偿献血可拯救某些病
人的生命,可提高自身的造 血功能。研究发现,少量献 血可降低血脂、降低心血管 疾病和癌症的患病概率。
新课探究
任务四:输血与献血
无偿献血无尚光荣
献血 光荣
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我国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
公民自愿献血。
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400
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新课探究
任务四:输血与献血
特点:没有细胞核(成熟),富含血红蛋白
作用: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特点: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数量少
作用:防御和保护
特点:最小,没有细胞核
作用:止血和加速凝血
组成:主要有水、营养成分及代谢废物
作用:运载血细胞,运输物质、废物
安全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血液的 组成
输血与 献血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课堂小结
流动的组织丨血液
血细胞
血浆
【即时检测】
1. 关于人体血液的组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 血浆和血细胞 B. 血浆和红细胞
C. 红细胞和白细胞 D. 血浆和血小板
2. 某同学患急性阑尾炎,到医院做血常规化验,其化验结果中,你认为会高于正常值的
是( B )
A. 红细胞 B. 白 细 胞
C. 血小板 D. 血浆蛋白
3. 一个健康成年人,若一次失血400毫升,其结果是( C )
A. 对身体毫无影响 B. 对健康有影响,但可能很快恢复
C. 并不影响健康,可以很快恢复 D. 危及生命
新课探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