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春季学期学生综合素养阶段性练习七年级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 年春季学期学生综合素养阶段性练习七年级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18 12:16:51

文档简介

⑤更能使家庭和睦、社会安定、世界和平
A.③②⑤④①
B.③⑤①④②
C.①④⑤③②
D.①3⑤②④
6.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
(1)每当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时,我们不由想起王维《竹里馆》诗中的情景:」
(2)《春夜洛城闻笛》中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家乡和亲人的诗句是:
(3)在《木兰诗》中,我们可以用“
”来概括木兰经历持久战争、出生人死的
军旅生活。
二、综合性学习(7-10题,共10分)
(一)学习与探究(5分)
材料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
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材料二苏武奉命持节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在北方草原,咸逼利诱,想让他投降,苏武宁死不
屈,便让他在北海牧羊,等公羊产子方可放他回国,苏武在北方经历了寒冷、饥饿、疾病,数不尽的艰
辛,等了十九年,终于等到汉朝来使出使匈奴,才有机会回到汉朝,十九年来一直保存着他的节杖,
南望长安年复年,依然初心不改,深深爱着自己的国家,死后被汉宣帝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他的
这种赤子之心,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材料三
YOU
7.阅读材料一、材料二,结合生活实际,说说新时代青少年应该如何践行“爱国主义”?(2分)
8.仔细观察材料三的图案,说说其设计有哪些巧妙之处?(3分)
(二)名著阅读(5分)
阅读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他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
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凉了,
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把车看得似乎哲时可以休息会儿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
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那
一天。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
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
七年级语文(1)第2页(共6页)
9.上面语段选自中国现代小说家、语言大师老舍的长篇小说《
》。选段中的“他”

(人名).(2分)
10.“他”为什么把买车的日子定为自已的生日?请谈谈你的理解。(3分)
三、阅读(11-23题,共34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1-12题.(4分)
(甲)晚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乙)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1.对(甲)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从花草树木的角度写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之情。
B.诗中“知”“斗”“解”等词将花树拟人化表现出它们各逞姿色、争芳斗艳的情境。
C.“杨花榆荚无才思”,诗人极力嘲讽“无才思”的“杨花榆荚”没有其他花卉那般艳丽,不配在春
天飘落。
D.这首诗描写的是暮春季节,百花盛开,万紫千红,争芳斗艳,尽情展现生命的本色。
12.(甲)(乙)两诗都写到“杨花”,两者借“杨花”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6题。(10分)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锌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
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
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资治通鉴》)
【乙】
濮州刺史庞相寿坐贪污解任,自陈尝在秦王①幕府。上怜之,欲听还旧任。魏征谏曰:“秦王左
右,中外 甚多,恐人人皆恃恩私,足使为善者惧。”上欣然纳之。谓相寿曰:“我昔为秦王,乃一府之
主;今居大位,乃四海③之主,不得独私故人。大臣所执如是,朕何敢违!”赐帛遣之,相寿流涕而去。
(《唐太宗不徇私》)
【注释】①秦王:唐太宗李世民。他在称帝前被封为秦王。②中外:宫内宫外的故人。③四海:整个
国家。
七年级语文(1),第3页(共6页)2025 年春季学期学生综合素养阶段性练习
七年级语文(1)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语文知识积累(1-5 题,每题 2 分,第 6 题 6 分,共 16 分)
1. A 解析:给(jǐ)
2. B 解析:步履维艰
3. C
4. D
5. B
6. 名篇名句默写(每空 1 分,共 6 分)
(1)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2)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3)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二、综合性学习(7-10 题,共 10 分)
(一)学习与探究(5 分)
7(.
2 分)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不断提升人生价值。积极承担历史使
命,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凝心聚力艰苦创业。培养高尚道德情操,保持昂扬的
精神风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积极传递社会正能量等。
8(.
3 分)该面案以象征中华的华表代替字母“I”,用含有中国地图的心形图案暗示“爱”,外加一个英文单
词“YOU”,巧妙地表达了“我爱你,中国”的主题。
(二)名著阅读(5 分)
9(.
10(.
2 分)骆驼祥子 祥子
3 分)这一天对于祥子来说,有纪念意义,也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昭示着他新生活的开始。
三、阅读(11-23 题,共 34 分)
(一)(4 分)
11(.
2 分)【解析】C 项,“嘲讽““不配”错。杨花、榆荚虽缺乏“才思”,但不因此藏拙,也为晚春增添一景,
这种精神是值得赞扬的。
12(.
2 分)(甲)诗“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杨花榆荚不甘示弱,好像雪
花随风飞舞的情景,抒发了对春光流逝的惋惜之情。启示人们要珍惜时间,抓住时机。(乙)诗“杨花落尽子
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借“杨花”渲染悲凉伤感的气氛,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同情。
(二)(10 分)
13(.
2 分)(1)当权 (2)粗略的阅读 (3)犯……罪 (4)让
14(.
4 分)
(1)你如今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啊!
(2)我担心每个人都依仗您的偏袒(枉法),这会让那些行为端正的人恐惧。
15(.
2 分)“何……乎!”表示感叹语气,并非对鲁肃不满 . 而是表现出吕蒙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
自得。说明:吕蒙的“自豪、自得”缘于对学习有新的认识。从学习中获益匪浅。
16(.
2 分)都是侧面描写,起到衬托的作用。鲁肃与吕蒙“结友”,是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
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相寿“流涕而去”是因为唐太宗没有帮他官复旧职,以他离开的
失望痛苦,反衬唐太宗虚心听取劝谏,不徇私枉法。 参考译文:
【乙】
濮州史庞相寿因为犯了贪污罪被罢免了官职。庞相寿便陈述自己曾经在秦王府当过幕僚。唐太宗知 道了这件事很是同情,准备让其官复原职。大臣魏征便向太宗进谏道:“当年秦王的老部下,天下有很多呀, 我担心每个人都仗恃您的偏袒,而让那些真正行为端正的人恐惧。”太宗听了高兴地采纳了魏征的意见,并 告诉庞相寿:“过去我身为秦王,是一府之主;今天我身在皇位,是天下之主啊,不能单独照顾老部下。连魏 大人都这样秉公执法,我又怎么能违反原则以徇私情呢!”唐太宗便赏赐给庞相寿一些布匹丝帛让其回家。 庞相寿含泪而去。
(三)(8 分)
17(.
2 分)①立志上天入海 ②取得巨大科研成果
18(.
3 分)通过“直到……才……也……”表示时间顺序和程度的词语的运用,说明了核潜艇研究事业的
保密性极高,表现了黄旭华为科研事业所做出的巨大牺牲。
19(.
3 分)无私奉献、不怕困难、恪尽职守、刻苦勤奋、临危不乱、热爱祖国。
(四)(12 分)
20(.
2 分)①吃月饼;②偷月饼;③思念月饼。
21(.
3 分)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躺”“望”写出了“我”看见月饼时的欣喜之情和“我”极想
偷吃月饼的心理。
22(.
3 分)母亲分月饼给我,我“偷”吃月饼没有被责怪,体现了母亲教子有方,对子女的爱与宽容;母亲捡
月饼屑吃,说自己“不爱吃沙甜的”等内容体现了母亲的无私、伟大与宽容。
23(.
4 分)相同点:两文作者都抒发了对母亲的思念、牵挂和感激之情,同时赞美了母亲的宽容和伟大。
不同点:《秋天的怀念》表现了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对母爱的赞美,以及对“子欲
养而亲不待”的悔恨和自己对母亲态度恶劣的懊悔之情。
四、写作(40 分)
24. 作文(略)
类别 项目 一类(40~36) 二类(35~30) 三类(29~24) 四类(23~17) 五类(16~0)
A 内容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感情真切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具体 思想感情真实 基本合题意 中心尚明确 内容尚具体 思想感情尚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具体 严重偏题 不知所云
B 语言 语言得体、有文采 语言准确、流畅 语言通顺 语言基本通顺 文句不通
C 结构 结构巧妙 详略得当 结构完整 详略明显 结构较完整 详略不明显 结构尚清楚 能分段 结构混乱
评 分 细 则 ①立意深刻,构思 巧妙,语言生动形 象 ,文 体 特 征 鲜 明,可评满分。 ②具备本类 A、B、 C 三 项 条 件 的 评 39~38 分。 ③ 本 类 A、B、C 三 项中某项稍弱,评 37~36 分。 ① 具 备 本 类 A、 B、C 三 项 条 件 的评 35~32 分。 ② 本 类 A、B、C 三 项 某 项 稍 弱 , 评 31~30 分。 ① 具 备 本 类 A、 B、C 三 项 条 件 的 评 29~27 分 。 ②本类 A、B、C 三 项 中 某 项 稍 弱 , 评 26~24 分。 ①具备本类 A、 B、C 三项条件的 评 23~20 分。 ②本类 A、B、C 三 项中某项稍弱, 19~17 分。 此类作文在 16~ 0 分之间酌情给 分。
注:①书写工整、美观,酌情加 1~2 分;字迹潦草、难以辨认,酌情扣 1~3 分。②错别字每 3 个扣 1 分,重现 不计,最多扣 3 分。③字数不足酌情扣分。④缺标题或标题错误扣 2 分。
同课章节目录